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武侠电子书 > 升邪 >

第805章

升邪-第805章

小说: 升邪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又何止忠义天魔,百多年前大漠一战,中土人王大都显露形迹,那一战威风是威风了,可大家的实力、人间的本钱也几乎全都亮了出来。

离山自有沈河坐镇。苏景信得过自家掌门;木恩大成学的高人,苏景不能对别宗指手画脚;叶非是天下第一“别扭人”,苏景找都找不到他,更不指望他能听自己话,但剩下来的小相柳、鳌渚都和自己有莫大交情,那位老蛤前辈唯一的朋友青云也是苏景自己人……

墨十五显现中土,足见墨徒已经潜入中土。有多少、实力如何、会怎样发难,不得而知查无可查。唯一能确定仅在:距离动手不远了。

苏景以己度人,要打的话,墨徒当头要事便是:拔天宗、灭人王。

怎能不防备,怎能不防备啊。

所以才有了今日情形。所以该藏的藏,该调的调,所以墨徒不知道的浪浪仙子去了极北冰原天天和小相柳吵架,所以墨徒不重视却坐拥大能为的影子和尚接掌了西海碑林;所以鳌渚老蛤忠义天魔齐入南荒共聚天斗山。

苏景不是中土大王,管不了天管不了地也管不了别家天宗门务、防务,但他斩杀墨十五之后,就做了自己能做的。

他的手段不高明,但勉强算是实用,实用就够了。

……

极北冰原,十四墨灵仙伏诛,无一例外每人都有一缕残魂被拘押,浪浪仙子暂时不和相柳拌嘴了,开始饶有兴趣地审犯人,阿七有些忐忑,凑到近前恭恭敬敬道:“老祖奶奶,我肚子里还有一个……”

“那个女人被我洗尽墨毒,神魂打乱、经络尽碎,不用吐出来了,你吃了就成了。”小祖奶奶头也不抬。

阿七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没毒的、呆傻的、残废的、却还拥有一身纯透仙元的皮囊……赏给我吃了?!简直大喜,天大喜!摇身一变化作七头大蚺,这就准备开饭了。

浪浪仙子忽又省起一件事,抬起头用一双腐烂眼睛死死盯住阿七:“先说好,是给你吃的,你要敢吐出来给九头蛇吃,我活活打爆了你!”

小尸仙多凶啊,可把阿七吓坏了,七颗大脑袋此起彼伏,连连点头。值得一提的,小尸仙濒死得活一次,修为大进之后,她的眼睛稍稍“完整”了,仍是腐烂的、但若细细观看、腐朽之下已经多处了几许灵光。

浪浪仙子在修持上,完美是跟着修行来的,有朝一日她的眼睛若彻底痊愈再不腐烂,那她可就不得了了,就算相柳九头一起开口也休想再能吵赢她。

小相柳才懒得理会浪浪仙子的“含沙射影”,别说一个半吊子墨灵仙,就是远古真神如来佛祖,他也不会去吃阿七吐出来的。他正低着头、皱着眉、仔细查探南叶、夙红来时留下的黑脚印。

……

摩天古刹,废墟一片,安安静静。影子和尚重回西海碑林琴,一缕蒙硕的残魂正被和尚用捏小蛇的手势捏在指尖,和尚蹲在海床上,也在细细查看瘸子来时留下的黑脚印,口中喃喃:“和尚不太会逼供,待会刑讯得不好,施主你多包,我得问清楚这脚印的事情。”

……

老蛤腹中,樵夫身魄被彻底打碎,一缕残魂瘫软锈红色的胃砂上,老蛤转目望向鳌渚:“我那座东土、南荒交界处的洞府,刚刚有莫名人物去探过。”

黄脸女子布下一座“探灵”阵法,只要老蛤归巢她就能知晓,可她没发觉老蛤早在离巢前也藏下了同样效用的法术。

鳌渚化作常人大小,双掌合十,声音慈悲:“咱灭了他们去!”

咣当一声,空来山巅天魔殿的大门又打开了,老天魔秦吹小跑轻快,转眼下山来到鳌渚身边:“走走走……咦?”

之前老天魔未留意,但下得山来,他才发现天斗山上留下的黑脚印颇有诡异地方。

“无妨,我会分神一道逼供这傻子。”老蛤开口:“用不多久就能问出这脚印的真相。”

“好,走走走。”秦吹不理脚印了。

……

大成学外,墨色尽扫。

沈河、秭归两家先生见面,正要说起正事,跟在沈河身后的苏景突然“哈”一声笑,对两位天宗掌门笑道:“刚刚收到灵讯,极北冰原、西海碑林、南荒天斗山都打了胜仗,墨灵仙被斩杀快二十头。”

打了胜仗!

这劫数来得如此凶猛,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中土修、凡两道,中土世界损伤惨重……但绝非全部失守,更非全部沦陷!

在场众人全都笑了。大难之下、剧战之后,这笑容来得愈发轻松,真正轻松!

笑过后,沈河对秭归先生直言道:“离山沈河有不情之请:离山弟子、十五星峰,进驻大成学,万望先生成全。”

七大天宗,一宗没落,两宗入墨两宗被毁,就只剩下离山剑与大成学,风雨飘摇时若再分守两地……那不是互相守望,而是摆明了让人家来各个击破。

可是谁又能真正舍了自家千万年的门宗基业,是以沈河口中说“不情之请”,其实已经算得“舍己为人”了,离山暂时并入大成学。

“提起东土修行门宗,天下人心中第一个念头是哪里?离山。”秭归先生不点头、不摇头,微微笑:“不是大成学妄自菲薄,但于今日中土世界,修行道上,离山才是真正标志,上离山、斗仙魔,才是读书人的心愿。”

不到万不得已,“地标”不能陨落的,大成学门下都是读书郎,偶尔会掉掉书袋冒些酸气,可是不管这些书生酸不酸、有多酸,至少这座天宗学府中无一迂腐之人。

士气以论,保住离山比保住大成学更重要。

沈河不作虚伪客气:“多谢先生。”

迁宗,何等大事,就在短短两句话中敲定,随后大成学上下立刻忙碌起来。

搬家事情自有木恩、东帽等先生主持,秭归先生不去忙,他问了个莫名其妙的问题:“哪一宗?”

高人就是高人,苏景完全听不懂的话,沈河却明白得很,苦笑摇头:“我也不知道,要不……扔鞋?”

苏景从囊中去处一只没穿过的新鞋,左脚,双手递上掌门人:“敬奉掌门……还有,什么哪一宗?”

沈河还真就把鞋拿到手中了,同时对苏景笑道:“师叔怎么糊涂了……光挨打不还手,哪里您的性情。”

光挨打、不还手,不行;哪一宗;扔鞋决定,正面落地一宗、反面落地又一宗……哪里还能不明白,反击!

佛道两宗遭墨色浸染,即便不是墨徒的大本营也是他们的据点之一。

苏景看看一贯好脾气的掌门人,看看慈眉善目甚至面相上带了些窝囊的秭归先生……喜上眉梢!合宗之后便要反击。喘息?要什么喘息,我不喘你也别喘,离山锋利、书生锋利,中土锋利,即刻就要打回去!

只是天元山、弥天台,他们该选哪一家?其实选哪家都无所谓的。

关键只是那两个字:反击。

第969章 金莲花开,劫中讲劫

不知是不是早有准备,大成学举宗迁移,准备功夫并不长,从确定此事再到收拾完毕,前后也不过大半时辰,经传典籍收入挎囊,山中宝物纳入袖中,三百力士跃出长绢口中“吼吼吼吼”的号子唱起、将巨大的正气亭扛负在肩,七千书生与离山弟子合并大队,就此开拔赶赴离山!

腾腾云驾扑卷长天,大队外围或有星峰化形,或有书生结阵,巡弋四周警戒敌情……因是仓促成形,是以顾不得再施法术遮掩形迹,浩荡云驾经过凡间繁华地方时候,引来万人瞩目。

王朝覆灭、天宗毁灭、四方遇袭,所有事情从发生到现在也还不过一天光景。凡间消息闭塞,远离京都的百姓尚不知国败山河破;凡人目力浅薄,看不出天空云驾饱蕴杀伐气意。他们只能认出那云中的紫金气意是大成学、那风中的青色剑光应该是离山的高人,两大天宗高人一并前行,又摆开这等巨大的“仪仗”,当是仙家们要做什么重大礼典吧。

离山高义、大成学亲民,都在凡间有着极佳口碑,见云驾过境、百姓欢呼、百姓叩拜,顽皮娃娃摆脱了大人束缚成群结伙地追着云驾快跑,开开心心,盼能和那些飞在天上的神仙见一面,看他们是不是真都是白胡子的老阿爷。或者见不到也没关系的,他们已经在快快乐乐地和飞天仙人们赛跑呢。

不知天地剧变,不知妖邪已至。平凡人继续过着平凡日子,开心或忧愁于柴米油盐。

沈河与秭归先生并肩于云头,都不说话,默默看着地面的凡间城池……

飞行一阵,秭归自袖中摸出一方玉简,递向沈河:“涅罗坞与紫霄国两宗实力非凡,却于顷刻间覆灭,内中缘由或能从此简牍中解读一二。”

紫霄、涅罗两宗败得如此之快,几乎全无还手之力就告覆灭,此事比着佛道两宗为何会被浸染还要更蹊跷。但秭归取出的玉简是一方标有大成学印篆的古简,是书生门中前辈流传下来记事简。

早已仙去的大成学前辈留书,能够解释涅罗紫霄两宗今日倾灭之祸?

真的能够解释,心识入玉读过简牍,沈河就明白了大半:

简中记载了一件古事,只与大成学有关。

天宗立派之地,莫不是灵山福地。山明水秀自不必说,灵元气境也一定是足够丰饶的,大成学也不例外,门宗坐落于一片好地方,修心炼气两相宜。

再说大成学这一宗,开宗大贤飞仙前留下“两争两不争”戒训于后辈弟子:

争于世,不争于势。

争于仁,不争于人。

简单两句话,收纳大好道理,从大成学立宗以来,门下弟子从不会去抢风头,更谈不到什么个性鲜明,在七大天宗里大成学是最最“不出彩”的一宗……唯独有三百年是例外的。

大成学第二代先生掌宗七甲子后,三百年间门下书生突然开始争于势也争于人,学生持剑,争胜四方!虽还谈不到霸道,但也算得锋芒毕露,甚至和其他天宗都有了些争端。非说不可的,那三百年里大成学走出的弟子个个修为深厚、法元磅礴,不悦则争,争则胜,一时间大成学风头大盛。

但这样的情形只维持了三百年,三百年后大成学的弟子又变回了原来模样,清静、温和、敢拔剑但绝不会随便拔剑。

三百年的突兀变化,究其缘由:灵脉。

大成学门宗地下深处,暗藏地灵大脉一道。所谓地灵大脉,绝非古法修行中的地煞气脉,两者区别,前者为渊后者为溪。

两者都蕴藏厚重灵气,可供修家采补修炼,但地煞气脉是只是最最单纯的五行灵气,修家采于煞,只要别被“煞”撑爆了就没事;地灵脉中的灵气不存五行之分,自地窟深渊中来,随便修家炼哪一门法度都可采纳进补,可是有一重,灵气之中藏蕴灵犀,灵犀侵人心。

灵犀本身无善无恶,只有一重气意:争。

采补地灵脉,养出争斗心。争斗心也非坏事,可若是驾驭不住呢?修行炼气炼身,更须得炼心炼神。而修至高深处,驾驭本性、除心魔是重中之重。

地灵大脉查无可查,没人知晓它会坐落何处,大成学宗下就坐着一道。地灵大脉是封闭之脉,轻易不会泄露出来,但凡事无绝对,大成学下那道气脉就泄露了,这才有了大成学的三百年争胜天下。若是普通门宗,只会把这当做天赐造化,一下子修行变得事半功倍,门下弟子个个修为大进,天大好事。

不过大成学的高人不这样想,若只为一颗争斗心去修持,那修出来的不是仙,而是魔。能不能飞升姑且不论,至少飞升之前个个都得炼成爱读书的煞星。是以大成学第二代弟子,诸多前辈先生动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