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重生之商海惊涛 >

第28章

重生之商海惊涛-第28章

小说: 重生之商海惊涛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西城区政府响应上级的精神,把留在原地的市政府花园划为了公共绿地,把里面原属于市府领导居住的十几栋小楼都拿出来公开拍卖。原市委和市政府所在地在九都市最繁华的西城区中心位置,算得上是市中心的中心,这十几栋小楼都坐落在市政府花园里的小湖边上,周围绿柳环绕,鲜花绽放,面对着一汪碧水,的确如人间仙境一样,而一墙之隔就是最繁华的西城区商贸区,居住条件可谓是极佳。
    虽然小楼样式是五十年代苏联的红砖结构,里面还安着木楼板和木楼梯,采光不大好,有一股子霉味,但整修一下还是很不错的。因此拍卖很成功,大部分是大单位买下做高层管理人员的宿舍,少部分由私人买下。何桂芝买的就是面积最大和景色最好的一栋,据说是原市委书记的谭清住过的小楼,三层楼五百多个平方,一百万一分没剩。杨星听到也只有咂嘴的份儿,老妈可真为了面子一点也不省钱啊,十几年后九都的房价才三千出头,现在市内的房子一套顶多5、6万吧!估计这些年这小楼都要顶着九都最贵房子的名声了。
    杨星对房子内部不是很满意,主要是对比十几年后的装修,这房子装修水平也就跟农村人自己搭的住宅水平一样,上任屋主显然不会给自己留下把柄,什么豪奢的东西都没留。杨星对老妈说:“反正也没什么值钱东西,干脆把楼板全拆了,把里面来个大变样。”何桂芝担心道:“那还要花不少钱吧?”杨星笑道:“手里有个小生意马上就要处理掉,赚来的钱正好拿来装修。”
    杨星说的小生意就是“智信寻呼公司”,这家寻呼公司不愧为现金奶牛,开业不到大半年,不但全部回本,还赚了差不多一百万,算的上是杨星旗下发展最好的企业了。只是杨星深知,传呼也就这两年的暴利期,随着G**手机的推出,联通、移动的成立,寻呼业很快就会日落西山。既然抱着捞一把就走的想法,杨星就选择现在看起来还是整个寻呼业朝阳时期脱手卖个好价钱,接手的目标就定在新成立的联通公司。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联通”),于1994年7月成立,是中国唯一一家能提供全面电信基本业务的综合性电信运营企业。当然在早期邮电部,前期中国电信,后期中国移动的压迫下从来都是千年老二的命,但有些地方联通还是曾当过老大的,比如联通的寻呼业务。
    联通的寻呼台曾经是中国服务范围最广,经营期限最长的寻呼台,它当年快速增长的一个秘诀就是——收购,它陆陆续续收购了全国上千家寻呼台。智信寻呼台作为九都最大的私人寻呼台,早就落入了联通中原省分公司的法眼了。2月中杨星还在上海时,留在九都的方凯助手于维薇就通过电话表达过联通的收购意愿。杨星也考虑到方凯还是要发挥他的专业特长,在星富投资公司做他的金融业务,寻呼台只是玩票性质,就决定趁回来的机会,把智信寻呼台卖掉。
    双方郎有情妾有意,一拍即合,杨星选定房子三天后就达成了将智信寻呼作价5百万卖给联通的协议。至于寻呼台人员,杨星通过方凯的助手于维薇——一个三十多岁成熟干练的女人建议,挑选了三十多个塌实肯干,又有能力的员工加入到星富投资公司,也正式把星富投资公司九都分公司的牌子打起来。
    剩下的两百多个寻呼小姐都转给了联通公司。方凯他们已经把星富投资公司的总部设在了上海,正在那边招兵买马。杨星把原九都市府门外的市府招待所红砖小楼一起买下,准备和自己的别墅装修好后,作为星富投资公司九都分公司的办公楼。
    事情千头万绪,杨星却觉得这个时代处处黄金,回九都后,在家吃饭的日子屈指可数,那天和老妈聊了一下房子的事后,他又对地产感了兴趣。前世里,国内在92-93年,曾经出现过一轮房地产热,不过93年底,国家实行宏观调控,房产市场迅速降温,重灾区海南成了不少房产炒家的噩梦。
    1994~1997年仍然实施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但从1996年开始,经济已由短缺转变为相对过剩,产品卖不出去,企业停产,工人下岗;1997年又遇亚洲金融风暴。随着整个经济出现“通货紧缩”,房地产市场进入了低潮。直到1998年,那年为促使住宅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宣布从1998年下半年开始停止住房实物分配,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从此中国房地产走上了狂飙突进之路,成就了不少富翁的一夜暴富梦,也让全社会对房地产又恨又爱。
    杨星一向把巴菲特的名言“别人贪婪时我恐惧,别人恐惧时我贪婪”视为圭臬。既然现在正是房地产市场恐惧之时,就是自己大展拳脚的机会,自己对未来几年的房产发展大潮流的把握是不会有太大偏差的,自己手头也比较宽裕了,正好把握这个机会搞搞房地产。
    。

第三十六章 步行街计划
    市长阚东田这几天日子不好过,马上就要召开两会了,但市财政的压力很大,到时在人代会上受质询面子可不好看。尽管两会上摘掉头上的“代”字问题不大,可是自己升迁太快,也暴露出自己根基过浅的毛病。新任市委书记武腾已经六十多了,只指望在这个位置上退休养老,平时和阚东田合作还是愉快。但阚东田扳倒了市长丁维勇,也打倒了一片本土官员,强势地位是竖起来了,而市里其它几个副市长都原地踏步,还在省领导眼里留下了坏印象,明的绊子不敢使,消极怠工还是做得到的。
    阚东田迫切又需要一把大火,把这死水一滩的九都官场搅动起来。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九都的大型国企很多,包袱很重,历史欠账不少,这几年效益又不太好,明里暗里的下岗职工已经有相当数量了,李登云的地下兵工厂的主力就是这些大厂下岗的职工。
    市里财政这几年很有捉襟见肘的味道,去年底他一狠心连市政府的老房子都拿出来拍卖了,挣的钱也只是杯水车薪。因此杨星提出要见他时,他立马就同意了,没别的,通过多种渠道,他已经了解到这个不到二十的年轻人在不到一年时间里是怎么由一文不名,变成亿万身家的。上一次的九都官场大地震,背后也有这个青年的身影晃动,他对这个青年也有着莫名的期许,也许这次他又能用他的点金手指为他点石成金呢?
    3月中是杨星二十岁的生日,他这代人已经习惯过公历生日了,父母还是喜欢过农历。杨星前世里对生日没什么印象,只觉得那天能吃好一点。这一世毕竟已是大富翁了,在日本今天就算成年礼了,所以应老妈的要求在金谷园大酒店办了几桌,宴请一些亲朋好友。不过阚东田亲自到来还是让满座皆惊,毕竟一般人眼里,市长就是平头百姓的天啊。
    看着阚市长和杨星父母的熟络样子,有心人都猜想杨荣光他们是不是攀上了市长的关系,才毫无顾忌的买下了原市委书记的别墅。阚东田可没兴趣管别人的眼光,只要杨星能帮他解决眼前的问题,示好一下何乐不为呢。
    吃完酒席,阚东田和杨星又回到那个小会议室小坐,不过杨星这次只叫上了于芬,于芬五十多岁,人很白净,性格很稳重,之前的九都官场大地震,她出乎不少人的意料坐上了九都九区中最重要的西城区区委书记的宝座,进入了市委委员的位置,被认为是大器晚成,也是阚东田在九都的嫡系之一。
    不过官场老手的于芬自己清楚这个青年有多大能量,所以对自己儿子和他的交往自己从不干涉,他们背着自己和邓雷策划搞掉李登云时,自己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阚东田也第一次向杨星介绍了一下自己的秘书,名叫余远伟的三十多岁的高个子,杨星听王伊人说过阚东田是孤身一人上任,上一次他们几个在此秘议,阚东田身边可没此人。联想到最近听说阚东田把妻女都迁到了九都,看得出阚东田准备扎根九都,大干一场的决心。杨星正想把九都打造成自己的坚实后方,阚东田有此意,自然要投其所好。
    寒暄了几句,众人就直奔主题,阚东田首先恭喜杨星在上海旗开得胜,太子们的圈子是比较小的,汪公子在期货上大赚一笔,早就在圈子里传开了,很多人都羡慕他身后的“善财童子”杨星的能力。他旁敲侧击的询问杨星收到的省国投公司的1亿元的投资方向,显然对这笔钱很是眼热。让杨星自己掏钱出来支持九都的市政建设,阚东田显然觉得太强人所难。但省国投公司的钱却是块唐僧肉,谁都想咬一口,以前是苦无门路,现在机会在眼前,还不赶紧抓住。
    杨星对此的想法却不敢苟同,省国投公司把钱投在自己身上是指望着自己的赚钱能力让这笔钱尽快翻番的,投到九都市政建设上有什么效益?那还不如直接投到商城的市政建设上呢,至少省国投公司领导都在省会居住,多少还能享受一下方便。不过在市长面前这种话是不能说的,杨星只好先画个大饼给市长充饥。
    他先拿出了一本书递给阚东田,于芬和余远伟都看到了封面上的《李嘉诚传》几个字。李嘉诚虽然明年才正式加冕华人首富的桂冠,但现在仍是海内外如雷贯耳的名字,阚东田等人对他的事迹可说是耳熟能详。不知道杨星突然拿他自传出来是什么意思。
    杨星解释道:“大家都知道李嘉诚是做塑料花发家的,但真正让他大富大贵的还是地产生意,他1958年开始投资地产市场,他的“长江实业”主营就是地产,去年他的企业赢利28亿美元,总市值有400多亿美元,是当之为愧的地产大亨。这本回忆录里他有一句经典名言:房地产最重要的三个条件,位置!位置!位置!。”杨星展开专门在新华书店买的九都市地图,指着地图中央的位置说:“阚市长早就发现了这里位置优越,才专门把市政府的地都腾出来,现在我有一个计划,只要把这块地盘活,保证可以解决市财政的压力。”
    于芬对这里再熟悉不过,这里就是她的主辖区西城区,杨星指的是西城区的心脏——中心花园,这里原来是九都主干道南北向的中州大道和东西向的牡丹大道的交汇处,是到达市里各个方向的必经之路。
    90年代初这里改建为一个大转盘,转盘中央修了当时九都最好的喷泉公园,是市民休息的好去处。这里集中了市第一百货大楼、四大国有银行九都分行、红旗电影院、邮电局大楼、和原市政府等建筑,是九都最繁华的地方,平时人流量很大,周末在此游玩的人群更是挤都挤不开。
    这也是当初丁维勇提出迁徙市政府的意见时,没有太大阻力的原因,毕竟谁成天看到市政府门口乱糟糟的人群都没什么好心情,人流压力也导致出门办事的交通成为一个很大的问题。
    杨星用手在这个位置上划了一个以街心花园为原点的圆,对于芬说:“于阿姨应该很熟悉这里,这大概有多大。”于芬看这个圆基本把市中心的高档建筑一网打尽,估算了一下道:“大约3万平方米。”
    杨星接口道:“差不多,你们看这里修一个步行街,让中州路和牡丹路走立交,把这个区域连成一片划为CBD商务区,再修几栋高级商务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