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重生之听我指挥 >

第85章

重生之听我指挥-第85章

小说: 重生之听我指挥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演习”倒也不是纯粹的烟幕弹,而是一次真正的远海合成战术演练。

预警机在远海高空中建立了指挥平台,居中指挥“红军”以数量处于劣势的歼10机群,主动截击“蓝军”庞大的由苏27、苏30、歼11、飞豹、强5混编的机群。

演习刚刚开始,“蓝军”的每架战机都被预警机锁定了,“红军”战斗机在其快速、有效、高精确度的指挥引导下,在50米高度超低空掠海飞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起攻击,一番分割包围、各个击破之后,取得了全歼“蓝军”的战绩。

这个结果,对这些天多次参与了预警机空战战术演练的各部队飞行员来说,已经一点也不奇怪了。因为作战模式的改变,使红军拥有了全新的作战平台和先进的体系作战理念,他们“看”得比蓝军更清楚,空战的结果自然是一边倒了。

空中预警机的威力,在演练中得到了很好的证明。

演习结束后,各空中分队经过空中加油,又在预警机的指挥下,对周边空域实行空中警戒和巡逻。

就在“雷霆”行动发起前半个多小时,预警机发现一直在南方游弋的一艘M国巨型军舰,大概闻到了什么味儿,突然改变航向,向“演习”的海域驶过来。

空中指挥所命令离巨舰最近的高风和李亚平,双机前往侦察监视。

高风他二人来到目标附近上空时,可以远远看到那艘巨舰上不时有先进的战斗机起起落落。这些战机一直在我军向国际通告的演习区域边界处游荡,分明是想伺机进入演习区。

其实,在演习的这些日子里,高风他们也几乎天天可以看到这巨舰的身影。毕竟,大国的军事演习总是令各国瞩目的,何况这次是我国自主研发成功的预警机的演习,外军早就对此非常感兴趣了,自然总想找机会一窥究竟。

必须承认,对面的对手,不愧是一支海空强军。他们的飞行编队,间隔距离都非常紧密,而且看到中国战机抵近了,也毫不在乎地玩起了特技动作——时而横滚,时而倒飞,时而俯冲,时而跃升,高难动作一个接一个。

高风和李亚平的双机,一直和M军的一组“八字”形六机编队,在演习边界处伴行巡航。

李亚平在外侧,高风在内侧,也就更靠近M军编队。

他的位置在“八字”一捺的前面一点。无论M军加速还是减速或者拐弯,他都跟着照做,始终和他们保持着整齐的编队飞行。

在他后面,正被他挡着的那架M军战机终于不耐烦了,不顾编队纪律,突然一抬机头。他是想窜到高风的飞机上方,压顶飞过去,吓吓高风也顺便出口气。

高风见他一动,立刻感知到了他的意图。好机会他马上拉杆、收油门,一个减速就补入了那架飞机离开后的“空缺”中,倒像是那架飞机特意和他换了一个位置似的。

这可让M军飞机编队出现了轻微的骚动,肇事的战机已经被编队长机骂了个半死,他只得灰溜溜地飞到另一侧的队尾。

过了一会儿,M军编队开始做起动作,特别是邻近的两机不断靠近高风,试图把他“挤出去”。

高风丝毫不惧,反而把飞机更往里靠了靠,两机的机翼目测距离不过十几米。

那架飞机倒害怕了,不得不往旁边让了让,其它飞机也只得跟着调整间隔。就这样,他们反而陷入了被动。

身处M军编队之中的高风,倒像成了他们的长机一样。他往哪边移动,这些飞机也只得跟着他飞,动作相当得统一。

李亚平在一旁笑得要死,不过也很佩服高风的大胆。

狭路相逢勇者胜,一向是中国军队的传统,是军魂所在。

高风抓住战机,主动调头,“押着”M军编队向巨舰上空飞去。

他现在非常可惜自己的飞机不是双座飞机。如果后面还有个领航员,就可以操作航空照相机,对这艘巨舰进行全程侦察拍照了。

五大国可就只有中国还没有航母舰队了,这恐怕也是南海周边小国敢如此嚣张的原因。

因为这里是远海,强大的陆军没有用武之地。而南沙群岛也没有中国大陆空军的机场,虽然空军是可以空中加油、有远程打击能力,但是光靠空中加油还是难以完成一场局部战争的空中支援任务。

没有制空权,也就没有制海权。

所以,没有航母,不能远程投送兵力,也不能执行远洋作战的中国海军,被称作黄水海军。这样一支海军,自然无法维护国家的海洋利益。

高风羡慕嫉妒恨地看着机头下的M军巨舰,不甘心地带着M军编队慢慢兜圈子,狠狠地“检阅”了巨舰足有八分多种,这才机头一沉,脱离了他们,回返到演习区域。

他的这番举动,虽然透着股孩子气,也没伤到M军的筋骨,却也让他们大为狼狈。

空中指挥所早就看到了他的所作所为,指挥员以及各位参谋们都在肚子里暗暗叫好,但手上的正常工作并没有停下来,因为“雷霆”行动马上就要开始了。

空降特种大队的某中队,已经在朦胧夜色中,从目标岛礁的北方跳伞了。

此时,浓雾遮蔽了整个海面。

第一卷 100章 跳伞

100章 跳伞

突袭的目标岛礁本来就很小,岛上周边又多是怪岩峭壁。

经过特种部队的先期侦查,岛上只有北岸一块50米长、30米宽的地方较为平坦,适合伞兵建立着陆场。

这样的着陆已经风险很大了,因为只要稍有偏差,不是落海就是撞上悬崖。

目前的情况,却比预想的还要困难,在浓雾中别说是着陆场了,就连海岛也不容易找到。

当然,浓雾也不是没有一点好处的。它本身其实是对伞兵很好的掩护,可以增加突袭的隐蔽性和突然性。

从实战的角度考虑,这种复杂的气象倒更符合特种大队长借此机会练兵的初衷。所以,他站在运输机后舱门口,对带队的中队长挥了挥手:“去吧,天助尔等啊”

中队长第一个跳出了机舱,后面的空降兵们也毫不犹豫地相继跳了下去。

他们没有选择常用的适合大面积投放兵力的圆伞,而是长方形的翼伞,这种伞可以让他们灵活地控制飞行方向和速度,可以无声无息地低空飞行十几公里,最适合隐蔽突袭。

虽然能见度不好,但是队员们冷静地操纵着动力翼伞,保持好队形,像飞鸟一样在空中飞翔,慢慢寻找着预定突袭的海岛。

终于,目标海岛从云雾中渐渐显露出了身形。但当他们抵近的时候。发现预定的着陆场已经被上涨的海水淹没了。

伞兵身上的武器装备都至少有四五十公斤,加上自身重量和伞入水后的重量,落到海里就沉底了。

在危急时刻,中队长果断指挥手下官兵排成作战队形,他在前带队,其余人一路跟进。

最终,他们凭着过硬的跳伞技术,全部安全降落在海岛峭壁旁一块长宽不超过十五米的非常狭小的平地上。

接下来的战斗相对而言就很轻松了。在夜色大雾中如神兵天降的空军特种部队,几乎兵不血刃地就制服了岛上的毒贩。

只是在清点战果的时候,发现岛上的直升飞机失踪了。经审问战俘后才知道,该直升飞机在中午送几名毒贩前往Y国,预定明日才返回的。他们算是幸运地躲过了一劫。

中队长一边将情况上报,一边指挥手下将俘虏和物资迅速转移到赶来接应的直升飞机上。

飞机离开岛礁后,只听到一声巨响,定时装置起爆,岛上所有建筑都化为了一片火海。

“雷霆”任务顺利完成,空中演习部队也护卫着预警机向着海南岛的空军基地返航。

此时,连续数小时的飞行,让体力充沛的高风也有些疲惫了。

不过,遥望远方海岸线的点点灯光,他心里又感到了回家的喜悦:演习到今天终于结束了。明天军区总结,后天返场师团再总结,最迟……大后天就能去南港看海蓝了。虽然是比预定的晚了两天,不过相信海蓝一定能理解的。

正当他想到海蓝的倩影而胸中柔情渐生的时候,耳机里突然传来了指挥员的声音:“机群后方100公里发现不明国籍的飞机,高度15000米。071,072,立刻前往拦截。”

高风忙收摄心神,和李亚平领命而去。

很快,预警机发来命令:“目标疑似‘捕食者’无人机。命令你们将其击落绝不能让它深入领空”

无人机是近年来外军入侵我领空,进行非法侦察活动的主要手段。它除了携带照相摄像雷达传感等侦查通讯设备,还能装载武器系统。最先进的无人机甚至具备不亚于传统战机的空战能力。

不过,它最大的缺点就是飞行速度不快,大约也就是每小时500公里,所以很容易就被高速战斗机追上了。

这架捕食者发现两架中国空军战机向它扑来后,并不逃走,反而俯冲下降进入低空,利用海浪回声做掩护,这让高风他们的机载雷达上一时失去了它的踪影。

两架战机也马上进入低空飞行。不一会儿在预警机提示下,他们发现捕食者已经绕到了后方,在继续朝着海南岛的陵水方向飞行。

它这时早就飞过了领海线。

高风二人掉头,又追上并锁定了目标。他们相继发射了一枚空空导弹。

没想到操纵这捕食者的飞行员遥控技术很好,无人机突然高速爬升,以大载荷的机动规避,并先后释放出金属燃烧弹和箔条干扰弹,让两枚导弹都落了空。

今天只是因为有“雷霆”任务才挂了两枚实弹预备的,平时演习都没挂弹。高风对白白浪费了两枚精确制导导弹感到很可惜。

他对李亚平说道:“我追上去,用机炮打。你掩护。”

双机又跟着捕食者上升到高空。这次,捕食者被锁定后,左转右突都无法摆脱高风的追踪。不过,为了瞄得准一点,高风还想等更近一点再射击。

那无人机见追兵越来越近,知道躲不掉了,索性孤掷一注,向高风一口气发射了两枚“毒刺”空空导弹。

高风立刻完成射击并将最后一枚导弹也发射出去了,然后使出浑身解数规避导弹……电子干扰、燃烧弹、箔条弹、高速机动。

但在转弯时,他的左翼还是不幸被一枚导弹击中,当即被炸掉了半块机翼。

那架无人机倒也被他的机炮打中油箱,凌空爆炸形成一团火球,像夜空里一颗耀眼的流星飞速地坠向海面。

可是,高风的飞机在发出一声惨烈的爆炸和金属断裂混合的巨响后,也向左滚转,并向下俯冲。

李亚平在无线电里惊呼:“高风,高风,你怎么样?”

耳机里传来了高风镇定的声音:“飞机控制失灵。”

他居然还在试图驾驶已经完全失控的飞机。

“跳伞快跳伞”

小李看得很清楚,这飞机没救了。

高风却不忍心抛弃心爱的战机,他俩一起在空中翻滚着,并向着前下方急速坠落……

预警机内的空中指挥所一片沉寂,人们都紧张地盯着雷达屏上代表高风那架飞机的亮点。

演习总指挥果断下令:“071,立刻跳伞”

高风无瑕回答,此刻他也根本没有时间去考虑自己的生死问题。

在不断上下反转颠倒的天海之间,他的头脑依然很清醒,还在不断尝试着一切动作,快速地晃动操纵杆、蹬方向舵、触摸仪表盘上的各种电操作按钮,希望能扭转飞机打转的状态,重新控制住飞机。

一路跟着他的李亚平,看着高度表的读数不断下降:5000米,4000米,……,1000米,800米,500米,400米……已经逼近空降兵跳伞的300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