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二战回忆录 >

第668章

二战回忆录-第668章

小说: 二战回忆录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13章 西欧的解放

第14章 访问莫斯科的序幕

第15章 十月在莫斯科

第16章 巴黎

第17章 阿登的反扑

第18章 英国对希腊的干涉

第19章 在雅典过圣诞节

下部 铁幕(1945年1月—7月底)

第20章 一个新的会议的准备

第21章 雅尔塔:世界和平计划

第22章 俄国和波兰:苏联的诺言

第23章 雅尔塔尾声

第24章 渡过莱茵河

第25章 关于波兰的争议

第26章 苏联的怀疑

第27章 西方在战略上的分歧

第28章 高潮:罗斯福逝世

第29章 跟苏联的摩擦不断增长

第30章 最后的进军

第31章 亚历山大在意大利的胜利

第32章 德国的投降

第33章 一段令人不安的插曲

第34章 分歧的开始

第35章 联合政府的结束

第36章 一个命运攸关的决定

第37章 击败日本

第38章 波茨坦:原子弹

第39章 波茨坦:波兰边界问题

第40章 我的记载的结束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表

附录(5)

附录(6)

附录(7)①

附录(8)

第六卷序 胜利与悲剧

  上部 胜利的浪潮

  (1944年6月—12月底)

  经过艰巨的准备,1944年6月6日,人类历史上规模最42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大的一次两栖作战终于打响了。仅仅举一个数字就可想见其如何壮观:战争的第一天,英、美共出动作战飞机一万四千六百架次之多。美军第五军在奥马哈海滩遇到顽强抵抗,损失了几千兵力才得以向纵深挺进。两万名空降兵在德军战线两翼后方空降成功。到了第二天,二十五万大军全部渡过大海,登上了欧洲大陆。8月,盟军解放巴黎,26日,法国抵抗运动领袖戴高乐举行正式入城式。
  在东线,苏军的进攻也节节胜利,夏天时已开进了东欧和中欧。

  从诺曼底战役开始之时起,德国就用他们研制的新式武器(V1、V2飞弹)对英国展开大规模轰击以示报复。那是一种自动控制的远程火箭,飞行速度快、航程远、落点距离准确。飞弹对伦敦的损伤甚至远远超过了“不列颠之战”时的空袭。伦敦所有的城、郊地区无一幸免。一支警卫部队的二百名官兵正在作礼拜时,飞弹击中了教堂,他们全部遇难。盟军派空军将设在法国的九十六个发射场全部摧毁后,顽强的纳粹分子又在一些不引人注目的地点设立新的发射场,直到盟军全部占领了法国并把德国境内的研究中心和工厂、供应仓库统统炸光,飞弹的威胁才得以解除。
  8月,英、美、苏、中四大国代表在华盛顿敦巴顿橡树园开会,决定成立新的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组织——联合国,上述四国为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

  随着胜利曙光的呈现,盟友之间意识形态的根本矛盾就变得更加突出了。7月22日,苏军渡过维斯杜拉河,攻至华沙附近。流亡伦敦的波兰政府授权波军司令博尔·科马罗夫斯基将军发动起义,可是,苏联不支持这个亲英政府,它另找了几名共产党员成立了一个以贝鲁特为首的民族解放委员会。当华沙起义开始后,苏军突然停止了进攻,使德军得以集中力量镇压起义。丘吉尔请求斯大林允许英、美盟军的飞机利用苏军控制的机场向浴血奋战、处境十分危急的起义者们空投军火、物资,但是,他遭到冷酷的拒绝。8月16日,维辛斯基正式召见美国大使,声明苏联政府绝不与“华沙的冒险发生瓜葛”。经过六十多天的拚死战斗,华沙起义被镇压下去了,一共牺牲一万五千名战士和二十万市民。三个月后,苏军才进入到处都是未掩埋的尸体的华沙。丘吉尔说:“这就是他们对波兰的解放……但这不会是故事的终结。”

  由于要战胜共同的敌人,英、美才和苏联结成了伟大的同盟,随着希特勒的末日临近,盟国之间的摩擦也越来越多,必须及时加以协调。为了这个目的,丘吉尔于10月9日访问了莫斯科。在与斯大林会谈时,丘吉尔趁译员在为斯大林翻译的间隙,随手拿起一张纸片,在上面写下他建议的盟国各自在巴尔干半岛的利益分配:
  罗马尼亚:苏联占90%,英美占10%
  希腊:苏联占10%,英美占90%
  保加利亚:苏联占75%,英美占25%
  南斯拉夫:苏联和英美各占50%
  匈牙利:苏联和英美各占50%

  丘吉尔把纸片递给斯大林,斯大林看了看,就拿起蓝铅62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笔在纸上打了一个勾,又递还给丘吉尔。问题就这样解决了,比写下来还要快。以后,双方都是守信用的:当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建立共产党政权时,丘吉尔没有阻止;当希腊共产党的起义遭到丘吉尔镇压时,斯大林也没有干涉。
  他们对如何处置德国也取得了某种共识。苏联并保证在战胜德国后,稍作准备即开始对日本作战。

  然而,在波兰问题上双方形成僵局,英、苏各自支持的那个政权如水火不能相容。“波兰民族解放委员会”的领导人贝鲁特说:“我们在这里代表波兰提出要求,利沃夫必须属于俄国。这是波兰人民的意志。”而波兰流亡政府总理米科莱契克则宣称:谁要是同意苏联提出的这条边界,谁“就会被自己的人民所抛弃”。

  下部 铁幕

  (1945年1月—7月底)
  1945年,丘吉尔、罗斯福和斯大林举行雅尔塔会议。盟国一致同意对德国进行肢解和占领。会议还讨论了联合国问题和波兰问题。
  斯大林提出了苏联在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的条件,那就是,承认外蒙古脱离中国而独立,保证苏联在大连、旅顺的优越权益和苏联对中东铁路及南满铁路的权益。

  这些条件都意味着损害中国的利益。为了促使苏联答应出兵进攻中国东北,罗斯福答应斯大林,由他去取得蒋介石的同意。这一决定将会对中国历史的演变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丘吉尔在书中声明,英国没有参加拟订这个协定,这是斯大林和罗斯福两个人干的。

  4月12日,罗斯福逝世,杜鲁门接任总统。丘吉尔感到自己失去了一位能与之推心置腹交换意见的盟友。随着战争接近尾声,西方国家与苏联的摩擦不断增长,正是需要英、美两国协调关系并采取一致的战略的时刻。这位老牌的反共分子指的是“苏俄已经成为自由世界的一种致命的危险”。杜鲁门作为副总统,按照美国宪法的规定,以前并不直接参与重大战略的决策,因此缺乏这方面的经验,丘吉尔对此感到深深的忧虑。
  3月间,波兰流亡政府的十六名领导人应苏联邀请赴莫斯科参加谈判,但在过境时被诱捕。5月18日,斯大林公开否认有邀请他们去谈判的事。6月18日,这些领导人以间谍罪受审,并被判刑。

  4月29日,希特勒自杀。5月7日,德国代表在兰斯正式签订无条件投降书。全欧洲一片欢腾,而丘吉尔则忧心忡忡。他看到美国军队正准备复员回国而苏联军队则迅速席卷东欧和中欧,在他看来,一道共产主义的“铁幕”正在欧洲垂下来。5月12日,丘吉尔在致杜鲁门总统的信中,第一次用了“铁幕”这一名词。他建议由他们两人向斯大林发言,安排一次盟国首脑会议,以便研究解决许多棘手的问题。

  7月,丘吉尔、杜鲁门和斯大林举行波茨坦会议。他们商讨了波兰问题以及其他复杂、尖锐的问题。7月25日上午,丘吉尔参加了他在波茨坦的最后一次会议。当天下午,他就飞回英国,等待英国大选的结果。第二天,结果出来了,保守党遭到惨败,下届政府由工党组成。当天丘吉尔向英王递交辞呈,并请英王召见工党领袖艾德礼,由艾德礼负责组成工党政府,并接替丘吉尔赴波茨坦继续与杜鲁门和斯大林会谈。

  欧洲还留着许多复杂未决的问题,日本还没有被彻底打垮,但是,处理这些事务的权力已不属于他丘吉尔所有。当天,丘吉尔发表告全国人民书,向在危难的岁月中支持他工作的英国人民表达谢忱。对于他在领导英国取得胜利时被人民抛弃一事,他没有表示怨意,但是,在本书第一卷中,我们找到了他引用古希腊历史学家普鲁塔克的这样一句话:“对他们的伟大人物忘恩负义,是强大民族的标志。”
  “二战”结束后,丘吉尔仍领导保守党看守内阁活跃在政坛上,他不遗余力地大声疾呼反对苏联的“扩张”。
  1946年,他在美国富尔顿的演说中公开使用“铁幕”一词,这个名词已作为“冷战”开始的标志而载入史册。

  1951年,英国保守党在大选中获胜,七十七岁高龄的丘吉尔再次出任首相。1953年3月5日斯大林逝世后,丘吉尔立即建议伙同美国与苏联新领导举行最高级会议,以寻求缓和国际紧张局势的办法,但是,当时掌握美国外交政策的是国务卿杜勒斯,他强烈反对与苏联举行首脑会议的想法。
  1955年4月5日,丘吉尔因年事已高而辞去首相职务,由艾登接任。
  1965年1月24日晨8时,丘吉尔在伦敦病逝,终年九十一岁。

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胜利与悲剧……志谢

志谢

  我应再次向协助我完成前几卷的各位友好致谢;他们是:

  陆军中将亨利·波纳尔爵士、艾伦海军准将、迪金上校、已故的爱德华·马什爵士、丹尼斯·凯利先生和伍德先生。对于审阅过原稿并提出意见的许多其他人士,我也表示谢意。

  我很感激空军上将盖伊·加罗德爵士在提供有关空军方面的资料所给我的帮助。

  伊斯梅勋爵以及我的其他朋友曾继续给予我帮助。

  承蒙女王陛下政府准予复制某些官方文件的本文,此类文件的王家版权法定属于女王陛下政府文书局局长所有,特此志谢。遵照女王陛下政府的要求,为了保密起见,本卷中所刊载的某些电文,曾由我根据原意加以改写。这些更动,并未改变其原有的含义或实质。

  罗斯福财物保管理事会允许在本卷中引用总统的一些电文,还有其他友好同意发表其私人信件,均一并致谢。

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胜利与悲剧言

序言

  本卷结束了这部我独自对第二次世界大战进行叙述的著作。1944年6月6日,英美部队登陆诺曼底,十四个月后我们的全部敌人投降,在这段期间,一些重大事件震撼了文明世界。纳粹德国被击溃了并遭到瓜分和占领;苏俄打进西欧的心脏;日本也被击败;头两颗原子弹投了下来。

  在本卷里面,也像在前数卷中一样,我以大不列颠首相和国防大臣的身份,就我所知和切身经历过的事件,加以叙述。同以往一样,我的著作所依据的是当年在时刻受到严酷考验的条件下写成的文件和发表的讲稿。因为我相信,它们所描绘出来的当时发生的事件,较诸事后追忆的任何东西,更为逼真。本书原稿大约两年前就脱稿了。从那时起,其他公务缠身,使我只能泛泛地对本卷中所述事实,作一般查证,并取得发表各种原始文件的必要同意。

  我之所以把本卷称为“胜利与悲剧”,是因为我们的伟大盟国势如破竹的胜利,迄未给我们这个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6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