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重生之听我指挥 >

第17章

重生之听我指挥-第17章

小说: 重生之听我指挥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海蓝一听,嘴角不自觉地垮了下来。

加机组,也叫航线实习,是民航业内术语。简单的说,就是身穿便装,坐旅客的座位,不用购买机票,以机组临时成员的身份,去异地执行飞行任务。

对空管员来说,加入机组、体验航行飞行的情况,有利于加强他们和飞行员之间的理解与协作。

这规矩还是建国初期由总理定下来的:空管人员每年至少要加机组两次。

不过,这些年来,加机组早就失去了当初设立它的初衷,而成为业内人士坐免费飞机的幌子。但这免费的飞机,坐起来也并不舒服。

机组的人,主要是机长,往往因为安全和责任方面的考虑,不太情愿有外人加机组;而想加机组的人,往往只能看机长的脸色。总之,说起加机组,大家都是一言难尽。

其他空管员看在好歹有机会免费坐飞机,即使有些不便,也都忍了。谁让空管员挣钱不多,能省则省嘛。

可海蓝在意的不是免票,她头痛的是坐飞机本身,因为她有晕机的毛病。

但奇怪的是,不管是在山路上乘坐能颠散人骨头的汽车,还是在海上乘坐左右摇晃得快要翻了的舢板,她都不会晕。唯独坐飞机,每次必晕。

不管飞机起降得多么轻柔,空中飞行得多么平稳,平稳得甚至像在地面上,海蓝都要晕机。如果吃些晕动药会好点,但还是会感觉天旋地转、胸闷难受、恶心欲呕,只有下了飞机才能好转。

她知道自己有这个毛病,自然去哪里都尽量不选择飞机,但现在是工作需要,没办法了。

两天后的一大早,海蓝收拾了个小行李包,准备出发了。

各项手续证明材料前两天都开好了,她先去塔台下的签派室,让签派员帮忙给机组打了声招呼。然后去航站候机楼,领登机牌,过安检。她这个“假”机组成员,这两项程序倒是和普通乘客一样的。

登机时,海蓝直接和门口迎宾的乘务长说:“我是加机组的。”

乘务长点点头,接过她的证明材料,进驾驶舱了。过了一会儿,她出来说机长同意了。然后她又抱歉地说,今天的头等舱都客满了,不能给海蓝特殊照顾了。

海蓝受宠若惊地说:“不用麻烦了,我领了登机牌,有座位,经济舱也挺好的。”

根据海蓝自己和同事们加机组的经历,一般说来,机长们总是不太好说话的,而乘务员这边倒是都比较客气。

这次,海蓝的运气挺好,两边都没有刁难。这大概也是因为她是从本场出发的,签派室、塔台的人都知道她要坐这趟航班,当然这机组也就不敢不给面子了。

而且,她很自觉地领了登机牌,也给自己减少了麻烦。有些人加机组的时候,光和站调、机组打了招呼,结果上机的时候才发现客满没座位,就只好坐那种机尾靠近厕所的乘务舱的座位了。

现在,海蓝当然是坐到自己在经济舱的座位上,她扣好系紧了安全带,就闭目养神了。

晕机药是候机的时候就吃了的,她戴上耳机听着音乐,让自己尽量遗忘这是在飞机上。

飞行途中,她也是不吃不喝的,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大约3个小时后,飞机平安落地。

海蓝感到飞机落地滑行停稳后,才睁开眼睛,看了看舷窗外,长长地出了口气。

她松开安全扣,缓缓站起来活动一下僵硬发麻的手脚。和她隔着过道的邻座,一位中年妇女也站起来,正要去拿行李舱里的行李。

海蓝见她个子有点矮,够起来稍微有点吃力,便说:“我帮你。”

身高1米68的海蓝,轻松地帮那名妇女将行李箱拿了下来放在她脚边,顺便也把自己的小旅行包拿了下来。

那人说了声谢谢后,又打量了一眼海蓝,才委婉地问道:“你是第一次坐飞机吧?”

海蓝知道,一定是刚才自己上机后那副如临大敌的样子,让人家看在眼里了。

真糗啊!

她不好意思地摇摇头说:“也不是第一次了。只不过,每次都还是很紧张。”

那人理解地笑了笑,又说:“其实没什么的,飞机算是最安全的交通工具了。”

海蓝闻言,仔细地看了看那名妇女。

她的年纪显然不轻了,黑发里都夹杂着不少银丝,海蓝猜她大约五十岁左右的年龄。不过,她的皮肤保养得挺好,除了眼角有些细小的皱纹、嘴角出现了淡淡的法令纹外,额部和面颊都还是比较平滑滋润的。

她还戴着一副金丝边的眼镜,给人文雅亲切的感觉,衣着也很得体大方,明显像是受过良好教育的职业女性。

海蓝对她的印象不错,也冲她笑了笑,说:“我知道啊。从单位里程的统计数据上看,摩托车、自行车、步行时的死亡人数是最多的,然后是汽车、轮船,火车算是比较少的,飞机又比火车还要少。而且,随着现代航空技术的发展,飞行也越来越安全了。30年前,重大事故的发生概率是每飞行1。4亿英里一次,现在是每14亿英里才发生一起重大事故,安全性提高了十倍。”

那名女子扶了扶眼镜,好笑地看着海蓝:“原来是我班门弄斧了——你是行家啊?!”

海蓝低头笑了笑:“我是民航大学毕业的,这个东西嘛,最清楚了。”

那女子更有兴趣了:“哦?那你怎么还……这么紧张?”

海蓝叹了口气:“唉,虽然知道是这么回事。但是我看的空难资料片太多了,谁让飞机一出事,往往就是——你知道的,比较吓人嘛!”

她又耸了耸肩,自嘲地说:“我就是个胆小鬼罢了。”

这时,大家都开始下飞机了。那女子一边随着人流走,一边回头对海蓝说:“没事,姑娘,你多坐几次飞机,就不怕了。”

海蓝只是笑着点点头,不再说什么了。

第一卷 026章 机组不好加

下飞机后,海蓝到学习班报到,并在指定的宾馆住下。晚上,她终于接到了小乔的电话,原来小乔已经换了手机号。

她说,在江西辗转两天,终于找到阿东了,而且他还没女朋友,见到她时也非常开心。

海蓝笑骂:“你终于舍得打电话了?重色轻友的家伙。”

小乔笑嘻嘻地告饶,说以后找机会请她和莎莎吃饭当赔罪。

海蓝严肃地说:“我问你,你这次逃婚,是不是和你七哥有关?”

小乔顿了一下,才回答:“阿蓝,你真聪明。没错,让你猜中了。不过,这里的事情很复杂,我现在不能和你说,你也千万别说出去啊。”

“我才懒得管你呢?我就说嘛,没你七哥罩着你,你敢做出这么大胆的事情?现在,既然有人帮你兜着,我就放心了。”

“嗯,阿蓝,你最好了。”

“少灌迷魂汤了。对了,你真的决定和阿东在一起了吗?”

“是啊,没想到吧?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和他都忘不了对方,身边也没有别人。现在,我们又找到了彼此,以后就再不会失散了。”

“好吧,那我祝你们幸福了。”

“谢谢,我也祝你——找到幸福。”

接下来,海蓝在上海的学习交流,进行得很顺利。

来学习的大多是同校的校友,跟开校友会似的了。海蓝在这期间,也和好多航大的师兄师姐们聚会了几次,联络了感情。

在饭桌上,听几位留在上海空管局、机场等单位的师兄师姐们的诉苦,这里日起降航班上千架次,国际航班也多,劳动强度是相当大。海蓝倒觉得,他们在这样的压力下,空中指挥技术进步得很快。

这从学习班结束时的模拟机业务考核成绩,就可以看出来:名列前茅的基本上都是北京上海这些地方来的空管。海蓝的成绩虽然还不错,但和他们的娴熟程度相比,还有差距。

一周的公事结束了,终于到了回家的这天。

所谓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场子大了什么麻烦也都多了。

上海既然是国内航空飞行的枢纽,驻站的民航机构和航空公司也是很多的。这样的后果就是,在这里加机组,太麻烦了。

而这一天,她的运气也格外的不好。

一大早,她就去加机组。开始还行,有塔台的师兄帮她打了招呼,手续都办好了,人也过了安检,坐在候机大厅了。却听到广播说,她要加的那次航班,因机械故障被取消了。

其他旅客有公司地勤的人帮着退票或改签,海蓝就得自己重新办手续。她拎着行李回到塔台下的站调,庆幸自己没有托运行李,不然还要等卸行李,又要等半天。

她打听到下一个飞南港的航班是华航的。但是,这家公司是驻场的公司,要加机组不光在航站楼办手续,还得去华航公司本部才行。

海蓝生怕误了飞机,赶紧走了十分钟路到华航公司的总部,在那儿批好了条子,又回到航站楼办手续。大热天的这一通折腾,让她出了一身汗。

等过了安检,也登机了,她把手续交给了乘务长。不料,乘务长从驾驶舱出来后转告她:机长拒绝她加机组的请求。

海蓝真是不想再折回去办手续了,便说:“能告诉我为什么吗?如果是我的手续有什么不齐全的地方,请告诉我。不然,一会儿我加别的机组,也可能加不上了。”

“好吧,我帮你再问问。”乘务长接过她的材料,又去驾驶舱了。

其实,海蓝心里有数;自己的手续都是齐全的。加机组申请单、飞行任务书、公务乘机证、工作证、身份证,应有尽有。

不一会儿,那位乘务长又走了出来。她面带歉意地说:“机长说,手续没问题。但,他就是不想加你。”

“没有理由?”

“……没有。”

“那算了吧。”海蓝只好忍气吞声去接自己的材料。

这种事虽然少见,但别的同事也遇到过。大家说,这多半是碰上了机长心情不好的时候,也只有自认倒霉的份。因为,机长的确是可以不需要任何理由,拒绝加机组的申请。

那乘务长在递给她材料时,又犹犹豫豫地说了句:“不好意思啊,可能是机长看到你是华南分局的空管,才不想加你的。”

海蓝便问:“华南的,那又怎样?”

乘务长低声说:“上回,我们飞你们省城的时候,刚过了交接区只迟了一分钟没汇报,就被区调骂了。所以,机长才……”

海蓝苦笑了一下,转身下飞机了。遇到这样小家子气的机长,还能怎样?还是赶紧再加下一趟吧。

她又挑了家海航的航班。这次还好,不用跑什么公司总部,直接在站调就办好了手续。

只不过她在过安检的时候,那安检员一边看着她拿取篮子里的小件,一边说:“你是加机组的吧?”

“嗯。你怎么知道?”

那安检员笑了笑:“都看见你跑进跑出的,好几回了。”

海蓝想想,也是好笑。可不是吗?除了加机组的,哪有这么倒霉的旅客啊?

这就是加机组人员的尴尬了:因为没有机票,不享有旅客的权益,可能被拒绝登机;因为不是机组成员,也不享有机组的特权,比如走机组通道过安检。

不过,海蓝今天的霉运,到此也就差不多用完了。

当她随着旅客的人流,登上海航的飞机后,一切顺利。机长虽然没出驾驶舱,还是让乘务长代为表示了欢迎。乘务长大姐更是热情地把她安排到头等舱。

焦头烂额半天了的海蓝,坐在宽敞舒适的头等舱座位上,不禁想:都是干民航的,人和人的差距,咋这么大呢。

她着实有些累了,坐好后又开始假寐了。

不过,当这架飞机做好一切准备,关了舱门,乘务员也做完了安全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