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再生传奇 >

第473章

再生传奇-第473章

小说: 再生传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千二百四十三家影院上映此片。可是,第一轮放映就出现了所有的电影院全部爆满,而且还有很多城市出现了观众排队等候购票的情况,在追星最疯狂的洛杉矶,甚至出现了长达两昼夜排队购票的情况出现,由此可见这部影片的吸引力。

首映礼的成功给华纳公司吃下了定心丸,巴里早在一个星期前就在好莱坞比弗利山的希尔顿酒店预定了这场豪华的庆功宴会,如今果然取得甚至超过了预期中的效果,那还不喜出望外。

整个庆功会和一年一度的金球奖颁奖晚会的规格一无二致,大量的电影明星,当红歌手,电影导演和好莱坞的名人纷至沓来,整个希尔顿酒店群星闪烁。

没有在第一时间参加首映礼,但在好莱坞其他影院看完我们这部影片的斯皮尔伯格、老牛仔伊斯特伍德、沃卓斯基兄弟、马丁·斯科塞斯、迈克尔·曼、亚历山大·佩恩、克里斯托夫·诺兰、彼得·杰克逊等著名导演激动不已,亲自赶到庆祝会现场为我喝彩;查理兹·塞隆、丽芙·泰勒、安吉莉娜·茱莉等好莱坞大美女在电影院看完影片后,获知有这么个庆功会,也前来致贺,将整个庆功会推向了高潮。

今天是好莱坞的节日,是华纳公司的节日,也算得上是我的节日。无数的人在看见我的时候,都露出尊敬的神色来,纷纷为我举杯祝贺。在他们心目中,能够创造出这样一部伟大作品的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人,而可以用神奇来形容。

到晚会的最后,梅尔·吉布森这位好莱坞最佳银幕爱侣也带着妻子罗宾赶来捧场,可以说,当今好莱坞最红的巨星全部都加入到今天的狂欢中来,让华纳公司和我赚够了足够的面子。

娜塔丽·波曼自从首映礼结束后,就紧紧地跟在我身边,接受着所有人的祝贺。此刻在她心目中,我的地位显得又高了许多。

当然,我也没有忘记刘依菲和安以萱她们,每次都会照顾到她们的感受,让她们始终没有冷场的感觉。其实,我的照顾更多的是心理方面的,面对着三位风格各异的东方美女,那些好莱坞的大导演、大情圣们可没冷落他们,许多更是开出了高额片酬,目的自然是博得美人的欢心。

不过三位女孩都清楚,私下里的接洽汉文集团都是不承认的,而且现场这些人,并不具备独立制片的资格,所开出的也大多都是空头支票,所想的不过是占占便宜。对此,除了薛恺琪表现得稍微热心一点外,安以萱和刘依菲则显得过于冷漠了。

确实,华人女星在好莱坞星途黯淡是眼前不争的事实,至少在我眼中这些女演员里就没有一个真正称得上成功的,即使是最近炒得最凶的章紫宜也不例外,因为她始终没有打入主流电影市场,饰演的都是一些非常另类的角色。

造成华人女演员始终红不起来的原因到底是怎么样的呢?我认为有以下的原因:第一,美国人最关注的中国片是功夫片和武侠片,虽然这两年我的异军突起,在好莱坞甚至可以用呼风唤雨来形容,但丝毫不能改变一般美国观众的这种偏见。在一般美国人的心目中,我已经不仅仅是个华人影星,美国人从我所在的“魔幻男孩”组合的性质把我认定为具有美国思维的人,尤其是今天首映的《爱与梦飞行》更是把这种认识打上了深深的美国烙印,可以说,在他们心目中,我就是美国人,所以我的成功也就相对容易得多。这也是当初我选择从男孩组合着手,进军美国歌坛和演艺圈的原因,为的就是美国人心目中的排他性。事实证明了,我的决断是正确的。

但是我的成功并不意味着华人在好莱坞地位的彻底提高,换作其他演员,即使有我成功的例子存在,在美国发展仍然是举步为艰,因为这是由民族特性决定的。对一般美国人来说,中国功夫充满了神秘感,功夫片和武侠片带来的是一种因文化差异而造成的惊奇,这才是他们最关注的。

李小龙让“功夫”成为一个通用的英语词汇,文风大哥、李廉洁此后成为好莱坞耀眼的双子星座,但他们靠的都是拳打脚踢,没有真正融入好莱坞的主流影片中去。我的成功出位靠的是“魔幻男孩”组合的力量,但将我推上事业巅峰的却是我的三部武侠题材的作品《踢馆》、《仙剑奇侠传》和《轩辕剑》,尤其是《轩辕剑》,由于炒作到位,再加上因缘凑巧,更是成为了全球电影市场有史以来最卖座的影片,这三部影片的成功,更是把这种“功夫”意识带上了顶点。相对而言,女明星在“功夫”上的魅力显然不如男影星,因此尽管杨紫琼、刘玉玲、胡凯利等已经在好莱坞大显身手,但从戏份、地位和饰演的角色等标准来衡量,她们的影响力还是很微弱的。

第二,角色的限制是华人女星无法逾越的障碍。只有经历坎坷、感情复杂、内心世界丰富的角色才能引起观众的共鸣,而得到这种角色的可能性对在好莱坞闯荡的华人女星来说几乎等于零。因为好莱坞电影的制作者大多数是西方人,他们通常是戴着有色眼镜来看待东方女性的,对东方女性的理解和刻画不够真实、客观、准确、深刻。

在好莱坞影人的眼里,有一对孪生的“滞定型”来定位华人女性,一个是“妖魔型”,她们通常是阴暗、堕落、色情的化身;另一个是“天使型”,她们显得美丽、纯洁、隐忍,而这两者正好代表了好莱坞电影中东方女性的两个极端,让西方人既感到恐惧又感到诱惑,所以在抉择上更是显得难以琢磨,因此索性抛弃这样的角色,即便有也只是点到为止,绝对不给华人女演员以发挥的空间。

这种简单化的思维定势使华人女星长期处于劣势,甚至可以说是显得非常被动。成冲就曾抱怨自己加入到好莱坞后最大的痛苦,是至今未找到一个真正的好角色。在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激烈的碰撞下,作为一个漂亮的非白种女人,从早期的黄柳霜、关南施、卢燕到如今的章紫宜、邬君枚、白玲,除了“打女”的角色外,她们在好莱坞似乎只能饰演妓女、妖女、小妾、穷家女或其他让西方人觉得刺激的角色,她们始终不能进入主流影片市场,可以说是好莱坞所有华人女演员的悲哀。

由史蒂芬·斯皮尔伯格监制的好莱坞大片《艺妓回忆录》,就是带着这种思维拍摄的。章紫宜虽然获得导演罗勃·马肖的赏识,出演片中第一女主角小百合,但她的屈辱是可以想像的。在片中她将和饰演母亲的龚丽大打出手,还将受到出演师傅角色的杨子琼的调教,其中有不少折磨、虐待和性爱的场面,甚至还有和日本男演员渡边谦的亲热销魂镜头,可以说演的是日本女人,但丢的却是华人女演员的脸面。

总的说来,在好莱坞,华人女星一般靠“脱”上位,靠打成名。如果想真正在好莱坞站住脚,还少不了用身体去贿赂制片商和导演,甚至为了取得大牌明星的认可,成为欢场上的交际花,而这绝对是我最不喜欢看到的。

前几次回香港,我就向刘依菲和安以萱分析过这个问题,她们听到后冷汗淋漓,自此以后就不再一门心思想着到好莱坞发展。当然,尽快构筑我的汉文商业帝国,加快资本的积累程度,然后以某种契机作为突破口,一举收购好莱坞的电影公司,逐步在好莱坞影片中推广华人文化,进而提高华人演员的地位,达到思想上的真正交流,使中国人不再神秘,这将是我以后发展的重点。只有从根本上改变美国人的思维定势,才能从根本上扭转华人女星在好莱坞的地位,涌现出可以比拟妮可·基德曼、珍妮弗·洛佩兹、哈里·贝瑞这样优秀的演员出来,当然,这需要数十年的努力,至少刘依菲她们这代是没有希望了。

庆功会当夜,华纳公司敞开了酒水和食品供应,据说仅仅在名酒上的消耗就达到了上百万的美元,让不少此中高手笑逐颜开,决定今晚是不醉不归,痛快地畅饮一番。

就在我和娜塔丽·波曼窃窃私语,说着缠绵的情话的时候,迈克尔·曼找上了我,向我讨教执导心得。对此我有些震惊,这个兼制片人、导演、编剧为一身的电影奇才,居然会向我这个后辈讨教成功经验,确实远远地超出了我的认知之外。

迈克尔·曼出生于上世纪四十年代的芝加哥。与其他不少苦熬出头的导演一样,他先是为电视台制作剧集,并埋头撰写电影剧本。这一段时期的历练无疑对迈克尔之后的电影生涯有着深远的影响。由于是拍摄电视剧出身,迈克尔的电影总是充分考虑到观众的感受,不会是专讨影评人欢心的阳春白雪;而他为电视台制作的几乎是清一色的警匪剧集,显示了导演对类型片的兴趣和天赋。他加入好莱坞后执导的《盗火线》、《惊爆内幕》、《借刀杀人》,可以说是一名成功导演必须研究的教材型影片,通过学习这些影片的剧情,了解其间的技巧,能够使一名导演迅速成熟起来。当初我执导影片,也曾经在这方面狠狠钻研了一把,没想到今天老师反倒来找我这个学生来讨教问题了。

就在我不知道该说什么是好的时候,《蝙蝠侠》的执导者克里斯托夫·诺兰,《杯酒人生》的导演亚历山大·佩恩都加入到我们谈话的圈子里来。这两位可都是好莱坞的新锐导演,但他们执导的影片在风格上都有其独到的地方。

克里斯托夫·诺兰是一个结构主义的颠覆狂,他执导的影片会让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情不自禁地设想猜测最终的结局,他的另外两部作品《记忆碎片》和《党羽》堪称其代表作品,他在影片结构上的把握可以说是无出其右者。亚历山大·佩恩的影片倒显得中规中矩,他一般爱将尖锐的社会讽刺融入轻快的喜剧中,善于塑造生动的人物形象。他对社会问题的处理往往是举重若轻的,富有强烈的幽默感。他给美国的喜剧创作带来了一股清风,一改最近喜剧片中肮脏的“厕所味”,显示了喜剧也具有表现严肃主题的可能。

面对三位大师,我自然不敢怠慢,将我的创作理念和执导追求的风格娓娓道来,让他们是连连点头。其实我所说的东西都是他们在日常执导中常常运用到的,只不过我综合了各家所长就是了。比如《爱与梦飞行》这部影片,就有亚历山大·佩恩的美国式幽默在内,所以长达三个小时的电影观众看起来才会觉得时间流失得是如此之快。而我在拍摄的时候,也吸收了克里斯托夫·诺兰在结构上的把握,始终让观众想看看最终的结局会是怎么样的。可以说我正是充分吸收了他们的经验,这部影片才会取得预期的成果。

交谈后不久,剧组的三位副导演简森、乔伊·兹维克和迈克尔·摩尔也加入到谈话的行列中来,一时间,在我身边拉起了个小圈子,这里成为了探讨执导风格的一场小型讨论会。

在庆功会行将结束的时候,彼得·杰克逊和华纳公司的御用导演迈克·纽威尔携手来到我的身边。如今的北美电影票房排行榜上,《金刚》和《哈利·波特和火焰杯》分列第一、二位,他们是当前最关心我的影片票房的导演。毕竟北美地区的院线资源是有限的,如果我的影片大卖,对这两部影片的票房都是一大冲击。

彼得·杰克逊的《金刚》来势汹汹,从12月14日影片上映以来,还不到两周的时间里北美地区已经席卷了一亿五千万美元的票房,可以说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