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武侠电子书 > 许仙志 >

第180章

许仙志-第180章

小说: 许仙志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青还有些犹豫,已被他拉着手,腾云而起飞向天际。望着他的脸颊,自己是否也能明了呢?

白素贞独自一人倚窗而坐,白纱随风而舞。虽然因其绝世之姿引得不少人瞩目,但即使有那轻佻浪荡子弟,对她也不由望而却步,不免生出一股自惭形愧之感。

却也不禁相互询问,这是谁家女子。

期间或有一桌,几个护卫夹着一个青年公子,也向这边望来。这公子也算得上俊朗不凡,只是一双吊梢眼看人时,总带着一丝戾气。身边的护卫个个正襟危坐,一看就不是寻常的家丁护院,反而带着行伍出身才有的杀气。

许仙带着小青回到船中,到桌边坐下,更令人旁人艳羡不已。也有不少认得许仙的,同他打招呼。

那青年公子闻声,瞳孔一缩,直盯着许仙。许仙亦有所察觉,回头同他对视了一眼,却是个陌生面孔。那青年公子被许仙明晃晃的眸子一望,不由自主移开了目光,再想望回去的时候,许仙却已转过头去,微笑着望向白素贞。

小青犹自有些忸怩,白素贞冲她眨眨眼道:“终于被请来了啊!看来还是姐姐的魅力不够啊!”

小青被她打趣,窘道:“我说了不来的,是他哭着求我来,我才来的。”耳朵却不由自主的红了。

许仙笑着饮一口茶,也不反驳。白素贞笑着“哦”了一声。小青更是窘迫,扬足在桌下踢了许仙一脚,眼睛瞪着许仙。

许仙忙放了茶杯道:“岂止是哭啊,简直就是泪流满面,跪地苦求,菩萨心肠的青姑娘,才动了恻隐之心,随小的走了这么一趟。”

那青年公子,闻言不禁心中不屑,原来是个怂包。女人不过是玩物而已,而对女人低头的男人,简直连玩物都不如。

许仙自然没有这样的觉悟,同白素贞玩笑了几句,让小青释去了尴尬,她才叽叽喳喳的说起等一下要看的曲剧,“快告诉我等一下要演什么?如果不好的话,我一定不笑话你。”说不笑话,却已经先“咯咯咯”的笑了出来。

小青话似连珠,却如银铃入耳,使人听之心动。

在小青的催促中三人吃过一顿便饭,小青迫不及待想把上午没少看的热闹补回来。

待到三人离船而去。一个护卫对青年公子道:“梁公子,那就是许仙,我们要不要跟上去?”

梁公子一挥折扇,道:“去知府衙门。”

第052章 梁连

汹涌的人群中,二人随波浮沉。烟尘滚滚之处,都是尘世喧嚣。

只是许仙不理解得很,小青为什么看别人耍大刀,都能看的兴致勃勃,那几下子在他眼中连武艺都算不上,最多只是把式。但这不妨碍小青随着众人叫好。再拉着白素贞和许仙的衣袖去看别的热闹。

许仙和白素贞对视一眼,也只得由着她。

东瞧西看,在广场上走了几圈,三人手上都拿着一串红艳艳的糖葫芦,都是小青要买的。白素贞随手将糖葫芦送给旁边一个眼巴巴瞅着糖葫芦的小屁孩。许仙尝了尝,觉得这味道远不及小青口中那馥郁的异香。反倒是小青吃的起劲儿,让许仙猜想,那味道,她自己大概感觉不到吧!

“铛”终于一声锣响,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开始向戏台围聚过去,好戏就要开场了。

小青皱眉道:“这么多人啊!”这下想要挤过去可不容易。这时来了一个小厮上来道:“许公子,您快过来吧,我们园主都等急了。”引着许仙三人绕过人群,到戏台后侧,廖秋正忙着安排最后的事宜,见许仙过来也只是微一颔首,就又专心同眼前的优伶讲戏。

许仙也不欲打扰,随着小厮沿着一条小径穿过戏台。

这条小径是专门留下来方便贵客前来看戏的,不用和别人拥挤。穿过戏台,只见台前设了不少雅座,已有不少人落座。见许仙三人过来,不管认不认得纷纷拱手,称一声“许会首”。

许仙亦笑着拱手回礼,同二女到一张方桌边落座,此处位置极佳,正适合观看。桌上摆放了新鲜的瓜果桃李,供众人食用。小青已挑了一个大大的水蜜桃,自顾自的啃了起来。

青白二女分坐于许仙左右,虽然在座的也有不少女眷,其中亦不乏姿容秀丽者,但与她们相比却显得黯然失色。白素贞难免给人只可远观的感觉,但小青言笑无忌,青春活泼的模样,却着实让不少人动了心思,但看看许仙,这点心思也只能收着了。

小青又是一个劲的向许仙打听将要表演的内容,许仙只是笑而不答。她又越过许仙压低了声音同白素贞言笑着什么,碧波似的眼眸不时横许仙一眼,逗得白素贞望向许仙也露出笑容。

二女的螓首在许仙身前凑在一起,窃窃私语,两张绝美的容颜含笑凝眸,细细的银铃声传来,让许仙好生后悔,没有将天耳通修成。抽抽鼻子,隐隐约约间有暗香袭来,仿佛两种不同的香气缠绕交杂在一起,构成一种莫名的诱惑。

又等了不少时候,将观众的胃口吊的高高的,才又听一声锣响,熙熙攘攘的人群立刻安静了许多。又懂行的却知道,还要等第三声锣响,才算真正开场。上来几个戏曲艺人表演了口技相声之类的几段垫场,压轴大戏还要放在后面。

“铛”终于等到了第三声锣响,戏,终于开场了。

戏台之下,万头攒动,观者如潮。此刻却是寂然无声,只凝神定气,观看着台上的表演。

有素衣女子扮作窦娥在台上曲唱,声音清亮而柔婉,万众瞩目,至此一声。随着诸多人物的登场,故事慢慢拓展开来。

这戏码虽然是许仙写出来的,但他毕竟是穿越而来,而且对故事的剧情了若指掌,总是无法像身边的人那样投入。左右回顾,发现周围的人无不专心致志,像他这样的跑神的可以说是绝无仅有。

不过反过来想想,自己小时候第一次看电影,第一次看武侠小说,其专注丝毫不下于此吧,虽然再回过头来去看的时候,发现并不如自己回忆中的那么美好,但也是弥足珍贵的记忆。

天色渐渐入暮,几声昏鸦聒噪落入远山之中。今夜无月,码头上只有几点渔火,唯有戏台上那一片的火光,照耀着每个人的眼睛。窦娥含冤、戏文入悲之时,万众如染疾病,郁愁凄苦。连活泼好动的小青也目不转睛的瞧着故事的发展,而白素贞绝美的脸上也染上一层忧色。

待到窦娥受刑,将死之时,控诉天地那一套唱词,连许仙的注意力也被吸引了过去,台上这优伶的嗓音极好表演极佳,脸上冤屈激愤之色,连许仙也为之动容。

忽然觉得手上一暖,原来白素贞情不自禁抓住了他的手,在一片灯火的闪耀下,她的眼中似乎闪烁着晶莹。许仙不禁苦笑,这也太入戏了吧,但四下一瞧,坐在台下的女眷,有一个算一个,个个泪如雨下,压抑着泣声,拿着手帕擦拭个不停。就连大老爷们,都有几个红了眼圈的。

唯一例外的便是小青,瞪大了眼睛,怒目而视,一副要上去扁人的样子。

许仙苦笑摇头,右手将白素贞的玉手握在手心,只觉得入手之处,柔若无骨,微凉如玉。白素贞回过头来看了他一眼,冲他微微一笑,心绪平静了不少。许仙却忽然觉得大腿上一痛,原来是小青情难自禁,素手却如铁钳一般。许仙只得将左手拍拍她的手背,她才放松了些。许仙犹豫了一下,干脆也握在手中。只觉得小青的手略消瘦些,似乎也更有力些,握在手中却是一样的柔滑微凉。

两只手中不同的体味,让许仙顿时将台上的种种丢到了九霄云外。时下灯光昏暗,但在三人眼中自然与白昼无异,白素贞余光扫处略有所觉,玉面一红,想要抽回手去,却被许仙攥住不肯撒手,也就由了他。

小青刚察觉时也是一样,却还拿余光小心翼翼的瞧了白素贞一眼,却见她只是专心的瞧着戏台,终于没有抽回手去,反用力握了一握许仙的手,让许仙感到一阵生疼。

待戏演到窦娥沉冤昭雪,惩治恶人。众人如大病霍然而愈,脸上欢畅之情,莫可名状。待到唱完最后一句,曲声一凝。

整个场中也仿佛凝滞了一般,众人还沉浸在曲中的世界。终于慢慢迸发出叫好声,如巨石投入平静的湖水,场中轰然雷动,都是叫好之声。

白素贞同小青不约而同的抽回手去,低着头脸上都有些忸怩之色,相比于其他桌的叫好,他们这一桌要显得安静许多。许仙摸摸鼻子,找个话题道:“编的还不错吧,没像小青说的那样出丑。”

白素贞也夸赞道:“汉文,你写的真是好极了。”

小青也点点头道:“还不错嘛。”竟也极为难得的赞扬了许仙。

被她们一并称赞,许仙挠挠头,也有些不好意思。而后芥子园的园主廖秋领着众优伶又上台,谢过乡亲父老的厚爱,又道:“诸位可知,做出此曲的是什么人吗?”卖了个关子,才一指台下,道:“正是名闻天下的许仙许公子。”

将许仙请到台上,而后自然是大大的宣传一番,“千金买曲”这样的事当然是不能不提的。令许仙惊讶的是,但就技巧而言,他的宣传手段丝毫不下于后世的广告公司,一番东拉西扯却能让众人听的津津有味。

最后将话语权让给许仙,许仙望着台下一片乌压压的人群,众人的目光一起凝聚过来,莫名的就有些不自在,当着这么多人说话,无论前世还是今生,对许仙而言都是第一次,若非修道有成,神凝气定,真有可能说不出话来。

许仙定了定心神,整理一下思绪,道:“诸位乡亲父老……”他一开口,廖秋就是一惊,没想到许公子文质彬彬的模样,声音竟然这么大。

却不知许仙在言语之间自然而然的带上了大雷音术的法力,却不仅仅声音极大而已。佛祖凭此弘法的时候,鸟兽亦为之驻足,称之为口灿金莲,妙语生花。事实上自然不可能有莲花吐出,只是对其威力的形容。

许仙虽远不及佛祖,也是入了门道,在台上备述自来苏州的种种经历,编书之艰辛与不易。初时还有些滞涩,慢慢就流畅激昂起来,因是诚信不欺之言,愈安加强了大雷音术的威力,虽然一板一眼不及廖秋的巧舌如簧,却更使得众人信服,而且许仙几个月以来,义诊无数病患,早已立下了口碑,更增添了说服力。

台下不同于方才表演戏曲时的安静,只听无数响应之声,有时甚至要高过许仙的雷霆之音。让旁边的廖秋也有些惊讶,没想到许仙竟然能有这样的号召力。

并不是有多么大的权利,也没有多么大的智慧。这也绝非权利或者智慧所能达成,只因“爱民者,民爱之;惜民者,民惜之。”

白素贞凝眸相看,亦觉得与有荣焉。这是我白素贞所选择、所钟爱的男子啊!

许仙又将参与编书的全体大夫,一起请到台上。这群大夫虽然从来不缺少感谢,但是站在高台之上,受这千万人欢呼赞誉,却还是平生第一次,长袍之下腿都是软的,谁也不知该说些什么,只觉得头晕目眩得厉害。总之一句话,“太有面子了”,以至于大部分人到老了还对此刻的场景念念不忘,但总忘不了带上一句,当年许国公就站在我边上。

接下来的募捐大获成功,不单单是家资丰裕的士绅,更多的是普通百姓,一个个上台来,少则几文,多则几两的一点点积累起来,无论多少,许仙必索其姓名,录于纸上。后来请石匠刻成巨碑,立在三皇祖师庙中。

但最后得到的钱数,令许仙也吓了一跳,这样的话,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