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武侠电子书 > 洪荒之长耳定光仙 >

第1章

洪荒之长耳定光仙-第1章

小说: 洪荒之长耳定光仙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者:望天邀明月

【由文下载网(。。)整理提供,版权归作者和出版社所有,本站仅提供预览,如发现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本站删除。】

第一章 鸿钧讲道我偷听

这日忽然天降异象,大道威势浩浩荡荡而来,天地之间莫不感应。灵气翻涌扑向万千生灵,天地之间一日而开灵智不知凡几,尽数膜拜。一个浑厚淡然的声音响彻天地:

高卧九重云,蒲团了道真。

天地玄黄外,吾当掌教尊。

盘古生太极,两仪四象循。

一道传三友,二教阐截分。

玄门都领袖,一气化鸿钧。

声音传遍洪荒天,地之间的灵气就像投入石子的湖水,激起一层层的涟漪,无尽的威压充斥于其间,万物生灵尽皆拜服。

“吾乃鸿钧,业已得道,翌日开讲三十三天外紫霄宫,传我大道,凡开灵智者,有缘者,皆可来。”

在灵气缭绕的昆仑山中,一只毛色雪白的巨大兔子一双红宝石似的眼睛里面尽是泪水,望着万物拜服的方向喃喃自语:“鸿钧老大,你终于成圣了,你可知道我等你等的有多辛苦吗?”

这只兔子的跟脚可不一般,他乃是穿梭时空的现代人类灵魂入胎,感盘古开天后残留在洪荒大地上的先天阴阳二气化生而成。不仅熟知洪荒历史脉络,还拥有聆音天耳和洞虚神目两项极具实用性的天赋神通。长耳一动,聆听天地万物之音;精目一瞪,上可窥三十三天外之混沌,下可察无尽九幽之阴冥。千里眼顺风耳和他的天赋神通一比不过是小巫见大巫尔。

他从诞生至今已有万年岁月,因为不知法门只能凭借本能吸取洪荒大地的先天灵气进行最粗糙的修炼。历经万栽苦修,体内早已经灵气充盈到了化形的边缘,只可惜不通化形之法,只能不断压缩灵气继续修炼不得化形。原来他的体型和普通兔子没什么区别,但在体内越来越浓密之灵气的鼓动下,身形不断长大,直至长到现在如小山般大小。

早在百余年前他的修炼就已经到了一个瓶颈,因为体内灵气浓密到了极点,无法再吸收天地灵气进行修炼,否则便可能落得个爆体而亡的下场。只有化形之后才能继续修行,但他这只兔子乃是后世人类灵魂化生,并没有先天记忆可以参考,而以他原本一个三流大学生的智商和知识水平当然也不可能自创出化形之术,所以只得原地踏步,耐心等待鸿钧成圣之后的第一次讲道。虽然以他的修为不可能上得了三十三天,却可以运用天赋神通偷听,感悟其中大道神韵,悟出化形之术解决现在的难题。

话说,自从盘古大神自混沌中持开天神斧破开黑暗,清气上升,浊气下降,最后撑起欲合拢的天地,身疲历尽,身陨以来,精血三成化为巫族,而其中大部分又为十二人独得,先后化形出世,结为兄妹,谓之十二祖巫。

其一状如黄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浑敦无面目;是为帝江。

其二青若翠竹,鸟身人面,足乘两龙;是为句芒。

其三人面虎身,身披金鳞,胛生双翼,左耳穿蛇,足乘两龙;是为蓐收。

其四蟒头人身,身披黑鳞,脚踏黑龙,手缠青蟒;是为共工。

其五兽头人身,身披红鳞,耳穿火蛇,脚踏火龙;是为祝融。

其六八首人面,虎身十尾;是为天吴。

其七嘴里衔蛇;手中握蛇。虎头人身;四蹄足;长手肘;是为强良。其八人面鸟身,耳挂青蛇,手拿红蛇;是为翕兹。

其九人面蛇身,全身赤红;是为烛龙。

其十人面兽身,双耳似犬,耳挂青蛇;是为奢比尸。

其十一人身蛇尾,背后七手,胸前双手,双手握腾蛇;是为后土。

其十二乃一狰狞巨兽,全身生有骨刺。是为玄冥。

因其乃盘古精血落于大地,沾染开天未消的戾气,所以虽然天生肉身强横无匹,吞噬天地,操纵风水雷电,天山移海、改天换地。其中,祖巫后土因为执掌洪荒土脉,慢慢为其厚德品质所影响,虽然不减祖巫好战基因,但是多了一份慈悲,多了一份滋养造化之心。也是冥冥之中自有天定,后土见鸿钧道人成圣时的天地异象,想其必为大能,况且这圣人道果以前不曾听闻,遂起听道之心。而其他祖巫,傲慢自大,不予理会。

在离西昆仑不远的东昆仑山,也有三位大能之士化形,乃盘古元神所化,功德庞大,根脚深厚,气运绵长,乃道德之士。正是太清道德天尊老子,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通天,三人亿万年来,已经修到大罗金仙的巅峰,却不得寸进,只因不闻斩三尸之法,何以成就准圣道果。得见鸿钧成圣天象,顿觉机缘来临,也赶往紫霄宫听道。

当时,洪荒何其广大,就说昆仑山,也足足有几百万里长,在西昆仑的一处幽谷,也诞生了两位大能,人首蛇身,是一对兄妹,即为女娲和伏羲,二人离鸿钧道场最近,感受更为强烈,如此机缘怎么舍得,遂也赶往紫霄宫。

无数大能之士,腾云驾雾,亦或灵兽引路,亦或宝车护送,各种祥云飘荡,或色呈七彩,或呈火红,或呈金鳞,或呈青云,各种灵兽齐聚,或为麒麟祥兽,或为仙鹤飘逸,或为猛虎托人,或为凶龙拉车,仙家手段不同凡响,正所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这紫霄宫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去得了。紫霄宫位于三十三天之外,混沌与洪荒世界交接的边缘地带。想要入得紫霄宫,须得渡过九霄雷层和三十三天罡风,辟开狂暴的混沌之气,若无大罗道果者无法护身,难保周全。更何况其中有各种幻象横生,道心不稳就可能反噬,不仅进不了紫霄宫听道,还可能损毁道基,这种种困难不知道困住多少大能,天数如此,没有福缘,怎么聆听大道,强求反而是取死之道。

三清道行高深,配合默契,只见三人一拍脑门,老子五气凝结成庆云,三朵红莲浮沉其上,垂下道道紫气护住周身;元始天尊亦现了庆云,只见绽放五彩毫光,垂珠璎珞,金花万朵,络绎不绝,金灯万盏,点点滴下,如檐前滴水不绝;只见通天道人五气结成青色庆云,约亩田大小,上有五条白浪来回冲刷,后又垂下如同五条丝绦,护住周身。三人携手闯进那九霄雷层和三十三天罡风层,只见电闪雷鸣,风刃攒飞,混沌之气狂暴沸腾,那雷让人形神俱灭,那风刮得让人销骨磨髓,那狂暴之气让人化为飞灰,都被五气庆云挡住,丝毫进不得身,率先来到紫霄宫前。

只见门前有两个粉雕玉琢的童子,一个明眸皓齿,柳眉轻盈,瑶鼻朱唇,活脱脱一个小美人;一个丰神俊朗,棱角分明,神采飞扬,好一个道童,别有一番风姿!两人见得三人前来,忙说道:“鸿钧老师有请,各位道友请进!”三人微微颔首,脚下不停,依次步入紫霄宫。

三人一进入大殿,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气息扑面而来,这是道的气息,充斥着悲天悯人、庄重威严、有容乃大的意境,让三人心中久久不能平静,这是三人苦苦追求的意境,触手可及,可是又恍若镜花水月,泡沫般不真实。待得三人心若止水时,才发现在一三寸高台下,排有六个明黄蒲团,呈一字排开。三人都是睿智之人,不待多想,抢先占据前三个位置。

随后,浩浩荡荡的人群一一涌入,最终女娲占得第四个蒲团,伏羲帮助妹妹合力取得一个位置,而错失良机,第五个被鲲鹏所占,第六个被红云老祖取得。

话说这鲲鹏来头可不小,北冥有鱼,其名曰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有诗云:云开衡岳风雨止,鲲鹏击浪从兹始;沧海横流何足虑,三尺寒江东陵指。有着无与伦比的速度,非法术能及也,乃天生神兽本命神通,圣人亦不能得其法门。一身墨绿道袍,满脸阴鸷,一看就是不好惹的人物。此人在北海汪洋之极,北溟之处寻一万古玄冰,炼化成一座宝殿,既当蜗居亦当法宝,只是少与人来往,洪荒名声不显。

再说这红云老祖,天地间一块火烧云化形而出,穿火红色道袍,白白胖胖,笑眯眯如同富家翁,为人和蔼,与人为善,爱串门,朋友不少,名声在外。

就在六个蒲团刚刚有主的时候,紫霄宫又迎来了两位道人,一位身高六丈,瘦骨支离,面皮黄色,容貌清癯,头挽双髻,眉间白毫宛转,神色悲悯,这正是西方接引道人;另一位挽双抓髻,面黄身瘦,髻上戴两枝花,手中拿一树枝,只见其非枯非荣,不青不白,乃七宝妙树,洒然自在。乃是接引的师弟准提道人。

且说二人入殿,发现已经有差不多两千道者云集,唯独在一三寸高台下六人端坐蒲团,准提眼中精光一闪而逝,恍惚闪电般让人无从捕捉,细不可查。准提哭丧着脸对接引道:“师兄,可怜我西方路途遥远,我等爬山涉水,历尽千辛万苦,却不曾有歇脚之地,悲乎哀哉!”说着就要头撞殿柱,接引连忙拉住,劝慰不已,道:“师弟,切莫着急,只怪我等腿脚慢,不曾及时赶来,错过良机,莫哀,莫哀!”

前方红云老祖正探头探脑观察众人,听得准提和接引之言,恻隐之心顿生,连忙从蒲团上起来,对准提言道:“道友莫急,且予你个歇脚之处。”准提听之大喜,连忙奔到红云老祖处,一屁股坐下去,才对红云老祖打个稽首,道:“道友真是无双道德之士,贫道准提感激不已,日后若得道,必不忘今日让座大恩!”红云老祖笑呵呵地忙到:“无碍,无碍!”遂退到人群之后,在拐角处寻一清净之地打坐,与人攀谈不提。

准提有座,自己师兄还站着,这还了得,遂苦着脸,可怜巴巴望着左右。只见左边第一位坐着一紫袍老者,这是那“未离母腹头先白”的道德天尊老子,一股清静无为的意境环绕周围,不为外物所动,清净自在,有上善若水之姿,眼睛眯着,似睡非醒,准提观其气势圆润如水,太极两仪,不可捉摸,遂不敢招惹,把目光投向第二位。

只见一身穿金丝衮边白色道袍的中年,威严气势不怒自威,气势庄重无比,深渊如海,不可度量,心中亦打消念头。见得第三位,乃一三十岁不到四十的青袍道人,剑眉入鬓,星眸如电,气势一往无前,如同出鞘宝剑,大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英雄气势,这种人招惹不得,否则必是不死不休,况且三人气息似乎有相同之处,怕是大有渊源,不可招惹。

女娲端坐第四个蒲团,只见容貌瑞丽,瑞彩翩翩,国色天姿,宛然如蕊宫仙子临凡,月殿嫦娥下世。自有一股造化气息萦绕周身,配合一股阴柔的妖族气息,气势一会大开大合,一会阴柔缠绵,一会狂风骤雨,一会润物细无声,当真是女子善变也。准提还拉不下脸面来算计一女流之辈,况且其后一股类似气势隐隐护住女娲周身,乃伏羲也,二者气势叠加,准提也不敢招惹。

算来算去,只有自己旁边的阴鸷老者是最弱的一个,遂道:“好一个湿生卵化之辈,披毛带甲之徒,尔有何等资格与我等同座,还不速速退去。”瞧这话说的,把整个妖族都骂进去了,只见女娲娘娘娥眉微皱,满脸不悦;倒是元始天尊一向自诩盘古正宗,瞧不起根脚浅薄之辈,遂言道:“然也,莫要玷污此等道德之士宝座,还不速速退去。”鲲鹏阴沉着脸,迫不得已,只得退席。接引顺势而坐,自此大位秩序已定。只是因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