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风吹向何方 >

第51章

风吹向何方-第51章

小说: 风吹向何方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清扬抬起头,望向高高在上的皇帝,轻启朱唇,无比清晰地说:“臣妾愿以自己的性命换左大人一命。”声音传入每一个人的耳中,传遍大殿的每一个角落。

“朕要是不允呢?”皇上漠然道,听上去,气已经消了。

“皇上一定会应允的。”清妃言辞凿凿,毋庸质疑。

“为什么?”皇上好奇。

“皇上是千古明君,绝不会因为一个后宫的妃子舍弃国之良臣、寒众大臣的心、受天下人的指责。”清妃缓缓道:“圣怒难消,如果今天一定要死一个人,皇上会赐死的一定是臣妾。”

清扬,你又来逼我。

皇上已听出了话里的弦外之音,诛杀忠良,寒大臣的心,受天下人的指责,清扬,你是在提醒我么?

他沉默了一会儿,说:“朕生气为什么一定要死人,算了,都下去吧。”

大臣们鱼贯退出,周丞相回首深望清妃一眼,太后抚胸长吁一口气。

大殿静悄悄的,清妃还跪在地上。文举踱下来,凝神望着她的黑发,柔声道:“起来吧,地上凉。”清妃起身,侧立一旁,低头不语。

“已经没有外人了,”文举柔声问:“你好大的胆子,知道后宫干政是什么罪名么?”

“臣妾知道是死罪,”清扬低声道:“形势所逼,情非得已。”

“你为何一定要以性命相挟?”文举动情地说:“清扬,你明知道我舍不得让你死,你为何要一再逼我——”

清扬抬头,目光停留在文举的脸上,轻声道:“你不能任性,因为你是皇帝。”

“你始终还是在为我设想的,不是么?”文举感动,情不自禁地靠近清扬,想抱住她,清扬却决然转身,匆匆离去。

周丞相轻步靠近太后,轻声问:“太后,刚才殿上的娘娘可是归真寺空灵方丈的关门弟子?”

太后止步,问:“怎么了?”

周丞相亦步亦趋:“百姓都传言她是仙女下凡。”

太后悠然一笑,问:“周丞相以为如何?”

“臣早有耳闻,一直未能得见,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胆识超人,聪明过人,可敬可畏。”周丞相认真地说:“刚才殿上所作所为,实在令人折服。后宫有如此明理大义的妃子,真是朝廷之福,社稷之福啊。”

太后点点头,朝前走,再也没有回头,抛给周丞相一句:“以后有什么事,你们可以径直去找她,哀家也累了,是可以休息休息了。”

清扬,你到底没有辜负我的期望,到底没有辱没我的调教。

举儿,我就交给你了。

这整座皇城,将来我也都要交给你。

风吹向何方 正文 第三十八章 忧柔胸怀缓和母子情 多样手腕收买宫人心

庄和宫,太后叫人请来了皇上,说是有要事相商,另一头,又派人去叫清扬过来。宫女回报,清妃一早去了先祖祠,还要一会才能回来。

而皇上,已经到了。

文举请过安后,直奔主题:“母后,儿臣还有要事在身,有什么紧要事请母后直言。”

太后沉默了,到底是说还是不说,望一眼门口,清扬,怎么还没有来?

文举催促道:“请母后明示。”口气显得有些不耐烦。

太后知道捱不过去了,只好开口:“举儿,娘有一个想法,既然左大人也上谏了,那就还是考虑一下,缓建孝慈宫吧。”

“不行。”文举断然拒绝。

“淮北赈灾需要银两呢。”太后轻声道。

“这个不需要母后操心,儿臣自有办法。”文举漠然地说。

太后听后神情一派沮丧。举儿,你真的就这么讨厌娘么?非要我搬出皇宫?!她幽幽地说:“举儿,娘在皇宫住惯了,不想挪动。”眼睛却望着文举,儿子,不要赶娘走,让娘留在你身边吧。

文举并不看她,只阴沉道:“孝慈宫是儿臣的一片孝心,母后怎么可以不领情呢?”

你不想搬,还想赖在这里给我碍手碍脚,做梦!前几日清扬上殿劝戒,定是你指使的,你别以为我不知道,老了老了,还不安分,非要把手伸到朝堂上去。既然如此,就不要怪我狠心。

“你的孝心娘心领了,孝慈宫以后再建吧。”太后仍不死心。

“朕已经说了,不行。”文举慢吞吞地说。

太后严肃起来:“不要再建孝慈宫,劳命伤财,纵然你是皇帝,也不可任性妄为!”

听见如此凌厉的口气,文举颇不以为然:“正因为朕才是皇帝,皇帝要想的事情,你就不要再想了,有些事,不该是你考虑的。”

“你!”太后气得浑身发抖,大声斥责他:“身为皇帝,不为百姓着想,只为一己之私,连我都为你感到羞愧!”

“难道你不是为了一己之私?!总是对孝慈宫一事推三阻四,不就是不想搬嘛,你以为我不知道你心里想些什么?!”文举反唇相讥。

“逆子!”太后气得差点背过气去。

文举眉间怒火跳动,却隐忍不发,依旧冷淡地说:“如果你以后还用这种口气跟朕说话,朕可要对你不客气,你要知道,朕是皇帝!”

“你是皇帝?哼!”太后咬牙切齿道:“没有你娘我,你当得成这个皇帝?!”

“当然,”文举揶揄道:“朕是得感谢你六亲不认的狠毒手段。”

太后气急,嘴里叫着:“混帐东西!”冲过来揪住文举,文举反手一推,太后摔倒在地,半天爬不起来,想起过往的种种,不禁悲从中来,索性坐在地上,伤心得涕泪横流。

文举见母亲如此伤心,有些不忍,但想到往昔母亲令他不快的作为,面上又现坚决之色,愤然转身,却停住。

清扬站在门边,望着他。与文举四目相对,嫣然一笑道:“我真想扒开你的胸,看看你的心,到底是什么做的,怎么可以这么冷酷无情?!”

文举一怔,这不是那天,我在明禧宫对清扬说的话么?我当时是多么的痛心疾首,可现在,清扬却故意以此来回敬我,她,原来是在责怪我啊——

清扬越过文举,款款走过去,扶起太后,悠声道:“今天真是开了眼界,原来这世上,还有比我这个无心之人更无情的。”

她在讽刺我?!文举才被她的话触动,心里已经动摇,却又出其不意地被她奚落,不禁怒从心起,剑眉倒竖,蛮横道:“你也胆敢如此对朕说话?!”话语之中,杀机骤现。

太后担心不已,紧张地盯着清扬的脸,死死地扣住清扬的手臂。

清扬静静地转过身,面对着文举,用一种异常温柔的语调说:“我从小就没有娘,但我好羡慕别人有娘,没有人的时候,我就跑到寺里的老槐树下,对着槐树叫娘,想象娘的摸样。有娘可以孝顺,也未尝不是为人子的福气,你要知道,这对你触手可及的幸福,是多少人穷尽一生,都无法达成的夙愿。”她的目光从文举的脸上移开,投向广袤的天际,声音也飘渺起来:“人,为什么总要等到失去了,才来后悔呢?”她缓缓地回过头来,清澈的目光绵长,柔声问道:“你可以确定,将来的某一天,你不会后悔么?文举——”

文举——

她终于又肯叫我文举了,

他的心战栗,被她动情的话语唤起了心底深藏的柔情,那双英气的虎眼里,戾气渐渐消退,取而代之的是脉脉的柔情,僵硬的脸慢慢柔软,他望着她,忘记了身边的一切,眼里只有一个她。

太后有些惊异地看着文举的变化,她默然地看清扬一眼,清扬的眼睛里,似乎已经没有了爱情,但,包含了更浓的意味,是无暇,是圣洁,还是……太后想不出更合适的词语,站在原地失了神。

“母后,我们今天都在这里陪您进晚膳。”清扬轻轻地推了推她。

太后喜道:“好,好啊。”再去看文举,还站在原地,兀自望着清扬,唇边浅笑浮现。太后轻轻一推他,文举一愣神,顷刻间红了脸。

儿子,此刻竟像个情窦初开的少年。太后复又望清扬一眼,心里感叹,

清扬,你到底是谁?

是上天派你来拯救他的么?

你到底负有什么样的使命?

席间,清扬问文举:“皇上,可以问朝堂的事吗?”

文举看她一眼,点头。

“那淮北的灾情,有多严重?”清扬轻声问。

文举沉声道:“颗粒无收,眼见已到冬天,雪一下,又是哀鸿遍野啊。”

清扬凄然道:“又有多少家破人亡的惨剧要发生。”放下碗筷,不再动了。

“也不少你这一碗饭不是?”太后劝她:“先吃了饭再想办法。”

“挨饿的滋味不好受。”清扬望着桌上的菜肴发呆:“我小时候犯了错,师兄就罚我不准吃饭,我饿极了的时候,做梦都梦见好多好吃的,可惜每次要大快朵颐的时候,我都要醒来。”

太后看着清扬懊恼的样子,忍不住笑出声来。

文举默然地盯着她,怪不得,清扬会有那么一副风卷残云的吃相,看样子,常常是挨罚不能好好吃饭。他怜爱地注视着她,心中泛酸。

清扬,有我在,再也不会有人罚你不准吃饭。

“不如,”清扬犹豫片刻,试探着问:“皇上,还是缓建孝慈宫吧,那银两,赈灾也许够了。”

文举抬头,望着清扬,不语。

太后定定地望着文举,又为清扬捏了一把汗,下午母子俩才为此事起过冲突,儿子大为光火,现在又提起,只怕不妥。

文举的脸色却一贯平静,沉思片刻,答道:“恩,先缓一缓也好。”

清扬离坐款款拜下:“臣妾替淮北百姓拜谢太后,拜谢皇上。”

太后默然地看着,陷入沉思。

清扬,在他心中的份量,比她料想的还要重。

清扬与文举出了庄和宫,一路默默无言到了明禧宫门口。

清扬停住脚步,躬身拜下:“皇上,时候不早了,请回宫歇息。”

文举沉默半晌,怅然道:“进去坐坐都不可以么?”

“集粹宫已经不远了,皇上如果累了,可以去那里坐坐,”清扬低声道:“皇后一直都在等您。”

文举定定地望清扬一眼,走了。

过了些时候,公公来报,皇上没有去集粹宫,而是回了正阳殿。

清扬的眉头就索了起来,问道:“皇上有多久没有去集粹宫了?”

公公答:“有近十天了。”

清扬又问:“查查值事房的登记,皇上最近临幸了几名后妃?”

公公答:“近十天,皇上没有临幸任何后妃。”

“那皇上每晚都在做些什么?”清扬问。

公公再答:“皇上一个人在正阳殿,每天批阅奏章到深夜。”

清扬点点头:“辛苦李公公了,下去吧。”

公公跪下:“请娘娘不要这么说,奴才担当不起,奴才家里遭灾,若不是娘娘差人多方找寻,还送去银两,奴才的娘和弟弟们不被水淹死也会被饿死,大恩大德无以为报,跑点小腿算什么,以后有什么事请娘娘尽管开口,奴才一定竭尽所能。”

这天夜里,太后做了一个很奇怪的梦。

归真寺大悲殿,太后伏在观音菩萨脚下,菩萨警肃的声音传来:“庞绮萝,你醒悟了么?”

太后恭声道:“信女不知所为何事?”

座上观音沉声道:“人人心中有明镜。”

太后谓然长叹一声:“信女自知罪孽深重,甘愿受罚。”

观音道:“你抬起头来——”

庞太后抬头一望,正迎上观音菩萨的眼光,她一怔,菩萨眼里的光彩,似曾相识。

观音菩萨沉声道:“罚你不得善终——”,缓缓抬手,竖指一弹,忽一阵金光劈头向太后打来,直入其胸,。

“啊——”太后大叫一声从梦中惊醒,只觉胸口剧痛,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