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恐怖电子书 > 转化神手 >

第50章

转化神手-第50章

小说: 转化神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揭起壶盖,壶内有些污迹,色泽上银色不是非常洁白,应该是银器纯度不够,时间久远后自然氧化,看样子是用过不少年的老物件。
    张明用右手试着擦拭一下污迹,没有什么效果,顺手偷偷用大拇指的指甲尖划了一下内壁,留下了一条浅痕迹,要不是当着这么多人,张明还想着看能不能弯折壶嘴尖呢。
    拿着茶壶看了一圈,看见底部上面印有一行英文,没错,就是英文,写的是madenichina。张明哑然一笑,这个银壶真的是太有意思了,英文的in被写成了ni。旁边的郑老师和另外一个古玩界前辈看在眼里,不禁也是相视一笑。每个看到这行英文的人都会笑一笑,因为按照常理来说,这么低级的错误是不可能产生的。
    一般的人,看到madenichina和塑料把手后,都会直接放下茶壶不再多看一眼,郑会长他们也不知道张明会有如何反应。出乎他们意料之外,张明没有放下茶壶,反而双手捧起,寻找会议室里的合适的光源,更加仔细的研究起来。
    郑会长心中暗暗叫好,实际上张明第一眼看到这个错印后,第一反应是错版钞。人民币里那么多错版,横版,重版的钞票,每一张流露到市场中,都引起人们的疯抢。为什么啊?物以稀为贵啊!所以张明想到,如果这个银壶就是错版所为,那也不失一件存量极少的精品!当他左手也捧住银壶后,张明心中一乐,这还真是一把民国时期的银壶啊!
    仔细研究了一下银壶,张明心中也有了谱,轻轻放下茶壶,斟酌了一下,看着郑会长腼腆的笑了,说道:“郑老,您知道我的底细,我跟着徐教授也没学多久,如果我说的不对,还请郑老和大家不要笑!”
    郑老和银壶的所有者都笑了,郑老介绍说道:“老曹就是银壶的主人。”老曹接过话说道:“小张你就当我什么都不懂,就是一个普通的收藏者,现在是拿着这把茶壶让你鉴定。如果有什么不清楚的,你都可以问我。”
    张明呵呵一笑,绕绕头说道:“曹先生,您能大致讲解一下这把银壶的来历吗?您是怎么得来的?”
    曹先生说道:“这把银壶是民国时期留存下来的,我们家祖传之物,一直珍藏在我手中,有很多人向我提出购买,我都没有答应。”
    张明绕绕头说道:“曹先生,这话怎么听起来这么耳熟啊?”
    四周的人哈哈大笑起来,曹先生笑着解释道:“这就是我们古玩收藏行业里典型的敲门语。很多人兜售货物,开口就是这些话,祖传的,姥姥给的,爷爷当年冒死抢救回来的珍贵文物,这些故事,千万不能信!”
    张明笑起来:“我说怎么听起来这么耳熟呢。然后接下来就是各种理由,逼的自己必须出售,急着用钱宁愿降价是吧?”
    曹先生说道:“孺子可教也!不过这把银壶真的是我祖上传下,不知小张你看出什么门道来了没有?”
    张明点点头,拿起银壶说道:“那小子我就班门弄斧,说上一两句了,请大家指教!”

第19章 开业入行过堂会(下)
    张明说道:“这把银壶银纯度不高,做工和造型一般,壶身装饰性雕纹没有什么特色,整个银壶成色不高,保养的还行,根据我的判断,这应该是一把民国时期出口转内销,或者是某些欧洲驻华大使馆集体定制的咖啡壶。”
    这番话前面一段都是中规中矩,众人听的不惊不喜,但是最后一句结论说出后,所有人都来了兴趣,不禁好奇起来,不知道张明是根据什么得到这个判断。
    曹先生眼中精光一闪,神色不变问道:“不知小张是怎么得出这番结论?”
    张明绕绕头笑着说道:“我说的不一定对啊。”举起银壶,将壶底部的madenichina展示给大家看,笑着说道:“中国制造的英文拼写!但是英文写错了。中国就是china,中国瓷器是世界有名。在民国时期,中国可以为海上霸主欧洲列强们提供大量廉价产品,但是为了符合欧美贸易规则体系,所有出口商品必须打上生产地的标记,所以madeinchina这种款式在民国对外出口商品中大量出现。这么说来,这把银壶底部的英文款式是有依据的,不出意外,这把银壶的年代也就是民国时期。”
    停了一下,张明继续向大家介绍道:“咖啡从十七世纪开始就在欧洲流行,后来英,奥,西,葡等国的世界范围内的殖民统治,让咖啡成为一种世界范围内流行的饮品。现代人煮咖啡是用的咖啡壶,有渗滤式,虹吸式,滴漏式,当然还有快捷的冲制咖啡末,比如雀巢。”
    曹先生忍不住问道:“但是茶壶也能煮咖啡?”
    张明笑着说道:“曹先生您可能是以现代思维看待这把壶了。十七世纪欧洲就发明了各种蒸汽或者滴水等吸收咖啡粉末精华的方法,您肯定认为普通的茶壶就不能煮咖啡。但是民国时期中国是找不到能做虹吸咖啡壶的,我想,那些在中国大使馆里的欧洲人们,用法国绒包裹起咖啡粉悬挂在壶边,通过控制火候和煮的时间,一样能够达到差不多的效果。”
    这番话可能没有获得大家的同意,张明继续说道:“其实我这个人思维比较发散,郑会长和金老师他们是知道的。我喜欢在看待一件物品时想到很多其他的东西。”郑会长和金老师点点头,张明的发散思维在上次鉴宝会上大放异彩,识别出诸多专家都无法看出的破绽。
    笑了一笑张明说道:“龚琳娜这个人可能大家不怎么熟悉,她是唱《忐忑》和《爱之歌》的人。”
    郑会长笑道:“知道,怎么不知道,你当我们这群老头子什么都不懂啊。在那里啊啊哦哦唱个没完没了的嘛。”
    张明乐了:“郑老您也听她的歌啊,呵呵。您知不知道她的老公是德国作曲家?《爱之歌》就是她老公写的,这首歌听下来就完全是一种中国音乐风的感觉,歌词是李清照的词,歌曲的韵味是十足的中国风,这一切和他本身是否为外国人一点关系都没有。我举这个例子,实际上是想说,当我们中国瓷器成为西方宴席上的器皿后,西方的红酒和咖啡,是不是也可以倒入中国的紫砂壶中品尝呢?也许,加宽一点思考面,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曹先生若有所思的说道:“小张的意思我明白了一点,你是想说,在外部条件并不允许的情况下,实际上这把银壶很有可能是当时在中国的欧洲人不得已做出的改变。”
    张明点头说道:“是的,银壶本身就不是平常人家用的物件,国内即使有大户人家需要,也不需要打上款。madenichina印错了,自然不可能大量出口,必然是出口转内销,或者是某些欧洲人直接小批量订做的产物。再想想,这些欧洲人没事订做什么银壶?那个塑料把儿是干嘛的?防烫的嘛。所以综合所有的因素考虑,我才得出那个结论。”
    这番话说出来,众人没有一人说话,曹先生品味了几分钟,率先鼓起掌来,大家跟着一起鼓掌,夸奖不已。
    郑会长满脸喜爱的看着张明说道:“小张,看来这过了一个年,知识面长了不少啊,说的好啊!”
    曹先生也赞叹道:“小张,这个银壶虽然在我手里收藏了二十年,可是我也仅仅知道它是民国时期出口器物,没有往咖啡壶上想,看来小张真是博学多才,长江后浪推前浪啊!”
    看见几位前辈又开始抬举自己,张明连忙摆手说道:“各位前辈专家们,别抬举小子了,我只不过是比较喜欢喝咖啡,刚好联想到了这里而已。见笑了见笑了!”这番话有人信,有人不信,反正大家乐呵一团,催促着张明鉴定第二件古玩藏品。
    第二件收藏品是一个笔筒,笔筒是除了文房四宝之外常见的重要文房用品,主要是搁放毛笔用,可以用很多材料制作,如果是流传下来的老物件,一般都是竹木雕或者是瓷做。张明右手拿着这个瓷笔筒仔细看了看内胎和釉,心中暗想鉴定笔筒的诀窍和要点。
    一般传下来的这种人物图案瓷笔筒,世面上很多都是清晚期或者民国时期制作,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的笔筒已经属于比较难得一见的藏品,很多都是后期仿品,这是非常符合市场规律的情况。
    手上的这个笔筒,人物图案是一个女子,占据了绝大部分篇幅,高盘头簪,大脸盘,小眼睛,樱桃小口抿的紧紧的,服饰穿着精美但谈不上华丽,仕女手指作拈花指,芊芊玉手捏着一支梅花,四周可以依稀看到梅枝散落在奇石之中,整个画面安静祥和,让人看起来很是赏心悦目。
    每次鉴定瓷器时,张明总是下意识的带有一种怀疑眼光,之前碰到很多作假的瓷器,印象太深。这个仕女整体看起来很美,虽然大脸小眼樱桃小口不是很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但这就是古代人最推崇的美女形象。而且在美女脸部,没有感觉到不和谐的地方,所以张明放下笔筒,有了结论。当然为了保险起见,在评论前,他还是左手摸了上去,灵气感觉不错,张明心中不免有些得意,看来自己这些天强化突击还是有点用的,没有作弊就能判断出真假了。
    郑会长笑了,他又一次看到张明脸上露出了然于心的笑容,笑着问道:“看样子这个笔筒也难不倒小张了。”张明笑道:“郑老太客气了,主要是这个笔筒表现很好,鉴定起来不难。”
    拿起笔筒将仕女图案面对郑会长,张明语中带意说道:“这个仕女人物图案看起来相当流畅,充满了艺术美感,没有任何不和谐之处。”说完与郑会长和金老师会心一笑,继续说道:“人物图案的笔筒在市场中不是很多见,更多的则是花鸟山水等,因为它的精品不多,而且这是与当时画师的水平有一定关联的。不过我见过的实物不多,只在一些图册与论坛中欣赏过一些图案,所以也说不出哪里好,只能说,如果碰到喜爱它的人,这个仕女笔筒就是一个爱不释手的精品玩物。”
    郑会长也不强求,古玩收藏本来就是要多看多欣赏,只有不停的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才会越看越准,张明一个刚入行的小伙子,能说出这么多,已经很难得了,以后的时间还长着呢,多在市场上面淘一淘,多参加一些拍卖会,好好学习古玩鉴赏,小伙子前途无量啊!
    郑会长笑着说道:“也不为难你了,仕女人物图案的笔筒世面上确实不多见,很多人都是喜欢收集整个人物系列,所以流传在外的更少。除了鉴定之外,我们搞收藏的还必须有一个本事就是估价。对鉴定完的收藏品作出一个准确的估价,这才是一个合格的鉴定师。”
    这下可不好办了,张明只知道如何鉴别,左手只会感觉年份多少,可市场价格是一窍不通啊。不过说起来,如果是在摊位上捡漏淘到好宝贝,几百上千那可以随便花,但是如果在类似黑市拍卖会那种场合,多位专家都掌过眼之后,自己没有一个心理估价,要想拿到喜欢的宝贝,只会花上不菲的冤枉钱。
    张明不好意思的绕绕头说道:“这个我还真不确定价格多少,所以以后还得麻烦大家帮衬了,万一碰到好东西,出多少钱都不知道,这还怎么收购啊。。。。。。”说的众人一乐,原来这小子也不是万能的啊,不少人心中也平衡起来。比如说金老师,哈哈大笑道:“原来小张你也有不懂的地方啊。真是难得啊难得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