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娱乐圈最后的病人 >

第2章

娱乐圈最后的病人-第2章

小说: 娱乐圈最后的病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不是知道她的真实年龄,夏华东会以为她不到二十五岁。

不过,就像李本立介绍那样,沈约对这个圈子完全没有概念,她居然当面就说出“枪手“两个字,夏华东倒没什么,旁边的工作人员小黄嗤笑了一声,让他有点尴尬。

“谢谢你啊,小黄,”夏华东不敢怠慢黄子龙,听说他是副导演的亲戚,“有事你先去忙吧。”

黄子龙不屑地睨了沈约一眼,本以为她有什么不得了的背景,原来不过是个新入行的枪手。

他放肆地用眼刀刮过来,沈约就像没看到,殷殷笑着只跟夏华东攀谈,等眼角瞟到他转身离开的背影,这才微松口气。

她并不是真的不在乎,但也不会像社会新鲜人那么在乎,沈约想,任何人经历过她的离婚地狱,被婆婆和第三者在人来人往的法庭门口指着鼻子骂……大约就对丢脸这回事有了免疫力。

“李本立也是忙,没来得交代你,”夏华东好心地普及她一些基本常识,“以后别把枪手什么的挂在嘴上说,就说你是李本立的徒弟,他没时间,由我帮他带入行。”

沈约答应了,又诚恳致谢,夏华东发现她身旁大包小袋的行李,奇道:“这是什么?剧组不包住宿。”

“不是的。”沈约红着脸低下头,“我上午去前夫家领了行李……还没找到住的地方……”

“……”

夏华东同情心大动,现在也不觉得她不像失婚妇人了。

“这里来往的人又多又杂,昨天小红还掉了钱包,你跟我来,找个地方先把行李放下,晚上走的时候我送你一段,我正好知道有个朋友在招租。”

沈约心里感激,谢完又谢,以为夏华东要带她进休息室,跟着他走了几分钟,却越来越往内,周围探班的人群和工作人员渐渐稀少。

她是亲身见证过世情险恶的,所以感情上不相信夏华东会对她做什么,理智上却开始警惕,步伐慢下来与他拖后半个身位。

“不急,慢慢走也行,马上就到。”夏华东以为她累了,返转身来等她,又热情地要帮她拎包。

沈约看到他胖脸上憨厚的笑意,心里暗道惭愧,连忙加快了脚步。

其实并不远,从仓库正门绕到背面的停车场,沈约望见一排齐整整的集装箱卡车,夏华东径直走过去,敲了敲其中一辆的铁门。

“哐哐”两声,门很快推开了。

“小刘!”夏华东和探出脑袋的青年打了个招呼,“这是李编剧的徒弟,小沈,今天替他进组。”

沈约抬眼迅速一瞥,她稍微有点近视,隔着几米远没看清那人的长相,只留下一个“小号夏华东”的印象,从圆脑袋到圆圆的肚子,这两位站一块儿就是一对无锡福娃。

“你好。”她微笑点头。

“沈编剧好。”小刘笑着弯腰跳下车,居然向她伸出手。

沈约伸手跟他握了一下,这是八年来她头一次碰前夫以外男人的手,还没体验出什么不同双方就放开了。

“小刘人很好,”夏华东乐呵呵地充当旁白,“这辆车他在管,你先把包放上去,等走的时候再来拿。”

他又拉着小刘讲了一遍沈约被前夫扫地出门的事,音量不小,听得她面红耳赤。

“我不是不想帮忙,”小刘苦笑,“我家那位在上头呢……”

没等沈约对“我家那位”这样暧昧的词组浮想联翩,夏华东先嚷嚷出来:“顾涵光在上面?下午没他戏?”

“本来是有的,“小刘压低了声音,“今儿排了三场戏,凌晨两场下午一场,这不还没轮到他……”

不止夏华东,连沈约都听出这里头丰富的信息含量。

她想,看来这位小刘是顾涵光的助理之类人物,顾涵光作为男三或者男四,肯定比不了男一女一大牌,剧组排时间表把最方便的时间段优先给主角,他就只能苦哈哈地赶早戏,或者在拖车里等戏。

这才是现实啊,她微微叹息,就像光合作用的姑娘们连一个不知身份的工作人员都不敢得罪,旁人看着明星风光,其实这圈子比普通上班族更为阶层陡峭,壁垒分明。

被气氛影响,夏华东也小声问:“他早上没睡好吧,在补觉?”

“那倒没有。”小刘犹豫了下,“在看剧本。”

“要不导演都夸他演技好呢,“夏华东啧啧夸赞,“看人家这研究的劲头!没事,顾涵光那里我能说得上话,你先把小沈带上去放包,我等下就来。”

他匆匆跑到角落里接电话,留下沈约和小刘微窘地互相望了望。

“那行……你上来吧。”小刘咬了咬牙,跳上车,接过沈约的箱包,又把她拉上来。

沈约不知道别的剧组拖车是什么样,这辆拖车下面也不放个梯子,高度超过一米,上下还真要点功夫。

两人站在集装箱敞开的后门前,塑料门帘挡住了视线,小刘不动,沈约也不敢动。

“你……”小刘突然说,“等下不管发生什么,别说出去。”

发生什么?沈约惊愕,能发生什么?

但小刘以一种义无反顾的决然撩起门帘走了进去,带走她的箱包——全副身家,所以沈约也只能跟随。

集装箱内很暗,迎面是两排挤得密不透风的衣服,头顶三排,走过去又是两排,深处亮着一盏昏黄的小灯,沈约就像从白天一秒进入黑夜,且失陷到了某人衣柜里。

这时她反应过来,这辆拖车应该就是放服装的,而不是她之前以为顾涵光的休息室。也是,他这样的小咖,剧组不可能给他提供单独的休息室。

小刘推开最后一排衣物,沈约觉得眼前亮了些,那盏小小的台灯就出现在豁口前方。

灯下坐着一个人。

顾涵光抬起头来,灯光照在他的侧脸上,沈约一眼看见,倏地想起了一句话。

“最伟大的冒险不是死亡,而是活着。”

只有活着……她想,才能见证更多的奇迹。

…………

……

对于八年前内地翻拍那版《神雕侠侣》的观众来说,顾涵光就像一个奇迹,他把虚拟的、纸上的杨过化为了血肉丰满的真人,比饰演成年杨过的著名演员得到更多关注,男女老少,读者非读者,几乎是众口一辞的赞誉。

那时他的演技还生嫩,少年杨过开心与愤怒的表现稍嫌夸张,对着小龙女又不够亲近……但那些都不重要,他站那里就是郭襄“一见误终生”的杨过,是程英“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杨过,因为他漂亮得像个奇迹。

十五岁的少年可以称漂亮,八年后,二十三岁的顾涵光应该换一个词形容,但沈约瞠目结舌地想了半天,脑子里却仍然只有那一个词在来回蹦跶。

沈约自己也漂亮,但顾涵光的漂亮是另一种,湛然生光,就像一颗金属图钉,或是碎玻璃片,哪怕他什么也不做,出现在角落也能让你难以忽略,尖锐得像能刺痛你的心。

顾涵光面无表情地与沈约对视了一眼,小台灯的光映在他墨黑的眼瞳表面,仿佛镀着一层金,他移开目光,那种尖锐的刺痛感就消失了。

他举起右手,食中两指并拢招了招,沈约侧过头,小刘从她旁边愁眉苦脸地挤了过去。

顾涵光又招了招,小刘弯腰埋头凑到他唇边,顾涵光问:“她是谁?”

作为被问及的那个“她“,沈约觉得自己应该主动替好心的小刘解围:“我是……”

小刘猛抬头,小幅度地摇了摇,沈约莫名其妙地住了嘴,他又低下头去向顾涵光解释。

密封的集装箱内,再小的声音也会被扩大,沈约今天第三次听到自己被前夫赶出家门的故事,不由地有点庆幸,还好他们不知道真正赶走她的是小三……

故事听完,顾涵光点了一下头,小刘如释重负,转过脸来朝她使眼色。

沈约没动,这眼色太深奥她看不懂。

小刘又使劲挤了挤眼,扯动嘴角,这让他半张脸都变了形,有点像蝙蝠侠电影里往狰狞发展的小丑。

沈约……还是不懂。

顾涵光忽然又用他那两根长长的手指招了招,小刘眼角瞄到他这个动作,身体陡然一僵。

他僵硬地埋头凑过去,顾涵光用手掌挡住,附在他耳畔说了什么。

这次沈约真的没听清,她就看着小刘耷拉下眉毛,皱起脸,苦巴巴地转向她。

“看够了没?“他像念书那样一字一顿地说着,“把东西放下,赶紧滚,不要打扰我……顾哥休息。”

第三章 —神经病

沈约跳下车,并不生气,反倒有些想笑。

那句话显然不是小刘的意思,而是顾涵光对她说的,但他竟连亲自骂她都不屑,要通过助理转述。

人不红总是有原因的,她想,顾涵光起点那么高,如今还能混成半死不活的样子,可见是性格决定命运。

她截住了讲完电话的夏华东,故意和他聊剧本,果然让夏华东顿觉时间紧迫,不再坚持上车找顾涵光寒暄。

两人回到前面有暖气的室内,沈约脱下羽绒服,又想到那个密不透风的集装箱,虽然衣物几乎占满整个空间,铁皮并不存热,里面还是冷的。顾涵光没穿大外套窝在那里,不会冻出毛病吗?

这一点好心的念头倏起倏灭,夏华东开始讨论剧本,沈约很快无暇他顾。

“活老了”是夏华东和李本立合作的原创剧本,讲三对都市年轻男女的婚姻与爱情,严格来讲不算偶像剧,应该算婚姻家庭类。他俩之前合作的几部戏都顺利卖掉,其中一部还上了星,在业内来说算是值得骄傲的成绩,这次某省卫视首开定制剧,七拐八弯的关系比拼下来,他们的剧本脱颖而出。

没错,是比拼关系不是质量,李本立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地教育沈约,这圈子挤满了聪明人,人人都有两把刷子,是怀才不遇或出人头地只看一条准则:关系,关系,还是关系。

所以当剧组已经拍完一半,更大的关系户带资进组,非要把他原本的角色由男n提升成男二,制作人和导演都点了头,夏华东和代替李本立的沈约只得任劳任怨,重新改写剧本。

因为时间紧任务重,编剧小组里还有夏华东的两个徒弟,沈约现在已经知道,他们跟她一样写作“徒弟”读作“枪手”,那是一男一女两位年轻人,正经的电影学院学生,男的叫王允明,女的张羽红,昵称小明和小红。夏华因开玩笑说,不是九年义务教育中出场率最高的小明和小红,而是“掉了钱包”的那个小红。

这笑话让三位小辈在大冬天里生生打个寒颤,干笑着互相望了望,初步建立起革命感情。

剧本和修改大纲李本立早就发给了沈约,她这几天白天忙离婚,晚上熬夜写稿,今天没拿到自己的电脑,只好借夏华东的笔记本登录云盘,打开文档让他浏览,记录他指出的修改要点。

她以后轮到小明,小明后面是小红,每个人分写一集,夏华东掌总,都过关以后再整理下面的线索接着写。

外面闹哄哄的,探班的粉丝像是越聚越多,他们的偶像每出去一回便是一阵欢呼,沈约某次抬头,看到光合作用的几位姑娘,她们又偷偷聚到一起,努力地朝这边张望,脸上的神色忽尔期待忽尔失望。

她想,她明白那种感受。

…………

……

六点不到,天就黑完了,剧组准备收工,演员们像上班族那样准点涌出摄影棚,把戏服更换成常服,冲粉丝打完招呼,有车的去停车场开自己的车,没车的也赶着打车乘地铁。除了用墨镜帽子把自己包得更严实,小明星跟普通人没什么不同。

探班粉丝也陆续散场,其中那些常来的和工作人员已经混熟,那位唐时升的粉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