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重生传说 >

第9章

重生传说-第9章

小说: 重生传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知道找对路了,开始给他讲怎样走私摩托,以及海员走私时的种种细节,其实这些都是很多年之后我从他那听来的,现在原数奉还而已。周广成听的兴致勃勃,不知不觉跟我喝起酒来,王鹄志不知什么时候睡醒了,也参与进来。我们几个一直喝到下午两点多,我看时间,不得不告辞了。

最后周广成没算我的饭钱,我也不客气,记了他的联系方式匆匆走了。本来也只是为了打个照面,到底怎么利用他还是要等他爸升职之后再说,现阶段我用不上他。

回到市区已经快四点了,我打了车回家。张小桐正在那跟周兴路斗嘴呢,看见我回来眼睛一亮,拉着我就走:“快来,我有好玩的东西给你看。”

我被拉得稀里糊涂:“什么事儿啊?”

张小桐回头看了一眼有点不甘心跟上来的周兴路,小声对我说:“被他缠的烦啊,你赶快给我想个办法。”

我看了一眼比我和张小桐都壮的周兴路,挠挠头:“暂时没什么办法,现在大人们都在准备晚饭,我们干脆去店里躲一躲算了。”

在周兴路的跟随下,我们出了门叫了辆车,张小桐很惬意地问周兴路:“你会算账吗?我要去蛋糕店看账目,等会回来再找我玩。”

周兴路的表情很不爽,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我们俩打到车迅速逃离现场,留下周兴路一个在那咬牙切齿,我有点疑惑,记忆中这个人没这么难缠啊,是不是因为我把一个点改变了整个面都要跟着变?这么说以后的很多事还是不在我控制范围内了?

蛋糕店离家不是很远,很快就到了。我们下车正看见有人往里搬东西,从包装上来看是一些蛋糕包装盒子和一些装饰品。我和张小桐走进去,看见大伯母正在跟一个人签什么东西,我只看了一眼大伯母慌乱的表情就知道,这人正在跟人算回扣。这些都在我意料之中,在背后轻拍了张小桐一把之后,我们俩走近去看大伯母有汗水的脸。

现在可是冬天。

我和张小桐笑嘻嘻地对大伯母打招呼,又向正跟大伯母算账的供货商打招呼。供货商不知道实际上这个店是张小桐投资的,还在那跟大伯母争辩:“1块可不行,最多8毛。”

张小桐笑吟吟地对大伯母说:“别理我,你们继续。”

大伯母就差没跪下了,几乎是哀求着对张小桐说:“小桐,我再也不敢了……”

“没关系,让别人做他们也会这样,不如便宜自己家人。”张小桐像没事人一样带着我在店里乱转,“我就是带行文来玩,等会咱们关店吧,晚上回去吃团圆饭。”

这回轮到大伯母不知说什么好了,她看看张小桐,又看看被她们对话搞得一脸尴尬的供货商,一咬牙一跺脚:“你的货一斤再便宜1块2,我一分钱回扣也不要了。行就行,不行拉倒。”

供货商看出来张小桐才是老板,脑子显然有点转不过来,拿着计算器比划了半天,才得出依然有利可图的结论。除去运费和成本之外,他的利润已经很小了。

张小桐适时下了结论:“如果你能便宜一点,我保证下个月开始要的量加一倍。”

这种生意上的承诺谁也不敢当真,不过既然不是赔本生意,对方也就爽快答应了。

把货安排好,张小桐又对大伯母说:“大舅妈,这样吧,年末了,你拿两个月的工资吧。现在店里也没什么钱,等明年生意好了再说。”

大伯母千恩万谢地把账本拿过来给张小桐过目,指挥今天当值的几个雇员收拾东西回家。张小桐学足了我的爽快,给这些人每人发了两百块红包。北方城市不流行这个,这些人带着一点惊喜一点感激回家了。

我们和大伯母一起打车回去,周兴路看见自己妈跟着我们回来,本来很期待的目光变成了哆嗦,我小声对张小桐说:“蛋糕店在93年6月前必须兑出去,让大伯母做一年就换人吧,她太贪小利,不容易做大做好。”

“好,”张小桐斜眼看着周兴路,“我是不是该向大舅妈告他一状?”

“没必要,你就纵容他的毛病吧,过两年他肯定得载自己这些自大的毛病上。既然看他不顺眼,你干吗治病救人啊?”

“你真毒啊……”张小桐捏了我一把,“将来可不准对我玩这些阴谋诡计。”

“是是是,我只敢对您玩嬉皮笑脸……”

过了春节就快上课了,蛋糕店的生意如我所料十分火爆,好到张小桐必须再雇一倍的人手才能应付。92年国内西点生意的利润空间超过200%甚至300%,短短一个月时间里蛋糕店的销售额几乎达到了当初张小桐投资的总合。我给张小桐一个任务,在开学前再开一间分店,这次我不帮她写策划案也不会帮她选址找人,一切全看他自己。这间分店我打算让小姑父去管,尽管那是个不太通人情世故的人,我需要的也仅仅是一台人工收银机而已,其他的方面根本用不到他。

分店规模不用像总店这么大,张小桐自己亲身上阵起来倒也得心应手,几天下来已经把能办的都办了。姑父在家整日被小姑训斥成“只会读死书”的废人,对自己的状况十分不满,跟张小桐一拍即合。在暑假结束前一天出任雪缘分店的店长。

我摸着下巴敲计算器跟张小桐说:“这样,经营整一年,一年之内会出现最少20家模仿你的蛋糕店,不用管他们,你做你的,我初步估算两家店的利润大致会在350万左右,这还是保守估计。等到明年年初,你把两家店作价500万兑出去应该不成问题。”

张小桐的嘴已经合不上了:“有,有这么夸张么……”

我微微一笑:“你看下个月的营业额吧。”

这句话的结果就是1992年3月一个月里我经常见张小桐魂不守舍,每天摆弄着白纸和一些数据。我嘲笑她:“财迷!”张小桐振振有词地反问我:“不知道谁每天挖空心思赚钱,说我财迷?哼!”

这个“哼”字说得娇媚可爱,我也只好落败下来。

月底结算,两家店总计营业额接近40万,由于之前预计到这种情况,我让张小桐嘱咐大伯母和姑父收支保密,然而饭桌上还是能看见大伯和小姑血红血红的眼睛。

我画了一张曲线给张小桐:“这是一年内的收支变化预测,最初低,中间高,后来还是低。这跟一年内的宣传,竞争等各方面因素有关,我估计最高营业额能达到一个月接近70万甚至80万,最低也低不过40万这个底线。把成本和支出刨出去,再算上明年转让店铺之后给大伯母和姑父的分红,你一年可能能拿到500万,把店盘掉还有500万。”

张小桐真傻眼了,以前我写小说给她海阔天空讲故事的时候她还没什么具体的感觉,现在我把大把的钱放到她面前,她开始觉得有点不适应了。

“喂!”我在她眼前晃手,“傻眼了?”

“有,有点……”张小桐迷迷糊糊地抓我肩膀,“行文,肩膀借我靠一下。”

我坐到她身边,张小桐把头靠在我肩膀上:“行文,你怎么这么厉害?”

我心里一个激灵,这个可不能说。

“因为我不孤独,有表姐做我的同类。”

“讨厌,以后不要叫我表姐了好不好?”

“那叫什么?当亲戚朋友的面叫你小桐?”我苦笑,“咱们已经够亲密了,大人们看咱们是孩子才不怎么管。”

张小桐不是不明白事的姑娘,仔细一想也是,她从我很小开始就跟我腻在一起了,这些大人们不看在眼里才怪。

“那……以后没人的时候叫我小桐好不好?”

我点点头,看见她耳畔的一点乱发,伸手帮她拂开。尽管心里明知道这种动作最容易让女生有好感,还是忍不住做了。毕竟这个世界上能真正说知心话的人只有她一个。

第十一章

4月,张小桐父母远走俄罗斯。他们并不知道张小桐赚了多少钱,大伯母和姑父受了钱的威胁没对别人提起过。从表面上看,一个西点屋所能赚的钱绝不可能太多。这也是受常识所限,譬如有人曾经质疑过一个游戏币卖几毛钱的游戏厅怎么可能月入数万,归根到底说,也只是因为不熟悉细节罢了。真正从事过这种行业的都会明白其中奥妙。

我用心险恶,让大伯母和姑父做架空店主,看得见钱来,学不到东西。张小桐只要在两家店里出现几次,所有来上货和套近乎的也就都知道老板其实另有其人了。我催促张小桐,5月放假期间必须再搞定一间分店,恶性竞争不出三个月就会出现,要巩固好后防。

张小桐在一个月内分两次请了四天病假,把房子和装修的问题一一搞定,我不忘火上浇油给她一份小说稿。原本小说打算写对网络游戏的大胆预测,仔细考虑之后觉得这涉及太多商业机密,目前比我们有实力搞游戏研发的人不知道多到哪里去了,这些东西还是少说的好。

张小桐没辜负我对她的殷切希望,很痛快地把第二家分店的地址选好了。她找人装修的同时我开始头疼找人的问题,根据我记忆,现在能找到的可信的人不多,无奈之下我只好让张小桐给董庆华去电话,让他帮忙物色一个合适人选。

“让我找人?不怕把你的钱都贪光啊?”董庆华在电话里开玩笑。

“有本事贪走那是他的本事,董叔您就帮帮我吧……”张小桐在电话跟董庆华起腻,那声音我听着都起鸡皮疙瘩,“我不认识什么人,只认识您一个能人。”

“哟,小小年纪就会扣高帽子了。你说说吧,能给人开到多少?”

张小桐装作思索一阵才慢慢回答:“2000吧,只要管理好,2000总没问题。”

董庆华吃了一惊:“嗨,比我工资都高啊,要不我给你看店算了。”

“董叔您真能开玩笑,我怎么请的起您?如果点歌频道做的好,您年末可要谢谢我呀。”

张小桐给董庆华的那份策划最起码让台里今年多收了数百万的收入,现在才两个月不到,已经有无数厂商打电话要求在点歌频道插广告了,这可是笔大钱。董庆华这个人虽然野心很大,却是个知恩图报的人,张小桐提起这个,他不想帮也得帮了。

和预想的差不多,董庆华沉默了一下,问:“什么时候要人?”

“5月1的长假之后。”

“好,我给你想想办法。”

人事就这么搞定了。我能大概猜到董庆华会让谁来管理,所以这方面放心得很。

现在张小桐再说想开分店或者做什么家里已经没人出来阻拦了,事实是最好的论据,92年改革开放热潮继续深化,大家开始看重钱,却从来没想过钱改怎么赚。张小桐的生意成功无疑刺激了周围的亲戚,虽然他们并不知道这看起来不起眼的生意到底好成什么样。

分店在5月长假之后顺利开张,于春荣就是董庆华找来做管理的人,这个人我在2000年才认识,听说一直很不得志,却是个非常耿直的人。本着对任何人都不能特别信任的原则,我还是让张小桐做好各种防范工作,人在艰苦的环境下能耿直,环境好了还真未必能一直坚持。

不出我所料,5月中开始陆续出现了各种名目的西点专卖,反正这玩艺又没专利,谁都开得。我让张小桐开始为六一儿童节的宣传做准备。董庆华很够意思,给雪缘六一的活动做了个不要钱的专访。由于之前几个月雪缘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初期竞争者们在价格和宣传战上都败下阵来。说实话我倒不是很怕价格竞争,毕竟接下来我打算立刻开始搞多项经营,只是打价格战的话,我们损失不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