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重生之学霸 >

第2章

重生之学霸-第2章

小说: 重生之学霸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后是高考,她彻底失利,只考上了一个三本,一年的学费就要两万块。

父母还是咬咬牙,给她上了。

然而在下学期的时候,弟弟要结婚,刚巧一个亲戚说要给她介绍一个人家,家里条件不错,想找个有学问的媳妇……

她辍学结婚了。

因为这个,她怨了父母很多年。

在她终于也为人父母之后,才想通。

她有什么资格怨恨父母?

父母在她身上花费的时间精力和金钱,远远多于弟弟。

她的人生,是她自己糟蹋的,跟任何人无关!

孟时深吸口气,脸上露出一个微笑。

不一样了,一切都会不一样的!

小学的课程实在是没什么好说的,对于她来说,简直是再简单不过了。

而且,孟时也很郁闷。

小学三年级,实在是不需要她多努力去学习的。

这些东西,她的基础很好,真的很简单很简单。

她总感觉自己的时间是浪费了!

可是让她跳级的话,她也不愿意。

她不想让自己成为异类,哦不,天才。

她并不是天才,只能算是个一般聪明的孩子罢了,她不想因为自己暂时的领先,而被冠上天才之名。

其他的孩子或许会因为一些名头而开心激动,但她不会。

盛名在很多时候都是累赘!

那么,现在上课的时间也不能浪费,她能做些什么呢?

青春小说。

没错,就是那些带着蛋蛋忧伤疼痛的青春期文字。

说起来,孟时一直的语文成绩都很好,尤其是作文,经常能得高分。从小学的时候,就喜欢看各种书。从小学时的童话故事、作文书,到初中高中时候的青春文学等等的,还有读者文摘杂志名著,她什么都看。

后来结婚之后,她实在是无聊到要发疯,她就爱上了网络小说。

小说中那瑰丽的世界,填补了她内心的孤寂。

她也试着写小说。

刚开始效果很不好,因为她是按照那种青春文学的方式写小说的,言辞之间都是无病□□,根本不符合网络小说的节奏。

后来她看得多了,慢慢地自己也摸索出来了。

渐渐的,她的网络小说也写的不错,甚至好的时候能月入两万多。

她很开心,用这些钱给父母买礼物,逢年过节的时候给他们邮寄一些钱……

正是因为有这些经历,孟时才会想到要写青春小说。

当年的《花季雨季》,还有《青春旋律》等等,可是无数青少年们,尤其是女生们,最喜欢的杂志了。

当然了,这些东西对于小学生来说,还是太遥远了。

想好了之后,孟时就打算开始写大纲。

可刚要动笔,她忽然又停住了。

不对劲。

她刚才就觉得有些不太对劲,只是一时之间没想起来到底哪儿不对劲。

这会儿,她终于醒悟过来了。

那些蛋疼的清纯疼痛文字,会流行,会因为某四超级流行,但不是现在!

孟时暗自敲自己的头,真蠢。

现在是89年啊,不是99年!那什么花季雨季的有没有创刊还不一定呢,这些东西她可记不住。

深吸口气,她开始把目光瞄准别的杂志。

她印象之中,大约这个时间段,她所能记住的杂志还有其他三本,《小说月刊》、《科幻世界》和《今古传奇》。

第一是《小说月刊》,她差不多已经忘了其中的很多故事,不过到底还能记得,这杂质一般都是写实的现实主义小说。这里对文字的洗练程度要求,绝对是很高的,而且这里的小说往往都是以小见大,来反应社会现状人性善恶等等的。

怎么说呢,这样的小说,孟时写不出来。好吧,就连抄,她也抄不出来。她当然还记得一些很精彩的现实主义故事,问题是,她记住的只是故事,写出来的感觉肯定不对。

《小说月刊》,Pass。

第二是《科幻世界》。

这可是她的大爱啊。高中的时候学校阅览室里有很多期的《科幻世界》,她基本上每一期都不会错过。只不过那时候还只能在书本上看看,到了后来,电影的场面越来越宏大,科幻就更让人情难自禁了。

但凡是火热的精彩的科幻影视,她基本上都看过。不过到了后来,小说倒是看得越来越少了。

相对来说,科幻对文笔的要求不是太高,对故事的设定,和科幻元素的要求,就比较高了。

不过,这恰恰是孟时擅长的,或者说,是因为她见过太多新奇的科幻设定了,所以这个应该可以写得出来。

第三,《今古传奇》。

这份杂志算上基本上都是通俗小说,曾经,她最爱的就是武侠版。

这个时候的武侠还是纯武侠,如果她加上一些玄幻的元素……也不知道行不行。

纯粹的武侠,孟时以为,庸梁古已经把能写的都写完了,完全想不到既有新意,又吸引读者的。

可如果加上了玄幻内容,书的新意倒是有了,就是不知道在这个时候,读者能不能接受!

思来想去,孟时还是决定把第一份稿子,投给《科幻世界》。

那么要写什么,就也是个问题了。

一想到科幻,各种大片就在她脑子里转。

这个时候,已经有了卡梅隆的《终结者》,也有了《异形》《深渊》等等的。

她所能想到的最厉害的一本就是,《侏罗纪公园》。

没错,《侏罗纪公园》是一位M国作家的书,写于1990年,也就是明年。91年的时候,开机,由斯皮尔伯格拍摄,93年上映。全球票房高达九亿美金!

这样的经典之作,孟时自然看过,还不止一遍。

想象一下,这片子是93年在M国上映的,孟时大概是在97年左右的,当时是跟《泰坦尼克号》一起看的,所以时间上还能记住。

在接触到这些片子之前,孟时在国内看到的就只能是《地道战》《金沙江》这类的影片,可想而知,在最初看到这样的大片时,对孟时的冲击力有多大。

看了一遍又一遍,她甚至能完全记下每一幕的剧情!

深吸口气,孟时已经决定了,就是它了。

她开始动笔,在纸上写提纲……

第03章

孟时对《侏罗纪公园》的故事走向很清楚。

当时因为太感兴趣,她还专门找过原著小说看。电影因为篇幅问题,并未把小说中描述的全部展现出来。

提纲写的很顺畅。

但是真正开始动笔写,她又迟疑了。

故事的背景、人物,全都是M国的,如果将这些改为华夏背景……完全不合理。可是《科幻世界》是华夏的科幻杂志,写国外背景的,能行吗?

到底是写M国背景,还是华夏背景?

这个问题孟时想了一分钟,果断地决定,依旧写成是M国背景。

不过,她决定把故事中,侏罗纪公园的主人,也就是国际基因科技公司总裁哈蒙德的孙女,设定为一个华夏女孩子阿澜。这个很容易,设定阿澜是被收养的就可以了,处理起来并不困难。

另外就是,将故事整体作为阿澜的回忆录,从阿澜的视角来讲这个故事。

……

从人设到提纲,再到背景资料。

孟时花了一周时间,将这些一一填充起来。

最后把全稿写完,并且修改过很多次最终定稿,已经是一个半月后的事情了。

全篇十二万字,对于杂志来说这算是长篇连载了。

大概是太小心翼翼了,孟时竟然花了这么长时间。

在这小地方,找个打印机是相当困难的事情,孟时只能一笔一划地写手稿,改了一遍又一遍,最终定稿之后,又重新誊写了一遍。

她的字有些不太像女人的温婉性格,她曾经练过硬笔字帖,不能说有多好,至少看着不会让人觉得碍眼,还算大气。反正,再怎么样也不像是一个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字……

十二万字,誊写在稿纸上,好大一叠呢。

至于说《科幻世界》的投稿地址,孟时就又费了一些功夫。

在这地方,找本这样的杂志,真是难上加难。

从开始决定往《科幻世界》投稿时,孟时就已经在搜寻这杂志的信息,尤其是投稿地址和电话啊什么的。

最终,还是在半个月前,跟爸妈一起去城里看望住在三姑家的奶奶时,孟时说是去门口玩,却跑到了附近的邮局……终于找到了一本《科幻世界》。

她匆匆看了一眼,把地址电话都记清楚之后,赶紧跑出去,立刻拿出口袋里的笔和纸,把地址电话写上,收好,以免忘记……

孟时来到镇上的邮局,要了一个大的信封,把稿子装进去,又买了邮票贴上。

连信封带邮票,三毛钱。

写好地址和联系电话之后,孟时才松了口气。

可是她根本就忘了,这个时候,一分钟的电话费可比你这邮费贵多了,哪家邮局在找不到收信人时也不会打电话通知的。

信寄出去了,剩下的就是等待。

这时,小学三年级的期中考试也到来了。

只有语文和数学,上午半天就考完了。

考试实在是太简单了,哎,她大半的时间都是在空想。

考试时间一到,她就迫不及待地交卷。

镇上一小,每个年级也就只有两个班而已。

孟时和邻居尹笛、孟莎莎都在一个班。考试完了就一起收拾书包回家。

“孟时你数学最后一题答案是多少?”孟莎莎问道。

孟时眨眨眼,“忘了。”

她是真的忘了,甚至连题目都忘了。

因为交卷时刻,距离她做完题目已经很久远了,况且,那些题目好像都没什么分别啊,都是最简单的加减乘除运算,最多也就是三位数的……

孟莎莎一笑,“你不会是没做吧,怎么可能忘了?这次的考试题真难,哎,我都不知道能不能及格。”

尹笛也点点头,“就是,我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才考了七十分,你们俩都是八十多。”

孟莎莎摆摆手,“说不定我这回还不及格呢。孟时肯定考得好,看她都不说话。”

孟时嗯了一声,没多说什么。

过了两天星期天,周一上学。

老师进教室的第一件事,自然就是发试卷,公布成绩。

班主任杨老师进来之后,脸色很是严肃。

“我们班这次考试,成绩可不如二班。不过,最高分出在咱们一班。咱们班语文,有个99分的。就作文扣了一分。”

杨老师故意停顿了一下,吊足了同学们胃口,才笑着说道,“孟时,99分,全班第一!”

哗!

顿时,全班的学生都朝她看过去。

孟时嘴角抽了抽,勉强笑了笑。

杨老师把试卷拿下来给了孟时,又说道,“我专门看了看咱们班的数学成绩。咱们班,数学最高分是100分。你们知道是谁吗?”

学生们都摇头。

杨老师满意地笑笑,“还是孟时!”

哗!

又是无数的注目礼。

孟时简直有些想哭。

要不要这样啊?

随便找个成年人,来上俩月小学生三年级的课,不骄傲不自大地一天天做作业,一遍遍地按照老师要求背课文……他期中考试也绝对能拿这个成绩。

大人比小孩子多的,就是自制力和专注。

她要是还考得跟以前一样不上不下,那真不知道要说什么好了。

这样的表扬,在孟时听来真的是……老脸都红了。

杨老师的表扬还在继续,“孟时上学期末考试的时候,语文85,数学88。这次考试进步很大,都要向孟时学习……”

语文老师表扬一番,接下来数学课上,数学老师又来了一番。

同学们一张张稚嫩的脸上,都挂着羡慕佩服或者是嫉妒的表情。

好吧,虽然孟时觉得挺脸红的,可心底的确又有一种发自内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