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军事电子书 > 我的元首 >

第230章

我的元首-第230章

小说: 我的元首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伟大的元首,我保留我的意见,我认为此时咱们是绝对不能执行海狮计划的。如果元首一定要坚持执行。我只能选择辞职。我请求元首批准我辞去西线总司令的职务,然后带着党卫军去支援苏联前线,因为现在法国境内就有两百万的国防军,完全用不着党卫军的部队了,请元首批准我的请求,我们苏联前线的党卫军因为兵力不足,现在正在陷入苦战,就连意大利党卫军也在苏联的重重包围之下拼命坚持。我知道他们已经快到了最后的时刻了。”
    希特勒略微考虑了一下,就同意了张俊的请求,当天下午张俊就开始组织大量的火车运送自己的党卫军部队,欧洲发达的铁路系统,在运送兵力方面的的确确很方便,当然党卫军的空军部队是带不走的,被希特勒留了下来,参加“海狮计划”。直升机部队被张俊带走了,反正国防军那帮孙子也不知道这种利器的使用方法,留给他们只能是浪费。
    统帅部总参谋长被任命为西线总司令。凯瑟琳还是空军总指挥,其余的人事变动不大。张俊在法国战役期间,任命的那些指挥官大多都是国防军的人,所以也没有必要更换。张俊根本就不留恋权力,这让本来就十分不喜欢张俊的那些国防军高官,也不得不佩服张俊的品格。
    ……
    百万大军的运输,这个任务可是非常的重,实在忙不过来的张俊理所当然地想到了德国“三贱客之一”——党卫军总领袖,希姆莱元帅,张俊现在也是元帅军衔,但张俊只管打仗的武装党卫军,绝对不会去插手希姆莱的地方党卫军的一些事务,里面的猫腻也肯定有的,但张俊只会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哪管别人瓦上霜。
    张俊请希姆莱当然是为了运输的事情,所有火车全部被希姆莱下令征用,全部用来运输党卫军士兵和武器装备奔赴苏联前线。本来需要半个月运输的,结果希姆莱一出马,只用了十天的时间,张俊就抵达了斯大林格勒前线,提前了五天的时间。同时张俊还携带了大量的rpg火箭筒,现在每个已经出了88。9毫米的“巴祖卡”,所以张俊也没有必要隐瞒了,当然国防军的那部分张俊也是不会克扣的。
    现在的时间已经是7月28日,距离苏联的严寒天气十月份,只有整整的四十多天了,当然张俊准备的防寒的物资也是够的,但是德国的机械化部队要在苏联的冰天雪地下作战,的确很难,苏联的严寒差不多要让德国的进攻能力减少七成以上。
    隆美尔此时正在莫斯科的东南方的门户——粱赞血战,粱赞距离莫斯科只有三百多点公里了,苏联的士兵抵抗极为顽强,同时苏联和生产了一些大口径的反坦克炮,比如122毫米口径的反坦克炮,山寨99基本上是扛不住的。
    d…25型122毫米火炮,身管长度为43倍口径;穿甲能力与“虎王”坦克的88毫米火炮相差无几。它发射穿甲弹时;在2000米距离上的垂直穿甲厚度是120毫米;在1000米距离上的垂直穿甲厚度是160毫米;而发射破甲弹时;则能够在2000米距离上击穿200毫米厚度的垂直钢装甲。
    也就是说双方实际上差距并不大,其实在发展火炮威力上德国人和俄国人走了两条不同的道路 德国人依靠自己杰出的工艺 通过增加火炮的长度 来达到更高的初速 而提高穿甲弹携带的动能 而俄国人自知工艺上无法与德国人硬拼 因此采用的是增大口径 通过提高弹丸的质量 来达到高动能 这也是为什么 我们感觉德国人的炮细长细长的 而苏联人的炮 是典型的短粗胖
    人认为苏联在这方面工艺拙劣 火炮精度差,不过最后胜利者是苏联红军,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苏联的武器生产效率比德国高得多, 而且生产工艺简单,苏联生产的武器就像下饺子一样。
    万幸的是,此时苏联的这种大口径的反坦克炮并不多,如果战争让苏联人拖入冬季,让斯大林有了喘息之机,苏联漫长的冬天,将会给斯大林提供足够的时间来生产武器装备和整编部队,同时还有英美的援助,这种情况下一旦发生,德国战败就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现在摆在张俊面前的就有两条路,第一条路就是顺着铁路直奔莫斯科郊外的粱赞,这样就可以和隆美尔合并一处,直接拿下粱赞,当然牺牲也会不少,隆美尔在得到张俊的一百万党卫军的支援后,当然可以在冬季来临前完成包围莫斯科的任务。
    包围莫斯科,莫斯科就会投降吗?不会,斯大林绝对不会投降,斯大林一定会选择拼死抵抗到底,等冬季一来临,德国就没有办法在进攻莫斯科,这种局面就成了德国在莫斯科城外的冰天雪地里面包围莫斯科,严酷的天气又让这些的就军队没有办法进攻,同时他们还要面对莫斯科里面和外面的反攻,以免让苏联人打通包围圈。
    而苏联后方的武器工厂就会在整个冬季,大量生产武器,武装苏联军队,等冬季以后,苏联的军事力量完全可以达到一千多万,一旦是这种情况出现,苏联战局就将陷入历史的轮回。
    这条路行不通,另外一条路就是和莫德尔一起进攻斯大林格勒,张俊手中有新调来的一百万党卫军,在加上莫德尔指挥的欧盟军队一百多万,当然是能打下六十到九十万人防守的斯大林格勒。
    问题打下是能打下斯大林格勒,需要多久,需要损耗多少兵力在斯大林格勒城内,张俊估计,斯大林格勒经过这一个月的加强 ,武器弹药充足,防御工事完善,就算张俊手中有两百多万兵力,斯大林格勒只有哪么大,这么多兵力根本就排不开了,所以打下斯大林格勒最少需要二十天,损失的兵力不会小于三十万。
    另外苏联人的“巴祖卡”反坦克武器也会在巷战中大量击毁德国的坦克,就连山寨99式坦克,在巷战中也是非常危险的,山寨99式的菊花可顶不住“巴祖卡”60型的攻击。
    以上这两条路,都是行不通的,张俊选择任何一条路都是陷入历史的轮回,但是张俊很快找到了第三条路,即不走隆美尔路线,也不打斯大林格勒,张俊就带着自己的部队直插文森特还在坚守的城市——奥尔斯克,解救出文森特然后直奔苏联心脏——乌拉尔工业区。
    苏联不是想把战争拖入冬季吗?既然德国没有办法在冬季以前完全解决苏联,张俊就打算剑走偏锋,直接把苏联的老窝去占了,苏联一旦失去乌拉尔工业区,就是没有爪牙的病猫,德国在出兵把苏联的北方港口占领了,苏联将很快完蛋。
    这条进攻路线很危险,一旦成功,德国将牢牢战据苏联战场的绝对主动权,苏联绝对没有翻身的可能,失去乌拉尔工业区同时又被截断远东的所有铁路,莫斯科的所有苏军只能被困死,莫斯科在无外援的情况下,绝对坚持不了多久,实在不行德国还可以派兵去芬兰,从芬兰出击,直接占领苏联北方的几个主要港口,截断这些港口与莫斯科的交通就可以了。
    张俊既然决定在一次赌命,那就立即开始行动,首先是拟定战略计划,然后请隆美尔和莫德尔两人推演,在他们同意后,张俊还是把这份战略计划上报给了希特勒,当然希特勒也没有批复张俊的电文。
    张俊的兵力安排是张俊亲自带着80万新编党卫军其中含6个装甲师,直插乌拉尔工业区,莫德尔统领欧盟军队一百五十万防御斯大林格勒,外加二十万党卫军,含两个装甲师。隆美尔统领七十万党卫军在进攻粱赞,其中十二个装甲师。艾克统领三十万党卫军先去波罗的海三国,在乘船去芬兰,然后从芬兰出击苏联北方的港口,此时的苏联不可能在北方布置太多的兵力,这个张俊可以肯定。
    ……(未完待续。。)

第两百八十一章 古比雪夫大桥
    斯大林为了保卫莫斯科,调动了一切可以调动的兵力到莫斯科来防御,而苏联的其他地方兵力就空虚得多。但是只要给苏联时间,他们就会武装起足够的兵力,张俊当然不会在给苏联这样的机会。
    为什么张俊不集中兵力攻击一点,这个问题张俊也是想过的,如果集中兵力进攻莫斯科,在冬季来临前,也许可以拿下莫斯科,但是苏联并没有丢掉乌拉尔工业区,整个苏联漫长的冬季,都是他们恢复的时间,此时的美国因为德国拿下法国,已经正式对德国宣战了。
    美国在这里玩弄了一个分化的手腕,只对德国宣战,并没有对整个欧盟宣战,欧盟那些墙头草国家,如果看到德国的弱势,将立即倒戈一击,所以张俊的最好办法就是直接拿下苏联的武器生产基地,同时在莫斯科战役,吸引了苏联剩余的绝大多数军队的时机,一举拿下苏联北方的港口,断绝苏联的外援。失去外援和自产武器的苏联,就算有庞大的国土和人口资源,也是必定会败亡的。
    隆美尔和莫德尔在仔细听过张俊的讲述后,也同意了张俊的做法,现在两百万武装党卫军被分为四个方向,张俊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好在是张俊的民族宽松政策现在效果越来越明显,光是俄罗斯的党卫军人数都达到了两百五十百万,其中布柳赫尔率领一百万支援隆美尔战场,叶戈罗夫率领一百五十万跟随张俊扫荡被占领的苏联地方政权,同时建立一些防御阵地。彻底把苏联分割为东西两部分。只要斯大林失去欧洲精华部分。就算斯大林有日天的本事。也是拯救不了苏联的。
    1940年8月1日,张俊带领两百多万部队开始顺着苏联的铁路调动,因为张俊的部队十分的庞大,所以必须尽可能地利用苏联的铁路系统,从罗斯托夫到文森特的奥尔斯克当然有铁路相连,但是必须绕路,那就是从罗斯托夫出发,顺着隆美尔进攻的路线走。到达粱赞火车站,在到古比雪夫。
    粱赞火车站已经被隆美尔牢牢地掌握在手里,所以不用担心,最让张俊担心的是古比雪夫南边一百多公里的古比雪夫铁路大桥,这座铁路桥长三千多米,有苏军的一个步兵团在防守,张俊必须完好地把这座桥抢下来,才能让自己的部队在苏联的冬季里没有补给的困扰。
    如果苏军把这座桥给炸毁了,对于张俊来说将十分的麻烦,张俊当然也可以强渡进攻。因为此时苏联纵深的兵力不可能挡住张俊的兵峰,但是张俊今后的补给必须要依靠铁路。而古比雪夫铁路桥长三千多米,架设在伏尔加河上,不是哪么好修复的。
    党卫军第17装甲师担任先锋部队,他们的武器和人员将是第一批从粱赞出发,而“风暴突击队”将为他们夺取古比雪夫铁路桥,并坚守到弗兰德的装甲师的到来。
    弗兰德的装甲师是最先出发的,十几辆专列于八月一日出发,当天下午就到达粱赞火车站,经过短暂的休息后,弗兰德的装甲师就乘着夜色前进,从粱赞到古比雪夫的铁路居然没有被炸毁,也不知道苏联人是怎么想的,看来他们也想在解决奥尔斯克的党卫军后,就利用这条铁路系统,夹击莫斯科城下的党卫军。
    要知道华西列夫斯基的手里也有差不多一百多万苏联军队正在猛攻奥尔斯克城,张俊才与文森特通了电文,虽然文森特说自己绝对还可以在坚持一周,但张俊估计文森特绝对到了最后的时刻,现在文森特向张俊报告说,自己还有三万多战斗部队,一万多重伤员,两万多轻伤员。
    此时的文森特已经在与华西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