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风吹向何方 >

第11章

风吹向何方-第11章

小说: 风吹向何方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姐,你看,这可怎么才好啊?他还真的在那里傻等呢。”素英的脸上有些焦急的神态:“看样子,他今天决计是不会走了。”

梵音仍在看书,她淡淡道:“天黑了,他自然就会离开。”

素英摇摇头,表示不可理解。

天黑了,素英来报,文浩依然在原地等候。

梵音没有任何表示。

夜深了,该就寝了,素英再报,文浩仍然在原地等候。

梵音还是没有任何表示。

第二天凌晨,梵音刚刚起床,素英来了,神色踌躇,欲言又止。

梵音看她一眼,不说话。

素英悄悄拿了馒头,来到竹林。

文浩正倚靠在竹干上,双眼微闭,听见响动,猛然睁眼,见是素英,眼里一抹失望,目光也随即黯淡了下去。

“殿下,您一天都没进食了,吃点馒头吧?”素英劝他。

文浩摇头,复又象想起了什么,满怀希望地问:“是你家小姐叫你来的?”

素英摇摇头,叹口气:“殿下,山上晨雾湿气太重,您还是回去吧。”

文浩不语,又闭上眼睛。

见他如此执着,素英更是不忍心,只好以实情相告:“我家小姐是不会来的,您这样,等也是白等。”

文浩还是不动。薄雾中俊秀的脸上,沾染了一层水汽,稍显苍白,写满了失落。

看着这张忧伤的脸,素英顿生怜悯,他是个皇子啊,身份何其尊贵,想他长这么大,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何曾受过这样的冷遇?也只有我家小姐,清傲也就罢了,心肠也真有这么硬,一点情面都不讲,一点同情心都没有,越来越象她八师兄戒身大师了,真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素英沉思一会,问:“殿下是不是见到小姐就肯离开了?”

“恩”,文浩有气无力地回答。

“那有一个办法可以试一试。”

文浩一听,精神振奋。

只听素英道:“您是皇子,可以去找戒身大师,那小姐就……”

话未说完,就被文浩打断:“大丈夫行事光明磊落,如此小人的龌龊勾当,我历来不齿。”

素英也生气了,我好心为你,不领情也就算了,反倒还来教训我,说我龌龊,还是小人?!她愤愤然地起身,气冲冲地走了。

“一大早,你跑到哪里去了?”梵音猜到素英干什么去了,等她前脚刚进屋,立马就装作漫不经心地问。

素英低头不语,胸口剧烈起伏,连她自己都分不清是跑得太急所致,还是被气得要死所致。

梵音将她从头顶扫视到脚底,见她鞋上有些许的泥巴,还有一些碎碎的竹叶屑,心中已然明白,又见她气急败坏的样子,想是好心被当成了驴肝肺,忍不住想笑。瞟一眼素英,满脸通红,窘得都快要哭了,终于忍不住大笑起来。

这边笑着,那边素英的眼泪象决堤的洪水,一边痛痛快快地哭着,一边狠狠地数落,将送馒头,出主意,被反责的事情一古脑地倒了出来。

“大丈夫行事光明磊落。”梵音重复一句,似有所触动。

莫不是我看错了他?

藏经阁初见,翩翩风度,倒不失为一位俊雅少年,虽然言辞唐突,却也呆痴得有几分可爱。竹林再见,竟贸然直呼我的名讳,显得颇为无礼,更可恶的是,其随从态度骄横,惟恐他人不知面前之人是身份尊贵的皇子,想必也是平时少有管教、仗势欺人之辈,下人尚且如此,主人又岂会是谦谦君子?昨日清晨,正专心练剑,又被他无礼打断,还乱吟什么“美人如玉剑如虹,此景只应天上有”,如此轻薄好色、腹中空空、不学无术之徒,还妄想与我切磋音律,无非是想借机接近与我,纵是皇子,那又如何?懒得与他周旋,浪费我的时间。

但是,刚才听素英所言,却也是有几分铮铮傲骨。

心念一动,取了长笛,往竹林走去。

就冲这一句“大丈夫行事光明磊落”,我去会他一会。

竹林里,文浩背靠竹竿,屈膝而坐,将头埋在胳膊肘弯里,身影显得颇为无奈和无助。他不知道还要等多久,但是不论等多久,他都会一直等下去。

她为何不理会我呢?藏经阁里还见她嫣然笑容,转瞬就变得冷若冰霜,是因为我是皇子吗?还是因为我的唐突,抑或是下人的无礼?

他百思不得其解。

一阵细碎的脚步声由远及近,雪白裙边,莲步轻移,抬头一看,是她来了——  文浩缓缓地站起来,梵音在距他一米处停步,两人四目相对,一切尽在无言中。

真是你吗?梵音,你终于来了。

你知道吗?我等你等得好苦——  文浩心中狂喜,却无语梗慨。

梵音默默不语,将长笛递给他。

你不是要与我切磋音律吗?

我就给你一个机会。

如若发现你是在诳我,别说等一天,你就是在这里等上一辈子,也休想再见我一面。

——即便,你是皇子。

文浩接了长笛,轻靠唇边,长气一吁,高山流水呼之欲出。先是小桥潺潺流水,伴有小鸟娇啼声声,而后视野渐开,仿佛一长长的画卷被徐手展开,眼前豁然开朗,青山高昂,流水奔涌而下,声势浩大,雷霆万钧,转而百川入海,一坦平洋,彩凤飞翔,雍容大气,安宁祥和。

一曲终了,余音缭绕,此时太阳也刺破了晨雾,将金缕霞衣披挂在青翠竹林,映照着文浩全神投入的年轻脸庞。梵音沉醉于音律之中,半晌,才缓缓说道:“好一幅磅礴江山画卷,真可谓是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小姐过奖了”,文浩含笑说:“可惜比起小姐的笛声少了几分灵动。”

“不过,多了几分气势。”梵音赞许。

两人相视而笑,一曲高山流水,拉进了彼此的距离。

“可惜,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文浩感叹一句。

“你很寂寞吗?”梵音看着他,捕捉到他脸上稍纵即逝的落寞。

“我身边从来都有很多人,但他们从来都不懂我。”文浩怅然道。

梵音一惊,这句话,怎么这么耳熟,好多年前,有一个人好象也说过,是他吗?是桃林中那个叫文举的小哥哥吗?当时,她回答他说,“你不会孤单寂寞的,我会永远陪着你”。而文举也答应她,“明年祭祀我还会再来的,你等着我——”

可是桃花开了又败,败了又开,他再也没来过。

眼前的这个人,会是他吗?

梵音突然问:“你去过桃林吗?”

文浩猛然一下被问得莫名其妙:“桃林?什么桃林?小姐说的可是山脚下的桃林?”

梵音心一沉,再细细端详他的眉眼,又望望他双手腕,不禁摇摇头。

他不是,不是文举。

“你怎么啦?”文浩见梵音眉头紧皱,关切地问。

梵音沉默。

“救命啊,救命啊!有人落水了!”

忽听林中传来呼救声。

梵音身行一动,飞快地往积水涧奔去。文浩紧随其后,随从也呼啦啦跑起来。

临涧一跳,雪白身影优美地滑入水中,不几时,便将人捞了起来,原是一贪玩的小孩子,去攀摘野花,不慎掉入山涧。幸亏救得及时,没有受伤,只是惊吓过度,呛了几口水。等到孩子惊魂已定,梵音轻言细语嘱他早点回家换衣服,不要让家里人挂念。孩子却纽扭捏捏,不说话,也不肯走。梵音奇怪了:“还有什么事吗?再不回去换衣,你会感冒的。”旁边的孩子门七嘴八舌地说开了:  “他还要去摘那个花的。”

“他娘病了,他要去集市卖花,给他娘买药。”

“今天是他娘生辰,他想把那株兰花送给她。”

顺着小孩子们手指的方向,那山涧上,瀑布不远处,确有一株兰花,白白的花骨朵正含苞待放。望着那陡峭的岩壁,文浩倒吸一口凉气,那么高,又湿又滑,怎么去人啊?他蹲下身,掏出一锭银子,对孩子说:“上面很危险的,要是你出事,你娘不是更担心?拿着这点钱,另外给你娘买别的生日礼物吧。”

孩子摇摇头,也不接他的银子,还是远远望着那株兰花出神,喃喃念叨:“我娘她就喜欢兰花。”

文浩见状,一时也无计可施。

梵音感叹:“真是个固执的孩子,我帮你完成心愿罢。”言毕执着花铲,登上山涧平台,将竹竿折弯,准备借着弹力上到山涧。文浩一颗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正要制止,却见梵音已经腾空,借竹枝的弹力,加上轻功,一跃攀挂在山涧突出的石块上,动作连贯,一起呵成,众人都欢呼一声。梵音一只手紧紧抠住石壁,另一只手小心翼翼地挖下兰花,刚刚团住根部,突然脚下一滑——  “啊!”众人惊呼一声,眼睁睁地看她骤然跌落潭中——  文浩急了,抽身就往潭里跳。

“扑通”一声,水花四溅,潭面急剧颠簸。

未几,一只手举着兰花,伸出水面,梵音徐徐从水里探出头来,随后,文浩也浮出水面。

小孩子们雀跃,众人都鼓起掌来。

梵音从地上又拢了些泥土,将花根捂实了些,交到孩子的手上,温和地说:“收好了,回家去吧。”

“等一等”,文浩从地上拾起孩子的花篮,将孩子早上采的花搂出来,把花篮还给他,又拿出一锭银子塞给他,爱怜地摸摸他的头:“这些花我都买了,早些回去陪你娘过生日吧。”

目送着孩子欢天喜地地离开,文浩深有感触地说:“真羡慕他,还有娘可以孝敬。”不由地想起了自己的母亲,过世得那样早,让他连孝敬的机会都没有,心中难免有些感伤。回头正好碰上梵音幽深的目光,文浩自嘲地一笑,关切地问:“你还好吧?”

梵音这才想起,自己一身湿答答的,被山风一吹,寒意透骨。她下意识地低头看了看衣裙,用双手揽了揽自己的胳膊,蓦的一件披风轻轻地披在了肩上,她抬头,迎上来的是文浩深沉关切的目光。

她脸上一红,紧退一步,将披风取下,交还文浩,匆匆走了。

文浩拿着披风,望着她远去的背影,呆立。

梵音——  刚才所见,明明是个善良温柔的女子,  转瞬之间,怎会这般拒人于千里之外?

“殿下,殿下。”随从轻唤,递上文浩遗落的长笛。

文浩从冥思中惊醒,拿起长笛。

这是梵音的长笛,笛端悬挂一白色长穗,笛如其人,见笛如见人。

他深吸一口气,随从们七手八脚地给他披上披风,簇拥着下山去了。

梵音回到佛唱阁,沈妈见她浑身上下都湿透了,担心她感冒,来不及问她原因,急忙打了热水来给她泡澡。梵音泡在澡盆中,闭目沉思。

耳畔传来那一曲高山流水  脑海浮现他那关切的眼神  今晨发生的一切在头脑中一一闪现而过  披风上肩的那一刻,怎么我竟会脸红?

不应该啊——梵音皱眉,手触及到胸前挂着的玉指环——  文举,你为何要失约?

我等你整整八年,  你,还记得我这个朋友吗?

儿时的面容已经模糊,只有那一句:“明年祭祀我还会再来的,你等着我”经常在耳畔想起,还是那么清晰。

我多么希望,遇见的人是你啊——  叹口气睁开眼,抬头看见前方头顶的匾额,师父手书的几个大字严正工整“息心止步”,梵音猛然一震,  ——息——心——止——步!

风吹向何方 正文 第十章 屡遭冷遇痴心不悔改 见面不知故人擦肩过

文浩第四天又来到了归真寺,直接来到佛唱阁找梵音。

大门紧闭,问旁边的僧人,只说出去了,要很长时间才会回来。

文浩悻悻而归,心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