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游戏电子书 > 赛场风云 >

第192章

赛场风云-第192章

小说: 赛场风云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么日本的选手一定早就使用过。记得在我打破亚洲短跑纪录之前,男子100米和200米的亚洲纪录都是由日本选手所保持的,那么我们现在是否也有必要质疑这些成绩的公正性呢?”李天的回答让那位田仲一郎哑口无言,一众日本记者的脸色都十分的难看。

“好,说得好!”李天的回答赢得现场大批中国记者的一致叫好,就连其他国家的记者也不禁为这位年仅十六岁的中国少年敏捷的思维和犀利言词暗暗挑起大拇指,这种处变不惊的大将风度不是任何人都能拥有的。

“另外我还要指出的是,不管是我个人,还是整个中国体育界,都是国际反兴奋剂组织的坚定支持者,每一位中国选手都会按照国际田联的规定,严格的遵守兴奋剂检测制度,而且中国每年查处的违禁案件也是远远的低于国际的平均水平,所以我绝对无法容忍那些人用无理的猜测和毫无根据的质疑去玷污中国体育的良好声誉和我自身的个人荣誉,所以我个人决定,今后将不接受《朝日新闻》任何形式的采访!”李天所表现出来的强硬态度让所有在场的记者都感到无比的惊讶。

“我也同样拒绝《朝日新闻》今后的全部采访!”李天身边的刘翔也立刻的做出了自己的决定,场下又是一片哗然。而那个叫田仲一郎的日本记者此时此刻后悔得脸都绿了,一时头脑发热的挑衅,不仅受到李天强硬的回击,让自己大丢颜面,而且还让本届比赛最受瞩目的两位亚洲选手一起拒绝接受《朝日新闻》的采访,如果报社的社长知道这个情况之后,绝对会把自己从三十层的顶楼扔下去。

其间有了这样的插曲,见面会很快就结束了,虽然采访到的素材并不是很多,但是到场的中国记者们都大感满足,两位中国选手回击日本记者挑衅的强硬态度让他们无比振奋。当天下午,几乎所有随行的中国媒体都把这次见面会的情况详细的传回了国内,两人赢得国内体育迷们的无数叫好声。而也因为这次李天一反平日的谦和,让众多的记者见识到了其犀利的言词,在之后的采访中再也没有人敢因为他的年纪小而小看他了。

与此同时,在大阪的另一个国际机场——大阪伊丹机场,迎来了它另外的一批客人,参加本次超级大奖赛的十五名美国选手和其他相关人员一行三十多人同机抵达大阪。这些人中包括了格林、杰里米·;沃里纳、阿兰·;约翰逊等十一位世界冠军,可谓阵容强大。

“沃里纳先生,这次中国的李天也将参加男子400米比赛的争夺,对此你有什么看法,你会感觉到压力吗?”杰里米·;沃里内刚刚才出机场大厅就被早已守候在此的众多中国记者团团围住,在男子400米项目上,李天与沃里纳这两位“同门师兄弟”之争是中国观众最为关注的看点之一,自然中国的媒体给予了这位400米王者特别的关注。

“我看过李天的比赛,他是一位优秀的选手,但是我并不会因为他的参赛而感到有什么的特别压力,只要我正常的发挥自己的水平,冠军就将是我的,我有信心把自己的连胜纪录延续下去。”作为哈特教练的得意门生,沃里纳从教练那里了解了许多有关于李天的情况,尽管哈特教练一再的强调李天在400米项目上的可怕,但是已经两年时间没尝到过失败滋味的沃里纳,早已在连自己都记不清多少次的连胜中建立起了绝对的自信。

“李天和杰里米都有机会,而其他人的水平与他们都不在一个档次上,冠军将在他们两人之间产生!”敢于下如此结论的只有国际著名金牌教头——哈特教练,这次为了观看两位得意弟子的首次对决,跟随着一起来到大阪,在被中国记者问及最终比赛的胜负时,他这样回答道。

“那么以您所见,这次两人之中谁的赢面较大呢?”中国的记者们对刚才的回答仍不满意,死死的缠着哈特教练追问道。

“杰里米现在的状态非常出色,而且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他一场也没有输过,这在世界田径界是极为罕有的情况,这为他奠定了强大的心理基础,加之其各项技术都趋向成熟,任何人想战胜他都是极其困难的一件事情。当然,李天也不是没有机会,他的天赋是我所见到过的选手中最好的,而且比赛富有激情,是一名比赛型的选手,在越是重要的比赛中就越能够激发他的能力,不过一个多月没有进行系统训练是他的最大劣势。而以我对两人的了解,我觉得还是杰里米的赢面较大些,不过不管最后的结果如何,我才是真正的大赢家,难道不是吗?”老教练的话也让记者们为之一笑,看到自己的两位学生在赛场上对拼,最得意的自然就要数他这位导师了。

第270章 先进技术

第270章先进技术

“小天,刚才是不是做的有些过了,这是毕竟他们是日本当地的媒体。”从媒体见面会的现场下来之后,随队前到日本观战的田协徐主任脸色有些不自然的说道。这次是由他带队,如果在日本闹出什么事情来,也许中国田协并不会把李天怎么样,但自己就绝对没有好果子吃了。

“徐主任没事的,明眼人都看得出今天是他们首先发起挑衅的,他们理亏在先,在场的可是有不少的其他国家记者作见证。而且对付小日本根本就用不着那么客气,如果你越是谦和,他就越是以为你是懦弱好欺;你越是退让,他就越是得寸进尺。相反的你越是显示出自己的强势,给他的教训越是深刻,他反而会对你必恭必敬,摆出一副奴颜婢膝的姿态,这是日本人变态的奴性。中国的运动员在外参赛为的就是替国争光,就应该表现得更加有血性一点,别人都已经明目张胆的欺负到头上了,我们自己却还要瞻前顾后的,那还谈什么国人的荣誉。再说了,我说的只代表我个人的意愿,他们抓不住什么把柄来炒作的。”李天毫不在乎的反驳道。在他看来,如果自己对小日本的挑衅有所退却的话,在天上的爷爷都不会饶了自己。

“如果没事那就最好了,我只是不希望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影响了你们比赛的心态。”听到李天的回答徐主任也不好意思再说什么,眼前的这个十六岁少年就是连田联的几位最高层都要给他三分面子,如果双方的关系搞不好,对今后的工作也不利。

休息了半个小时后,李天、刘翔和史东鹏三位参赛的中国选手,在各自教练的陪同下一起前往明天的比赛地进行熟悉场地的简单练习。在块场地上刘翔已经不止一次的站在最高领奖台上了,对于赛场的各种配套设施和建筑布局自然了然于胸,由他带着李天等人熟悉场地当然是轻车熟路,很快李天和史东鹏两人对明天比赛地的环境有了一个较为详细的了解。接下来最为重要的就是对赛道的感受,因为每一个田径赛由于赛道所使用的时间长短、所使用塑胶材料的弹性系数、环境对跑道的影响程度、以及赛道的磨损程度都不尽相同,因此选手在不同的场地上运动都会有不同的感受。虽然这些都是看似很微小的细节,但是对于一位参赛高水平赛事的顶尖选手来说却是不得不考虑的因素,因为它会直接影响选手在运动时的发力和平衡。李天非常清楚的记得哈特教练曾经对他说过一句极为深刻的话——“细节决定胜利”,这句话不仅适用于现代的商业竞争,在竞技体育的竞争中也同样能够体现出它的价值。

“你看!”当李天等人步入赛场的跑道,在这里已经有不少人了,除了一些参赛的选手之外,高处的看台上还散乱分布着许多媒体记者,而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却是几个在百米跑道终点处的日本人。

|Qī|“是末续慎吾和朝原宣治,曾经号称亚洲短跑的最强组合,这次也有参加100米的比赛!”李天一眼就认出了几人中间的两个关键人物,虽然从来没有与两人见过面,但是李天在短跑项目上确立的第一个目标就是打倒这两人,对他们自然非常熟悉。

|shū|当年李天第一次看到亚洲田径纪录的时候,竟然发现在自己主攻的男子100米和200米项目上都写着同一个日本人的名字——伊东浩司,李天还非常清楚的记得当自己问萧教练为什么上面写的不是我们中国人的名字时,在这位为中国田径默默奋斗了半辈子的优秀教练员的眼中却是无尽的没落和不甘,久久都无法言语,直到李天信誓旦旦的表示将来要把这个日本人踩在脚下,并在这些纪录上写下自己的名字之后,萧教练这个铁汉竟然眼眶中闪现出一丝晶莹。

|ωang|可惜的是李天最终还是没有达成这愿望,因为在他出道之前伊东浩司就已经退出了体坛,留下的是100米10秒整和200米20秒16的两项亚洲纪录。而伊东浩司退役之后,另外两位日本选手迅速的接过了他的“宝座”,他们就是伊东浩司的国家队队友——末续慎吾和朝原宣治,现年26岁的末续慎吾在男子200米项目上成功超越了他的前辈,在2003年的田径世锦赛上,他刷新了伊东浩司保持的20秒16的原亚洲纪录,并凭借着20秒03的成绩拿到了亚洲男子短跑的首块世锦赛奖牌;朝原宣治则在男子100米项目上跑出10秒02这个续伊东浩司10秒00之后的最好成绩,显示出超出其他亚洲选手一筹的实力。也正是因为这两人的迅速崛起,使得日本田径界在亚洲短跑项目上一直保持着强势,他们也一度被称为伊东浩司之后亚洲短跑的最强组合。也正是因为他们的出现,使得李天之前确立的目标延续了下去。随着新一届的田径世青赛在中国举行,李天在世人的面前展现出了他超强的个人实力,双双打破了这两个项目的亚洲纪录和世界青年纪录,轻松实现了其改写亚洲纪录的承诺。

“曾经的亚洲最强?嘿嘿,他们这些过了时的对上你这个刚刚新鲜出炉的,会有怎样的表情呢,还真是令人期待啊!”刘翔在一旁怪笑道。而李天却仅仅是嘴角扯动了一下,在他看来这两位曾经的最强组合对他构成不了什么威胁,如果不是因为这是在日本比赛,他们两人还没有资格与他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

“你说他们这是在干什么,把电脑都搬到这里来了?”史东鹏疑惑的看着前面几个日本人围绕着一台机器忙碌非常的样子,好奇的向身边的队友问道。

“不太清楚,好像是在做某种研究吧,日本人不管做什么都是神神秘秘的!”刘翔也不肯定的回答道。

“他们正在做赛场动态数据收集!”李天显然看出了这些日本人在忙碌着什么,脸上的表情带着一丝惊异。

“赛场动态数据收集?”刘翔和史东鹏两人都没有听说过这个陌生的词语,一齐看向脸色变得有些严肃的李天。

“这是目前一些运动学专家研究出的一项先进技术,利用一块镶嵌在运动鞋底部的微型芯片,对赛场跑道的各项数据进行详细的记录,同时通过计算机与运动员的运动状态、发力情况以及运动鞋的强度系数进行综合分析,以此作为选手的指导,并能够针对每个比赛场地赛道的不同,相应的改变选手所使用运动鞋的软硬强度和鞋钉的长短,使运动鞋的功能得到最大化的发挥,根据专家的研究指出,这套技术能够使短跑选手的成绩提高0。1秒左右,使跳远选手提高3厘米左右的距离,就算是对你们的跨栏项目也有一定的作用。而让我感到惊讶的是,这套技术我在科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