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扶摇 >

第335章

扶摇-第335章

小说: 扶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问题是,王国华在开发区这么折腾下去,苗云东实在是不放心。总的想个办法扭转这个局面吧?面对政敌压迫的气势,苗云东自身的底气不足,想折腾对方又找不到破绽。

呆呆的坐了一会,苗云东突然从位子上跳起来道:“小何,吩咐备车。”

王国华回办公室的时候要经过一片空地,半道上觉得似乎有谁在看着自己,猛的一回头,区委那边的楼上一个人影晃了一下。王国华没在意,这个院子里偷窥的人多了,虽然刚才那个目光给自己的感觉不是很舒服。

石云清的办公室在四楼,门口站着一脸悻悻的副区长高陵。走进石云清的办公室时,里头石云清冷笑道:“老高,人都走了,你看个什么劲?”

主要分管农业的高陵在区政府那边算是少壮派,知道他根底的,都会想起以前跟在前任江东市委书记身边的那个意气风发的高秘书。应该说前任老书记还是很厚道的,临走前把高陵的正科级变成了副处级,要知道老书记离开时向组织上就提了这么一个人事要求。

可惜的是,高陵对老书记并没有太多的感恩之心,一个去了政协养老的家伙,居然连一个省人大副主任都没混到。“人走茶凉”这个话不是说来玩的,老书记没能提一级,去了省人大之后便一病不起。一个人离开权利的岗位后,身边熟悉的人嘴脸的变化虽然早有准备,但是真的发生了,还是会很不适应。

“云清书记,王国华这一次闹的有点不像话了,你也不站出来说几句话?”这句话的尾音被拔高了几度,听起来有点酸。石云清在红杉区,要说道关系还不错,也就是高陵了。

高陵是个什么东西,石云清很了解。不过两人终归是老相识了,当初在老书记的家里没少见面。旧情不旧情的不去说他,两人多少有点通病相邻的意味,走的近一点很正常。

“我说?你怎么不在区长办公会议上说?我听说,王国华倒是定下一条,凡是大事,都要在区长会议上走一遍。你可不是没说话的机会吧?”石云清很不客气的顶了回来,高陵白净的脸上泛起一丝红,很快便退散。

“我连常委都不是,你说我说话有用?”高陵看似自嘲的笑了笑,石云清起来给他泡了茶,叹息一声道:“再怎么着,你在区政府那边分管的一块还是能说了算。我呢?这个副书记,上面有两个大家伙盯着我呢。”

石云清心里很看不上高林,觉得这家伙在自己面前缺乏尊重。好歹老娘是排名第三的常委,在一个连常委都不是的家伙,在我面前装什么大头蒜?

高陵的心里也很看不上石云清,觉得她总是喜欢摆副书记的架子。你跟别人摆架子就算了,跟我摆什么架子?尼玛,当初老子跟着老书记的时候,是谁见了面不管不顾的巴结过来的?没有老子在中间穿针引线的,这个党群副书记有你什么事?

可想而知,人与人之间太了解了真不是什么好事?两个面带微笑,心里相互腹诽的家伙,端坐之后互相琢磨着对方。

“云清书记,开发区的事情,我看你可以去向林书记汇报一下。”高陵给出一个建议,实际上没安好心。撺掇着石云清去告王国华的叼状。

石云清心里很明白高陵对王国华的嫉妒之心,别说高陵嫉妒了,石云清又何尝不嫉妒?问题是,石云清太了解这个家伙了,真的按照他说的去做,倒霉的肯定是自己。

呸!想拿老娘当枪使?别说眼下不是什么好机会,就算是有好机会,老娘也要给你下点眼药。就你还想惦记着往上爬,做梦吧你。谁不知道谁啊?最近一段时间,你至少去林书记那里十几趟,也就见了一个林书记吧?孟秘书都告诉我了,说你这家伙,看她的时候眼神太讨厌了。真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居然敢打孟秘书的主意。

高陵对王国华不仅仅是石云清猜想的嫉妒那么简单,前些日子因为明远化工污染了菜农的菜地一事,王国华请高陵去办公室坐了一会。还算可气的表达了一下对高陵分管农业方面的关注,对此高陵很不满意。觉得王国华有越权的意思,有针对他的意思。

实际上高陵对于分管的工作,除了分管行局的头头脑脑之外,别的几乎一无所知。所以,对于王国华表示的关注,高陵越发的敏感。觉得,自己受到了压迫。嗯嗯,被感觉到受压迫的人还不止高陵一个。

第四百零七章 反抗(上)

高陵和石云清之间的交流算不上不欢而散,顶多算是一次没能互相满足的会面。很明显这两人都不上那种可以在合作中做到互信的人,事实在合作中做到互信是一个笑话,只不过眼前这两位的程度更加严重一点,因为他们之间的合作,不能算是合作,双方都想利用对方的心思占了主流。

公安出手后,开发区的企业主们多少被震慑了一下。不过仅仅是这样,并不足以让他们付出不算太多的利益。不是这些企业家良心和道德有多败坏,只是国情如此。人人都在看着几家污染最严重的大企业,他们不动,凭什么让我们动。

公安局还算客气,只是教育了一番,罚了几千块钱,几个企业家基本都被放了出来。唯一没放出来的是明远化工的一个副经理。按说这些人的行为,拘留十几天都是够的。可惜眼下的大气氛就是发展经济,公安方面对待企业家的态度相对柔软。

言伯亲处理完之后又做了汇报,王国华听完之后不置可否,只是表示知道了。李国光倒是皱着眉头在下午下班前找到王国华道:“区长,就这么把人放了,我看他们未必肯就范。尤其是几家电镀厂的港商,他们在内地被惯坏了。这次少少的罚款,回头肯定要搞名堂。”

王国华还是不置可否,只是嗯了一声道:“我知道了,你去忙吧。”

对于王国华不肯跟他表现的太亲热一事,李国光没有丝毫的怨念。反倒是王国华要表现的亲热了,李国光晚上就得做噩梦了。其实李国光也挺无奈的,这样对待王国华并不是他的本意,只是有的事情容不得他不去做。

李国光也没法跟王国华去接受,只好抱定一条,日久见人心吧。说起来相处了一段时间后,李国光对王国华的认识发生了一些变化。以前觉得王国华也就那样,穿好的吃好的住好的,女人照样搞的不亦乐乎。现在再看王国华,觉得这家伙虽然是很讲究生活质量的混蛋,但是不朝公家伸手,真心实意的想把去里的经济搞上去。

李国光离开的时候,邓吟摸了过来。邓区长最近有个习惯,只要王国华上班,每天都会来王国华这里坐一下,倒不是邓区长要拍领导的马屁。而是邓吟每一次跟王国华谈工作,总能得到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关键是王国华提了建议之后,并不会插手邓吟分管的部门。

这不,邓吟再次出现在王国华的办公室里,很自然地就谈起了工作道:“区长,最近有一些政协委员跟我反映,一些乡镇企业贷款太难了。银行设了一个固定资产至少要五千万的门槛,大部分中小企业都打不到这个标准。省里搞的那个信托基金倒是能贷到一点,但是利息是银行的两倍。”

王国华听了笑道:“老姚不是分管金融么,让他出面协调一下嘛。”应该说这个事情有点敏感,王国华不想搀和进去。根据王国华上辈子的记忆,本年度南天省将爆发一次信托基金危机事件。原因是一次巨额的骗贷,引发了一连串的人物纷纷落马,最后直接导致了省信托基金的大调整。

其实这个事情,王国华已经在许南下的口中得知了一些端倪,只是不知道该不该去捅一下窗户纸。王国华还是有点犹豫,不能表现的太妖孽了。

没能从王国华这里得到建设性的意见还是第一次,对此邓吟也不丧气。又谈了一些工作才引出另外一个话题道:“区长,我听说开发区的两个港商去了市里,还放出话来要告你,市里不管,他们就去省里。”

王国华听着一乐道:“这事情怎么算我头上去了?分明是李国光在分管环保,呵呵,告就告吧。”王国华无所谓的语气让邓吟多少有点揪心,当下发展经济是大势所趋,官员对于港商还是非常在意的。

“这事情可不能马虎了,万一有人拿这个事情做文章,扣一顶领导干部带头破坏经济建设的帽子。”邓吟对于这种路数相当的了解,一句话点出在里头的惯用伎俩。政治斗争,从来都是从抹黑对手开始的,从来都是对自己的问题看不到,别人的问题拿放大镜来找,一旦找到一点点“问题”,立刻给你无限放大,上纲上线。

这个事情,说起来就是一个环境保护的问题。但港商一闹腾,很容易被引出“区政府个别同志无视中央的令五申的经济政策”之类的大帽子。灰尘一样肉眼都看不到的问题,被拔高到路线问题这都是套路了。

邓吟的提醒,王国华还是很感激的笑道:“我记下了,一定会认真对待。”

这个提醒很及时,小看了这省市官员对于港商的重视程度,王国华搞不好就要吃大亏。有许南下撑腰又如何?许书记掌握大局是不假,官做到省委书记这个地步,也不是什么是事情都能随心所欲的。正所谓官越大,受到的掣肘和牵制越多。

邓吟前脚刚走,王国华后脚就给言伯亲打电话,让他抓紧一点明远化工的事情。只要抓打明远化工这个违法出售麻黄碱的典型,狠狠的杀鸡给猴看,其他的自然都不是大问题。

王国华的电话言伯亲自然不敢怠慢,表示最多两天就能解决问题,刑警队的人已经到了丰海。同时言礼孝多少有点担心的表示,万一丰海公安不肯真心配合的顾虑。言伯亲这个担心不是多余的,警匪勾结的事情这些年经济发展起来后,可谓屡见不鲜,公安给黑恶势力做保护伞的事情绝对有可能发生。那个所谓的贸易公司,买那么多麻黄碱回去,绝对不是用来做保健药品的。

王国华听到这个话,立刻想起之前言礼孝带人来说情的事情。提醒一句道:“你给言秘书长打个电话,省厅的龙厅长,言秘书长应该能说的上话。”

王国华考虑过给上面提前打一个招呼,但是想了想又决定放弃。眼下因为开发区的事情,区里就像一个鼓起来的脓包,各种坏水都在蠢蠢欲动。以其提前打招呼,不如让这个脓包炸开,让一切嘴脸都露在外面。

王国华的自信,来自于立身的一个正。从头到尾在开发区的问题上,王国华从没有为了私利。王国华甚至希望,那几家被停产的企业负责人,直接闹到省里去。只要开发区的那些工人不闹出群体事件来,就没什么好担心的。

拿起电话,王国华打给李国光道:“国光同志,有个事情你注意一下。环保局处理污染企业的同时,要加强环保的宣传,要让企业的员工知道,政府抓环保,也是为了职工的生命安全考虑。还有,又政府出面组织一下几家企业的员工到医院进行体检,我担心不仅仅是周边的群众受影响,企业的员工很可能存在更多的问题。”

李国光听到“国光同志”这个称谓时,心里多少有点苦涩。想起了那一夜李国虎说的那句话,这两天王国华对他的称呼,一直是这个。这种生疏和距离感,让李国光非常的难受。

“好的,我这就安排。”李国光的语气还算保持的比较正常,有的事情他也很清楚,大家都不是小孩子了,不会因为一句话或者一两个保证就能改变什么。这是个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