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神煌 >

第800章

神煌-第800章

小说: 神煌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宗守微微摇头,也不知该怎么解释才好。

“太过崇敬一人,不是什么好事。千万人中若只有一人之声,只会酿成灾祸。”

他不敢说,方才的那一刹那,被人山呼万岁之时,自己竟有种迷醉之感。

也知晓此时,自己在乾天山的声望,已经达到了顶点。

自己无论想要做什么,这些人都会听命,不会有多少人站出来反抗。

好在他对权力,本就不怎么渴望。只是因极特殊的原因,才继承大乾,成为一国之主。心中追求的,依然是那剑道之极。

故此在一刹那之后,就是惊醒了过来。

不过也感觉到,此时整个大乾与他,都处于极危险之极的状态。

自己一言一语,都可能影响大乾国势走向。问题是他自己,也不清楚哪些事情对大乾真正有益,哪些国策,又是对大乾有害的。

微微一叹,宗守心中已是有了决断。从此之后,在政务上再不能有片言只语,以免酿成大祸。

或者也真是该依张怀之言迁都,这乾天山城内的子民,无一不对他崇敬有加。

反而是那中央云陆,反叛正此起彼伏的江南五洲,能使他稍稍清醒一些。

“千万人中只有一人之声?”

孔瑶一声呢喃,随后就不解道:“臣妾不懂!有什么不好么?似那大商皇帝,就是被那些世家臣子掣肘。合五十三个大洲,一国之力,能调用的却只有不到十分之一。居然奈何不得我大乾,我朝此前,也还只有七个人口稀少的化外蛮州而已——”

自家的夫君,当真是性情古怪。

宗守失笑,果然这些说了,孔瑶也不懂,不知其中的危害。

他也没继续解释的意思,保持着沉默。

这次的盛典,比前次又盛大许多,辇车绕城一周,才回到乾天山。

而此时山下那巨大广场上,已布满了人群。粗略一望,足有数十万人。

而此时有资格站在此处的,不是有身份的官员,就是大乾各地,身家丰厚之人。

按照礼法,宗守在礼部尚书的引导之下,走上了广场后侧的高台。

接下来只需受过臣民的拜礼,把这一次大战的封赏颁下,就可算完事。

然而宗守,才刚在那皇座之上坐稳。就见任博等人,一众臣子,都是纷纷往这边拜下。

便是那位负责整套大典礼仪的礼部尚书,也是如此。

“臣等,冒死进谏,请陛下改制称帝!”

一连三声,传响开来。使此处附近,数十万人的声音,都纷纷安静下来。

又片刻之后,才有人反应过来,也同样拜服。

“我大乾已威扬四海,请陛下改制称帝!”

宗守楞了楞,看了这下发,黑压压的人群一眼。

这与礼不符,按照礼部制定的流程,可没有这么一出。

旋即就清醒过来,这只怕是早有预谋,突然袭击么?

数十万人跪请,此时的他,根本就没有拒绝的余地。

有心训斥,然而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这个时候,说这些根本无用,只会使君臣尴尬。

又目视此时,与自己并肩而坐的轩辕依人,只见后者同样是茫然。

宗守苦笑,自家这位娇妻沉迷炼丹,哪里会理会这些?被人卖了都不知道。

“朕准了!就如诸臣之意,国号不变,改元神武——”

第1093章 补全法则

“朕准了!就如诸臣之意,国号不变,改元神武——”

自此之后,别人就可呼他神武皇帝。

“神武?”

任博低声呢喃,字句琢磨:“《易·系辞上》,古之聪明叡知,神武而不杀者夫。”

意指以吉凶祸福威服万物,治理天下而不用刑杀。

不过其中,也不乏有杀伐兵戈之意。

看来接下来的日子,大乾依然免不了征战。

而此时就在群臣之中,所有的宗姓族人,都是眼中含泪,怔怔的望着王座上的少年。

二十载前,诸人中哪怕是最具野心之人,在跟随宗未然之时。也想不到这筚路蓝缕,从荒野之地建立起来的乾天山,有一日会威临天下,成为云界霸主!

更想不到,那个因双脉之身,而被族人鄙薄的世子,会是未来的在世圣君!

“神武?”

十几里外,那位号为‘阳明先生’的中年,也同样是若有所思。

“以吉凶祸福威服万物,故古之聪明叡知神武之君,皆用此道威服天下,而不用刑杀而畏服之也——”

只从这个年号,就可知这位国君所行之道,必将是内圣外霸。

删减肉刑,肃清法旨,这是待国民以仁。

然而这神武二字,又预兆着这大乾,仍将偏重于兵事,将征伐四方!

孔睿抬头望天,只见那头巨大的白龙,正仰空而起。

一身灿烂的银色鳞甲,也是渐渐染上了紫金之色。

仍旧无一丝杂质,纯粹的使人不敢直视。

宗守此时,却在狠狠的盯着任博。今日近乎逼宫,这种事情,没有这位内阁首辅认可,根本就不可能成事!

后者却毫不在意,神情淡定,宗守这种表情,他已经不是第一次看见。

此时他的任期已至,接下来若不退出政坛,就得转战参议殿,等待下一个首辅任期。

国君的怒意,对他而言,根本就是不痛不痒。

真若是生气了,那么就此退隐也不是不可。

人生至此,他已无遗憾。

再说今日的主谋,虽然是他。可一众武将文臣,也都是鼎力赞同。

而最初向内阁诸臣建言之人,更是宗守的两位岳丈。

国君若真有意见,也不该来寻他。

宗守则是无奈,也微觉头疼。不愿称帝,是不愿更加深那王道之气的牵连,进而阻碍他的求道之途。

就在他应允称帝的那一刹那,就有无数的天地伟力。从四面八方冲卷而来。就连阿鼻王座,也有几分支撑不住。

现如今也只能等待,看看那沈月轩,为他炼制的剑胚,到底效果如何?

……

宙光殿虽由苍生道与剑佛三教共掌,不过所在的位置,却是在乾天山附近,那本是崆器宗所的那座灵府。

倒并非是此处安全,又或是灵能强盛。而是唯有此地,才能使三大教派同时放心。

三教各有一位圣境看守,也顺带着有照看乾天山城安全的义务。

而每年进入的五百个名额,则是三教瓜分其中六成,大乾则独据三成。

每年所需的灵石,甚至看守都是由三大教派提供。

然而毕竟这宙光殿的所属权,是属于宗守。

而就是这短短数年的时间,就已为大乾,提供不少实力强横的修士。

宗守身为国君,又是这件神器之主,此时要使用,自然是可独据内殿。

这里只有孔瑶任天行等寥寥十几人,轩辕依人与师若兰也来。

既然是要大规模的使用时光加速,宗守就干脆把自己的左膀右臂,亲人部属,全数召集了过来。

反正这些人中,修为大多都停留在灵境,也花不了他太多灵石。

众人来此,本不怎么在意。以前不是没来过,只当是寻常的修行。

直到宗守,将那‘宙极命世书’取出时,众人的神色,才开始凝重了起来。

明显能感觉到,那书中内蕴的时光之力。

“这难道,是传说中的宙书?”

任天行问出这句时,才觉自己有些发傻。

这本书的封面,岂不正是‘宙极命世书’四字的感觉。

顿时有种恍悟的感觉,怪不得宗守修为,能一日千里,如同飞越。却偏偏根基又能极其厚实,稳固无比。

孔瑶却皱起了眉:“如此重器,夫君岂能轻示于人——”

话音嘎然而止,此时的宗守,还真不惧人谋夺。

有乾天一国为后盾,又有三教庇护。失心疯了,才会想出宗守手中,夺取这本旷世道典。

这还不计算,那焚空陆家——

此时更觉不妥,这句话说出,等于是得罪了此处几乎所有人。孔瑶面颊微红,尴尬的朝着诸人看了一眼,意欲道歉,却嘴里嗫嚅着开不了口。

“皇妃无需如此!”

张怀善知人意,此时笑着摇头道:“这是皇妃爱护陛下,我等怎敢见怪?就是方才,臣也差点也忍不住要劝谏。”

怎能不惊?要知就在不久之前。云界之外的数个世界,就因那宇书之争,闹出好大的一场风波。据说有数十位圣境参与,死了无数的修士。

轩辕依人也看着那团蓝光:“换而言之,有此书配合这宙光殿,还可增速?”

旋即就又露出惋惜之色;“可惜了,要是能拿来炼丹多好。”

她创新的许多种丹药,等需几月甚至几年之后,才可有结果。许多时候,都等的不耐。

宗守不去理会,只引导着这宙书,弥补着宙光殿内残缺的法则。

宙光殿与宙极命世书不可叠加,否则当初,他也不会将这件残缺的神器,丢回云界,让三教共享。

不过叠加不可,然而却可以用宙极命世书,补全宙光殿的时光法则。

同样多的灵石,可以取得更多的加速效果。

宗守眸中现出一抹血意,洞察时光之流。将那些缺失残损的法则之‘线’一一补上。

三刻之后,宗守才停止了下来,眉头皱起。

“三十二倍加速,应该是极限了——”

效率差了宙极命世书太多,此时他若以同样的灵石全力催运宙书,一百倍都可做到。

周围诸人,都是眼现惊色。三十二倍,换而言之,此处一月,就可相当于外界将近三年。

第1094章 全身而退

周围诸人,都是眼现惊色。三十二倍?换而言之,此处一月,就可相当于外界将近三年。

宗守却在摇头,若单纯用宙书,灵石会节省许多。

然而宙光殿,也有着宙书没有的好处。范围宽广,且能提供足够的灵能。

不似宙书一般,加速时间之后,是深沉世界的时间并未同时改变,灵能也会随之淡薄。

宙书虽是神宝,然而却毕竟是一本记载的道典。

宙光殿却是瞬空龙族,为使后辈领悟时空大道,专为修行而制作的器物。

功用本就不同,二者之间,根本就不能比拟。

宙光殿内一日,等同三十二天。以宗守从各处魔道宗派,搜刮来的灵石,足够维持这内殿四个月的加速。

众人却都知时间宝贵,哪怕只浪费一时半刻,就有不少灵石白白消耗。

这日之后,都是在这殿中各寻了一个角落,面壁苦修。

除了要堆积真力魂能的量,以求质变,更为参悟这宙光殿中,记载的瞬空神通。

时空法则,在诸般大道中,是公认最为神秘,也最难掌控的法则之一。

此时哪怕只能悟透出一种神通,也是毕生受用无穷。

宗守的日常,也暂时恢复了平静。每日里仍旧继续钻研那些魔道典籍,参悟推衍,尽量汲取其中精华,补益自生。

然后每隔九日,宗守总会暂时把这些魔典抛下,为殿内诸人,解答修行中的疑难。偶而有了兴致,更会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讲述自己领悟到的那天地至理。

名为‘讲道’,实则是借助口诉,梳理自己的所学。

他所学太杂,一直都难以形成一个系统。此时有时间,正好可以借机整合一番。

内殿诸人,却也都是新奇无比。只觉宗守学识,真是堪称广博。天上地下,似乎无所不包。

任何修行上的疑难,都似乎能从宗守这里得到解答。

对宗守每隔七日的开坛讲法,也越来越是重视。

哪怕在关键时停下修行,也要把宗守的话语听全。

宗守所讲之道,几乎可称是包罗万象,什么都有。且是高屋建瓴,并不局限于一隅。将各种大道法则之间的联系,都剖析的明明白白。

书中经典,更是拈手便来,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