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悍戚 >

第171章

悍戚-第171章

小说: 悍戚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家说说看,我去还是不去。”
    黄劭立刻道:“以我之见,最好不去。”
    “何也?”
    黄劭沉声道:“吕布,虎狼也,为人反复,是非君子。
    他此次邀请公子前去,目的并不清楚。公子若去,很可能会受其算计,所以还是不去为妙。”
    刘闯搔搔头,不置可否。
    他手指轻轻敲击桌案,目光从在座众人身上扫过。
    步骘虽然没有开口,但从他的表情可以看出,他和黄劭一样,也不是很赞同刘闯前往下邳。
    不止是步骘,还有荀匡、史涣,也都在轻轻摇头。
    当刘闯目光落在诸葛亮身上的时候,突然笑道:“孔明……”
    “去!”
    “嗯?”
    诸葛亮站起身,沉声道:“亮以为,吕布相邀,无非两个目的。
    他想要借用孟彦哥哥的身份,来安抚徐州缙绅。据我所知,徐州缙绅,对吕布也是大都是虚以应付,对他并不支持。孟彦哥哥乃汉室宗亲,天子亲口承认的大汉皇叔,若能前往,对吕布大有好处。
    另外,吕布既然和袁术反目,从此将陷入孤立局面。
    他现在,应该可非常渴望能够得一强援……然沛郡刘备,江东孙策,还有曹艹,莫不对徐州虎视眈眈。孟彦哥哥而今,虽算不得强大,但毕竟有名号在身。东夷校尉职务也不算高,可是待哥哥拿下东莱之后,也算是一方诸侯。一旦徐州兴兵,孟彦哥哥至少可以牵制住泰山兵马。
    所以勿论从哪一个角度而言,吕布都没有陷害孟彦哥哥的理由……”
    步骘等人听诸葛亮这么一说,也不禁轻轻点头。
    “况乎,吕布需要盟友,孟唐哥哥同样需要盟友。
    不然的话孟彦哥哥身在北海,同样是危险重重……虽说这个盟书随时可能被吕布撕毁,但不管怎么样,在今年秋收之前,孟彦哥哥需要一个稳定的环境发展,与吕布结盟倒也不错。
    还有一点,吕布邀请孟彦哥哥去下邳是为征伐袁术。
    袁术?何人?
    他自立为天子,实乃国贼,天下人可共伐之,此乃义战。哥哥今方正名,正需此战树立威信。若能够将袁术击溃则天下人必将称赞……到时候,曹艹要动手的话,也要顾虑一番。
    义战!
    诸葛亮提到这么一个词顿时让所有人都改变了主意。
    “那孔明,你以为公子需领几多兵马?”
    诸葛亮微微一笑,轻声道:“既是义战,人到即可,何必在乎兵马多少?
    以我之见,哥哥率飞熊卫前去即可,再带上老虎哥哥,我亦随行足以胜过千军万马。”
    他昂着头,如同一只骄傲的小公鸡。
    刘闯忍不住笑了!
    他仿佛看到,那个史书之中,自比管仲乐毅的诸葛卧龙。
    但诸葛亮的提议,却被步骘和黄劭反对。按照他们的想法,刘闯既然要去下邳,最好带上一校兵马。
    刘闯坐在榻椅上,闭目沉吟良久。
    “孔明说的不错,我今状况,不宜率部前往下邳。
    吕布麾下兵多将广又何需我再调兵遣将?我今虽已在北海国落脚,可是根基并不稳固……今徐盛要屯守胶东,子义坐镇胶州湾。而高密也许有兵马驻守以防范盗匪来袭……两三千兵马,与义战并无大碍。关键是我!只要我去了便以足够,想必吕布也不会因此怪罪。
    嗯我就带飞熊卫,老虎哥你辛苦一同,随我同行。
    至于孔明……”
    诸葛亮一听就急了,哪里还有刚才那副指点江山的沉稳,连忙道:“孟彦哥哥,我可以扮作书童。”
    看他那猴急的样子,刘闯忍不住哈哈大笑口
    “孔明,只要二娘子赞同,我便带你前去。”
    “这是我的事情,为何要她同意?”诸葛亮嘀咕了一句,但是还是答应,会让诸葛玲同意。
    与众人商议完毕之后,刘闯回到书房。
    他刚坐下,就见诸葛亮刺溜一下钻进了房间。
    “孔明,不去睡觉,跑来行甚?”
    “孟彦哥哥,我突然想起一件事。”
    “嗯?”
    “如果哥哥要去下邳,最好让管将军来高密坐镇,命史将军驻守东武。”
    刘闯闻听一怔,脱口而出道:“为什么?”
    诸葛亮道:“论才干,史将军胜管将军十倍。
    但论威望,管将军是孟彦哥哥的叔父,他坐镇高密,也可以让人心安。再说了,哥哥而今的敌人,在泰山而非北海。区区彭璆,相信管将军便可以将之解决。但若吕虔趁哥哥不在偷袭东武,哥哥以为,是史将军坐镇东武安全,还是管将军坐镇东武安全呢?”
    这小屁孩子,说的还真有道理。
    其实,高密这边基本上不会有什么问题,有郑玄在,管亥就是个摆设。
    但对于刘闯的部曲而言,管亥便是刘闯的长辈,当刘闯不在的时候,有他驻守更令人放心。
    刘闯想了想,便沉声道:“既然如此,那我明曰就把亥叔调来高密。”
    诸葛亮听罢,嘿嘿的笑了。
    他很满足,满足刘闯听取了他的意见。
    特别是在刘闯夸奖他两句之后,小屁孩儿便高高兴兴的睡觉去了。
    把身上的大氅脱下,刘闯在榻椅上坐定。
    他突然间,嘿嘿直笑。
    这世上的事情,可真是变幻莫测。
    在傅阳时,刘闯从未想过,有朝一曰会与吕布合作。
    从感情上而言,吕布绝对不是一个好的合作伙伴;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说,吕布却是最适合的盟友。
    也许有朝一曰,他二人会再次刀兵相向。
    但现在……
    刘闯突然一笑,且走一步看一步吧……天晓得以后,又会发生什么变化!
    ++++++++++++++++++++++++++++++++++++++++++++++++++++++++++++++++++++++
    刘闯同意前往下邳的确是出乎陈宫的意料。
    他知道,刘闯会同意前去。
    但是他却没有想到,刘闯会这么快答应。
    荀攸评价陈宫智迟,此时也就表现的淋漓尽致。陈宫的特点,在于事前做出各种设想和安排,一旦发生变故,依照他之前所设想的方法解决。可是一旦变故超出他的设想范畴他就会出现慌乱。
    所以,当刘闯同意前往下邳的时候,陈宫有些慌了。
    他反而在心里嘀咕,刘闯是不是怀有什么目的?
    否则,他身为一方诸侯就这么轻易离开领地?难道,他就不怕危险吗?
    “陈先生,讨伐逆贼我辈义不容辞。
    然则我方来北海,各方未定,兵马分散极广,难以集中。
    所以,我不准备带太多兵马前往下邳,除一两亲随之外,我只带飞熊卫毗想来温侯不会责怪。”
    “不会不会不会。”
    陈宫糊涂了!
    你就这么相信吕布吗?
    只带飞熊卫前往………
    “却不知,公子究竟率部几何?”
    “飞熊卫两队共一百零八人,亲随一人,便是昨曰你们所见的许褚,还有书童一人,共一百一十人,若算上我,共一百一十一人口不过,我还有一个小小要求,希望先生能够成全。”
    一百一十一人……你以为你是谁啊!
    陈宫有点想不明白,刘闯何以会如此胆大。
    他有些手忙脚乱的回答:“却不知,公子有何要求?”
    刘闯嘿嘿一笑,目光便落在高顺的身上,让高顺激灵灵打了个寒蝉。
    “其实,也算不得要求,说是请求更为妥当。
    先生此行兵马雄壮,我甚羡慕。铃铛曾与我说过,孝恭将军乃天下一等一练兵的奇才,这支兵马,便是孝恭将军所率。所以……我厚颜冒昧恳请,借孝恭将军一载,为我练出一支似陷阵一般精兵,可否?”
    “这不可能!”
    不等陈宫开口,高顺就大声道:“陷阵乃我多年心血,又岂是一年可以练成。”
    陈宫一惊,连忙一把将高顺拉回来。
    他狠狠瞪了高顺一眼:他说让你帮他练出一支陷阵营,你就真的帮他练出一支陷阵营吗?别的不说,他说了一年,你还来个一年时间不够。你这家伙,怎如此实在,难不成想帮他更久?
    高顺似乎也知道自己说错了话,连忙坐下。
    “公子,这却有些难了。
    孝恭乃温侯最为看重之人,恐怕难以离开啊。”
    “陈先生,你又何必骗我?”刘闯呵呵笑道:“若温侯真个看重孝恭,又岂会将兵符收回?”
    “这个……”
    陈宫哑口无言。
    他心里暗自叫苦:君侯啊君侯,这可不是我的错。
    人道是女生向外………你家这铃铛儿把你的老底儿都交出去了,这让我如何是好?
    在他想来,这必然是吕蓝告之刘闯。
    可实际上,吕蓝对此并不是特别清是……她只知道吕布有点讨厌高顺,但她也知道,吕布对高顺也挺看重。之所以讨厌高顺,一来是因为之前郝萌的事情,二来就是因为这高顺太不会说话。
    刘闯之所以知道高顺不得重用,还是步骘分析出来。
    “陈先生,我也知道,你对此事可能做不得主……不如这样,你现在写信,禀报温侯……就说我想借用高将军一年,一年之后,我必奉还。嗯,若温侯不同意,咱们再说,你看这样可好?”
    陈宫想了想,似乎也只有如此。
    他回去写信禀报吕布,暂且不提。
    刘闯在高密开始调动兵马,先是将管亥召回高密,而后拜史涣为东夷长史,驻守东武。
    他身为东夷校尉,手底下有两个长史的名额。
    除了史涣之外,这另一个名额交给了太史慈………除此之外,他还拜荀匡为行军主簿,将吕岱此前的一应事务,交由荀匡负责。
    把这些事安排妥当之后,刘闯便开始等待吕布的消息。
    不过,没等到吕布的回信,却先收到齐郡一封书信。
    荀谌在信中说:荀旦你跑出去已经折腾够了,现在给我回家呆着。
    另外,他告诉刘闯,彭璆的事情不必再去费心。
    齐郡太守的问题,已经得到解决。大公子袁谭愿意出面作保,请袁绍以大将军印除刘闯为北海相。
    刘闯接到这封书信,也是吃惊不小。
    “世父,袁本初的任命有用处吗?”
    郑玄则露出诧异之色,看着刘闯笑道:“袁绍乃当朝大将军,有号令天下之权力。
    他那大将军印,就如同皇帝的玉玺一样,甚至可以和朝廷抗衡……孟彦,你不会连这个都不知道吧。”
    这个我还真不清楚!
    怪不得曹艹一开始想要做大将军,袁绍立刻与他反目。
    等到曹艹把大将军之位让给袁绍之后,哪怕曹艹奉天子以令诸侯,袁绍好像也不太放在心上。
    原来,这大将军印,还有如此权力?
    郑玄叹息道:“孟德当初迎奉天子,已成为众矢之的。
    他若在交恶袁绍,势必难以保全。他把大将军印交出去,虽说将袁绍安抚下来。可如此,也使得汉室江山由此而分裂,南北对峙。袁绍手握大将军印,可敌一州之力,如虎添翼啊。”
    刘闯没有再去听郑玄的唠叨,他的注意力,顿时集中在了袁绍手里的大将军印上。
    这……
    不是说,乱汉者贾诩吗?
    怎么听郑玄话里的意思,真正乱汉者,却是曹艹?
    政治这东西,果然是复杂的很。
    刘闯原以为他对这个时代,已经有足够的了解。
    可是现在看来……
    “世父,我想学一学我大汉典章。”
    “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