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武侠电子书 > 天劫炼仙录 >

第201章

天劫炼仙录-第201章

小说: 天劫炼仙录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你夫人才是真爱。我才不愿欠你这样的人情。”

“所以你彻底放开仙基用仙术破掉日月同辉,结果引发自己的飞升天劫。”

“不错。可惜,可惜我拼着渡劫的危险刚刚偿还你一份人情,转眼之间却再欠你一份人情,而且这一次欠得更深。为什么我想要的你不能给我,我不想要的你却那么慷慨呢?”

陶勋不知如何回答,继续选择沉默。

“唉,早知今日会如此,我当初何必要执着修炼。”

陶勋见她默然伤魂,劝道:“你总算渡过劫,很快就可以飞升天界,修炼的目的不就是如此么,或许在天界你的父母也在等你。”

“父母?我已经不记得他们长什么样子。”玲珑的眼睛里一片雾光,忽抬头怔怔地望着他:“我拿飞升的机会换你一滴眼泪好不好?”

“什么……什么眼泪?”陶勋不明白她的意思。

“男人只有为一个女人落泪的那一刻才是真心地爱着她,我宁可用飞升的机会换你为我落下一滴眼泪。”玲珑终于抑不住眼泪,掉过头哭得十分伤心。

陶勋继续保持沉默默立一旁。

玲珑哭了一会儿,回过头对他大喊道:“我不管你爱不爱我,我只知道我爱你,我用我的方式爱你。你现在吝啬你的眼泪,但是你等着吧,我终有一天会要让你为我落泪的。”

陶勋仍不知该如何安慰她,只好默默地陪着她,一言不发。

过了半晌,玲珑抹去眼泪换上坚强的笑容对他说道:“以前不论你怎样拒绝我,我总抱着一份希望。可从现在起,我再不会纠缠你了。我已经渡劫,‘蜕玉禅’和凡间的修炼道法不同,渡劫后到飞升前最少十年,也许要三十年、五十年我才能飞升天界,在这期间必须离群静修,否则还会有天劫来灭我。你可记得你尚欠着我一个要求,你已经帮助我成功渡劫,索性好事做到底,我没有固定的修炼洞府,你将你的道缘仙府让给我吧,我是个渡劫后的准天仙,由我帮你镇守太平门的总部也算万无一失吧。”

“那好吧。”陶勋没有多想一口答应:“内人那里我会和她说明的,仙府的防护大阵‘元府玉璧’只完成了一半,我还需要些时间才能全部完成。”

“不要紧,你要炼器尽管来好了,我会避开你的。”

陶勋想了想,道:“算了,你是准天仙,这个世界还有谁能威胁到你?有你坐镇,就算元府玉璧只有一半的威力,凡间也没人能攻破它,剩下的压阵仙器炼不炼都不重要。这两天我会抓紧时间重炼几样护身仙器,完了便腾出洞府给你一个人静修。”

玲珑脸上掠过一丝失望,眼睛转向新月,幽幽地说:“天色不早,我们该回去了。”

这一场惨烈的战斗过后,通天教通天双老以下三十三个高手全军覆没,全都形神俱灭没人逃脱,陶勋他们虽没有人员损失,却也付出不小代价。

玲珑强渡天劫后隐居道缘仙府,再不与尘世接触。

陶勋强挡一百零八道天火劫雷后元气大伤,足足休养了半年才渐渐恢复,不过经历过天劫洗礼后,他道行大为精进。

丁柔、褚小蝶、孙思正的护身仙器都被毁掉,后经橙眉真人和陶勋分别重新修补复原。

丁、褚、孙三人恶战之后道基提升一层,必须静修巩固道基,褚小蝶遵师命返回仙云山;孙思正寄居道缘仙府养伤静修;丁柔不愿借住到已经送给玲珑的道缘仙府,宁可选择在县衙内宅修炼。

太平寨在那次大战中遭彻底毁坏,地面建筑荡然无存,陶勋只得提前实施遣散计划,通灵玉坠的通讯枢纽仙器移到道缘仙府交由玲珑守护。

太平门分散后在孙思正、潘新、卓新程、李新景等人悉心打理下发展极快,很快建立起了遍及全国的情报网络,其成效很快地显露出来,给陶勋带去不小的惊喜。

藜龙山一战引发飞升天劫,降下天雷无数,如此大的动静自然引得仙道界各派纷纷前来打探原因,不过打探许久均一无所获,当时发生了什么事,只有当事人和峨嵋派事后知晓。

峨嵋派从褚小蝶那里知道了事情的详细经过,对陶勋他们以五敌三十三尽诛对手而己方无一人损失的战果惊讶万分,要不是褚小蝶亲身经历,他们怎么也不敢相信。此战能取得辉煌的胜利全仗他们手上的仙器利害,尤其是陶勋炼制的四柄仙剑起了决定性作用。

橙眉大师曾特意前来向陶勋讨教炼制之法,只是《天册》炼器之术和仙道界的方法有极大区别,譬如引发或者发动五正天雷必须有修炼《天册》或者“蜕玉禅”的基础,这一点是橙眉所无法办到的,所以陶勋固然悉心讲授,而橙眉真人却顶多受到一些启发,炼器之法到底还是无法掌握。

此战过后,通天教的人再没有来过,峨嵋派加强了对藜龙山的巡视,有仙道界第一大门派正式出面,秋垣县地境重归于平静。

陶勋全心全力治理秋垣县,利用景祥商行陆续投入数十万两银子,大力兴建乡村基础设施,为每个乡村修建起宽敞的道路,每个乡村都建起学堂实行三年免费启蒙;通过景祥商行引入各种珍奇的水果、药材教给农民种植,商行负责收购转售;商行开办的技校为全县培养出上数以千计的能工巧匠。

商行培养出来的学徒学成回到家乡后,仿照商行的模式开办工坊,短短时间内全县各种各样的工坊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生产出各式各样精巧的生产工具,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工艺,制造出无数质量上佳的生活用具、饰物等百货物品,迅速占领全省市场,甚至连京城和江南富庶之地也慕名前来订货。随着工坊的兴起对工人的需要量增加,邻近省、府、县不少人到秋垣讨生活,人和物的集中使得秋垣县呈现出越来越繁华的景象。

景祥商行的玉器生意在古述等人的经营之下越做越大,名声之响亮直追国中顶尖的老字号,每年收项达二、三十万两白银之巨。

陶勋在施政中着力纠正土地过度集中的弊端,用各种办法渐渐蚕食大户农田,然后用极优惠的条件转让给无地和少地农民,这个社会不患贫而患不均,土地始终是民间安定的重要因素。

之后,他不辞辛劳奔波万里,四处选购优良稻种带回秋垣推广种植,暗中施展法术保持秋垣县境内风调雨顺虫病不生,于是数年之间秋垣粮食产量节节攀升,平均翻了一番多。

衙役队伍经过王远江、袁道宗和欧野明重手治理后面貌一新,衙门的一些陋规常例被取消,作为补偿陶勋大大提高了衙门吏役的待遇,百姓和一干吏役皆大欢喜。

他还花费巨资在县城兴建许多公益设施,到处都是新建的建筑,扩建的城区不到两年就被填满,城内每天都百商云集,水陆交通不绝,繁华富庶程度堪比江南。

陶勋的施政大大地触动当地士绅的利益,因而常常被人告到省、府衙门,不过巡抚大人对他格外照顾,他手里有钱又舍得打点各级上官,特别是他的岳父丁崇升任大理寺丞,太子党隐然将他当作自己人,有这样的背景和靠山,本省官员对他的态度有所转变,变得客气许多。

经过三年治理,秋垣县大治,民丰物阜,百姓富庶,县衙税收剧增,治安案件剧降,县里流民纷纷入籍,县外流民纷纷归附,人口数量增加了两成多。

【第十一卷 易戴之山】

第一章 泪别秋垣

按朝廷的制度,知县任期为三年,三年任满后考满优异的可以升迁,然而实际执行中并不一定如此,立国以来第一次便能如期升迁的州县长官是少之又少的,总要再到其它州县再去做三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可以升官,朝廷公卿重臣亦没有一个从州县官起家的,这几乎成为一个定律。

陶勋第一任任满后因为考绩出色,居然顺利升迁了,此为本朝官场近十数年来仅有。

朝廷对官员有一套相当完备的考核和考察制度。各州县长官自己被知府考察,而他们也对自己下属的佐杂官进行考察,每月州县长官将对下属佐杂官的考察情况上报知府,知府则按季将对所属州县长官的考察情况上报到省布政使,省布政使司每年汇总本省所有在职官员的考察材料。每隔三年省巡抚会同巡按御史一起,对本省所有官员三年来的情况进行总甄别。

考察的标准是“八法”:年老、有疾、浮躁、才力不及、疲软、不谨、贪、酷。“年老”是指年事已高,不适合担任州县长官;“有疾”也是指身体状况不适合再担任州县长官;“浮躁”指性情不定、性急暴躁;“才力不及”是指处理政务经常出差错,没有办事能力;“疲软”是指州县长官主政态度不积极,得过且过,司法案件积累、财政税收拖延;“贪”指收受贿赂;“酷”指虐害百姓。

按律,在考察中评为“年老”和“有疾”的要强制休致(退休);“浮躁”、“才力不及”、“疲软”、“不谨”的都要予以弹劾或者降级调用;“贪”、“酷”要革职治罪。陶勋早非当年游学之初的愣头青,更不是太迂腐之人,一直安排有专人替他打点省、府各级长官,巡抚、布政使、按察使、知府、巡按御史等等,都得到他无数好处,拿人钱财替人消灾,自然每次都给他作出上等以上的评价。

州县长官任满,要进行考满,第一个三年任期满后为“初考”,第二个三年任期满后为“再考”,第三个三年任期满后为“通考”,通考合格者可以上京朝觐皇帝,政绩考核列为称职、平常、不称职三等。

考满时,由上级作出一个总的评语,考核的主要目标号为“四格”,即“守”(道德操守)、“政”(政务治绩)、“才”(政治才干)、“年”(任官年龄)。“守”只要是在任内没有发生什么丑闻就算是可以过去;“年”是自然因素,年纪过大就没有办法再转官,没有办法改变;“才”主要是指在解决重大案件或上级交办临时政务时的应变能力;最重要的考核目标是“政”,“政”主要看司法审判是否有错案,自理词讼案件上控的情况多不多、上报复审的案件遭到上级驳诘的多不多,财政上赋税征收及解送是否及时,行政上主要看境内的治安情况,风化、人命、强奸、窃盗等重大案件的案发率等等。

各个指标中尤其以赋税的征收和解送是最硬的指标,如果征收未足额、解送不及时,就纯然作为“不称职”降级。陶勋的“年”、“守”绝对没问题;他曾经圆满地办理过许多重大案件,“才”方面亦是优异;秋垣县每年的财政赋税均提前完成任务,并且金额逐年上升,赋税解送总是第一个送达,地方上案发率全省最低,他判过的案子从没有被上司驳诘过,自然在“政”考方面也是优异。莫说他时时打点上司,就算从来没打点过,上司也挑不出毛病来,加上考满时巡抚大人亲自帮他向他的上司打招呼,所以他考满时的“考语”被评为上上等。

除了考满的考语为上上等外,陶勋在任期内立下了一大堆功劳,按朝廷惯例立了功劳可以抵过,累满三件功劳可以加一级,他立的功劳即便按立功五次加一级的最高标准亦足以加级无数。当然,这也只是一个方面,实际上影响吏部授官的最重要因素是皇帝本人对当年的应兆秀才一直格外关注,而那批人中目前为止仍然只有陶勋考取进士做了职官,所以皇帝每年总会亲自调阅他的考绩御览,曾朱批可免回京铨选擢升。各方面因素综合在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