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我的人学 >

第15章

我的人学-第15章

小说: 我的人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管什么样的战争,失掉了民心就只有失败。过去中国共产党统率下的红军也是贯彻了保护民众的政策从而取得胜利的。再也没有比庶民更重要的了。维护所有的庶民的幸福,才是最终的目的。政治、经济、科学、教育以及社会上的一切,都必须是为此而服务的。从这种意义说,再也没有比带着高等人意识、蔑视民众的领导者更可憎恶的了。庶民乃至青年,必须毅然决然地和这样的权威领导者进行斗争。

从结果看,贵族出身的项羽受自己骄纵感情的支配,将庶民弃而不顾。他只是把〃灭秦的英雄〃这种〃美名〃和〃形式〃放在最优先的地位。不了解庶民的〃心〃,不能掌握时代底流的〃动向〃。这样的领导者往往陷入极坏的形式主义,缺少在未来力求实现庶民愿望的〃责任感〃。企图强行实现自己一厢情愿的理想的〃虚荣心〃,成了他们行动的原动力。项羽也正是这样的。在他的心里似乎经常有个秦朝以前群雄割据的时代。同时在他思想里所描绘的现实当中,难免有企图以实力来塑造现实的这样一种缺点。

在这种情况下,民众当然不会跟着走。重要的是,必须始终重视庶民的〃生活感觉〃,经常从这种〃生活感觉〃来考虑问题。在这种做法当中,自然会产生走向未来的〃创造〃意欲,自然会产生不会行不通的〃智慧〃。

虽然有力量又有才干,但却独断专行,招致了民心的离反的项羽;出身于无名的庶民,虽然粗野少文,但却深通人心机微,以宽大态度收拢民心的刘邦。——对于面向未来争取胜利的人来说,这个历史教训,的确提供了很多值得深思的东西。

体察时代大势、具有先见之明的人

——织田信长①把握时代的能力

①织田信长(1534…1582),日本战国时期的著名武将。他对结束〃群雄割据〃的局面,很有作为,后被暗杀。

〃先见性〃〃时代感觉〃〃把握时代的能力〃——可以说,在激荡的现代,这些都是领导者必须具备的条件。

在恩师户田先生主持的读书会上,先生也是深刻教导我们要〃探讨〃作品的时代背景。恩师的话是在说:必须具备这样的洞察力,准确地把握住在时代深处激荡着的洪流的方向。他说:

〃任何人都离不开时代的动向。不可能走在时代之外。乱世英雄如果生于泰平时代,也可能醉生梦死、了却一生。和平时期的硕学如果生于乱世,也许作为一个流浪汉而了却一生。时代这个东西,它本身就具有可怕的力量。人即使对时代的激流进行抵抗,最终仍不免随波逐流而下。这种可以说是不可抗拒的时代力量,作为滔滔的底流支配着人间社会。〃

这就是说,一个做领袖的人,能否体察时代推移的动向,将会决定一切。

时代总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过去取得的成功不一定就能保证下一次的胜利。那种经常捉摸时间动向,体察时代脉搏,具有先见之明的人,才能取得胜利。相反,那种固守过去的荣光或胜利的经验、被时代丢在后边的人,必然遭受悲惨的失败。

织田信长根据〃今后是枪炮的时代〃这一对时代的洞察,在长篠会战中打败了以常胜自负的武田的骑兵队,就是有力的例证之一。织田信长的先见性到处可见。战国时期,许多诸侯国出于军事要求,大多将他们居城修筑成难攻不落的城堡,对此,信长很快就看出了只有人和财富和信息灵通的情报才合乎时代的要求,因此他把他的居城迁移到安土城等交通要冲之地,从这点上也表现出他的卓越的先见性。但是,该有多么多的人由于体察不出时代的动向,仍然固守老经验,终于从历史上消失了啊!就连拿破仑,都未能自觉到自己过去一贯的作战方式早已陈旧,终于从下坡路上,一路颠落下去。

如果不是一个正确掌握时代变化、和时代共同前进的、进取的领导者,那就不可能有前途。而且他还必须是一个能敏锐地嗅出刚刚出现在表层的轻微变化的人。不囿于过去的固定观念、不阻碍担负着建设下一代使命的青年的成长,这样的领导者,和青年同命运共呼吸,那么肯定会有所发展有所前进。

不只是看到显露在表面上的社会现象的变化,而且能察知隐藏在背后的民众的〃无声之声〃的呼喊,察知民众的〃心的波纹〃——一个领导者必须是具有这样的心思和感觉的人物。

关于团结

——美国独立运动的先锋〃分兵〃

当〃变革〃掀起激浪的时候——在社会发生巨大变化的深层,一定会出现无名的庶民、民众的活动。在美国独立革命时期也出现了站在最前列的庶民青年士兵〃分兵〃。所谓〃分兵〃,意即一旦遇到紧急情况,立即(ataminute'snotice)①出动之意。他们平时作为平凡的农民、小手艺人从事劳动,但一旦出现情况,立即集合、由全体来对处问题。而且团结起来互助、共同前进。

①此语原为英语minute-man,系称呼美国独立战争时,一声动员令下,立即快速出动参加战斗的民兵。〃分兵〃即据minute(一分钟)的意译。

关于〃分兵〃,R.A.古洛斯的著作《〃分兵〃的世界》(宇田佳正、大山纲夫译,北海道大学图书刊行会版)中有详细的叙述。这些〃分兵〃们被称为〃冬天是士兵,春天是农民〃。冬季农闲期,在大地封冻的严寒中,接受严格的士兵训练,为了保卫祖国的独立,专心致志地锻炼他们自己。

一七七五年四月,在波士顿近郊(康科德、列基希顿)殖民地军和英国的正规军开始了战斗。这是独立革命的开端。在这次战斗中作为先驱出动的是这些〃分兵〃们。挑开战端〃为自由而战〃的〃分兵〃们,他们几乎全是十几岁、二十几岁的青年。据上述书的记载,战斗在康科德地区的〃分兵〃的年龄,〃不满二十一岁〃者占百分之三十,〃二十一岁至二十四岁〃者占百分之二十八,〃二十五岁至二十九岁〃者占百分之十四。也就是说,十几岁至二十几岁的人占了百分之七十以上。

青年的力量蕴藏着多么巨大的可能啊。我想,绝对不应忘记,应相信他们在任何领域中活跃的能量,使之尽量发挥出他们的这种能量。

那么,给这些〃分兵〃青年提供英姿飒爽的活动舞台的又是谁呢?恐怕是那些经验丰富的前辈们吧。

——康科德的人们在组成这个〃分兵〃队、为独立革命团结起来的过程中,是经历过种种困难的。根据著者R.A.古洛斯的记述,其主要困难是,居住地及财产的差异带来的障碍以及教派的分裂和对立,还有环境或看法不同招致的不和。克服这些困难,引导大家团结起来对付战争的,主要是六十几岁的老年人。其中心人物,一名年老的大尉,当时六十七岁。他分别走访了镇上的每一个家庭,和他们对话。他说服人们,使他们同意为独立而战。正是这些经验丰富、老实、稳健的老年人,最懂得如何说服分歧的市民、使他们同心合力的办法。这样,在青年人活跃的背后,还包括那些经验丰富、为人正派的年长者所起的作用。在胜利的基础中存在着这种老少团结的情谊。

说到独立革命,这是推动世界历史的一次伟大的事件。但是,促成这次事件开端的人们的团结,却是靠一名年老大尉耐心的〃对话〃。真正的团结,只靠命令或靠权威的强制是不可能实现的。只能靠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的情谊,靠每个人都心服口服,把〃心〃与〃心〃连结在一起,才能做到。万众一心,则事必有成。纵然不能完全实现原来的计划,也必能找出意想不到的新路。

一七七五年四月,康科德的大地上,草木萌动,春风在大地上吹拂。为了保卫这个可爱的家乡,〃分兵〃的青年们勇敢地进行了战斗。这次战斗,据认为实际上只是经过两三分钟的枪战就结束了。从某种意义说,可以说是一场非常小规模的、简单的战争。

但是,这仅仅两三分钟的战斗,却作为〃全世界都听到的枪声〃,在历史上留下了它的名字。巨大事件,它开头并不一定总是轰轰烈烈的。表面上看起来很微末,很不显眼,但其中却包蕴着永远发出光耀的先驱的火焰,这种事例决不在少数。后来,与这个康科德有很深渊源的思想家爱默生称颂他们的英勇战斗,写下了如下的颂歌:

〃伟大精神使那些英雄们勇敢赴死为未来的孩子们留下自由〃这一高迈的诗句,深深回荡在我的胸中。

第一节 《新·平家物语》

〃苦彻成珠〃

我从很年轻时起,就偏于喜好写东西。我身体不太健壮,也无特殊才能,青年时代也曾想过,如果能以文笔立身那就求之不得了。在这样情况下,户田城圣先生经营一家叫日本正学馆的出版社,他招聘我,我高兴地参加了出版社,做了杂志的编辑。时间虽不很长,但值得高兴的是,我认识了许多著名作家。这成为我的经历中很值得怀念的一段往事。

有诗人西条八十、幽默小说作家佐佐木邦、历史小说作家山冈庄八和山手树一郎及其他许多先生,此外,还见到过许多位作家。

当时,我最希望能有一次见面机会的,是吉川英治①先生。但遗憾的是,我终于未能得到见面的机会。我当了会长的两年后,昭和三十七年(一九六二),吉川先生去世了。这是我在熟识的理发师那里听来的:吉川先生在庆应医院住院时期,也是请那家理发店给他理发的,听说他在理发时,曾讲过他对创价学会很关心之类的话。据说从他的语气中可以听得出他好像也读过创价学会出版的书刊,他的朋友也好像给他讲过学会的事情。我也曾遐想过,假如我和他有一次交谈的机会,我们会谈些什么呢?——当我一想到这里,就感到未能和吉川先生相见,实在遗憾得很。

①吉川英治(1892…1962),现代作家,擅写剑侠小说及历史小说。

但是,我于一九八七年五月,去访问过现在的吉川英治纪念馆,这座纪念馆原是吉川先生昭和十九年(一九四四)为了躲避战火,来到吉野村(现在的青梅市),在那里住了整整十年的草思堂。

提到吉川英治先生,首先使我想起〃苦彻成珠〃这句话。

在吉川英治纪念馆里,引起我注意的,也是先生本人〃苦彻成珠〃的墨迹。不用说,这是先生自己喜爱的作为〃修行箴言〃的词句。先生常写了赠送给人的,我也在墙上挂过它。这次对纪念馆的访问,实现了我多年的愿望,下述《富士高耸》这首诗,是我根据参观纪念馆当时的感情,为了追怀这位稀有的文豪的为人及其作品写下的诗句:

清风拂面绿荫里,草思堂前瞻遗迹。

一生孤高文豪路,泛澜心中久难已。

著作青春思索书,吾师与我共研读。

文豪笔下心之粮,想见风采梅林圃。

波澜起伏度一生,十一岁时家飘零。

命途酷苛多试炼,学徒路上秋晨冷。

向学之志转炽烈,月下读书吟俳谐。

青春胸中永沸腾,创作情热无休歇。

病弱父亲久卧床,昼夜做工在幼龄。

糊口之资仍难继,伫立海边看黎明。

骨肉离散各分手,薄命小花任飘流。

可怜弱妹婴疾归,连呼阿母在弥留。

仰望瘦削慈亲容,船坞做工为营生。

一朝坠下脚手架,灾难临头几丧命。

天佑大任在斯人,死亡深渊幸逃生。

心怀苦学凌云志,踏上旅途赴东京。

男儿一旦立志坚,刃折矢尽不返顾。

碎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