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林中之马的魔王 >

第21章

林中之马的魔王-第21章

小说: 林中之马的魔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马上回分局,我们好好查查这个家伙。”

调查的结果狠狠给了他一巴掌,四次投毒案发生时林笠都有可靠的不在场证明,查过他的通讯记录以后,买凶或者指示他人作案的可能性也被排除。

另外一个问题是,爆料给林笠的人同样也没有踪迹。

“也许爆料人是通过网络给他的消息。”李元虎这样猜测道。如果这种推论正确,那林笠买凶和指使他人作案的可能性又再次出现。

马睿感到自己的脑袋疼的厉害。

好在市局网监大队的主任在办“天台连环杀人案”的时候就认识,大家关系还不错,于是答应对林笠的上网行为进行24小时监控。

马睿本人和李元虎则轮换对林笠进行跟踪,但两个礼拜过去,却没有发现任何疑点。

与马睿想象的正好相反,林笠这个人在报社给人的印象非常好。对每个人的都很热情,很愿意帮助人,加班从来没怨言,领导给什么活都没意见,就算是有了自己的专栏以后也像刚刚入社一样的谦虚。

除了言辞上有些激进以外,几乎就是一个完美的新闻记者。

这让马睿本能的觉得不对。

这种想法当然不对,不能因为别人是个好人就觉得他是杀人狂,就像不能因为当官不收贿赂就认为他脑袋有病一样。

可马睿就是觉得他一定有问题,这种感觉从何而来,他自己也说不清。

李元虎开始着手调查邓升那起肇事案的受害人亲属,然而他们也都有着完美的不在场证明。嫌疑最大的是死者的男友张天卓,在调解此案时,他曾多次扬言要“讨回公道”,甚至在死者家属撤**事诉讼以后,他还坚持要“还原真相”。但下毒案事发时他正在1000公里外的火凤市出差,机场的监控录像清晰地录下了他登机和下机的身影。

案件陷入了死胡同,这让马睿很自然的想起“天台连环杀人案”,不同的是,那个案子的凶手采用的超乎常人的力量,而这个案子的凶手则是鬼鬼祟祟的用一些阴谋诡计。

这让他感到厌恶。

同样是惩罚犯错的人,如果说“天台连环杀人案”的凶手还能让他有一点点同情和认同,“牛奶投毒案”的凶手则是彻头彻尾的让他感到愤怒。

第二起投毒案中,疑犯的目标并没有中毒,反倒是他的女儿中毒后进了医院。马睿去医院看过那个女孩,因为发现时间较晚,虽然抢回一条命,可她的脑组织受到了永久性的伤害,思维和行为能力都受到了影响。

一想起那个已经变得呆滞的女孩,他心中的怒火便得格外炽烈。

就算凶手再狡猾,我也要抓住他!

他对自己这样说。

不远处,林笠正走进报社的大楼。

******

傍晚时分,天空中忽然飘起了雨,这让街上的人一下子少了很多。

邓升从公司出来,忽然想走一走,他让前台的工作人员给自己找了一把伞,然后沿着大街往家走。

他的心情很糟。

有人想杀他,这种事情让他无法接受。他一向与人为善,这种事情为什么会发生在他身上?

老婆昨天又闹了一夜,儿子也变得有点神经兮兮。

他们一家人都有喝牛奶的习惯,如果不是老婆那天先喂了家里的狗,也许他家就灭门了。

每次想到这,他都会感到不寒而栗。

他自认没有在生意上得罪过人,而两个月前的那个车祸,则纯粹是无妄之灾。他喝的酒不算多,车速也不算快,可那个女孩不知怎么就到了他车轮底下。

他花了将近两百万才把一切摆平,死者的家属都已经表示不会再闹事,所以他想不出还有什么人要对付自己。

如果说是弄错了对象,这又让他实在不能说服自己。

他一边想着,一边走向十字路口。

人们聚集在路边等待红灯变绿,雨伞的遮盖下,视线很受影响。

有人从背后挤了他一下,他不得不往前挪了挪。

就在这时,他感到后腰传来一阵刺痛。

有人在他身后低声说道:“罪人,忏悔你的罪恶吧!”

他伸手摸了一下,鲜血像泉水一样涌着。

那人又刺了两下。

灯变绿了,人们开始往对街走。

邓升的伞落到地上,他双手用力按着自己的伤口,但血还是在不停地涌出来。

“救命……”他叫着,声音却因为受伤而变得低沉。

他跌坐到路边。

终于有人看到了他。

有人尖叫了起来。

但大多数人还在犹豫,这是怎么回事,能打电话报警么?

第二十八章

邓升死在江海市的另外一个区,因此马睿并没有第一时间知道这个消息,但他还是尽可能的通过原来专案组的关系弄到了一些资料。

嫌疑最大的还是张天卓,因为他一直坚持认为肇事杀死自己女友的就是邓升,并且两次试图冲进邓升的办公室。

遗憾的是,这一次张天卓仍然有完美的不在场证明,他在城西的一个运动场参加了一场足球赛,加上观众的话,也许会有30个以上的证人。通过调查以后,买凶杀人的可能性也被否定,

但马睿还是决定找他问一次话。

“邓升前几天死了。”他仔细的观察着对方的神情。

“我早就知道了,他那种人渣早就该死了。”张天卓丝毫没有掩饰自己幸灾乐祸的情绪。

“你为什么这么说?你知道什么吗?”

“你又想怀疑我?你的同事早就调查过我,我没有杀他。我没机会去杀他,而且我也不会用这种粗暴的方式去杀他。”

“你知道两个礼拜前他被人下毒么?”

“是么?”张天卓的脸上没有丝毫意外或者吃惊的表情。“那种人渣真是天憎人厌,得罪了什么人也很正常。”

谈话很快结束,马睿回到办公室,一边翻阅着相关的资料,一边思考着。

张天卓嫌疑仍然很大,不在场证明是个大问题,但他既有动机,也有实施犯罪的能力。他毫不掩饰对邓升死亡的兴奋,这反而让他的嫌疑减弱,因为一般人很难做到杀人后还能坦然面对警察。他的神情很自如,这种自如让马睿觉得大有问题,似乎他一点也不介意警察怀疑他,他有完全的把握警察不会误解他。

他像是早有准备。

马睿再次到网监大队去请求帮助。

“又要监视这个人?那上次那个呢?”网监大队的主任多多少少有点不乐意。“我可没那么多人手帮你盯人。”

马睿好说歹说才让他同意监视张天卓,但对于林笠的监视随即撤销。

好还他还是很负责的拷贝给马睿一个压缩文件,上面有林笠2个多礼拜以来访问过的网址和停留的时间。

列表密密麻麻,好在马睿并没有想要全部看一遍,他觉得看看访问次数最多的几个网址和停留时间最长的几个网址就行了。

林笠最常去的地方是****、天涯杂谈、**新闻、凤凰网、新华网和江海信息港,经常停留的网站也差不多是这几个,这和他小报记者的身份吻合。但马睿却发现有一个网站他登陆的次数不多,在线时间却很长。

他点了进入。

这是一个服务器在国外的普通文学网站,注册会员和流量都不算很大,板块也不算多。马睿随意点了一个帖子,发现这里的风气以八卦和愤青为主,热帖多半是一些抨击时事和所谓揭露真相的帖子,然后便是各种各样网友所写的小短文、转帖文章和文学评论。

林笠的ID叫做“天微蓝”,是一个叫做“社会杂谈”的板块的版主。他发的帖子很多,但大多都集中在这个板块,于是马睿选了一个最热的帖子点了进去。

“【杂谈】恶业神帖再次证实!72号在此”

他的表情瞬间凝固。

帖子的内容不是别的,正是马睿非常熟悉的“天台连环杀人案”第61号被害者。帖子不但罗列了他的名字、单位、住址和事迹,还详细的写他的死亡时间和死因,甚至还有他的一张照片。帖子的最后,用红色大字标明了从某个表格引用的内容,正是“他”所发的那个帖子后面的附表里关于61号被害者的内容。

热血刹那间冲入脑海,马睿嗖的站了起来,差一点便把桌子上的文件全部碰到。

办公室里的刑警们纳闷的看了过来。

是他!

这是马睿的第一反应,他几乎是不假思索的拨通了周卫红的电话。

单调的嘟嘟声中,马睿却冷静了下来。

仅仅是一个帖子,不可能作为证据。更何况,林笠也有可能真的只是一个无聊的转帖者,或者只是一个喜欢充当人肉搜索引擎的人。

未经充分调查就把事情捅大不是理智的做法。

“喂,小马?”电话那头,周卫红的声音放松而和蔼,与在专案组时判若两人。

“喂……周队,嗯,是我……我就是问问你最近身体怎么样……”

终于挂掉电话,马睿再一次进入了论坛,他搜索着林笠的每一个帖子,甚至是每一个回帖。但许多帖子都要求阅读权限,他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注册,开始回帖,刷分。

不知不觉,一个下午就这样过去。

一开始还只是单纯的纯灌水,但看过几个帖子以后,马睿也渐渐的开始搜索一些感兴趣的帖子。等到晚上美幸打电话给他的时候,他已经有点深陷其中了。

作为警察,尤其是作为一个有正义感的警察,他看到的社会阴暗面比一般人更多,他经常不得不强迫自己视而不见,有时候甚至还必须同流合污,他心里早就积累大量的不满。

在这个时候,这个没有人管的地方,他终于发泄了一部分,终于有人毫不顾忌的赞同他的想法。

他感到兴奋,这种兴奋也带动了美幸。

“我们结婚吧?”激情过后,她忽然趴在他肩上说道。

他看着她,她有着期盼,有着憧憬,但更多的却是害怕受伤的惶恐和不安。

“好啊。”他搂紧了她,轻轻的吻着她的秀发和额头。“等我破了手上这个案子,我请个长假,我们去国外旅行结婚!”

美幸没有说话,只是紧紧的靠着他,流下了眼泪。

那个让她在黑夜里无助哭泣的人,那个在她生命里匆匆来去的人,那个她甚至还不知道名字的人,就让他过去吧。

整整3天,除了查案,马睿几乎所有时间都用来回帖,他的积分终于够了,他终于点进了那些他看不了的帖子。

“您所浏览的内容已被楼主隐藏,只有特定群组的用户能够浏览,请提升您的等级或向版主申请。”

他摔烂了鼠标。

这次他再没有耐心老老实实升级了,他再一次来到网监大队,终于通过特殊手段获得了管理员权限。

那些帖子都是些小短文,看内容,大多数都是一些血腥暴力的片段,从文笔看应该是不同的人所写的。马睿简单浏览了一下,确定应该是网络上曾经流行一时的杀人游戏的一种。

与一般的杀人游戏不同的是,这里的规则是由某个参与者制定一个虚拟的对象,设定目标的身份、背景,然后其他成员用片段的形式设计谋杀场景,最后由版主和出题者评定最佳片段。而所谓的最佳,评定的标准却不是文笔,而是执行的难度,被发现的危险度,以及可行性。

马睿点入了最新的一个帖子,里面的场景让他大吃一惊。

“J君从大楼中走了出来,他没有去开车,而是打着伞沿着路往北走,于是我也跟了上去。因为下雨,没有人会注意雨伞下的路人是什么样子,我就跟在他身后不到3米的地方,寻找合适的机会。这时候,J君在一个路口停了下来,等过街。我站在他身后,一直等到绿灯开始闪动,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