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武侠电子书 > 重生牛郎 >

第76章

重生牛郎-第76章

小说: 重生牛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牛蒙和牛萱听大汉问阿花是谁,哈哈大笑起来,那牛蒙好大一会儿才喘着气说道:“阿花就是我们俩养的老虎。”那大汉虽然觉得有点被愚弄了。但是对这两个孩子却是怎么也发不出火,就在这时,只听身后有人说道:“周大,这是怎么回事?你忘了这儿是不准外人喧哗的吗?”

那周大听到这声音,心中一惊,心说不罚勤快不罚懒,专打谁不长眼!我怎么这样倒霉呀,偏偏就让这瘟神给抓住了!就在周大支支吾吾的胡乱解释的时候,站在一旁的牛松说话了:“这位兄台请了。在下乃是紫霞门地弟子,奉命前来接仙楼参加这次道门大会,一时没有说清楚。才在此发生口角。还请兄台不要在意。”那人听牛松报出了紫霞门的名号,面容顿时缓和了许多。但是看看面前三人的模样,心中却很是怀疑。虽说这参加道门大会的人他一个都不认识,但是人家哪个不是七老八十仙风道骨的,哪里见过像这三人一个年轻人外加两个小毛孩的?别是想混进去看热闹的吧。不过这人虽然怀疑,却也无凭无据的,倒也不敢怠慢,口中还是谨慎的说道:“既然你们代表紫霞门参加大会,可有请柬?”

当牛松拿出请柬之后。那人接过之后,上下看了看之后,这才安顿三人稍等一下。他自己则跑到接仙楼前两个迎客地修士面前,恭敬的把请柬奉上。

看着牛松三人被迎宾的修士客客气气地请进接仙楼,那守门的大汉和他心中的瘟神对视了一眼,都暗自庆幸没有得罪三位高人。

跟着迎宾的弟子,牛松三人来到一个宽大的厅堂之内。抬眼望去,就见大厅之上摆着四把椅子,座位三个仙风道骨的道士和一名貌美如花的绿衣女子。在大厅的两边。几十把椅子成燕翅型排开,上面坐满了打扮各异的修士。

就在牛松三人好奇地打量四周的时候,大厅中的众人也把他们当成了稀奇物什,一时成了众人瞩目的焦点。接着又把疑惑的目光投向了大会的主办方一枯道人。一枯看着进来的三人,也是一脑子的不明白,心说大唐境内什么时候多了这么三个高人,自己怎么没听说过呢?但是一看三人的修为,一枯地脸色顿时沉了下来。

就在这时。那负责接待地弟子向一枯躬身施礼道:“禀掌门师祖。紫霞门地代表到了!”听到弟子地禀报。一枯道人地怒气才消了一点。但是心中却对紫霞门多了三分地埋怨。心说你们紫霞门就是有牛石这个大唐国内仅有地大罗金仙撑腰。也不能这样目中无人啊。这道门大会就算不是掌门参加。也不能派三个孩子来呀。

牛松看着一脸阴沉地一枯道人。忙躬身施礼道:“在下牛松。拜见各位前辈。”他身后地牛蒙和牛萱见牛松地模样。也好玩般地跟着行了礼。

纵使一枯道人心中有千般不快。碍于牛石道人那可怕地实力。再加上现在主要是应付这场论道大会。所以也就轻轻地说了句:“不用多礼了。”等牛松在左手第一把椅子之上落座。一枯道人这才再次说道:“各位道友。如今有佛教妖孽迷惑国君。要开什么水陆大会和我道教一论高低。有道是来者不善。这次大会关系到我道教在大唐国地地位。所以我等不得不谨慎行事。现在请各位道兄各抒己见。有什么好地意见尽管提出。大家一同商议一下。”

听到一枯道人地话。下面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接到牛奔舒指示地牛松只是管看。却是一言不发。本来以紫霞门地地位。就是不开口一枯道人也该主动争取一下意见。但是一枯看着三个孩子(牛松在一枯这种老道士眼中也是孩子)。也就故作忽略地什么也没有问。

最终这场大会在四大门派地引导下。各派共推一枯作为盟主。统一调动这次佛道论战地事宜。被一群老道嘀嘀咕咕说了半天地牛蒙和牛萱早就不耐烦了。一见大会结束。拉着牛松就跑出了接仙楼。

回到家中。牛松没有理会去吃东西地牛蒙兄妹。而是将大会地情况作了个玉符向青石山地牛奔舒作了汇报。并告诉他牛蒙兄妹也来了上京城。

做完这些事,牛松看着缓缓落下的夕阳,心中不由得多了些期待:这明天的佛道论战,究竟会有什么结果呢?

【第八章 出手不凡】

上京城西,占地万余亩的教军场分外的热闹,吵杂的人声在这空旷的空间之内显得分外刺耳,乱哄哄的人群挤都挤不动。教军场的中间新树立的两个有十余丈的高台,成为了人们议论的焦点。一些消息灵通的人士正得意洋洋的对四周崇拜的人群,边指着两个高台边说着他们新近得到的信息。

面对这越聚越多的京城百姓,作为京城维护这次大会秩序的禁军却是忙的昏天黑地。但就是这样,禁军首领还是顶不住人群的压力,再次向驻扎在城外的龙翔军借来了一万精锐来维护秩序。

随着一声“皇上驾到”,黑压压的人群跪倒了一片,山呼万岁之声可以将地都震矮三分。大唐天子李承乾缓缓的走出车架,看着跪倒一地的人群,他很享受这种唯我独尊的感觉。在宦官的搀扶之下,李承乾上了华丽的观赏台。文武百官紧随其后,也一个个按着职位,依次上的台来。

随着皇帝和百官的入座,教军场上响起了清脆的钟声。钟敲七响,有黄门官禀报道:“陛下,时辰已到。”李承乾此时的心中也是异样的紧张,这次讲经的胜负对他来说至关重要。如果这次那两个和尚失败的话,那么这次亮相也就很有可能是他在这个世上的最后一次亮相。如果成功,那么按照那个和尚的说法,他就结束了道教统治大唐天下这么多年的历史,而进入佛道互相牵制的时代,皇权将进一步加强,皇家也就不会自是一个摆设。

在这人生最重要的一次赌博之中,李承乾虽然做了这么多年的皇帝,但是面对这倾世一赌,还是紧张的要命。以至于对于小黄门的禀告并没有听在心里。看着皇帝发呆,他身边的随侍太监赶忙提醒道:“陛下。”经过那太监的再三提醒,李承乾才回过神来。

看着皇帝李承乾的失态,在旁边就坐地周吴郑王四大家族的族长心中却是暗笑不已。混迹政坛多年的几个老狐狸。那里还不明白现在这位至尊陛下的心态。不过现在的他们对于李承乾却是没有半分的怜惜,因为这一切都是他自己造就地。

回了回神,李承乾高声说道:“各位爱卿,三天前朕梦金人西来,接着又有两位高僧来到我国,此次实属上天眷恋我大唐。不过对于高僧的到来。国内多有不服者,于是朕决议举办这次佛道论经大会,也好让这两位高僧一展大法。”既然已经撕破脸,李承乾也就不再保持什么皇帝公正之类的言行,而是赤裸裸的站在了佛教的一边。听着皇帝如此偏颇的讲话,下面百官的议论之声更是不绝于耳。看着下面议论纷纷的百官,李承乾心中虽然恼怒,但是深知现在却不是发脾气的时候,只能转移话题地高声的问道:“西来的两位高僧可到了。”

听到李承乾地问话。早就被小黄门领导看台上的老僧站起站起向李承乾施了一礼,而后高念佛号。至于跟在他身后的尊者,也跟着师傅向李承乾行礼。却是一生也不吭。

李承乾看着这个老僧,投去了疑虑的目光,不过那老僧却是像是没有看见一般,古井无波的站在那里。没有得到心中所想答案的李承乾虽然很是气恼,但是口中却是转而问道:“不知道家的代表是否已到?”

随着李承乾的话音未落,就听一声“无量天尊”从天空之上传出,惹的在场之人无不抬头看天。就见那天际之间不知是何时飘来一朵紫色地祥云,将那火辣辣的太阳遮的正着。祥云之上更是有上百位有道的全真立于其上,飘飘然一如神仙中人。

面对这道门如此高调的出场。作为这次赌进身家性命的李承乾来说是个不小的打击。不过木已成舟,他现在想要反悔已经是不成的了。当李承乾沮丧的宣布论经大会开始地时候,那老僧开口道:“这次论经大会在大唐的境内召开,贫僧作为客人,怎么也不好占先,这次大会就有你们道家先讲好了。”老僧的话彻底让李承乾彻底的晕了过去,本来准备就是丢进面皮也让和尚先讲的李承乾,再也无法坚持住了,一屁股坐在了座椅之上。现在的他仿佛看到了四周向自己这个国君伸来的明晃晃的刀影。

本想着争夺第一个开讲地四大名门中人。自是也不放过这个难得地机会。作为盟主地一枯道人对着旁边一个五六十岁地道士点点头。早就被安排好地道士也不推辞。袍袖挥舞之下。就下了紫云。两脚踏入虚空之中。一步步地向那十丈余高地高台走去。

那道士一步步踏在虚空之中。脚下像是有一个无形地梯子一样托着他。一步一步地直向下而去。下面看热闹地人见老道如此本事。一个时间喝彩之声络绎不绝。

那老道还没有开讲就已经得了满堂地喝彩声。不觉劲头更足了。犹如登台阶般登上了高台。双腿盘坐于蒲团之上。开始了讲经。那老道讲地是太上道祖老子地道德五千言。随着老道抑扬顿挫地讲经之声。一朵朵地五色祥云聚集于老道之旁。更有三两只仙鹤随着讲经之声。翩翩起舞而来。更不时地发出几声清越地鹤鸣。将老道衬托地犹如下凡地真仙一般。

看着老道营造地氛围。一枯道人地心中顿时一松。心说这个华严子不愧是当代玄都观地观主。这道德五千言讲起来真是没地说。有华严子出场。这次讲经大会应该就是以我们道教地胜利而告终。但是看祖师们那严肃地劲头。这件事不会这么简单就完了吧。

面对着华严子老道营造地人间仙境。下面地信男信女一个个潜心地听着讲述。并不时地朝着讲经地华严子下拜不止。看着一个个匍匐在地地信男信女。华严子老道地劲头更足了。拿出他金仙地修为。把这道德五千言讲地那是天花乱坠。到了最后更是有一只青鸾从远处而来。围着讲经地华严子飞来飞去。并不时地凤鸣生生。将华严子老道地讲经推到了最高潮。

看着慢慢落下云台地华严子。李承乾地面色苍白。现在地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他已经输了这场事关命运地赌博。听着下面不时传来地无量天尊之声。李承乾正一步步走向崩溃地边缘。就在这时。一声犹如晴天霹雳地吼声震醒了颓废地李承乾。抬头望去。发现旁边地群臣却是像什么也没有听到一般。

就在李承乾诧异之际,那老僧走了出来,向李承乾施礼道:“陛下,下面该老僧讲经了。”

【第九章 佛法无边】

老僧的话一说完,下面已经沉迷于华严子讲道的人群顿时传来了一阵嘘声,更有大胆的信徒大声的叫骂道:“兀那和尚,赶快滚回你的西方去,我们这里不要光头。”一声喊,千声应。台下一时不知多少呼喊和尚下台之声。

李承乾见此,很想拿出皇帝的威严,将这些胡乱说话的家伙给一一打入牢笼。但是看着冷笑不已的四大家族族长,李承乾也只能闷声不语。不过在众人的哄骂之中,老僧倒是面色不变,念了一声阿弥陀佛,虽然声音不大,但是却将全场的噪杂之声给压了下去。整个教军场上足足有几十万人,在老僧一声佛号之下,都觉如清风拂面,心中好不舒坦。

看着下面恢复了平静,老僧平地一指,一座方圆一丈的五品莲台平地而生。看着光华璀璨的莲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