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咸鱼翻身记 >

第260章

咸鱼翻身记-第260章

小说: 咸鱼翻身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余占刚停好车,带着金杨走向别墅大门,很随意地掏出钥匙开门。金杨看在眼里,知道他这个动作大概是向自己发送某种信号。一是你看我和彭书记的关系亲密到了什么程度;二或是一种警告:别想和我抢地盘。

金杨不动声色地笑了笑,进门后开始打量别墅的内装饰。这座老式别墅布局宽阔,天花板高,装饰十分简单。建筑石料采用某种花岗岩,木材使用橡木。这些材料在那个年代都属奢侈品。楼下是前厅、书房、餐厅和卫生间和两间客房。

一名五十多岁的妇女朝余占刚点头笑道:“小余早,彭书记两分钟后下来。”

余占刚抬手介绍金杨道:“金杨,彭书记的新秘书。这位是刘嫂。”

古人常有宰相门人七品官一说,省委书记家的佣人,也丝毫不能马虎。金杨露出灿烂的微笑,“刘嫂好!我是金杨,以后您叫我小金。”

“小金好。”刘嫂一看就知道是个沉默寡言型的人,她面露诧异地看了看金杨的嘴巴,然后带着金杨来到一楼的书房,指着一只褐色的公事包和装备在一旁的几个小药瓶,交代包里的什么东西应该怎么分布,彭书记习惯在什么位置拿什么东西,什么时间该吃什么药等等,事无巨细。

金杨一一牢记在心。

不一会,楼梯上响起彭放的脚步声。

“彭书记早!”

他和余占刚、刘嫂在前厅相迎。

彭放瞟了金杨一眼,不动声色道:“大家早!”

余占刚拿起衣架上的大衣就要往彭放身上穿。彭放抬手拒绝,“不用。”说着便拔腿朝门外走去。

金杨提起公事包和余占刚紧跟而出。

上了车,余占刚提起放在挡风玻璃下的小袋子递给彭放,“您喜欢吃的老通城的豆浆豆皮。”

彭放起嗯了一声,目光直视金杨道:“小金吃过早点没有?”

金杨心想我哪有时间吃。呵呵笑道:“还没来得及,一会去办公室,机关食堂有什么吃什么。”

彭放淡淡一笑,撕开包装袋,一边喝豆浆一边问:“今天有什么日程安排。”

金杨心里一惊,自己昨天提起下班,根本不知道有什么安排。

司机余占刚一边小心翼翼开着车,一边回答道:“早上八点半,省文化厅关于举办文化节的活动汇报;八点五十,您约见了纪委黄书记,时间半小时,九点半分,省政协人大联合召开的一次关于老干部活动的座谈会,邀请您参加……”

金杨忽然觉得无比尴尬。

车抵达省委省政府大楼,余占刚递给他一个记事本,以及一个内部电话号码本,这才从他们身边消失。

他一路跟随着彭放进入办公室。沿途遇到各种“早上好!”以及各种充满玄妙的眼神。彭放倒没有板着脸,而是举止得体地冲问好者微微点头。

进了办公室,他第一时间给彭放倒了杯白开水,正准备退回自己房间时,彭放忽然说了句,“等等。”

他立刻转身站定,等候着彭放的吩咐。

“昨天的事情以后再出现,你就不用在来这个办公室。”

彭放说这局话的时候,不抬头,不看人。这是一种不良的征兆,意味着他心中不愉。

金杨知道这种消息一旦传进了彭放的耳朵里,就意味着他无需作出任何解释。他静静道:“再也不会。”

彭放抬起头,久久地盯视着金杨,却什么话都没有说。

金杨知道这是彭放在等待更多的信息,或者他对金杨的印象尚不完整。

金杨忽然想到一句话:壮志未酬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自己的秘书工作尚未展开,便犯了领导的忌讳,将来的日子该有多么艰难。

“你犯了两个错误。”

“请您指点。”

彭放目光忽然锐利起来,但脸部表情不变,“你要么第一口喊出你是谁,是干什么的?要么一直保持沉默。”

金杨心中一震,知道自己借机坑人的小把戏被彭放看穿。原来,彭放真正介意的是这个。也的确,哪个高级领导不担心自己的秘书借自己的名去走私。

彭放的眼光似一把利剑,把金杨看穿。这是一种权利、冷漠无情和优越感地体现,同时似乎在告诫金杨:你别想骗我,我知道你的小算盘。

“对不起!是我的失误。”金杨很诚恳地承认错误。

彭放挥了挥手。“以后早晨来接我前一定要吃早点。”

第十二章 任务

金杨觉得自己刚才的表现还算及格,没有出口辩解。因为这种事情你辩于不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彭放怎么去看这件事情,他站在什么角度和视野去看。

不管形势怎样变化,他的当务之急是拉近与彭放之间的距离。即便暂时达不到司机余占刚那样的亲密程度,也不要流于平庸或纯粹的秘书和领导之间的表面关系。

回到自己办公室,叶旌一头闯了进来,依然是一副正儿八经职场女性的打扮,与昨晚判若两人。她把几页打印稿递给他,“彭书记在人大政协会议上的讲话稿。”

金杨诧异地接过来道:“不是应该交给姚秘书长先过目吗?”

叶旌笑了笑,“姚秘书长说,一般的发言稿你看过后作数。”

“什么叫一般发言稿?”金杨眨巴眨巴眼睛。

叶旌轻声道:“不涉及人事以及政策层面的稿子。俗话称‘官样文章’类的稿子。”

金杨点头,“明白了。”说完他准备坐下,却见叶旌还在站在哪里,遂道:“还有事?”

叶旌微笑道:“金处你今天算是第一天上班,我带你去认识认识办公厅的同事们。”

金杨摸了摸脑门,呀道:“对呀,应该的。谢谢叶子。”

叶旌嫣然一笑,施施然朝外走去。金杨跟在后边。

省委办公厅名义上有三个处室和一个综合处,其实每个科室都有二级甚至三级机构,其中一处直接服务于省委书记,受秘书长姚一民直接领导。叶旌也属于一处,她今天主要带去去见见一处的同志。从名义上说,他将是一处的领导。

之前金杨仅仅见过三秘毕节,以及二秘叶旌,还有个主要秘书,也就是俗称的“四秘”佟高,负责省委书记日常工作及生活日程安排及协调各单位事宜,直接服务于秘书长姚一民,姚的口头安排,都要通过他的笔来完成计划安排。因此,大家伙私下戏称他为“姚秘”。

叶旌首先带他来到佟高的办公室。

佟高年纪不大不小,身材高瘦,带着一幅黑框眼镜,整个人看起来有那么点儒雅气质。

金杨很礼貌地问好并很谦虚地说,来向他学习。他金杨是一处的处长,佟高的上司,这么给面子,佟高应该很舒爽才是。但实际上却并非如此。他说了几句“官场套话”,语气虽不冷淡,但握手却点到为止,人为的和金杨拉开距离。

出了他的办公室,叶旌小声道:“他这个人十分高傲,是省诗词楹联协会会员,自费出了本诗歌集,颇得安家杰省长的赏识,一度传说想把他要到政府口去。哦!对了,安省长不仅是省作协省书法家协会会员,还是省诗词楹联协会的会员。”

金杨暗想,既然来了这里,再怎么高傲的头,都得低下来,学不会低头,在这里是没有任何前途的。

在走进一处综合办公室前,叶旌匆匆补充了一句,“佟高是姚秘书长给彭书记推荐的第一个秘书,半天时间没到,便让彭书记否决了。”

金杨这才释然,为什么佟高对自己不冷不热。他不仅抢了一秘的位置,而且一来就是他的上级,主持一处的工作,那么等于阻隔了佟高的所有前进通道。

一处的格子间大厅有三四个年轻人在工作,其中三男一女,男的都颇为精神,人也年轻,朝气蓬勃,见到金杨脸上都掩饰不住羡慕,态度友好,一看就知道不是机关里的老油条。女的相貌一般,年纪不轻,是个身段颇为养眼,眼眸能笑出风情的年轻少妇。姓鲁,名丽。是一处的机要秘书,外带联络交通和文印工作。

离开一处,叶旌带着金杨去了二处。二处的副秘书长南飞负责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协调工作,分管督查室、机关党委工作,他倒是很热情,非要请金杨一块喝个茶吃个饭什么的,金杨被逼只得答应有时间一定去。

三处处长是金杨的熟人张胜利,他像老朋友似地拉着金杨的手,介绍三处的工作人员他认识,乘叶旌和一个女孩说话时,偷偷问:“金处,看到三处送上去的报告没有?”

金杨根本没有时间去看报告,他摇了摇头,正准备解释,张胜利的面孔立变,低声骂道:“姚一民这个王八蛋,等着瞧。”

金杨愕然,张胜利也忒沉不住气了吧,就这素质,想继续前进,难。已经让张胜利误会了,他也只能将错就错,闷头不吭声。

叶旌又带他转了几处科室,然后把他送回办公室,临走时忽然记起来道:“我们一处中午聚餐,金处一定要到哦。”

金杨笑着朝彭放的办公室努了努嘴,“如果彭书记没有安排,我一定到。”

“再见!祝工作愉快!”叶旌临走时露出了一个调皮的笑脸。

金杨挥了挥手,刚落座,桌子上访的座机响了起来,他拿起话筒,说了声“你好!”

话筒里传来一道熟悉的声音,“怎么样,第一天的工作感觉如何?”

“黄书记!呵呵,如履薄冰啊!”

“这是个万众瞩目的位置,想做好不容易,必须有个适应接受的过程。”黄百均笑道:“你是不是也给我抽个时间,我恭喜恭喜你。”

金杨笑道:“您这是在折杀我。”他改了改口,“黄叔!我初来乍到,很多地方都不懂,需要您的指点。”

“冲你这声叔,我送你六个字,低调,勤勉,务实。”黄百均随后道:“彭放书记初来西海,什么人都不认识,都必须去了解和观察。好好抓住这个机会。”

“谢谢黄叔!”金杨忽然想起早上彭书记的安排,看了看手表,低声道:“您今天是不是要见彭书记。”

黄百均笑道:“我给你打这个电话,可不是想走你的路子哟!”

“哪里,黄叔说笑……一会见!”挂了电话,金杨回忆起黄百均的提示,犹如醍醐灌顶,彭放书记初来西海,谁也不认识不了解,唯一能信任的余占刚也是初来乍到,他不一样,既不是省委办公厅里的老油条,甚至没干过秘书,但是又熟悉西海官场,还带有点小小的愤青。这大概是彭放选择他的主要原因。

他要是抓住这个机会,绝对能成为彭放在西海的代言人。

不一会,省文化厅厅长和两个文娱协会的会长来见彭放。金杨起身把他们三人带进彭放的办公室,照例倒了茶水后,回到他的办公室。

几分钟后,佟高送来一叠文件,什么话都没说,放下就走。金杨几乎想哈哈大笑,这是什么人呀?来省委办公厅里装B赌气?

金杨知道这是姚一民送来的,他想起了张胜利拜托他的事情,好奇地翻了翻,果然如张胜利所言,三处送上的报告在文件堆的倒数第二排。这无疑是个最差位置,比倒数第一还差。有些领导也许会偶尔心血来潮,抽出倒数第一的文件看看,但决计不会抽出倒数第二封文件。

他想了想,没有动文件的顺序。

也幸亏他没动,大概在黄百均见了彭书记后,姚一民来到了金杨的办公室,看了看金杨桌子上的文件,指了指,“还没送进去。”

金杨回到道:“彭书记一直在会客。”

“我去见彭书记,顺便带进去。”姚一民抱起文件堆,手指翻书似的轻轻一拨,文件顺序一览无余。

金杨恶寒,知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