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军事电子书 > 幻之盛唐 >

第289章

幻之盛唐-第289章

小说: 幻之盛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市舶司掌海外营市往来,过手巨万,更是多少人眼红的肥缺。按理空缺下来,怎么也不会轮到这个边远州的刺史。他第一次对背后那位大人的巨大能量感到震撼,然后发生的事情,却是对这位大人的眼光和远见。由衷的震撼和敬服。
    他也反而警醒起来,更加地节律。毕竟人家用手段弄到这个位置,肯定不是仅仅让他来发财的。然后当任广州刺史的时候,他已经不惊讶了
    当然这个广州刺史也不是那么好当的,要想发财很容易,哪怕怎么事都不管,也有人自动将你应得地大份,定期送到家里,要想有所作为,就很麻烦了。广州以海贸立城,万商云集,许多人在本地已经经营居住了数代,各种关系错综复杂,城中有影响力的商业组织,都掌握在沿海众多大姓,几十个不同性质地行会,以及十几家不同背景胡商团社手中,再上加上来自就近的岭南道,江南道,乃至朝中的利益代表,亦插手其中。
    刺史以下的长史、别驾、司马、主薄、典吏等次官、属吏,各有靠山和背景,乃至一个小小收税的吏目,背后都大有来历,可以说是动一发而牵全身。象掌管广州水营团练的左司马,背后就是岭南五府经略使,这人保守而且顽固,借助家族子弟牢牢控制了广州最大一股武装,还与南边几支最大的走私集团有所关系,连原刺史也要让之三分。他也只能依靠原本市舶司一系的人马,牢牢控制住最大的一股收益,慢慢的渗透其他的部分,让自己始终战据上风。
    然后用手上一切资源去协助海南建立南海巡检司,甚至调用官营的工匠,助其尽快形成力量,只要南海巡检一打开局面,确立了职权,广州水营团练一向碍手碍脚的那些家伙,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变成摆设。
    因此室利佛逝之变,他却不如别人那么紧张,却是敏感的意识到改变现状的机会来了,毕竟广州作为一个繁华的
    太平的太久了,根本没有让人建立功业的机会,只能中一点点的积累资历。
    昨夜与西婆罗州的数十家汉姓的长老和商户头面人物商谈,卓有成效,那位大人派人在其中办校,建庙,练兵,开埠、宏扬汉家衣冠,自己也出了不少力。已经在清点夷汉人口,测绘地理图志,他们的子弟也已经登船,将赴广州官学,颇有纳入国朝郡治的倾向。
    按照那位大人的意思,海南的有个南海巡检已经够了,自己作为最近的地方郡长,这个功绩已经当仁不让的跑不掉,虽然不比先祖定南冯,平定一方的功绩,那也是可以加载史志的开土之功啊。如果能开一县那是极好,如果能开一州那就更美了,自己可以封爵……如果是一个都督府,那或许自己的画像会和冯盎公一般,被绘制在族谱里让后世子孙膜拜。虽然他知道上下都有许多人,等着看他这个新科刺史的笑话,那位左司马更是放出话来,“海上风险遥遥,鲸浪横生,什么事请都有可能发生的……
    他不是没有儿时的梦想或者成年后叫做野心的人,只是被现实磨平了菱角。因此,这段时间来,他对这些海外开埠的事情充满了一种类似患得患失的热忱。
    团练水营不愿意派船去,都说在大修么,那就从市舶司里租派久经风浪的海商大船去护航练兵,那些资深学官不是畏惧风浪,都装病不出么,那就从外州招募年轻敢为的学子,委为学官出海。那些老吏怕死都不愿意到新埠去么,但广州胥吏成千上万。那总有年轻不怕死的楞头青把……
    沉闷地钟声。急促地响起来。
    他楞了半天,才想明白这是开林寺崇化塔上,用来示警的大铜钟。只是太久没用,锈蚀的厉害,
    半响后,他已经穿戴整齐站在城墙地门楼上,只是脸色就如最纯净的海浪一样的白。
    漫长的停泊线上,如玉带一样船从。突然变厚了一圈,黑压压的停满了大小各异的船只,无数地人头象潮水一样的,铺天盖地的从船帮中涌出来,高举着火把和刀刃,迅速淹没了所见到的每一个人和事物,浓烟和血腥象瘟疫一样的迅速向城池逼近。
    大鹏旗、海枭旗、黑鸥旗、月牙旗、八臂修罗旗,各种地域风味的海盗旗帜一杆杆的升起来。一点点冲击慌乱的心理防线,难道整个南海地海贼都聚集到了广州了么
    “大人,我们还是自北门转出把”,一个面色惨白的小吏全身发抖的颤声道“海贼应该不会追到山里的……”
    “混帐”这话却提醒了他。作为一郡之首,不能再露出软弱和惊慌。并将其传播给部下,怒起一脚将那小吏揣翻,大声道。
    “我们身为官长,守土有则,哪儿也不准去”
    随又缓下口气说“我们地身家族人,还有前程,都在这城里,还能去哪里么”
    说到身家,大家精神稍稍一振。
    他这才尽量使自己看起来胸有成竹的说
    “召集三班衙役,诸司诸坊地巡丁,有力气拿兵器的全部聚集到武库领家伙”
    “再传唤内城的富户,少不得要让他们把家丁护卫贡献出来,为这守成出一分力了……
    “再传唤内城所有的百姓,一户出一丁,立刻到牙场汇集,不至者以通贼论”
    “颁布厚赏,杀一贼赏一,俘一贼赏十……|死者给十,伤者一”
    他几乎是咬牙切齿的发布出这个命令。
    “打开平准库和藩库,把铜钱布匹全搬出来,撒到校场上让他们看,杀贼最勇猛者,任凭取之……”
    “那司马大人……
    还有一位稍稍抱着一丝希望的。
    “他已经不能指望了……”
    他望了一眼广州水营的泊地,那是燃烧的最旺的地方,成百上千只帆杆同时烧起来象火炬一样的醒目。让人心痛的是,广州水营比不得那些只能在江河里折腾的水师,那可是地道海船啊,最小的也在三千料以上的。
    当初为了筹建巡检司,费了老大的工夫,才挖走一些在其中不得志的军将、水手、船工,送到海南去,现在倒好,上万熟练水军,几十年的积累,全毁于一旦了,只怕要一蹶不振好些年了。
    虽然如此,他心中甚至还有些暗暗的窃喜,只要能守住这个内城,海贼退后,也许能搬掉许多绊脚石。
    但仅仅半天之后,他就已经不敢这么想了,内城城头已经被血肉和肢体沾染的暗红,虽然已经分别向海上和陆路,发了求援的烽号。
    但这些海贼不要命的冲击,已经让守城之上,这些临时拼凑起来的杂乱之众,从生理和心理上都疲惫不堪,摇摇欲坠,而城外还在继续的屠杀和哀号声,还在不断刺激和消磨着这些随时可能崩溃的心理防线。
    若不是正巧一个龙武军的退役老军团,正在城中待命转船去海南,经验丰富的将城中的零散力量组织起来,才顶住了海贼们配合并不默契,全靠一股狠劲的冲锋,但即便如此,偌大的城防之上,还是捉襟见肘,已经多次被小股的海贼冲进内城,杀伤了好些百姓,才被扑灭。
    那些海贼久攻不下也拼出火气来,接二连三升起不死不休的血旗,开始拆了船上仅有弩机和石炮,象模象样的对城上轰击起来,再次造成新的恐慌。毕竟广州的吏民,已经百多年没有遇到象样的外患了。
    突然一个了望的人高声大叫起来“船……”
    城上顿时精神一振,远方的海平线上,浮出一线十数个黑点一样的帆影。
    “是援军么……
    随后一句话,让他们的士气顿时跌到了谷地。
    “是血旗和海龙旗……
    有人开始偷偷转身逃亡,只要有命在,还有恢复身家的机会。

第二百八十七章 苹果与密友

    《唐书。肃宗纪》载:“乾元元年九月……癸巳,广州奏大食国波斯国兵众攻城,刺史以下,弃城而遁……,尽掠而去……杜撰……
    这是**裸的剽窃,看到这里,
    我义愤填膺的几乎要拍案而起,这才想起,这里不是我只要一句话,就有数万人为之奔走忙碌的长安,这里只是江陵街头的露天长案。
    好在还有许多和我一样为剧情感染,心情激荡纷纷起身抑扬顿挫的喝彩或者叹息,倒不显的我怎么出奇。
    而被人群一身汗臭熏的只好挤在我身边,刘王傅家的那号小苹果,大眼睛蓄满了泪水,正在那里一搐一搐,耸着肩头,丝毫没有身为一个合格小厮的自觉和表现。
    我的离开并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带个女扮男装的小姑娘的夜游,很快就用各种知名或者不知名的小吃给填的满满的,也套出不少有用的东西和八卦,比如小苹果的姐姐,刘王傅家的才女,似乎对外型英武的王世子有点朦胧的意思,但是人家却有了政治需要,而身份显赫的正妃,很有点纠缠……又比如永王似乎看好这个结果,但是在刘王傅本人却很不感冒,甚至私下在家里呵斥到当事人偷偷垂泪。
    其他诸如
    永王家的老二是个色狼加纨绔,看女人眼睛基本不离三围以外,虽然因为永王爱惜名声的缘故。没有让他闹出太大地事端……老三是个喜欢装成熟地小屁孩。有事没事喜欢跟在漂亮女人后面,老四因为出身正妃被宠的象小猪一样的好吃懒做,连女孩子用来练习地弓箭。都拉不开。际的女孩子,常常喜欢领了一班同为女子的手帕交,在街市上抛头露面,与那些文士学子混在一起。谈诗论道……
    然后被拉去看街头开演的新曲幕,我也对这种市井文化的特色颇感兴趣,结果看了几场水平泛泛,却穿地很少很露的歌舞表演,刚刚稍稍开点眼界,就遇上了这种乌龙。
    这个时代虽然没有戏剧和相应的团体,却有另一些性质相近的歌舞班子,主要都是一些自由身的歌舞伎乐、伶人乐工组成的流动性表演团体。当然这些团体,多数社会地位不会太高,在遇到经营困难的时候,甚至也会客串一些老鸨和游娼的角色。
    而江陵作为荆楚最大地烟花胜地。最不缺少的就是这样的存在,光让人津津乐道的大牌班子。就有十几家,更别说无数有名无名地中小班子,都把江陵作为他们拜祖师开班,试水开张的第一首选地。
    而且他们为了竞争和吸引客源,倒是不遗余力地从成都和长安学来了热门一时的歌舞叙事的戏剧模式,有样学样的在街头、酒楼、茶肆之地方,用布幕一围排演起来,只要掏几个大钱,就可以得到一个不错的位置。
    演了半场,看反映不错,班头才出来说了,这是长安大戏院里新上演的曲目,连《孔雀东南飞》的词牌名都都懒的改一下。
    这个庆余班也是如此,显然下过功夫的,背景道具虽然简陋破烂的可笑,但是人物的表演还算相当卖力的,起码能糊弄的这些南方观众看的津津有味的。再加上这剧本写的就是小人物的恩怨情仇,悲欢离合,颇有些共鸣的味道。
    “为了你,我变成狼人的模样……”
    “为了你,我燃烧了疯狂”
    随后我更加无语了,因为那个娘娘腔的男伶人扮演的男主角焦仲卿,对着满脸是粉的刘兰芝,居然唱起了现代风味十足的《求佛》,不用说也是成都那里剽窃来的,只是唱腔里那种钻到骨子里发痒的阴柔,雷的身为始作俑者,我猛然一身鸡皮疙瘩。
    更恶的是,台下的一群明明是古人的观众,也不管听不听的明白,有样学样的起哄起来,连混在的人群中的那小苹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