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神煌 >

第517章

神煌-第517章

小说: 神煌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此时便连自己亲侄儿,也是否定,看是真的无法望见。

要么是他任博,真是老眼昏花,要么就是另有缘故。

可如此灵动真实,又怎么可能是虚假?他也已无数次证明,这绝非是幻术。

不自禁的,任博想起了那孔睿之言。

这是护国圣兽——

双眼微眯,任博就又微摇头。他翻阅史册,还有那些术数之书,都从未看到过这个名词。

也只听说那五大穹境,有自己的护法圣兽。

要不是知晓几分实情,他甚至以为这条龙影,就是孔睿弄出来,糊弄人的花样。

此兽虽是未曾为患,可也不受人所控,终究是个隐患。

大约君上,也是如此以为——

想及宗守,任博的神情,就是一阵黯淡,面上含着几分苦笑之色。那孩子,这次只怕真是厌了他。

内阁更易这等大事,居然都不曾露上一面,可见对他是厌弃到了何等程度。

他本心是只欲为先王,为宗守,守住这片基业而已——

年前上那奏章,只是不愿见宗守,毁去自己亲手建下的国制。

知遇之恩,当衔环以报。

任天行略知自己伯父的心思,此时见状,却多少是有些不以为然。

“依侄儿之见,这次却是伯父多心了。君上若真因一年前之事而生厌,这次又怎会提名伯父组阁?”

宰相之职,需得一半以上的参议认可。可首先却还需宗守的提名,才能有资格。

而这次同时参选的几人,都只是陪衬而已,对任博而言,根本就构不成威胁。

他是旁观者清,为乾天山效力二载,也大约知晓宗守的性子。

按他那师弟的说法,那位君上,多半只是抹不开颜面而已。虽是仁君,可有时候也任性有如小孩。

思及此,任天行的唇角不由微挑,这样的国君,倒真是有趣。

“再说君上贤明,绝不会因一人喜好,而误国事。即便真是怨恨伯父,其实也无需忧心——”

换作旁人,自然是要忧虑,毕竟伴君如伴虎。可换成宗守,任天行却本能的感觉安心。

任博挑了挑眉,接着却仍是悠悠一叹。在他心内,其实是将宗守,看成是自己的后辈,是亲人子侄。

执掌乾天山大政近二十载,他是亲眼看着宗守长大。小时让人忧心,而后却是一跃化龙,傲凌于空!

下方翻云车忽的停住,任博正暗觉奇怪时,就见那车门之外,一位七旬老者,匆匆行入。

正是跟随他多年的管家,登入车内,就躬身一礼。

“秉家主,是白灵观主在车前求见。说是欲感谢家主大德,老仆不敢自专——”

一边说着,一边就将手中托着的一个礼盒,恭敬呈上。

任博先不去接,神情淡淡的,再次看向了那车窗之外。

只见几位道人,正立在翻云车前。当先一位,一身白衣,气度闲雅。似乎是察觉到任博的目光,朝着这边微一躬身,面含笑意。

“任相年前一封奏章,活我道家百万性命。白云观主梓归,代我道门同仁,在此谢过任相大德。另有要事相求,不知任相能否,与我等见面一谈?我白灵观,事后必有厚报,不会令任相失望。”

任博双目微凝,接着却是一声寒笑。直接把那礼盒拿过,抛出了车窗之外。

“给我滚!”

语音斩钉截铁,不留半分余地,满含厌意。

任天行那边,却是倒吸了一口寒气。只见那礼盒在窗外放开。内中忽然数十枚九阶灵石,翻落在地。

这诚意倒真个十足,便连他,此时也微觉惋惜起来。

那老仆知任博心意,一言不发的退出了车外。随后这翻云车,也再次缓缓前行。

任天行的神情,这时也微微一肃。把那些九阶灵石抛在脑后,凝然问道:“伯父,君上今次招我归来,可是为征伐外域?”

无缘无故,就将他从辉洲调回。任天行思来想去,也只可能是为此事。返回路上,一直就在为此悬心。

只是这话才刚出口,任天行就又皱起了眉。

梓归子?这个名字,他似乎在哪听过?

……

翻云车不疾不徐的迤逦而行,不到半刻,就是远离数百丈外。

梓归子立在道旁,是神情淡漠,带着几分冷意的,远远看着那任博的座驾,消失在那街道转角处。

直到这时,才信手一招。把地上那些灵石,全数收入到了袖中。

而后那面上,又满是笑意:“都说这位任相,脾气耿直。今日见面,果是如此!”

言语之中,居然还含着几分敬佩之意。似乎半点都不曾因任博那个‘滚’字,而心生恼恨。

旁边另一位道人,这时却略略不解:“这可不太像你梓归子的性情——”

“是不像!”

那梓归子是神情悠然:“换作他人,只凭此一句,我必定一剑斩了。只是此人既以一言,活我道家百万性命。不管究竟是出于何因,我梓归终要让着他几分。”

说到此,梓归子忽又转过头,看向一旁,另一位青衣道者。

此人平平凡凡,气质朴实,若不注意,定然是会将之与常人混同。

可若是仔细看,却又能感觉出藏在那朴实之下的灵动飘逸。

此时这位道者,正仰望着天空,似乎在观察着什么,又毫无所得。于是那眼眸内,全是惑然之意。

梓归子也朝着他视线注目处看去,却只见是一片蓝空,空无一物。

当下是不解道:“晴名师兄,可是觉出那边,有什么异物不成?”

晴名眉头紧皱,半晌不语。最后是摇了摇头:“说来奇怪,方才我感觉这乾天山巅,竟仿佛有几分圣兽气息。让师弟见笑了——”

“圣兽?”

那梓归子明显一楞,而后果然是怪异的看了晴名一眼。

但凡圣兽,都需以阴魂之身,受无数修者至纯心念来供奉,类同于神明。炼制之法,极其苛刻。几大教派之中,只有儒佛道三家掌握。

即便是他们道家,有亿万弟子,多有护道之心。却也不过才养了三只神境一级的护法圣兽,以护持道灵穹境。

这乾天山治下,修者倒是足够了。可若说是论到心念至纯,那就只能让人笑而不语。

无论武学灵师,一旦实力到了一定程度,就会天然的厌恶束缚,尤其那王权。

即便是乾天山,民心真是如此凝聚,也不可能有凝炼圣兽之法。

“或者真是我灵识误查。”

那晴名也不在意,然后是以深深惊异的眼神,望着眼前这条街道。

这乾天山城给他的第一个感觉,是干净整洁。而再之后,却是繁花似锦——

不仅仅只是乾天山城,此刻整个东临云陆大半地域,都是生机勃勃。

“年前穹境传讯,让我尽快回归。当时还有些不以为然。一个后起之辈,小小妖王,何需如此?未免小题大做。此时才知,这位乾天妖王,真不能不除!更需万分小心,全力以赴才是——”

那梓归子也是默然,他同这晴明,是一般的情形。

初时也同样不屑,可当回归之后,才知如今的道灵穹境,真的是惹上了一个不能不除的强敌。

“民富国安,偏又武风鼎盛。大道四通八达,商贾不绝于途。此处繁华,甚至超过了中原。此是梓归子五百年未见之景。”

梓归子深呼了口气,语音顿了顿,这才开口。

“只是我却也听说,这是那任博治国之功。”

话音才落,晴明就又一声反问:“这些话,你真信?”

梓归子顿时默然,这句话,他也不信。

“可笑中土那些儒家,道听途说。稍有不合其意,就视为离经叛道,口诛笔伐。居然依旧把这东临,视为蛮荒之地——”

晴明一边说着,一边冷笑:“我虽不通这治政之道,可那位既能以二十之龄,就雄据六州之地。麾下强军百万,政通人和。这样的人,又岂是庸君?”

第695章 不类生人

“我虽不通这治政之道,可那位既能以二十之龄,就雄据六州之地。麾下强军百万,政通人和。这样的人,又岂会是一个庸君?”

“这句话,可莫让儒家那些夫子听见。”

梓归子听的是无声一叹,其实只看这乾天山城,那位国主之能,就绝不能小视。

夜魔之强,他也是再清楚不过。哪怕只是一只残军,也足可毁灭一个小千世界。

乾天山能够与之抗衡数月,更将其击溃全歼,确令人惊异。

“与这乾天山势同水火,无墟子是难辞其咎!挟怨报复,目光短浅,不配为穹境之主——”

一声冷哼,带着几分不满之意。梓归子接着又眉头一挑,看向远处。

只见那街角处,一个雄壮人影,也正在往这边看着。

身高丈二,熊腰虎背,有如山岳,定定的矗立在那里。

乾天城中,多的是肌肉虬结,身高巍拔的武修。眼前这位,混在人群中,其实并不显眼。

梓归子却第一时间,就已注意到了此人。先是杀意微现,随后便有收束了起来。

“是元始魔宗的那位海殇君,晴明你的这位老对手,看来也回来了。”

那梓归子说至此,唇角是微微一挑:“听说元始魔宗数年前有两位弟子,身陨在第三龙殿附近,一直便怀疑是宗守所为。看来这位海殇君,只怕多半也是为那位妖王的天障之劫而来。”

远处的雄魁大汉,似乎也无意多留。冷冷看了他们,就转身离去。面上同时浮起了一丝笑,意味深长,又残忍之至。

“大约是如此了!二百年不见,此人的修为,愈发是难测深浅。”

晴明微微颔首,目光闪烁着:“只是与魔宗联手,真的妥当?”

“怎谈的上是联手?各打各的而已。”

梓归子不以为然的摇了摇头,接着又略略好奇:“当世剑道第一的妖王,三百年前的符道第一人,还有这位昔日魔道第三。也不知你三人,到底孰强孰弱?那宗守,又能否应付得来你我几人的联手?”

“晴明怎敢与他比?”

晴明失笑,带着几分自嘲:“我当初在云界时,可远没他那般的声势。力压群雄,无敌于世,晴明自问远逊。四成的灵武合一,晴明更至今都无法办到。也唯有域外这三百年的苦修磨砺,可以稍作依仗。可即便比那宗守,痴长三百余岁,也仍无太多把握。此人在东临,实力已直追仙境。而你我,却偏受这云界之限,不能施展——”

“正因如此,才需你我回来!换作其他的师兄弟,在那为面前,只怕都无抗衡之力。其实也无需太忧心,我道灵穹境此番,虽非是穷尽诸宗之力。可此时云界能调用的实力,都是倾巢而出——”

正这般说着,二人就忽然齐齐看向了东面,眉头俱是一挑:“是冥潮?”

对视了一眼,梓归子是幸灾乐祸的冷哂:“冥死门开,当是东面那位九阴冥女降世。若不能阻,则血漫千里。此时天地封印,又缺一角。灵潮之起,便在近日。这是天助我道门!”

随后是心神一动。只见远处,正有无数的甲士,潮涌而来。

十几股还算强横意念,陆续横贯此间。

“原来这世间,还有人知晓我梓归子!”

大笑数声,梓归子是一个踏步,就消失了原地。

晴明则是微微摇头,当初他就感觉,还是莫用本名最好。

也罢!打草惊蛇,其实也未必就是坏事。

能惊动宗守,那是最好不过。若是不能,使此处的驻军守将疑神疑鬼,也很是不错。

即便再英明的人,只要感觉到危险,感觉到压力,只要急起来,就有可能会犯错——

双目中厉芒微闪,晴明接着亦是一个闪身,紧随在那梓归之后,离开了此间。

当那数千甲士赶至之时,此地数人,都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