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比特币:一个虚幻而真实的金融世界 >

第3章

比特币:一个虚幻而真实的金融世界-第3章

小说: 比特币:一个虚幻而真实的金融世界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惜,最终的结果不尽如人意。现在回想,失败的原因在于,我做的事情并不是我自己可以全面掌控的事情。尽管我自己出得起钱,但在技术上,当时的我其实完全无能为力。出现任何事情,我都只能求助于他人。所以,当后来有人向我咨询比特币相关的创业项目时,我总是第一时间告诉对方:“你最好认真回答自己一个问题,即这件事是不是你一个人就可以全部搞定的?”这是惨烈的失败之后得到的教训。

最终,“全亚洲最大的矿场”以挖出来100多个比特币告终,而当初投入的价值几十万的设备也只能以不到1/5的价格卖掉……

原本拥有这个经济规模万分之一的我,现在只剩下不到十万分之三……随着对比特币的更深入了解,那种失落感越发令我难以忍受。

我只好卖掉美股账号里的所有股票,然后投入到比特币交易之中。我“重操旧业”,开始做“我自己可以全部掌控的事情”。没有多久,我拥有的比特币数量开始没办法在交易所里直接交易,因为当时即便是全球最大的交易所Mt。Gox事实上也没有多少交易量。于是,我在比特币官方论坛上找到一些愿意做场外交易的人,从他们的手中买进卖出。到2012年年中,我已经没有多少美元可以用来购买比特币了,不过还好,我已经不再是那个“只要拥有万分之一就好”的人了……

再后来,我就不再像过去那样关注比特币了。重新开始关注已经是2013年元旦之后了。也正因为这样,我至少错过了两个好机会,即中本聪骰子(SatoshiDice)和烤猫(AsicMiner)上市。

2013年4月1日,比特币价格冲破每个100美元。两年前,当我向身边的人说“坐等比特币涨到每个100美元”时,每个人的神色传递出的信息都是“你疯了吧”。可这一天终究还是来了,而新一轮的关注蜂拥而至。

这一轮关注热潮估计很快就会冷却下来,跟两年前比特币刚刚超过每个1美元时的情形如出一辙。两年后(也许用不了这么久),比特币还会冲破一个在此之前被认为是疯狂的价格,然后再引来一轮更大的关注吧。

至于现在,这场实验似乎还算成功。今天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这场“社会实践”。比特币像历史上的一切进步那样,在质疑声中成长,在指责谩骂中成熟。比特币也许是人类史上最令人敬畏的自生长系统。它不为任何人的意志所左右,它有自己的步伐,并用自己的节奏一步一步走向未来。

试验、实验、实践,我们共同前进……最终,真心希望我们能在有生之年见到比特币成为“实现”。

李笑来

资深比特币投资人

01 初识比特币

比特币的诞生

上帝区块

从诞生那天起,比特币就注定是一个充满神奇色彩和颇多争议的事物。比特币里面包含了密码学、经济学、政治学、货币学、计算机技术等前沿的理论和技术。

从2013年年初开始,伴随着价格的疯狂增长,比特币频繁出现在各种科技和主流媒体的报道中,转眼成为时下热门的互联网金融领域最神秘的一部分。由于知识结构的局限性,很多人花了很长时间进行研究,但还是没有弄明白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很多人还在疑惑,比特币究竟是一场颠覆现有金融体系的伟大的互联网金融试验,还是一个由极客主导的庞氏骗局?

比特币这个概念最早由中本聪于2008年11月在一个隐秘密码学讨论小组中提出。当时,他贴出了一篇研究报告。随后,他又开发出最早的比特币发行、交易和账户管理系统。

随着2009年1月3日中本聪挖掘出第一个区块链(blockchain),最初的50个比特币宣告问世。至此,比特币这套系统可以算是真正诞生了。那时,又有谁能够想到,在短短几年时间内,比特币会被这么多人接受和喜欢,会以这么迅速的方式从极客圈走向社会大众,会以这么凶猛的价格增长方式来彰显自己与众不同的魅力呢?

自从互联网诞生以来,数字货币理念就一直是热门话题,但面临着如何解决伪造和重复支付等重大挑战。数字货币只是单纯的信息,怎样才能避免人们轻易地进行复制粘贴,然后随心所欲地进行支付呢?这一点至关重要,但解决起来困难重重。

在比特币出现之前,比较常见的解决办法是建立一个中央结算体系,对所有交易进行实时记账,同时确保人们使用过的电子货币不能再重复使用。这就需要一个有信誉的第三方机构来管理整个体系。日常生活中的银行系统都是采用这样的中央结算体系。

比特币却通过公开分布式账本的方法来避免重复支付,完全摒弃了需要第三方机构管理的架构。比特币所有的历史交易都通过块(blocks)的方式记录进账本,这个账本并不保存在某个中央服务器中,而是全网公开;保存在每个接入比特币网络的计算机上。

一条完整的交易指令被发出后,信息就在整个比特币网络内快速传播。网络节点开始计算该交易是否有效(即账户余额是否足够支付),并试图生成包含这笔交易信息的块。当累计有6个块包含该笔交易信息时,才被认为验证通过,正式确认交易成功。

供应机制

新的比特币是通过运行软件制造出来的,从表象上看,这种货币供应机制与金银等贵金属货币的供应机制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因此常被形象地称为“挖矿”,而挖矿的人则被称为“矿工”。也有人认为这个创造过程与游戏里面打金币非常相似,因此形象地称之为“打比特币”。

挖矿的本质就是争夺记账权。在比特币的世界里,大约每10分钟会在全网公开的账本上记录一个数据块,这个数据块里包含了这10分钟内全球被验证的所有交易。而确认这个数据块的权利是需要抢的,每抢到一个新的区块就允许获胜者向自己的账户增加一笔金额作为奖励。如果这10分钟内某个矿工没能抢到记账权(原则上每次只能有一个矿工抢到),他就等于白折腾了,重新进入下一轮争抢记账权的过程。

而争夺记账权的办法其实就是大家玩一个叫作哈希的密码学游戏,其具体算法是SHA…256(一种典型的安全散列算法)。

由于哈希计算结果的随机性,没有办法优化算法,只能从零开始一直往上运算,谁的运算能力强,谁就越有机会率先找到这个数字。因此,“发现”新数据块的可能性是建立在个人计算能力与全网计算能力总和的比较之上的。

在比特币网络中,新币的生产速度是预先设定的。每个交易区块的生成时间保持在10分钟左右,最初每成功抢到一个块的奖励是50个比特币。区块链的规模每达到21万的整数倍(每4年会达到一次),成功抢到块获得的奖励便会减半:先从50个比特币减少至25个,再从25个减到12。5个。以此类推,大约到2140年整个系统将产生2 100万个比特币,达到事先设定的总量上限。之后比特币将不再增加,比特币矿工的收益将由转账手续费支付。

截至2013年9月2日,已被开发出来的比特币总量为1 164万个,考虑到早期的开采者没有意识到比特币的价值而造成的一些丢失,预计现在的比特币总量在600~800万个。

创始人是谁

比特币的创始人化名中本聪,但直到现在,他的真实身份依然扑朔迷离。有的只是无尽的猜测,甚至连是不是日本人,会不会是一个组织都难以考证。大家只知道,他肯定至少是一个超级优秀的算法工程师和程序员。

中本聪很少透露自己的信息,网上简介显示他在日本居住,但电子邮箱地址却来自德国的一个免费服务站点,谷歌上也搜索不到他的任何信息。

他之前在网上谈论的话题都只限于源代码技术讨论。2010年12月5日,在比特币使用者开始要求维基解密接受比特币捐赠后,他却在比特币论坛里发帖说:“这个项目需要逐步成长,这样软件才能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增强。我呼吁维基解密不要接受比特币,它还是一个萌芽阶段的小型测试社区。在这个阶段,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只会毁了比特币。”

格林尼治时间2010年12月12日6点22分,就在他发帖争辩维基解密是否该接受比特币捐赠问题7天后,中本聪在论坛上发了最后一个帖子,帖子中谈到软件最新由卝纹卝人卝书卝屋卝整卝理版本的几个无关紧要的细节。之后,他就从论坛消失了,他的邮件回复也变得不稳定,最后完全终止了。此后,中本聪只与少数几个人保持联系,作为后来比特币核心开发团队领导人的加文·安德烈森就是其中之一。2011年4月26日,安德烈森告诉比特币开发团队的其他成员:“中本聪今天早上提议,在公开谈论比特币时,我们应尽量回避‘神秘创始人’这一话题。”随后,中本聪甚至连安德烈森的电子邮件都不再回复了。

神秘的中本聪彻底消失了,比特币爱好者对他的离开感到悲伤和不解。而中本聪的“孩子”——比特币——却以强大的生命力茁壮成长。

为了纪念他,有人开发了一种以比特币作为投注筹码的博彩小游戏,即中本聪骰子。这个游戏可以让玩家选择不同的赢面概率下注,完全随机,无法作弊,是比特币爱好者热衷的小游戏。2013年7月,这个小游戏被一位神秘买家以126 315个比特币的价格(当时价值1 150万美元)收入囊中,成为比特币行业第一笔大额收购案例。

对中本聪的猜测和遐想是比特币爱好者颇感兴趣的话题之一,这不仅增强了比特币的神秘感,而且给阴谋论者提供了很多素材。

望月新一就是中本聪吗?

关于中本聪,有人怀疑这是由4家知名科技公司名字拼凑起来的,即三星(Samsung)、东芝(Toshiba)、中道(Nakamichi)和摩托罗拉(Motorola)。有人怀疑他的国籍,因为他的英语太地道了,简直毫无瑕疵。还有人怀疑这是有着某种未知目的的神秘组织,可能是谷歌甚至是美国国家安全局的团队。

2013年5月,计算机科学家、“超文本”概念的创造者泰德·尼尔森在美国知名在线视频网站YouTube上爆料,中本聪的真实身份是日本京都大学教授望月新一,瞬间引起轰动。不过他未能提供任何证据,只是根据一些迹象推断而已。视频中,尼尔森对望月新一极尽溢美之词,称他为伟大的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和计算机学家,甚至认为他应该因为比特币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在数学领域,望月新一可谓大名鼎鼎:他16岁进入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读本科,23岁获得数学博士学位。

2012年8月,对数学史上最富有传奇色彩的未解猜想——ABC猜想独立思考了20年后,望月新一在数学系主页上贴出了4篇总长度达512页的艰深推理文章,宣称自己解决了这一猜想。由于文章内容太过艰涩,至今无人能够看懂。哈佛大学曾经邀请他去美国讲课,他仅回了一句“我的东西没办法给你们讲懂”就没下文了。

这样神奇的人物与比特币的特性着实吻合,因此尽管没有明显的证据,这一猜测也激发了热烈的讨论和验证。有很多人表示惊讶与兴奋,但更多人还是怀疑这种猜测的正确性:望月新一的确是一名出色的数学家,但怎么可能开发出这样一个势必对现实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货币系统呢?

现在看来,比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