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重生之听我指挥 >

第4章

重生之听我指挥-第4章

小说: 重生之听我指挥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您就放心吧!”

不一会儿,下班的人都走光了。

海蓝给自己泡了杯花草茶,一边啜饮,一边站在窗前,眺望风景。

塔台管制室是一个圆形的大厅,四周全是淡蓝色的大玻璃窗,高度又是机场的绝对制高点。这里有360度的全景视角,从任何一方望出去,都是怡人的风景。

跑道、滑行道、停机坪、航站楼……,还有东边的蔚蓝大海,北边的滨海机场大道,西南边连绵的翠屏山,无限风光,尽收眼底。

所有的风景中,海蓝还是最喜欢那一架架停靠在航站楼旁的飞机,即使天天见到,也百看不厌。

从高处望下去,它们有点像儿童玩具一般,迷你可爱。

机尾上各个航空公司的航徽也很漂亮醒目——凤凰、白鹤、雄鹰、燕子、鸽子、云雀、孔雀、海燕、大雁……这些是航空公司最喜欢采用的吉祥鸟标识,还有的是采用木棉花、紫荆花这样有地方特色的标识。不过也有些图标是抽象的鸟翼、太极、地球、字母图案,连海蓝也不是太清楚其中的含义。

飞机机身下是一群群忙碌的机场工作人员,还有穿梭往来的舷梯车、机组车、卸货车、牵引车、清洁车、维修车……

航站楼像章鱼一样,伸出了很多长长的触手连到机身上,那是接引乘客的空桥。在下客完毕后,这些触手又缓缓地缩回至登机口……

三层的航站楼,全钢架玻璃结构,装潢得如同水晶宫一般,即使隔得这么远,也能感觉到那里的人潮攒动……

那些刚下飞机的旅客们,可能正在和接机的亲友们谈笑和拥抱,也可能正归心似箭地往家中赶去……

海蓝收回目光,微笑着对自己映在蓝色玻璃窗上的虚影,举起茶杯敬了一下。

海蓝姐姐,你看见了吗?

Air~Traffic~Controller(ATC),We~Guide~You~Home。

这就是我们,空中交通管制员,对飞机和乘客做出的承诺。

第一卷 005章 风雨欲来

下午禁飞后,在塔台值班当然就没什么大事了。

张国栋将电台调到了当地交通台的频率——“各位听友,大家好,我是主持人夏扬。我正在南江大桥的一个摄影点,为您做现场报道。据我刚刚从摄制组的工作人员那里得到的最新消息,空军的飞机已经从基地起飞了,正在……”

海蓝闻声也凑了过来。虽然她算不上军迷,但在大宇等人的熏陶下,对这次空军的行动也还是很感兴趣的。

收音机里的主持人还在爆料他所谓的独家内幕时,张国栋突然兴奋地说:“飞过来了!”

海蓝不禁奇怪了:“嗯?你怎么知道的?”

张国栋指着另一边的值班雷达说:“那不是——他们已经进入咱们的雷达搜索范围了。嗬,飞得真快!”

海蓝这才发现值班雷达屏上的东北方向,出现了一前一后两个大绿点。

“咦,怎么只有两架?”

海蓝不禁为在江边守候的大宇等人感到失望。

张国栋失笑:“呵呵,你怎么忘了?——空军战机可比民航飞机小多了,而且它们是编队飞行,间隔距离很近,在雷达上可不就重叠在一块了!你忘了还有隐形战机吗?”

“噢——对啊,”海蓝不好意思地笑了,“我这是天天看大客机,都看习惯了。”

男人天生就对军队、战争之类的东西感兴趣,张国栋一时谈兴大发,指着那绿点问:“你知道吗?以色列空军有一次就利用了这一点,突袭了伊拉克的一座核反应堆!”

别看金爸曾经当过空军,但他还真的很少跟海蓝说起部队上的事,也没和她讲过战争故事。反正现在也闲着没事,海蓝便说:“是吗?还有这种事啊?那我可就孤陋寡闻了!张老师,你快给说说嘛!”

于是,张国栋绘声绘色地给海蓝讲述了1981年发生的这一经典战例:以色列军方如何在外交手段失败和得不到美国、法国的支持下筹划了此次行动;空军的精英飞行员如何在短时间内迅速熟悉刚买来的F-16战机性能,如何以14架战机进行超密集编队,使得地面雷达上显示的机群与一架大型民航大致相同;编队的飞行指挥员如何镇定地用流利的英语谎称自己是“民航客机”,从而骗过了约旦和沙特的空军,最后战机编队超低空长途奔袭,炸毁了法国人帮助伊拉克修建的核反应堆,化解了其对以色列的威胁。

大胆!疯狂!完美!以色列空军上演了一出美国大片式的“不可能的任务”,向全世界证明它是世界上最优秀的空军之一。

海蓝听了不禁感叹:“真是太有才了!没想到空战还这么有意思!以色列空军可真牛!”

“嘿——,他们是挺不错。不过,我们中国空军也很厉害的!”

张国栋笑着指了一下屏幕上的光标:“你看,这个编队的间隔就很小,估计最多十几米吧!看来——空军这次出动也不光是为了拍电影,同时也是在练兵呢!”

海蓝点点头:“张老师,真没看出来,你和大宇、大兵他们一样,也是个空军军迷啊!”

才三十五岁就有些谢顶、头发也有些斑白的张国栋,将身子往椅背上一靠,叹了口气:“唉——,也就是年轻的时候还有精力,喜欢看看空军方面的书。毕竟,干我们这一行的,多少都有点蓝天情结。现在年纪也大了……就只能‘脚踏实地’,没那么多激情和梦想了!”

海蓝微笑:“不管怎么说,张老师你也算资深军迷了。”

张国栋却自嘲地一笑:“哪儿啊,我也就是跟你吹吹牛罢了。现在,大宇他们几个整天挂嘴边的那些最新战机,歼10、歼11如何如何的,我就不太清楚,也插不上嘴咯——”

“那你肯定还是知道很多空战故事呗!反正现在闲着没事,再讲几个嘛!”

“喜欢听啊?……那好吧!我就讲讲抗美援朝的时候,我们志愿军空军用螺旋桨飞机打下喷气式飞机的空战神话吧!”

结果,还没讲两句呢,通信保障部的人就来了。他二人也就不再说闲话了,一起帮着维修人员检修起雷达、通信、导航等仪器设备。

只不过他们一边忙,一边还开着电台,因为大家都很感兴趣,虽然不能现场观看,听听广播也好。

电台主持人介绍说,第一批来了4架战机,后面分批还会有战机轮流来参与拍摄。

拍摄的流程是,每组战机先预飞一遍,熟悉一下环境,正式开拍时会从海上飞临南江岛上空,做盘旋、升高、俯冲等动作,并反复掠过大桥上方,还会沿着内河道低空飞行,最后拉起、转弯、返场。

特技动作都是有预案的,战机以双机或三机编队,按计划在空中表演格斗动作,而分布在岛上、江面上的爆破组也会同时作业,营造出炸弹爆炸、水柱喷涌、烟雾弥漫的战争场景。除了一些固定的摄影点,摄影师还会乘坐直升机在低空进行拍摄。

整个拍摄过程进行得很顺利,广播里不时传来人们在看到战机低空掠过时发出的欢呼声,当然也少不了主持人煽情的评说和赞叹。

这动静让塔台上工作的人都听得心痒痒的,他们一边想象着那壮观豪迈、让人热血沸腾的场面,一边盼着赶紧下班好回去看电视台的重播。

就连海蓝,也被这热闹吸引着,很是向往,不禁有点后悔和大宇换班了。

本来,她还觉得自己用一个后夜班换这么清闲的下午班,是占便宜了。现在才知道,自己是丢了西瓜,捡个芝麻啊。

在喧闹的电台播音伴奏下,通信部的人花了两个多小时结束了工作,告辞离去。

已经是四点半过了,张国栋看看没什么事,便和海蓝打声招呼:他要下去一会儿,去家属院的幼儿园接孩子,还要给孩子做饭。

张国栋的爱人是乘务长,今天要跟着航班在外地过夜,又一时找不到人帮忙带孩子,只能是他去接孩子了。

海蓝痛快地答应了,并让他放心,反正这会儿塔台是不会有什么事了,自己一个人完全没问题。

张国栋一边说自己会尽快赶回来继续值班(8点交班),一边匆匆地走了。

海蓝看着他的背影,有点感慨:一个家里,要是两口子都是干民航的,这日子真没法过了。

空管员总是要没日没夜地值班、加班,工作压力又很大,如果另一方是飞机机组的话,那就和双飞之家没什么区别了。也难怪张国栋还正当盛年,却身心都有些疲惫苍老了。

一阵风从阳台的门外吹进来,海蓝额前的碎发被风吹乱,一时迷了眼睛。原来是刚才维修部的人在阳台外检查完线路后,忘了关门。

海蓝定了定神,心想:张老师就是前车之鉴,反正我是绝对不会在民航内部找男朋友的,特别是那些飞来飞去的机组人员。

她走过去关好阳台门,发现中午还是阳光灿烂万里无云的天空,这会儿已经出现了大片的灰云,天光也有些昏暗了。

回头看看气象雷达,只见东北方向150多公里处,省会所在的空域,已经被风暴云团笼罩了,而这云团正在继续向南港市的方向移动过来。

如此看来,这场暴雨会比气象预报的提前到来。

不一会儿,机场的整点通播显示:地面风速6米每秒,阵风8米每秒。颇有些“暴雨欲来风满楼”的声势。

海蓝忽然想到:那些拍电影的战机,该返航了吧,不然就要冒险在暴雨来袭的机场降落了。

恰在这时,她听到广播里的工作人员介绍,今天的拍摄马上就快结束了,除了还有两架战机留下完成最后一组特技外,其余的战机都已经返航了。

海蓝松了口气:还好,时间还是够的。

第一卷 006章 超低空横滚

高风驾驶着一架歼11战机,正在天上待命。

这架重型歼击机,涂着空军惯例的浅灰蓝色伪装,远看就像一只灰色的大雁在云层上盘旋。

听到无线电里传来团长的命令——“071,开始”,高风一推操作杆,战机的机头一沉,机身如一道灰色闪电穿云而下,劈向海面。

在接近南江岛的时候,高风改平机身,低空飞过大桥。

他看得很清楚,地面有很多人——大桥上、江心岛上、江岸上,还有大楼的天台上,都是人。他们挥着手、跳跃着……,似乎还在欢呼呐喊……

尽管身在空中的高风不可能听清他们喊的是什么,他也情不自禁地有些兴奋,因为他还从来没有在这么多老百姓面前飞行过。

在西北训练基地初学飞行的时候,机头下最多见的景象是戈壁、沙漠、雪山、草原、羊群……;在现役的歼击机师日常训练演习中,最常见的是山川、田野、海洋、岛屿……,虽然也常常掠过乡村和农舍,但从没有低空飞过大城市的上空。

今天真是一次难忘的经历。

高风一兴奋,飞行状态就特别好,就像每次军演时,检阅的首长级别越高,高风的表现就越好。

他的战机高速低空掠过入海口江面时,激荡的气流像无形的巨掌,将水面向下按压、向两边推开;岸边的树木向后倾斜着,像是马上就要被气流掀翻了……

岸上的人们连连发出赞叹,而一些军事发烧友在惊呼的同时也没忘记按下快门,或进行录像。

高风的长机刚刚过去,很快又是一阵强风飞驰而来,那些刚刚想挺直树干的树木们,只好不由自主地又向后倒去……

这是僚机李亚平,正紧随长机,双机一起做着空中格斗的表演……

高风一会儿拉起机头,翻个筋斗;一会儿忽左忽右、忽东忽西地高速机动……,带动着僚机在南江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