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悍戚 >

第167章

悍戚-第167章

小说: 悍戚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看了刘闯一眼之后,沉声道:“公子今曰前来,可是要取魏越项上人头?”
    这也是刘闯自俘虏魏越之后,两人第一次见面。
    刘闯微微一笑,撩衣在廊上坐下,“公度,何以如此说?”
    “公子虽未说,但某却可以感受到,公子身怀杀意。”
    刘闯道:“既然如此,那我也不废话……公度,我想请你助我一臂之力,不知你可愿意?”
    魏越笑道:“若我不肯,公子又欲如何?”
    “这个……”刘闯沉声道:“公度用力不俗,我甚惜之。
    你能统兵,也能上阵搏杀,是大将之才。我不想说什么虚头巴脑的话,若你愿助我,我就任你为汶水司马,屯驻姑幕,助我稳定住汶水地区局势,再练出一支精兵;若你不愿,我就送你上路。放虎归山的事情,我绝不为之,更不想为甚虚名,给自己曰后留下什么麻烦。
    本来,我还想与公度好生劝说。
    可现在,看来公度你已经有所决定……那么,请告诉我你的答案,免得我为之牵肠挂肚。”
    魏越愣住了!
    刘闯这一番话,可是没有照着套路来。
    按道理说,刘闯应该先好言安抚,然后再劝说拉拢。
    可是,他硬邦邦甩给魏越两个选择:要么帮我,要么就死!
    魏越一时间,也有些反应不过来。不过,他很快就把情绪调整好,疑惑道:“公子就不怕我表面答应,暗地里谋害?”
    “若如此,算我瞎了眼,看错了人。
    我这个人,其实很简单……我用你,就不会怀疑你。反之,若我怀疑你,就不会留你在身边。
    大丈夫生于世上,哪里有那许多花花肠子。你我都是练武之人,痛痛快快与我一个答案。”
    刘闯说完,便看着魏越。
    魏越沉吟半晌后,突然一笑。
    “公子既然如此说了,越愿助公子一臂之力。”
    刘闯闻听,不由得长出一口。
    “有公度,则我不必再去担心西面之敌。”
    刘闯如今坐镇高密,南有管亥,东有太史慈和徐盛,无需太过费心。
    他唯一担心的,便是西面泰山郡和齐郡的敌人。若他们与彭璆联手来攻,刘闯就必须要分心两地。
    姑幕,位于高密以西,本属于琅琊郡所属。
    刘闯占居东武,击溃萧建之后,姑幕便成为一座无主之城。
    这姑幕的面积不大,人口也不算多。
    可是,他却位于高密和东武之间,随时会威胁到刘闯的侧翼。
    此前,姑幕由管亥掌控。但随着屯田推广,管亥的精力也受到了牵制,难以顾及姑幕。偏偏这个地方,必须要有人驻守才行。步骘向刘闯推荐史涣,但刘闯却不太赞成。史涣有统帅之才,刘闯更希望他留在身边,协助自己震慑下密县。所以,他必须要另选一个人才成。
    思来想去,刘闯觉得魏越其实是最佳人选。
    他俘虏魏越之后,又打听过一些魏越的情况,对这个人的能力,有一个全面了解。
    但一直以来,魏越不肯归降,也是刘闯心头一桩大事。随着整个高密地区的屯田即将开始,姑幕若不能尽快控制手中,刘闯总是难以心静。如果魏越不肯投降,刘闯就准备把魏越杀了,派薛文前去驻守。但以经验和能力而言,薛文和魏越还是有些距离,让他不敢重用。
    现在,魏越既然肯吐口了,刘闯也算是松了口气。
    他二话不说,立刻带着魏越离开密水亭,来到高密县衙一番交谈之后,刘闯取出一支令箭。
    “公度,姑臧之重要,想来不必我说,你也明白。
    一旦你驻守姑臧,面对的敌人,便是泰山吕子恪……所以,我思来想去,以为你最为适合。
    我会从东武抽调一千兵马,听从你的调遣。
    西面的事情,我就托付于你。你不但要守住姑臧,更要监视泰山郡的异动,随时向我报告。”
    刘闯的年纪,比魏越小太多。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已自成一种气度,令魏越甚为感激。
    “公子放心,越在姑幕在,必不负公子厚望。”
    刘闯,顿时笑了!
    ++++++++++++++++++++++++++++++++++++++++++++++++++++++++++++++随着魏越出镇姑臧,刘闯在北海国的最后一个短板,就算是填补起来。
    伴随着春耕的全面开始之后,刘闯也变得越发忙碌。
    白天,他要前去查看屯田进度,晚上,则要返回县衙,处理各地送来的公文和情报。
    建安二年二月底,袁术因河内术士张炯符命,潜号仲氏,以九江太守为淮南尹,在寿春设置公卿,祠南北郊,自立为天子。这也就等于,是彻底造反。虽然此前就有消息说,袁术要称帝。但毕竟他还没有做出行动。可现在,他不但自立为天子,更斩杀前兖州刺史金尚,令诸侯震怒。
    袁绍檄文,与袁术断绝关系。
    曹艹在许都上奏天子,恳请出兵征伐。
    旋即袁术好友,也就是徐州陈珪见劝说无效,也与袁术划清了界限。
    曹艹诏令吕布、刘备出兵讨伐袁术。
    而袁术在这个时候,却派遣使者韩胤,要求吕布送女前去寿春完婚。
    然则,陈珪担心袁术和吕布若联起手来,势必会造成国难。于是他竭力劝阻,总算是让吕布改变了主意,更将韩胤斩杀。
    可是,吕布却并没有感到轻松,相反却变得越发苦恼。
    此前,他因为同意了吕蓝和袁术之子的婚事,使得吕蓝对他非常不满,一气之下离家出走。
    所幸貂蝉发现及时,派出一支人马跟随。
    可谁知道,这丫头居然带着人,跑去了高密……对刘闯,吕布即羡慕有憎恶。
    要知道刘闯能名扬天下,便是踩着吕布的名声上去。不管是他当时轻敌,亦或者是刘闯以多打少,这勇力无双的名声,算是有了。如此,吕布又怎能对刘闯不憎恶?此前,刘闯崛起于微末中,吕布对他还有些好感。因为,吕布同样是个平民出身,一刀一枪杀出今曰地位。
    可偏偏刘闯的身世,让刘闯迅速得以上位,使得吕布羡慕不已,同时更感憎恶。
    他曾想过,出兵征伐刘闯。
    但陈宫一席话,却把他劝住:“那刘闯,已今非昔比。
    他得天子所认,贵为皇叔,乃汉室宗亲。这且不说,刘子奇当年名扬四海,世人无不称赞。刘闯身为刘子奇之子,得郑康成管幼安这些人支持,已在北海国稳住根基,绝非无根飘萍。
    君侯胜了,会为天下人所责骂,甚至会引发战事。
    若君侯败了,平白便宜了那小儿……他此前虽胜君侯,但终究胜之不武。可这一次若君侯败了……不说败,哪怕是平手,君侯的威名必将大减,更成就那小儿威名,岂非得不偿失?”
    吕布一脸苦恼之色,“可是铃铛儿一去半月,连封书信也没有。
    我怎知那小儿是否善待铃铛儿?
    再者说了,铃铛儿是我女儿,呆在他刘闯家中,又算什么事情?这要是传出去,岂不是要被人说,我贪恋刘闯小儿的身世,将女儿送去,换取前程?公台,这件事你定要为我想出主意。”
    陈宫不禁沉默了!
    这种事,你怎么解决?
    有道是清官难断家务事,这是你闺女主动送上门去,也怪不得刘闯。
    你现在说关心闺女,可你当初同意把铃铛儿嫁给袁术之子,不也是贪恋袁术四世三公之名?
    吕布心里想什么,陈宫心里很清楚。
    可是,他却不能把这些话说出来,免得吕布恼羞成怒。
    思忖片刻,陈宫想出了一个主意,“其实,那刘孟彦倒也不错。”
    “嗯?”
    吕布抬起头,眸光闪闪。
    他等陈宫这句话,可是等了很久,“公台此话怎讲?”
    “中陵侯生前,才学过人,交友广阔,为世人所称赞。
    刘闯乃中陵侯遗孤,身世坎坷。然其人不坠中陵侯之威名,虽无中陵侯才学,却勇力过人,胆识无双,故才有今曰之成就。而今,他为天子承认,乃大汉皇叔;郑玄等人对他也竭力相助,为士林所称赞。君侯难道没有发现,此前陈汉瑜每提及刘东夷,莫不以小儿、闯贼相称。
    可自从他得知刘闯身世之后,已渐渐改变。
    虽然很少提及刘闯,但每次提及,必然称呼其全名……呵呵,以陈汉瑜之傲,也不敢得罪刘闯。盖因中陵侯余荫尚存,更不要说,郑康成、管幼安,以及那颍川钟元常等人的支持。
    铃铛儿既然敢跑去高密,必然是对刘东夷心怀好感。
    君侯何不趁此机会,顺水推舟,成全此事?如此不但铃铛儿不会抱怨,便是于君侯,也大有好处。”
    吕布,长舒一口气。
    老子等你这句话,等了许久。
    吕布为人市侩,与他出身有关。
    他好慕虚名,向往荣华富贵……可是他的出身,却限定了他的成就。
    当初在丁原帐下,他的地位甚至不如张辽。
    原因?
    很简单……要知道,张辽本不姓张,而姓聂。
    西汉汉武帝时,与向匈奴进行诱敌战。雁门商人聂壹,冒险潜入匈奴,行诱敌之计。可惜,最终此战以失败而告终。聂壹更因此而丧命,为武帝所赞。张辽便是聂壹的后人,为避乖辟怨,后来改姓为张。丁原对张辽的看重,远胜吕布。当初何进请诸侯入京,铲除十常侍,丁原就是让张辽前去,而非派遣吕布前往。事实上,吕布不过丁原主簿,屡受打压。
    因此,吕布杀丁原而投董卓。
    后来又被王允拉拢,一方面有貂蝉的因素,另一方面,未尝不是因为王允那公族出身的身份。
    刘闯恢复名誉后,吕布羡慕无比。
    吕蓝跑去高密,吕布也曾动过念头,想要和刘闯拉近关系。
    可因为他此前已经答应袁术,所以不好反悔。
    可现在……他看了一眼陈宫,故作矜持之状。
    “公台,这样好吗?”
    你就装吧!
    陈宫心里面暗自咒骂,脸上却做出大义凛然之状。
    “今为铃铛儿名声,若刘闯不肯,君侯提兵征伐,也是师出有名。”
    我打你刘闯,是因为儿女私怨,非是为争夺地盘。
    吕布闻听连连点头,“公台所言极是,不过某亦不愿交兵,令生灵涂炭,百姓受苦。
    公台,不如这样,你代我走一遭,去探探那刘闯口风?顺便把铃铛儿接回来,就说夫人对她,非常想念。”
    (未完待续)


第一一二章 虓虎之邀(二)
    东汉时期的临淄并不叫临淄,而叫临甾。
    时近三月,细雨靡靡。
    一阵微风吹来,卷动淄水河面桃杏随波,又是一番动人景致。
    荀谌一大早,便被袁谭叫出来,说是要一起踏青。风雅之士嘛,雨中踏青,自有一番滋味,但若是换一个人,荀谌可能会更开心。但被袁大公子唤出,心里面就别有另外的想法。
    他手持竹簦,与袁谭漫步河堤之上。
    远处可见巨定泽,在细雨中,如被一层云雾笼罩,更透出一份缥缈和虚幻。
    “友若先生!”
    “大公子。”
    袁谭突然停下脚步,挥手示意扈从退下。
    “算起来,你随我已近两载,我待你如何?”
    “大公子待我,自然是极好。”
    袁谭脸上突然露出古怪笑意,“可是友若先生你,却对我颇有提防。”
    荀谌闻听,不由得心里一咯噔。
    他向袁谭看去,想要从袁谭脸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