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重生之听我指挥 >

第59章

重生之听我指挥-第59章

小说: 重生之听我指挥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稍作停顿,观察了一下台下众人的表情,见他们或是面有愧色,或是若有所思,或是一脸的不服气。

严毅暗暗点头,又接着说道:“……也就是130多小时的水平。二团要好一些,大部分能超过150小时。但是,这还远远不够啊有句话说的好——‘飞行飞行,不飞不行’。我们空军的战斗力就是要靠多飞、猛飞,才能锤炼出来。所以,我来我们师提的第一个要求就是,年飞行时间要达到200小时以上……大家,能不能做到?”

台下的人听到200小时,心里都暗暗吸了口凉气。但是一听到师长发问,全场立刻爆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声:“能——”

严毅非常满意,至少王牌师在这一点上是绝对不落人后的。他很喜欢这个师传统的“闻战则喜、敢打必胜、有我无敌、舍我其谁”的战斗精神。所以,尽管他知道这个师目前还有很多毛病,但对将来还是充满了信心。

“很好不愧是王牌师。不过,同志们,打仗是靠实力,而不是论资历的。实力,也是练出来的,不是喊口号喊出来的。所以,我希望大家能够说到做到,一年后让我们师在各个方面都有新的飞跃……大家,有没有信心”

“有——”这次的回答更加响亮,似乎快要把房顶掀翻了。

散会后,严毅就去外场看一团当天下午的训练准备情况。日常训练通常是下午2点半开始的。

二团也早接到了消息,在昨晚就紧急改变了过节的安排。原定的安排——下午的安全教育“反骄破满”、晚上的联欢晚会,统统被取消了,改成了跨海低空飞行和夜间编队科目。这可都是高难度科目,自然是想在新师长面前露一手。

不过,因为高风停飞了一段时间,飞机又大修改装了,所以他先要进行适应性训练,团里安排他单独飞起落和仪表这两个基本科目。

这个师和空军其它师的编制不太一样,它只下辖两个飞行团,而且是共用一个场站。所以,当一团训练的同时,二团就进场了,严毅自然在塔台顺便观看了他们的训练。

团长邓凯亲自带队,二十多架蓝鲨分成几个批次,间隔10秒跟进、双机编队起飞,完成空中编队后向预定海域飞去。他们预计将在晚上十一点返回,任务结束讲评后退场可能要到半夜十二点以后了。

严毅看完了二团的编队起飞,不禁暗暗点头:二团果然名不虚传,技战术水平都比一团高出一截啊。

在接到小道消息要来这个师后,他就做足了功课,对一些基本情况已经有所了解。师里的这两个团,本来一团的资格更老,过去的历史也更为辉煌,但不知怎的最近十几年来却变得思想僵化、训练保守,虽然还是甲类团,但水平却逐渐落在了二团后面。

要不然,上头也不会在十几年前首批改装苏27时选择了二团。二团也很争气,不但顺利完成改装,还不满足于基本训练科目,大胆尝试、从严从难地开展了很多高难度科目,多次在各类军演和比武中取得好成绩。

不过,一团曾经走出了十几名将军,空总和军里对它的感情还是比较深的,所以这次破例让他们得到了改装歼10的机会。严毅原先服役的部队正是国内最早改装歼10的,这也是上面为什么调他来这儿的原因。首长们都希望严毅能帮助一团抓住机会,重振雄风、再创辉煌。

其实,一团的改装已经进行了一年多,但是进展比较缓慢,只是飞了些基本课目,很多重要课目还没有完成。严毅刚来两天,就已经发现了不少问题。

而今天一团和二团的同场训练,让他看得更清楚了。同属一个师的两个团,作风还是有着明显的差距。

他正凝视着跑道,思考今后怎么办的时候,忽然看到一架歼11滑行进入跑道,加力后轻盈起飞。

严毅有点奇怪,便问二团坐镇指挥的团参谋长向兵:“那架蓝鲨怎么掉队了?”

“它是一个月前飞掉方向舵的那架,现在是大修后的试飞。”

“噢,原来是它——我当初听说的时候,还有点不敢相信呐那个飞行员也算是创造了飞行史上的奇迹了……对了,他是叫高风吧?”

“对,师长的记性真好。高风是我们团一大队的副大队长……”向兵简单地报了一下高风的履历。

不一会儿,宁静的天空又传来一阵既沉闷又锐利的轰鸣。抬头一看,高风的飞机兜了一圈又回来了。

指挥台的扬声器传出了高风的声音:“071报告,一切正常,请求小航线着陆。”

向兵一愣,这个家伙又不安分了。但是师长就站在旁边,他只好淡淡地说:“可以,注意速度。”

“071明白。”

严毅一时还没觉得怎样,只是拿起望远镜观察起高风的飞行姿态。

小航线着陆,属于特技飞行课目,和正常的五边进近相比,就是在三拐弯后、进五边时划的圈子更小。这样着陆的速度更快,危险性自然也更高,但它有非常大的实战意义。

高风的动作干净利落,急转弯时机身倾斜超过60度,侧身单轮先着陆,姿态优美。当两后轮都接地时,飞机的前起落架还是悬空的,机头犹如昂首的天鹅,流露出有些过分的高贵傲慢之气。

严毅放下望远镜,轻轻点了点头,忽然又皱了下眉头,转身问道:“他不是试机吗?今天飞什么科目?”

“起落……和仪表……”向兵知道师长发现问题了,有点支吾起来。

严毅看了向兵一眼,没再说什么,心里却在想:这个高风果然是传说中那样,喜欢“冒险”。

今天他的飞行科目可没有特技,他也自作主张这么飞了。而且他的参谋长当着我面,还想包庇他。看来,这种事,在他们团是司空见惯了

哼,又是个两头冒尖的人物。

严毅一直呆在塔台,看完了高风剩下的科目。

幸好,高风后面没有再心血来潮了,因为他也需要熟悉新的仪表。不过,他这次已经被新师长在心里挂上了号。

二团当天的训练课目完成得很顺利,但是严师长把他们的作训大纲拿了去。不久后,作训股把新训练计划发回二团。股长悄悄地对邓凯说,里面的内容其实都是师长亲自改的,没他们什么事。

邓凯拿过来仔细一看,嗬这新师长可真够狠的。

首先是拿掉了很多起落、仪表的基础课目,大量添加了特技、编队的高难度内容。比如,低空、超低空、大速度地靶、实弹轰炸、深海截机、夜间编队、小航线着陆、双机着陆以及跨昼夜飞行等高难课目,几乎占了部队训练内容的三分之二。

这倒也没什么,反正原先团里的难度课目也是占很大比例的。让邓凯吃惊的是飞行气象条件的变动。

飞行是靠天吃饭的,天气不好就不宜多搞飞行训练。特别是战斗机那些密集编队、激烈翻滚的战术动作都非常危险,很容易出事故。

严师长却在最低气象条件这个课目,提出了很高的标准。

云底高度从300米逐步降到200米、100米。他甚至提出了要降到50米,理由是外军在云底高75米时,也照飞不误。(当然,能不能正好碰到这种云底高度,是另一回事。)

此外,能见度也是从3000米到2000米、1000米,一步步逼近极限——又是外军标准的200米。

除了飞行训练,体能训练大纲也被严师长改了,反正就是在不飞行的时间段,大搞长跑、球类、旋梯、滚轮、器械体操等训练,而且比平时都增加了强度和延长了时间。

对这个训练大纲,邓凯内心里不但不排斥,还非常欢迎。

因为这表明,别看师长是来主抓一团改装的,但他对二团依然很看重。这样的方案,明显是根据实战的需要、按“一切为打赢”的方针设计的。

这是要把二团打造成全师乃至全军的“首战用我”型的尖锋部队啊

以前,邓凯又何尝不想这么训练呢?但是因为安全、地勤保障、油料供应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他没办法实施。其中,特别是考虑到安全因素,让他不敢在恶劣气象下进行训练。

明知实战要求空军战机必须做到“全天候起飞”,但是常常只要碰到一场毛毛雨或者连续几天的阴云,为了安全就不得不让全团停止飞行训练,改政治学习。

现在,师长发话了,你只管练,其它的事情我帮你解决,出了问题我负责。邓凯自然放心大胆地操练起手下的飞行员了。按照师长的新大纲,这些人要达到年飞行时间200小时,那是绝对不成问题了。

于是,二团的飞行日从以前的一周两到三天,增加到了五至六天,还经常有跨昼夜连续飞行这种非常消耗体能的科目。

这也是因为师长说了,敌人来袭的时候可不管你是不是飞累了正在睡觉休息。

二团现在真是进入了“准备打仗”的状态,飞行员个个都感觉很疲劳,但是他们并没有叫苦叫累。

特别是像高风和李亚平这样的年轻飞行员,完全是“闻战则喜”——不以为苦,反以为乐

高风的飞行天赋高,单机技术好,编队指挥能力也强,是四机带队长机,全天候飞行教员,能飞四种气象条件(昼间简单气象、昼间复杂气象、夜间简单气象、夜间复杂气象),会用微机判读飞参,双学士学历,还能撰写飞行论文。

他是二团年轻一代中的尖子,也是全团的飞行技术骨干,因此也被早早地提拔到了副大队长这种带新人的职位。

而且他的飞行时间才800多小时,还不到1000小时,上升空间是极大的。

所以,也难怪邓凯、向兵等团领导,以及新师长严毅都对他另眼相看。因为他还这么年轻,就达到了这么高的飞行境界。这是天分,也是汗水造就的

这些年来,高风年年出全勤,从没有生过一次病而影响飞行,体重也一直保持稳定,生活极其自律,不沾烟瘾酒瘾……这些,都是他为了飞行技术的精益求精而做出的努力。当然,更多的还是他在训练中一次次超越自我、突破人体的生理极限时所忍受的痛苦。

人们往往只看到雄鹰展翅的壮美英姿,却看不到他们在风雨中搏击成长的艰辛。

对师长亲自提出的这种高强度高难度的训练,高风是欢迎之至,因为他觉得这正是自己最需要的训练方式。

他以无比的热情和毅力投入了训练中,飞行技术因此迅速提高。

但是,他也越来越没有时间打电话“哄”海蓝了。两人刚刚分开时,几乎天天通话的热乎劲儿,不可避免地降了温。

第一卷 074章七夕

074章七夕

转眼到了农历七夕,这是中国的情人节,海蓝却要值夜班,只不过是后夜。

头一天,莎莎就打电话约她一起吃饭。她虽然换男朋友跟走马灯似地,但现在正值空窗期。大好良宵岂可一人度过,没有男友,女友也行。

不过,海蓝告诉她,今晚机场有一场青年联谊活动,是工会和团委共同主办的,有几家驻站航空公司,还有机场集团、空管局的年轻人都会参加。

莎莎也是喜欢凑热闹的人,便说:“那正好啊,吃了饭一起去。”

当天晚上还不到六点,两人就早早地去市中心的一家高级西餐馆吃饭,因为莎莎有这里的优惠券。席间,她俩很自然地聊起了小乔和阿东。

从小乔寥寥的几次电话中,她们得知这位千金大小姐居然在阿东家乡的村小学当起了老师。她只领着一份微薄的薪水,却还自己掏腰包给学校添置了不少教材教具,并且兼了好几个班的英语、音乐、美术等课程。

小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