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天才重生 >

第192章

天才重生-第192章

小说: 天才重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姚玉华、潘之远和刘承诚。也都陪同庞钟华一起,站在书桌的两侧,看着准备下笔的我,姚玉华脸上是带着认真的表情,潘之远和刘承诚则是一副严肃的表情,带着一丝审视的目光看着我。

刘主任也好奇地凑到了书桌旁,看着准备书写的我,一脸好奇。

林景明是见识过我的字的,那端庄大气的楷书和流畅地行书,让他这个天天练习毛笔字的人都羞愧不已,想到仅有的两次看到我写字,那让自己看着舒服至极的姿势,林景明的脸上露出了浓浓的期待,甚至连刚才想要庞钟华的签名字贴的事都有些忘记了。

我凝视着面前洁白地宣纸,缓缓地提起了手中地笔。

看到姚玉华的手势,小礼的音响里,又传出了刚刚的古琴曲《高山流水》。

铮然的琴声中,我手中的笔径直朝纸上落去。

和着音乐的律动,我手中的笔时缓、时急、时轻、时重,缓时若太极云手,不带一丝火气,急时则势若奔雷,一动千里,轻时若和风轻拂,悄无痕迹,重时却如携万斤泥沙,既重且涩,然而,这几种截然不同的感觉,交替之间,却浑然天成般不露一丝斧凿痕迹。众人看着我写字,徒然而生一种感觉,就好像那不是在写字,而是我在随着音乐的旋律,用手中的笔在纸上跳起了舞蹈一般,那舞姿是那般优美,如同踏着音乐的节奏流淌出来的一般。

看着在书桌上奋笔疾书的我,庞钟华眼睛越来越亮,看着那全神投入的、带着一股纵横捭阖气势的我,庞仲华像是突然间抓住了什么东西一般,整个人突然兴奋了起来。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我写的,正是刚刚庞钟华拿来做示范的那首诗《枫桥夜泊》。

毛笔在宣纸上点、涂、划、抹,姿意纵横,和着古朴的琴音,脸上那带着些许癫狂神色的我,唇边却荡起一个仿佛超然物外的笑容。

“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和着我写字的节奏,庞钟华竟不自觉地大声脱口吟了起来。

听到庞钟华吟的诗,我的笔意更显颠扑淋漓,豪放不羁,纸上那一行行、一缕缕的草书真刘承诚和潘之远两个人的眼睛瞬间睁得老大,满是不敢相信的神色。原来还以为我上来纯粹是来闹着玩儿的两人,此刻终于意识到自己的想法是多么可笑。两个人对书法都不是外行,自然可以看出我此刻的草书,写的是相当见功力的,更何况,在一旁看着的庞钟华,竟然吟出了唐代诗人杜甫的《钦中八仙歌》。两个人都清楚,这一句,是描写谁的,那是“草圣”张旭!

同这几位书法老师或激动、或惊愕的神色相比,下面的学生眼中,则更多的是迷惑和不解,他们平时所接触的最多的书法形式,就是楷书和行书,至于草书,只是在书法鉴赏课上,听老师约略提到一些,因此他们丝毫看不出我的字好在哪里,前面几位老师由于都是低着头在看我写字,因此自然也看不到他们脸上的表情,因此大多数人看我写字,只觉得在乱写一通。

“这哥们儿在干嘛?学人家写草书吗?当了明星也不能这么随便玩儿吧,这也太不尊重人庞老师了吧。”一位男生笑着说道。

“你知道什么呀,没准儿人家写的真好呢,你没听到庞老师刚才都念诗了吗?”旁边的一位接着道。

“那诗什么意思啊。”刚才那位男生不解地问道。

“我也不知道。”这位仁兄挠挠头,呵呵笑着说道。

而此刻,庞钟华那几句诗余音未散,我却已将笔一收,完成了整幅作品。

痛快地叹了口气,刚才写字时那种畅快淋漓的感觉,让我也觉得十分过瘾,将笔放好,笑着对边上的庞钟华说道:“庞老师,我写完了。”

然而,庞仲华却对我的话似乎没听到一般,身体仍然保持着刚才看我写字的姿式,目光流连在那幅刚刚完成的《枫桥夜泊》上。

流畅且具动荡感的线条,充满着无限的生机,笔力劲健入骨,通篇作品充满着一股动态美,如旋风式的线条组成的狂草,给人以绵绵不绝、气贯长虹之感!庞钟华完全被眼前的这幅作品震撼了。而在他的印象里,单纯的一幅书法作品,却带给他如许的震撼,在他一生当中,也仅仅有两次而已。而第一次,是在他去西安碑林时,看到的颜真卿、王羲之的原碑。

庞钟华看着这副字的目光,越来越灼热,不禁伸出右手食指,沿着那字的轨迹凌空虚划了起来。

第二百八十章 正楷

看着庞钟华沿着我刚刚写完的作品比划,大家都很迷惑,不知道他在干什么。只有旁边的两位美术老师隐隐有些明白,这位书法名家,恐怕是在通过这种方式,来体会我刚刚完成的那副字的韵律。只是,我写的真有那么好吗?两个人虽然是教美术的,但对于书法鉴赏,只能说是略知一二,刚刚看了我的字,两人的感觉也只是“不错”而已,不理解庞钟华为什么会露出这样的表情。

凌空虚划了一遍之后,庞钟华脸上露出了满足的表情,如同刚刚享用了一次美味盛宴般,那意犹未尽的神色,任谁都看得出来。

又仔细地端详了一番这幅草书,庞钟华轻轻叹了口气,抬起了头看着身边的我,终于开口说话了。

“李利同学,你今年多大了?”

庞钟华看完字,第一句话居然问的是我的年龄,这让许多好奇他会做出什么评价的同学们感到有些奇怪。

我却是笑着回答道:“十九了。”

“难得,难得啊!想不到一个十九岁的大学生,居然可以将草书写到这样的程度!我今天没白来啊!李利,你学习书法多少年了?”

“不到一年吧。”我笑着说道。

“不到一年!!”庞钟华再次被震撼了,看着我的眼神,如同看着一个怪物一样。

被这样的眼神看得有些不自然,我只好笑了笑。

其他人看到庞钟华这有些失态的举动,也有些奇怪,但也隐隐猜测到了,恐怕我确实写的很好,庞钟华才会露出这样的的表情。

“天才!天才啊!不到一年的时间,居然可以将草书写到这样的境地,这,这真是太难得了!”庞钟华此刻的目光中充满了炽热,看着我,如同看到一件稀世珍宝一般。

看到庞钟华居然给出了这么高的评价,旁边的领导和老师以及下面的同学们心里的惊讶程度简直不亚于一次小型地震,我在音乐上的天份就已经够强悍的了,没想到居然还能够在书法上得到这位大师这样高的评价,实在是众人有些无语。

“唉,同样是在一个学校上学的学生。可这差距,未免太大了些吧。”这是刘宇环听到庞钟华地评价后,心里的第一个想法。自己在学校的书法小圈子里,也算上是一号领军人物,因此她的心里一直有些小骄傲,刚才庞钟华对她的评价也不低,但很显然同我比起来,她差远了,而且还不是一般的远。

“那副字,真有那么好吗?居然能够让庞钟华老师用评价张旭的诗来评价他?”刘宇环心里还是有着一丝怀疑,要知道,草书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欣赏得了的,起码刘宇环就没看出我那副字好在哪里。

刘宇环心里的怀疑。恐怕也是在场所有同学们的怀疑,不过既然有庞钟华这个权威在,他们自然不能提出什么置疑,不过心里,却还是有些隐隐的不服气的,尤其是那些书法小组的同学们。

“庞老师,您太过奖了。”我听到庞仲华这样的赞誉,心里其实早已预料得到,只不过我表面上还是谦虚地笑道。

“不,我说的都是事实。李利,从你的字里,我感受到了一股音乐的律动,就像我刚才讲的那样,没想到你已经将这个道理理解得这样深刻了,真是难得啊。”庞钟华赞叹道。

随即问道:“对了,你的书法是和谁学的?”

“哦,教我们写字的是刘承诚老师。我说着,将目光投向了一直在旁边看着的刘承诚。

我的这番话,立刻让刘承诚脸上绽放出了灿烂的笑容,仿佛是三伏天吃了冰激凌一样舒服,刚刚因为看到潘之远出风头而有些略微不快的心情,立刻好得不能再好了。

“呵呵,刘老师,你这个学生可了不得啊,我还是第一次看到将草书写到这个程度的年轻人,我看,就连我们协会的那些老家伙们,也不见得有这份笔力啊。”庞钟华看着刘承诚,笑着说道。

“没什么,庞老师,这都是这个孩子天份好,我只不过是指导一下罢了。”虽然心里很得意,但刘承诚还是有自知之明的,我从去年到现在,一共上了几次书法课,他的心里可是有数的,要他把这份功劳揽到自己的头上,他的脸皮还没有厚到那个程度。

“李利呀,你能不能再给我写幅楷书看看?”庞钟华收回看向刘承诚的目光,重又看着我说道。

“哦,好吧。”我很痛快地答应了庞钟华的要求,随即又拿起了笔。一直在旁边看着地姚玉华赶忙要拿起我刚刚写好的那幅字,准备换上一张新的宣纸,却被庞钟华制止了。

“我来我来。”庞钟华一边说着,一边小心翼翼地将那幅我写的草书拿到了一旁的桌子上,庞钟华的动作很轻,仿佛生怕破坏了这幅作品一般,他的这个动作,看得大家又是一阵感叹,一幅字,居然让这个华夏国现在风头正盛的书法家看重到这个程度,真是让人看的有些目瞪口呆啊!

看到我又准备开始写字,而且这次写的是楷书,下面的同学们一下来了精神,都纷纷将身子向前倾斜着,试图让自己看得更清楚些,更有几个胆大的同学离开了座位,准备到前面看去,但很快被学生会维持秩序的同学发现了,将他们赶了回去。刘玉华主任、姚玉华这次也围了上来,和两位书法老师一起看着。虽然对草书不太懂,但楷书还是能看得出来的。

略作准备后,我凝神悬腕,运笔写了起来。

楷书又称正书,或称真书。其特点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始于东汉。楷书的名家很多,如“欧体”(欧阳询)、“虞体”(虞世南)、“颜体”(颜真卿)、“柳体”(柳公权)、“赵体”(赵孟)等。可以说,楷书是一切书法的基础,也是每位初学书法的人必须要练习的一种体,就如同钢琴中的车尔尼练习曲一般。楷书最常见,但也是最易学难精的一种字体,十分见功力。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我写的,赫然是华夏国第一代领导人mao主席那首最为世人所熟知的《沁园春。雪》。

我写的是中楷,只见随着我手腕的挥舞,一个个挺拔峻丽的正楷跃然纸上。

单看我写字的姿式,庞钟华就暗赞了一声,我的用笔刚劲峻拔,笔画方润整齐,结体开朗爽健,那风范气势,已经隐隐有大家之风了。

再看我此刻脸上的表情,早已不复刚才写草书时的那副癫狂之色,而是一脸肃然,目光中正平和,透着一股沉稳之色,正和了楷书的特点。

《沁园春。雪》这首词比较长,再加上楷书的书写又比较慢,因此这一次,我足足用了十来分钟,才完成这幅作品。

从我写下第一个字开始,下面原来还有些不服气的一些人便立刻没了脾气。草书他们看不懂,不代表楷书他们也看不懂,我那一笔漂亮的楷书,刚一亮出来,就将他们震了,在他们看来,就是两位书法老师,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