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谨言 >

第131章

谨言-第131章

小说: 谨言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三少和孟氏兄弟俩在一旁说话,几个新到工地,还没见过李谨言的工人问旁边的人,他是谁,怎么两个孟老板都对他那么客气。

“李三少都不知道?”

“他就是李三少?”

“怎么?”

“这也太年轻了。”问话的人喝光了碗里的汤,咂咂嘴,“长得跟画出来似的,他真做了那么大生意?”

“那还有假?你今天见着一回真佛可不容易,连那些洋人想见李三少都得排队。”

吃过午饭,工人们有小半个时辰的休息时间,三三两两的聚到一起说着话,李谨言并不知道自己成为了这些人的话题,只是告诉孟氏兄弟,等到这里建成之后,他还有更大的项目交给他们,已经有了经验的孟波和孟涛当即拍着胸脯说没问题。

“先别急着保证。那个工程可比眼前这个规模大多了。”

“言少放心,不管是多大的工程,咱们兄弟俩都没问题。”

“哦,那就好。”李谨言点点头,“那等着这里全面竣工,我还得登门拜访一次孟老,毕竟让你们去本溪,大半年恐怕都回不了家,还得老人家同意。”

孟波和孟涛同时一愣,本溪?

“鞍山本溪重工业区。”李谨言笑眯眯的说道:“规模如何,不用我说,两位也能猜到吧?”

孟波和孟涛互相看了一眼,性子急的孟涛差点高兴得跳起来,这简直,简直是……就连孟波也高兴得握紧了拳头。

“言少您放心,我们兄弟必不负重托,竭尽全力!”

离开了工业区,李谨言让司机掉头开车去关北城西一处隐蔽的仓库。约瑟夫之前派人通知他,六百挺麦德森机枪和十万发子弹已经悉数到货,目前就存放在这座隐蔽的仓库里,等着李谨言去接收。除了坐在车里的副官,随行的还有楼少帅派给他的一个步兵班。虽然不会出太大的问题,但这毕竟是军火,还是小心为上。

“李,很高兴见到你。”约瑟夫热情得有些出乎预料,但李谨言现在关心的不是这个北欧人突如其来的热情,而是他的那些机枪和子弹。

“约瑟夫,我也很高兴见到你,我想知道,我的货在哪里?”

“李,不得不说,你的性子有些急。”约瑟夫笑着摸了摸上唇卷翘的大胡子,“不过我想我能理解。请跟我来吧。”

仓库的门打开,上百只木箱整齐的码放在里面,六百挺机枪,十万发子弹,全都包装完好的放在木箱里。

两个兵哥上前验货,确认无误之后,李谨言和约瑟夫结清了尾款。

等到丹麦人离开,李谨言立刻让跟着他的副官去通知楼少帅,东西买到手了,接下来怎么办,就要看楼少帅怎么安排了。

116、第一百一十六章

机枪是好物;六百挺麦德森机枪更是绝对的好物!

李谨言没等多久;楼少帅就赶来了仓库;只是在他身后还跟着一串师长旅长;看到李谨言和他身后的机枪;各个笑得像朵喇叭花一样。

怎么回事?难不成自己买……枪的事情提前泄露消息了?

李三少面带疑惑的看向楼少帅;再瞅瞅去报信的兵哥,问过之后才弄清楚;不是“敌人”太狡猾;实在是兵哥太耿直!见到楼少帅,也顾不上一屋子军官;张开嘴噼里啪啦的把事情全说了。

一顿竹筒倒豆子;把双眼冒绿光的饿狼全给招来了。

机枪;还是六百挺麦德森机枪,丹麦原装货?乖乖,必须听者有份!加上这里面还有钱伯喜和杜豫章两个老兵痞子摆出一副滚刀肉架势,奋不顾身的冲锋在前,楼少帅脸色再冷,浑身冒冷气也没用。

吹吹冷气没啥,有枪就成!于是才出现了李谨言之前看到的一幕。

“……”李谨言不知道自己该说些什么。

“少帅,”钱伯喜搓搓大手,看着面前的一挺挺机枪双眼放光,“这见者有份,对吧?”

虽然北六省军队的装备在全国都数得上号,但机枪最多也只能武装到连,像独立旅那样机枪武装到排的,不说北六省,全华夏都是独一份。有的地方,甚至是一个团才有一挺重机枪,一个营才有一挺轻机枪,重炮?想都不要想。可见差距之大。就连日本矬子现在的情况也是差不多,没钱啊!有钱都被海军拿走了,陆军只能咬着萝卜干问候海军大臣和内阁首相家族中所有女性成员。

“少帅,我也不要多,”钱伯喜一边说,一边摊开巴掌:“五十挺武装师属特务营,你看怎么样?”

用五十挺麦德森轻机枪武装特务营?李谨言掏掏耳朵,一个营到头三百多人,三百多人就配五十挺轻机枪?几乎相当于每个班两挺,开什么国际玩笑。又不是财大气粗的美帝,就算美帝也没这么干的。

“这些枪军政府没花钱。”楼少帅终于开口了。

言下之意,买…枪的钱全都是李谨言出的,你们好意思见者有份?

几个老兵痞子互相看看,之前在满洲里打仗,李谨言就给楼逍送了一批军火,步枪重炮全是德国货,这次又送,还是原装丹麦货。这李三少回回出手都不同凡响,下次是不是还能给他们弄艘军舰回来?

不管怎么说,见着了就绝不能放过,钱伯喜再一次发挥出了滚刀肉精神,“那个,言少啊,你看……”

没等他说完,李谨言头就摇得拨浪鼓似的,“这些枪我都给少帅,怎么分少帅说得算。”

别找他,他应付不来。

众人又将目光转向楼少帅,楼少帅伸出一个指头。众人眼前一亮,一人一百挺?数一数人头,不对,除去少帅和言少爷,这还有七个人,枪只有六百挺,根本不够分!

“每个师十挺。”楼少帅一字一句的说道。

“少帅,这……”太小气了点吧,零头都没有啊。

“有意见?”楼少帅目光一冷,“五挺。”

“别,少帅,你就当老钱没说!”杜豫章一巴掌把钱伯喜推到一边,十挺就十挺,有十挺就不错了,还想多要?他以为少帅会再提出拿人换枪呢,不用自己出血就能白拿东西,好事!

一个师十挺,除了钱伯喜和杜豫章等老资格,连后来的唐玉璜和庞天逸都没落下,比起钱伯喜等人,这两位倒是实打实的惊喜。没承想跟着少帅走一趟就有十挺麦德森机枪到手,这等好事他们之前想都不敢想。

“老唐,你们广东富裕些,这样的事之前遇到过没有?”

唐玉璜摇头,“别说压根没有,就算有也轮不到我头上。六百挺麦德森机枪,言少是怎么弄来的?”

“是啊。”庞天逸见兵哥忙碌的将一个个木箱搬出仓库,放上马车,压低了声音:“虽说这国家统一了,我看迟早还得分出个子丑寅卯来。不过照北六省这架势,到时没人是对手。”

“这话怎么说?”

“你看啊,现在军饷是中央发,军队却捏在各省的督帅手里,当兵的肯定领大总统的情,当官的就未必。拿的油水比之前少了,早晚有想不开的自己往枪…口上撞。”

“这倒也是。”唐玉璜甩甩胳膊,北六省的军饷高,军官拿的薪水也多,虽然现在明面上的饷银都是统一标准,但私下里还有各项补贴,不吃空饷钱也不少。旁的地方可不一样,这项规定一出可是断了许多人的财路。他还听说联合政府里有人提出,各省军队饷银要和当地税收挂钩,提这个的人到底是什么心思暂且不论,早晚得有人因为军饷的事情闹起来。

至于后果,肯定是鸡蛋碰石头,说不准楼大总统就等着他们闹?想到这里,唐玉璜顿时一凛,忙把心中升起的疑问压下去。这些都是政治上的事,他是个领兵的,轮不到他去想。

“老唐,想什么呢?”

“没什么。”

两个师长的谈话告一段落,分给各师的机枪和子弹也陆续搬走,连驻守连山关的第三师和在山东的第十一师也没落下。钱伯喜仗着脸皮厚,又多要去五挺,杜豫章也没落下,其他人就没这待遇了,谁让这两位跟随楼大帅的时间最长,资格最老脸皮也最厚,认真论起来,连少帅都得叫他们一声叔?

等到几个师长旅长离开,一百挺机枪也分出去了,余下的五百挺都被楼少帅亲自带人拉回了独立旅,结果让闻讯赶来的后勤部长姜瑜林扑了个空。

“言少爷,你怎么不提前说一声啊?”

“说什么?”李谨言和姜瑜林打惯了交道,言辞间也带着些随意,“姜部长,这些机枪和子弹可都是我自己出钱买的,就算告诉了你,又能怎么样?”

姜瑜林哑口无言,摸摸鼻子,“言少,这和谁买的总能说一声吧?”

“和丹麦人买的。”李谨言掏掏耳朵,“不过我得提前告诉你,这丹麦人手挺黑。”

“言少爷的意思是?”

“这个。”李谨言搓了搓手指,“明白?”

“回扣?”

“对。”点点头,李谨言继续说道:“一挺机枪至少要吞掉这个数,我做这样的事没关系,但是你做可不太合适。”

姜瑜林听明白了,“言少,你的意思我明白,这事我再想想。”

事实上给洋人回扣的事姜瑜林做得并不少,但李谨言刻意提醒他总是好意,毕竟楼大帅成了大总统,北六省水涨船高,后勤部长又是个肥缺,盯着他的人只会多不会少。要是出了一星半点差错,被人抓住把柄,恐怕谁都保不了他。

“恩。”见姜瑜林明白了,李谨言也不再多说什么。说白了,姜瑜林绝不是个两袖清风的人物,处在他这个位置上,真想清风明月也不太可能。至少他还能守住底线,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也一心为了军队着想,换一个人未必能比他做得好。这也是楼大帅用他,楼少帅也打算继续用他的原因。

至于将来怎么样,将来的事情谁又能说得准?

看了一下时间,时间还早,李谨言打算去城外的收容所走一趟。

那里现在住着不少从山东等地过来的人,基本都是在当地活不下去,到北六省找出路的。李谨言听收容所的负责人说,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靠两条腿走到关北城。

“脚上连双草鞋都没有,也不知道都是怎么熬过来的。”收容所的负责人说话的时候,眉头都是紧皱着的。

李谨言也只能叹气,一些山东来的有亲戚在北六省军队里当兵,至少还有个投奔的地方,其他人当真是无依无靠,都只能挤在收容所里。

这些人背井离乡,靠两条腿走到北六省,就只有一个目的,能继续活下去。

自从工业区竣工,机器搬进了建好的工厂,收容所里的人陆续都找到活做,拿到工钱后就接连搬离了收容所。李谨言让孟氏兄弟在工业区内外几百米的地方建造了一片居住区,大多是两三层高的小楼,装饰简单,却独门独户,通了自来水,等到西门子公司的电厂建好还会通电。这些人大多通过收容所的负责人作保,租一间屋子住,一来不用继续和旁人共处一室,二来也能让那些外地来的人有个暂时的安身之处。

人都会感恩,也会怜悯。

他们得到了别人的帮助才能有今天,自然也会希望去帮助别人。不为别人的感谢,只为之前李谨言和收容所曾为他们做的一切。

一些工厂老板也效仿李谨言之前的做法,买下一块地皮,在上面搭建员工宿舍,为算收容所缓解了不少压力。工厂里也免费提供早午餐,若是赶夜工,还要提供一顿晚餐。这也是李谨言手底下的工厂最先带头的,因为近期家化厂,被服厂和罐头厂的订单都大量增多,尤其是家化厂,就算国际局势紧张,口红雪花膏和香皂的销售量也是节节攀升,李谨言和陆经理等人商量之后,干脆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