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文革恋史 >

第170章

文革恋史-第170章

小说: 文革恋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您就只是给卫立煌当秘书再没有干其它的事?这倒是挺舒服的美差。”铁戈有点想当然。

“你以为我跟着卫立煌就是做这些事呀?卫立煌一上任就把长官部从昆明搬到保山的光尊寺,当时我们长官部的人住在马王屯,卫立煌召开重要的军事会议都在光尊寺,我经常跟他一起去。后来卫立煌又让我到长官部的参谋部帮他制订滇西会战作战计划,那才叫绞尽脑汁,很多细节都要考虑到,有天晚上我一个人就抽了一听烟。”

铁戈天真地问家爹:“您在远征军工作时都看见了哪些人,见过蒋介石吗?”

“见过,国民党那些大员我见得多,像什么宋子文、何应钦、云南省主席龙云、卢汉、罗卓英、杜聿明、郑洞国、孙立人、廖耀湘这些人都见过,只要是到远征军长官部来过的人我都见过。在重庆时我还见过周恩来、董必武。我也见过史迪威,他是中缅印战区司令兼战区最高司令蒋介石的参谋长、陆军地面部队司令,在重庆我就见过他,这人个性太强,被人称为天才的暴君、愤怒的上帝、堕落的天使,但我认为他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标准的美国军人。”

铁戈不解地问道:“卫立煌对您那么好,可您为什么还要离开卫立煌呢?”

“一九四五年日本投降,我想抗战胜利没有仗打了,我也该解甲归田了。何况家里还有你家家和你妈你二姨,自从我考上黄埔军校以后有八年没看到她们了,很想回家看看。再说滇西会战结束以后远征军进行了一次大裁撤,大约有一半官兵被遣散。我以裁军为借口向卫立煌提出要转业,开始他坚决不同意,后来看我去意已决,只好批准了。”

“那为什么共产党又判了您的徒刑?您当时不是退伍了吗?”这也是铁戈心中的另一个谜团。

“唉,这里面很有些名堂。转业后我回了老家红州县北乡区,我有个侄儿叫汪铁佛,当时担任北乡区的区委主任。他看我是国民党正规军转业的,又是黄埔生,就让我当了北乡区的区委委员,不过是让我有几两俸银,日子过的宽松些。其实我回来后用转业费开了一个叫碧云轩的铺子,专门卖文房四宝。还有我姐姐也就是你大姑婆开了一个叫顶丰厚的米行,日子也颇过得去。一九五零年十二月全国开始搞镇反运动,搞了整整一年多。这一年到处抓人杀人,连一个区长都有权批准杀人,我侄儿汪铁佛被枪毙了。我是五二年判刑的,判了七年,押到沙洋劳改。”

“您是不是杀过共产党?”

“这倒是绝对没有的事。我从军校毕业后就参加抗战,那时候国共合作了,所以我从来没有跟共产党打过仗。日本人投降后我就转业了,连跟共产党打仗的机会都没有,在当区委委员时我还救了不少共产党。”

铁戈很奇怪:“还有这事?您快说说是怎么回事。”

“我不是说过吗,汪铁佛是北乡区区委主任,他是我大哥的儿子,脾气暴躁的很。他要是躁起来天王老子也不怕,他父亲也管不了。但他就怕我,因为我是国民党远征军的中校军官,又是他的长辈,他从心里服我。那时候我虽然是区委委员,但基本上不上班,整天在碧云轩料理生意,每个月到区里领薪水。都说国民党的税多,共产党的会多,那时候我半年也开不了一次会,区里的活动我也不想参加。但我那个侄子爱杀人,每当他要杀人别的区委委员就跑到我的铺子里告诉我:‘汪先生,铁佛又要杀人了,你快去管一管。’我多次跟他说过,对那些杀人放火有血债的土匪要杀,但是政治犯不能杀,那个时侯的政治犯就是共产党。因为凡事不可做绝,都要留条后路。他不听,结果把命也丢了。到了五二年初我被捕了,罪名就是历史反革命。本来是要枪毙我的,我说你们杀我是忘恩负义,我救过很多共产党员。结果他们派人调查,除了北乡区的人跟我作证以外连新四军五师的人也给我作证,因为他们中间有很多人都是我救下来的,他们看到我在刑场上和我的侄儿大吵大闹,为的就是刀下留人,所以后来只判了我七年徒刑。但我不服,我在上诉书里据理力争,说你们共产党政务院有规定,凡参加过抗战的包括国民党军队的人都属于功臣,都应该受到优待。因此我不是历史反革命,而是抗战功臣!”

“真的呀?”这是铁戈第一次听到还有这样的规定。

“这是当时政务院在报纸上公布的东西,白纸黑字明明白白写的呀,谁能否认?!但是不管我怎样上诉,理由如何充足,政府还是说我有罪。唉,我的中学同学有些到延安去了,现在都是共产党的大干部。跟我一起投考黄埔军校的不是战死就是坐牢,最幸运的是到台湾去了。“

“那您当时为什么不到延安去呢?”铁戈天真地问。

“哎呀铁戈,这事怎么说呢?当时老百姓都认为共产党是土八路,国民党是正统啊。《三国演义》为什么拥刘反曹?为什么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同情刘备?因为刘备代表的是汉室正统。曹操厉害吧,他活着的时候也只能称魏王,不敢篡位,就因为正统观念太强大了。只是等曹丕篡汉以后,才追赠曹操为魏武帝。我在成都汉昭烈庙里看到过一幅追捧刘备的对联:‘合祖孙父子兄弟君臣,辅翼在人纲,百代存亡争正统;历齐楚幽燕越吴秦蜀,艰难留庙祀,一堂上下共千秋。’这里就说到百代存亡争正统。三国时期最先灭亡的恰恰是刘备的蜀国,但为什么千百年来刘备一直受到后人的追捧?就因为他姓刘,是汉室宗亲,代表了刘汉正统。而雄才大略的曹操以少胜多,先后打败了吕布、马超、袁绍等北方豪强,统一了中国北方,但千百年来曹操在中国京剧舞台上为什么总是以白脸奸臣的形象出现呢?这是因为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和民间的老百姓并不认可曹操,一直把他当成残忍狡诈的一代枭雄,甚至骂他是生前欺天,死后欺人。在中国历史上只有曹操一个人受到这种不公正的待遇,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奇怪的现象。而真实的曹操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是一个顶天立地的超世之杰,文武全才,但曹操的骂名一直流传到现在,很有点遗臭万年的味道,就因为他不是汉室正统。所以正统观念在中国历代传统教育中一直占主导地位,我是读老书的人,当然也受了这种影响。”

“家爹,您对您这一生就不后悔吗?”

家爹逼视着铁戈反问道:“后悔?我从不后悔!日本人是为天皇献身,而我们是为了国家民族去抗战,去牺牲,国家民族在我们心中是高于一切的最神圣的东西。你知道吗?当时有一句口号叫救亡图存,国家不能亡,民族要生存,只剩下半壁江山,眼看着就要亡国了,不抗日中国就什么都没有了。不是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吗?远征军的弟兄们在上阵前心里都要默念:‘我生则国死,我死则国生。’国家原来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原来没有细想,现在一下子具体了,国家就是我脚下的这片土地,还有怒江西岸被日本人占领的土地。热血男儿就应该报效国家,我中国百年积弱,屡战屡败,唯一一次胜利就是抗日战争。作为一个中国人有幸参加这场抵御外侮的战争,亲眼见证了抗战胜利,有什么可后悔的?比起那些战死沙场的黄埔同学我已经很幸运了,生我者父母,育我者中国,一句话,我对得起这个国家。至于那七年的牢狱之灾在我看来只是一种意识形态之争的结果,更何况我的老长官黄琪翔也被打成右派,连他都在劫难逃,我那点事又算得了什么?怎么能够谁说我是历史反革命我就是历史反革命呢?难道抗日有罪吗?纵观世界历史哪一部不是胜利者写的历史?”他挽起裤腿说:“后来卫立煌又派我到前线督战,铁戈你看我这腿上的枪伤就是日本人打的。此生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在战场上亲手杀几个日本鬼子,除此之外,何憾之有?”

说到这里他又从铝制烟盒里拿出烟递给铁戈一根,自己也续上一根:“铁戈啊,我虽然是个军人,但从本质上讲我是个读书人。自从四九年共产党主政以来我就一直很注意共产党的宣传,但从来没有看到关于任何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的东西,都是关于八路军新四军敌后抗战的宣传。说到国民党不是丢了东三省,就是一溃千里,再不然就是搞投降阴谋,制造摩擦。说到共产党抗战就是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当然喽,林彪的平型关大捷虽然从整个抗战史上来看并不是什么大的战役,但的确是自全面抗战爆发以来的第一次胜利。彭德怀组织的百团大战也取得了不小的胜利,我们当时都知道,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三一年国民党丢了东三省,七七事变以后又不断丧师失地,大片国土沦陷只剩下半壁江山,这些也是不争的事实。但国民党在正面战场上战争规模更大,打得更惨烈。平型关大捷充其量不过是一场战斗,消灭了日寇一千多人,它的象征意义大于它的实际意义,因为正是这一仗打破了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其实最先开始抗战的是东北军马占山的江桥抗战,此后还有吉鸿昌的多伦抗战、傅作义的百灵庙大捷、宋哲元二十九军的长城抗战,都在平型关大捷之前。如果论规模张治中的淞沪抗战、李宗仁的台儿庄大捷、赣北的万家岭大捷、薛岳的长沙保卫战、湖南的湘西会战和我们远征军的滇西抗战都比平型关大捷和百团大战大得多,三次长沙会战就打死打伤日寇十三万多人,这些你都知道吗?日本人打八路军最多一次使用兵力为五万多人,其中还有大量的伪军,这就是四二年的五一大扫荡。日本人打国军,一般使用兵力都是几万人,就说一九三二年第一次淞沪抗战,日本人就投入兵力七万人,一九三七年第二次淞沪抗战日军投入兵力二十八万人,所以国民党受到的压力最大。说到投降蒋介石也是熟读历史的人,《三国演义》鲁肃对孙权讲过一段话,鲁肃说我们投降曹操尚可官至州郡,你如果降曹,位不过封侯,哪能南面称孤?南唐李后主亡国后被宋太宗封了一个违命侯,最后被太宗毒杀。蒋介石放着一国之君不做,偏要去当儿皇帝,哪有这样的逻辑?蒋介石如果不抗战中国会是一个什么样子?连傻子都知道。平型关大捷蒋介石还发了贺电,有意思的是在抗战一周年纪念日时林彪曾领衔延安抗大致电慰问坚苦卓绝的‘抗战最高统帅蒋委员长’,连延安当时都承认蒋介石是抗日领袖,这些都是历史真相。就说我们远征军对这个国家不仅仅是有功,而且是有恩,他们都是真正的英雄!那些牺牲的和活着的远征军人可以被人遗忘,但我相信历史不会忘记他们创立的丰功伟绩,这一页总有一天还会被那些有良知的后人揭开。这些历史你知道吗?国民党当时只有一个机械化部队就是第五军,它是嫡系中的嫡系,是蒋介石的心头肉。南京保卫战他都没舍得用第五军,蒋介石却把它投入到滇缅战场。滇缅公路被切断,卡住了中国最后一条生命线,没有滇缅公路抗战的军用物资进不来,部队还怎么作战?总不能用牙咬日本人吧?宋子文当时着急了,告诉蒋介石说如果滇缅公路被切断,中国的抗战最多只能坚持三个月。投入第五军那是拼了血本的,可见当时已经危急到何种程度。你们这一代人连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