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军事电子书 > 幻之盛唐 >

第528章

幻之盛唐-第528章

小说: 幻之盛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兰化的渗透,暗中为那个基地组织保驾护航等等。
    “回纥军已经走了几天了……”
    说到这些自愿或者不自愿踏上漫漫千里行程的人们,我又想起另一件。
    “是第九天了……”
    事实上,宫变平定后的第二天,回纥大王子叶护派来的使者一行就已经秘密进城,看着曲江边上回纥兵的尸体飘满了水面,来人不由脸色苦涩的顿跺足起来。
    “王子让我谢谢总府大人……”
    回头到了帐子里,这位使者却如释重负的变了个颜色。
    “帝德仗着他是八箭部的头领,又是汗主帐前左护军的领军,对王子的擎制由来已久,这次竟然私下带兵进城,实在死有余辜,好容易借着这个由头,可把他落了……只可惜了两千的大好健儿,全是八箭部落的帐子兵啊”
    随后,
    回纥兵连夜拔营退走,只留下空荡荡的营地里,一百多个捆的严严实实的回纥将领,他们也是对大唐朝廷的交代,鉴于回纥的特殊身份和枢密院的立场,以及大唐天子的颜面,能够避免和大唐第一强藩交恶,又能体面的获得想要的结果,回纥兵遣返回国是必须的。
    按照约定的默契,回纥兵可以带走所有的赏赐和战利品,带不走的也可以折价存入钱庄以便将来直接在同行草原的商队中以实物提存,高适的金吾军和卫伯玉的铁拔军,将负责轮流附送,尾随其后,保持一定距离内的接触,防止回纥兵过境,可能对地方产生的滋扰。
    但是这一路上不断有回纥兵将,偷偷逃出来,带着甲马和扈从投奔唐军的营地,无他,这些都是已经在大唐置业安家娶妻生子的回纥将士,因此这一路也是许多人内矛盾和斗争,作出抉择的一路。
    过了上受降城后,金吾军大概收容了两千多回纥骑士。他们将作为归化人,成为大唐天子仪卫的一部分。这些马上健儿将编做若干个团,与仅存下来义从胡一道,分别充入重建的右龙武军、左右神策军、左右神武军,作为中郎将直属的司阶仪仗和奇兵队。
    “河北、河东、山南各道下的各军使、兵马使、讨击使、防御使的检点名录,已经上报,各州下的守捉使、团练报请的编制,也送到了……”
    杜佑又道。
    初步清理完畿内外及陇右关内两道,枢密院接着的任务,就是继续检点中外诸军,以其数目决定进一步裁汰去留,并编订相应预算和供应配额,上报皇帝,经政事堂联席会议讨论通过后,就成为事实上的成例和制度。
    “六十七万人,河东河北云中安东平卢五道还有这么多兵马么……”
    我摇了摇头,又看了下去。
    “二十三万……这还差不多。”
    我微微笑了起来,显然这个数字更加接近真实一些,畿内外检点完,也才十一万多点,要是那些藩镇还有这么多实打实的人马,哪还用忌讳朝廷,不过是漫天要价的手段而已。
    对外军的检点,主要以各军自报和朝廷派员公开点册、秘密调查相结合。可以说这也是另一种形式裁军手段,因为事实上,那些外军这些年没战事,亏空缺额的现象很是普遍,检点就是挤掉其中的水分,把资源原先分配到最需要和合适的地方,顺便还能揪出点别的什么。
    不过这个数字,对朝廷捉襟见肘的财政预算来说,还是多了点,因为不包括地方自支的守捉、团练,还有那只从李泌手中延续下来退役军人的工程部队,至少也有十几万人。这也是国家财赋中最大项的支出。
    “枢密院的新任命也下来了,”
    不出意外,朝廷以关内节度使李嗣业转任为第二位枢密副使,却让关内节度使的位置空悬,所有编额也不再补充,余部尽数编入重整五府三卫,第三位出任枢密副使的,却是丰国公、河东节度副使仆固怀恩,其子仆固炀,授云中防御使,所率铁勒族仆骨部改编为金威军。
    这样再加上兵部尚书兼任枢密副使的梁宰,一个朝中大臣,两个藩帅;一个胡帅,两名汉臣,又重新构成一个相互制约又相互配合的新格局。
    再说这三位实际都西北出身,却又体系不同的枢副,可以说与同出西北系的河东、朔方诸军关系匪浅,又与我这个筹办内枢密使,颇有交情和往来,对于中外军来说,无论是行事还是布政令,都是一个良好的润滑和缓冲,也算是朝廷煞费苦心的安排。
    妥协和权衡还是王道啊,我感叹道。
    “财赋归中……”
    我又在奏章中,看到一个熟悉的字眼,新朝新制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文进武退。
    就是军队一途,以逐渐回归天宝旧制为目标,原本属于节度使的部分权利,被逐步下放到驻守关防节要的各军使、兵马使身上,以提高他们对付突事件的灵活性。节度使、都督们除了作为以道为单位的大军区预备队的本镇牙兵外,就职剩下对辖区内各部驻军的指挥调防之权,但是日常考绩训做、防戍征等则还是收归兵部和枢密院。节度使、都督对军中人事的提拔任免,仅限于都尉以下,都尉以上将领,就只能向朝廷举荐和建议。
    而政务一途,原本朝廷对各州刺史的直辖,放权一部分到道一级,由新置各道都督、布政、户赋、按察、转运诸使行驶,原本河北、河东广泛实行的留州、输军、供朝的税赋三分制,在分道后,旧河北地区实际上只剩下安东和平卢两道还在实行,旧河东地区只剩下新划出来的云中道还在执行,而作为中原最精华的新河北道,新河东道,则统一交解东都洛阳,再由当地朝廷任命的转运使,进行管理和分配……
    “这是阴谋……”
    “枢相……他这是在掘我们的根基啊”
    李光弼的别庄上,一群借着探望李母病,前来的地方军中大员,七嘴八舌的正在诉苦。
    这位大器晚成,却号称中兴战功第一的右枢密今年已经54岁了,仍然像一把藏鞘的宝刀一般精爽碩毅,由于勤于骑马射猎,和军旅中延续下来的严谨生活作息习惯,因此几乎看不出多少岁月在他身上留下的痕迹,此刻他只是面无表情的,静静听着旧部的求诉。
    “检点之后,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削减我们的衣粮,没有这些东西,再骁勇的健儿也……”
    “什么饷从公出,还要拨付贴帐,公布全军,拿我们当什么了……大帅帐下何曾受过这鸟气啊”
    “偌大河东道才给我们三个军的编制啊,还有一个乙等的……这是刻意的打压啊……”
    “难道叫我们和那些守捉、团练去争配置……”
    “我们那个不是尸山血海里博出来的功勋之军,才安逸几年……朝廷实在太让人寒心了……”
    “够了……”
    李光弼突然起身,拍倒一片杯盏。
    显然优裕的生活并不能磨灭这位前元帅常年军旅生涯,令行禁止养成的不怒自威,众人虽然已经是手掌一方的大将或是藩镇,但还几乎是本能条件反射的齐刷刷低头挺身,作出一份聆听训示的模样。
    “你以为我不知道你们的勾当么……亏空吃饷、虚报员额,一会操就到处抓丁来凑数,”
    他信手抓起一叠邸文,摔在他们面前。
    “河东军的名下,才安定几年,就被你们搞成什么模样……这些年,在你们的亲族和部曲名下,又增加了多少新置的产业”
    “连炮弩、火器都敢卖给那些登州商贾……你们还有什么不敢做的……”……
    长安城外的某处旅舍,静边部拓跋家的使者,也终于等到了接触的结果。
    “什么,举族百帐以上头领自缚来京请罪……”
    白苍苍的使者听到这个条件,面色痛苦的扭曲起来。
    “还有什么……”
    “所有族人要分家,弥峨川内,不许再存留百帐以上的聚落……”
    传话的中间人,用一种悲悯的表情和一种叹息的声调道
    “拓跋本家的所有成年男子,必须进入河西军劳役十年……”
    “你……”
    一个个严苛的条件下来,这位使者象被抽紧了最后一点力气一样,暴怒的几乎想要挥袖而去,
    但是随又想起那些被虏卖为奴,至今不知道在哪个偏远矿山里生死不知的同罗人的下场。就心口愤懑如溺水一样的摆摆手,咬着牙根逐字逐句的道。
    “回去说,……这些条件我们都应允了,只求给拓跋家一条活路……”
    两天之后之后,重新出踏上回程一行人,还有来自细封部落的见证人,却躺在了血泊里。使者挣扎着,试图从钉住身体的箭只上挺起身来,看着这些前来接应,却突然变脸刀枪相向的族人。
    领头的正是新族长拓跋殷德的亲信,他们拿的全是唐人才有弩机和横刀,一个个在尸体或者奄奄一息的身体上割戳出各种残忍的伤口。
    “你这个该死叛徒,出卖了我们的部落啊……”
    “虽然你是我们部落最受尊敬的人之一……”
    对方突然变了脸色,低声道。
    “少不得借你的人头一用……为了让我们族人聚集起来……”……
    河东道陕州,一出秘密的豪宅里,无数器物被打翻摔碎的声音,准时的在每天某些时刻响起。
    “还是老样子么……”
    房子临时的主人,站在房舍外面皱着眉头道。
    “大公这些日子精神很不好……”
    一个俊俏白皙的青衣小厮,尖着嗓门小心回答道。
    “老吆喝着,想喝芙蓉茶……不喝就全身不自在的很”
    “这可是内供的东西,现在宫里没有多少我们的人,你叫我们去哪儿弄……”
    来人恨恨跺脚,腹诽着转身离去后。
    “老东西,若不是为了你肚子里的东西……”
    小厮才战战兢兢的回到内室,对着躺在一对帐子和帷幕上轻轻抽搐的人体,轻声道。
    “大公,人已经走了……”
    “走了……”
    因为痛苦和错乱,纠结成一团的苍老面容,突然在眼中露出一丝清明。

第四百五十章

    洛阳,东华门外,一群满身尘埃和疲惫的老军,站在城门边上的役所,踌躇再三。
    “鸽书度快啊,百八十里的瞬息即到,再远的话也是一天半会的光景,不过是按钱记重算,不稍东西只带口信,书信三钱一百文起,多一钱加五十文,三百里外,多一里加以一文,如果凑足一两有优惠……”
    役所的人员看着他们的脸色,很快又推荐其另一种来。
    “不然马邮也很快的,如果不是去的远的话,也不过吃顿饭的光景,而且不用等人头,马上寄马上,胜在这一路跑马接力的人多啊,只要肯花点小钱,偏僻点的地方也能到……如果是军邮还有优惠啊……跑马邮这条线的,也有不少是退下来,由两社一会安置的老军,绝对踏实可靠的……”
    看着他们犹豫的脸色,接待人员也不着急,又推荐其另一种方式来。
    “不然还有车邮,也是市面上。用得最多的急脚递,不过要凑足人头和分量才肯走,这洛阳城里一天至少那个百八十班的,量多够便宜啊,三百里内村镇,半斤东西才十文,还可以代稍财物,有官家做保,……不过只限于有役所的城邑,偏僻一些地方是不去的”
    接待人员和了口水,又指向城墙边上一大片贴告
    “再不行还有商邮,这看板上有城。里每家车行的车行程,天天有预告的,只要事先商量好价钱,可以捎带小件轻物团邮的,若是不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