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军事电子书 > 我的元首 >

第246章

我的元首-第246章

小说: 我的元首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问题,为了达成这个战略性问题,罗斯福让出了北非英美联军总司令的职位,这个职位随即被蒙哥马利获得,而艾森豪威尔只能是副总司令了。这样一来,英美联军的指挥协调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有了改善。
    现在双方的兵力对比是德国党卫军两百万,英军一百万,美军一百五十万。兵力对比差不多是两百万对两百五十万,德国兵力逼英美联军少五分之一。德国装备有十六个装甲师,基本满员,山寨,虎式,四号,各占三分之一。而英美联军的装甲师达到了三十二个之多,但他们基本上是中型坦克,英美的这些坦克只能算是和四号坦克一个等级。
    如果双方距离五百米,英美的坦克可以击穿虎式的正面,因为现在的英美坦克的坦克炮口径都比历史上大了很多,对虎式的威胁还是很大的,当然虎式也可以边打边倒车,把英美的这些坦克击毁在五百米外。至于英美联军的坦克对上山寨99,只能打中山寨99的裤裆才有可能击穿。
    英美联军的坦克对于党卫军的坦克威胁反而没有英美联军装备的“巴祖卡”88。9毫米口径的反坦克火箭筒厉害,这东西的垂直穿甲能力在两百六十毫米,威力十分巨大的武器。美国把它命名为“超级巴祖卡”,它的威力有大幅度提高,发射m28a2高爆破甲弹时的膛口初速超过100m/s,破甲威力为260mm,最大射程也增加了1倍多达到两百二十米。
    虽然“超级巴祖卡”在威力和安全性上有了明显的改进,但仍存在不少缺点:一是发射筒体积、质量偏大,虽然拆分式发射管可以提高便携性能,但增加了射击准备时间,二是瞄准装置比较简陋,对于运动目标射击精度不高;三是火箭筒为非一次性使用,且需要两人操作和携行,增加了编制;四是弹药引估设计不够完善,没有炮口保险、隔离保险和自毁装置等安全机构,在丛林地带使用时会受到一定限制,同时机械式触发引信虽然简单,徂不能保证弹药瞬爆性能。另外发动机火药的速燃性不理想,有时火箭弹飞出筒月后,发射药还没有完全燃烧干净,不利于缩短发射筒长度,并对射手有一定危害。
    党卫军的山寨99的车体装甲也才两百毫米,只不过山寨99的全车体装甲是60度倾斜的,这种情况下,“超级巴祖卡”的装甲穿透也只能发挥百分之六十的效能,也就是说“超级巴祖卡”对上倾斜60度的装甲时,他的穿透能力就160毫米左右,山寨99式坦克的正面,除了裤裆以外的正面,完全能抗住“超级巴祖卡”,但是侧面和后面就无能为力了,而虎式坦克的垂直装甲,那就是一下就要被击穿的。
    英美联军的坦克不足为虑,可是英美联军的“超级巴祖卡”和大口径反坦克炮才是让隆美尔头疼的地方,但是沙漠决战,装甲力量又是主要的突击力量,如果在新的形势下,使用好装甲师,运用好“闪电战”又是隆美尔的一个全新课题。
    ……
    蒙哥马利生于1887年10月17日,毕业于桑赫斯特军事学院,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 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任步兵第 3师师长。在阿拉曼战役之前,他本来被安排担任参加代号“火炬”的北非登陆计划的第1集团军司令。然而,他被任命为第1集团军司令还不到24小时,就被调任第8集团军司令同时担任整个北非的英美联军总司令一职。这是他军旅生涯中最走运的一件事。第8 集团军是当时盟军中编制最大的一个集团军,而他的对手又是早已名扬天下的“沙漠之狐”隆美尔,如果他能凭借第 8集团军打败一个著名的对手,自然就会名扬天下, 成为一颗光芒四射的将星。
    蒙哥马利是在1月8日大约早晨7时接到陆军部的电话通知。这位矮小结实的将军, 长着一副鸟一样的相貌,他那高昂并略微带点鼻音的嗓子使人听起来不仅刺耳又有点不友善。他和隆美尔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一方面两人性格都很孤僻,在自己同行的将军中,敌人多于朋友;他们两人都很专横、傲慢,具有职业军人所特有的秉性。另一方面他们两人在受到约束的情况下,都是既难以对付而又抗上的军官,可是在放手让他们自由发挥的时候,却又是最优秀和最有独到见解的指挥官。两人都不吸烟、不喝烈性酒,都喜欢冬天的运动和注意保持身体健康。
    更为有趣的是,他们两人还都有一两件独具特色的装饰物。隆美尔的装饰物是他的有机玻璃眼镜,而蒙哥马利的装饰物则是上面缀有团队徽章的澳大利亚丛林帽。两人都曾有过一段不太好的名声,隆美尔在孩提时代曾用放了辣椒的食物喂天鹅,并以欣赏他们的痛苦为乐;蒙哥马利则在其军校生涯中享有典型恶霸名声。 然而在战场上,作为一名军人,他们两人的相同点已不复存在。隆美尔是一名正统的职业军人,并以随机应变的眼光和其深邃的洞察力而著称;蒙哥马利则是行为古怪的人,他给他的士兵下达的命令是:
    “不论在哪里,发现德国人就打死他们。”
    在作战中隆美尔完全依靠自己的才智,而蒙哥马利却善于运用别人的智慧,依靠军事力量来弥补任何计划中的缺陷。
    1月的开罗,骄阳依旧。由于天气有点热,到开罗时蒙哥马利还穿着在英国时的军服,所以他到饭店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先差副官去买了一套适合沙漠气候的行头, 然后就痛痛快快地洗了个热水澡。 蒙哥马利在过去没有任何沙漠地区作战的经验,他是来到这里以后才算是真正体会到沙漠的独特个性。到处是起伏的沙丘,只有多刺的驼峰荆棘丛在风沙下苦苦地挣扎并且不屈地生长在这贫瘠的沙漠中。沙漠的气候就像小孩的脸,中午还是热得透不过气儿的天气,到了夜晚当冷空气袭来时,竟能在一小时之内骤然降至零摄氏度以下。
    另外,这里除了毒蛇、蝎子以外,还有令人讨厌的苍蝇大军。然而, 熟悉沙漠的人都知道,在沙漠里最大的危险还不是这些。
    ……(未完待续。。)

第三百零一章 鹿死谁手(1)
    而是那突然刮来的沙漠风暴, 开始时只是一小点古怪的旋风在灌木丛之间旋转,转瞬间就会变成时速达 130公里以上的狂风,搅起的数百吨滚烫细小的红沙,铺天盖地地压将过来,细小的沙粒渗进发动机的过滤器里,涌入帐篷钻入人的眼睛、鼻子和嘴巴里,像大雨一般遮住挡风玻璃, 切断人的视线。
    不过,沙漠里平坦的地面却成了现代机械化战争的理想战场,任凭那些钢铁猛兽纵横驰骋。当然,在荒凉的沙漠作战,坦克是最主要的武器,那暴露在大太阳底下的坦克舱内就像一个加压之后的大火炉,里面充满了燃料、炮油和臭汗的混合气味,实在难闻至极。坦克手们平时只穿短裤,他们的身上被太阳晒得脱了几层皮而变得如黑 漆一般。 蒙哥马利到任后,亚历山大总司令给他下达了相当简单的命令:歼灭隆美尔和他的非洲军团! 受命于危难之时的蒙哥马利很清楚,现在整个英美联军的人都在盯着他,都在希望他能摆脱被动的局面,所以蒙哥马利给自己定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在与隆美尔的首次交战中,不仅必须要打胜,而且还要打得能使官兵们恢复对高级指挥官的信心, 以便在以后所发动攻势行动时,他们能够以高昂的士气投入严峻的战斗。
    当然隆美尔也是想消灭英美联军,哪么蒙哥马利与隆美尔两人,到底鹿死谁手呢?
    英美联军的士兵虽然来自不同的国家,但却是一支久经沙场。且具有很强战斗力的部队。现在。官兵们还没有完全从前面的失败阴影中走出来。丘吉尔曾形象地称 呼他们为“勇敢的,但是困惑的”人们。 蒙哥马利虽然很理解这些长期战斗在荒无人烟的沙漠里、忍受着恶劣气候的煎熬 且与家人长期分离的痛苦,但他更知道,丧失信心对于一支作战部队来说,无疑是一 个危险的信号,他必须要尽快改变这种状况,否则不仅不会打胜仗,还有可能陷入更 大的被动之中。
    现在。蒙哥马利不仅要和势头正盛的德军交战,而且还要和部队普遍存在的情绪不振打仗。蒙哥马利在心里说:与隆美尔的首次交锋必须打得漂漂亮亮, 一定要狠狠刹一刹这个德国佬的锐气。 蒙哥马利一上任就给他的部下一种和其前任不一样的感觉,他在给司令部全体人员的第一次训话中说:“埃及的防御就在阿拉曼,就在这里,我们要站住脚,要战斗, 决不许再往后退半步。所有以前关于退却的计划和指令统统烧掉,而且要立刻烧掉。 所有的运输工具必须撤回后方。弹药、水和口粮等必须贮藏在前方地域。如果有人害怕了,他可以立即走开。
    我们不怕隆美尔。我们已经作好了准备,正等待着他的进攻!” 由于。蒙哥马利非常善于调动其部下的积极性,使他们在作战中为完成他的计划而玩命地去拼。所以,为了树立自己的威望,让英美联军的官兵们都能认出他来, 都能知道他——英美联军的司令官时时刻刻在第一线。蒙哥马利扔掉了英军的制式军帽,戴上了那顶使他名扬世界的缀有徽章的澳大利亚丛林帽。
    ……
    隆美尔也在深入前线,走访自己的每一支部队,鼓舞士气,沙漠恶劣的生存环境,让德国党卫军十分的不适应,当德国党卫军士兵有点疲惫,有点倦怠的时候,他们的指挥官出现了,隆美尔充分发挥自己出众的口才,不断地深入到士兵中间去,以唤起他们的信心。他每到一处,便让士兵们坐在沙地上,自己则跳到坦克上面,用他那坚定、沉着、 充满自信并且富有煽动性的语言发表讲话:
    “我不太喜欢这里的气氛。这是一种怀疑的气氛,是向后寻找增援部队,挑选下一个撤退地点的气氛。你们应该改变想法,让我们重新建立起一种积极向上的、崭新的气氛。我们的进攻目标就在这里——阿拉曼,如果我们阿拉曼战败,为此失去唾手可得的阿拉曼,哪么我们就将失去整个埃及乃至整个世界,大西洋同盟就会更加嚣张。为了我们的国家,为了我们的人民,为了自由,我们一定 要在此战斗下去,决不后退半步,进攻,进攻,再进攻。”
    最后,隆美尔慷慨激昂地大声说道:“如果我们不能在此生存,那就让我们一 起在此为国献身吧!” 在不长的时间,隆美尔几乎走遍了德国党卫军所属的每一个战斗部队,用他那火一样的激情,重新唤起了士兵们因恶劣的沙漠环境失去的信心。
    就在蒙哥马利精心策划他的下一步行动时,隆美尔也正在积极地进行着新的进攻准备。在巨大的消耗面前,隆美尔动用了一切运输的船只来调运物资,就连水也是需要大量运输的,这可是两百万人的消耗,光是运输的水就必须达到1000万斤每天,在巨大的后勤压力下。隆美尔感到再也不能拖下去了,他决定必须要赶快发起进攻,最后好好地大赌一把。隆美尔也是和张俊一样的心思,一战定乾坤,因为德国拖不起。
    隆美尔把他们的目光盯向了阿拉姆哈勒法山。因此,蒙哥马利与“沙漠之狐”的首次交锋即将在阿拉姆哈勒法山地展开。
    阿拉姆哈勒法位于阿拉曼战线后方几公里处,是整个阿拉曼阵地的关键之所在。隆美尔在观察敌方视察布防情况的时候发现,敌军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