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从台北到北京:胡同台妹眼中的大陆 >

第35章

从台北到北京:胡同台妹眼中的大陆-第35章

小说: 从台北到北京:胡同台妹眼中的大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也想起我曾经在网上看过的故事,许多清朝皇帝乃至慈禧的坟被盗墓者肆虐,许多珍贵宝物早就不知流落何方。

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一件事,问了相处熟悉的网友,包括我大陆的好朋友:“如果有一天,两岸发生战争了,我们就是敌人了。”大家异口同声地说:“不会的,现在不可能发生战争了,我们绝不会是敌人的。”我知道我的胡思乱想有些过于四散了,但当时我是鼻酸流泪了。

我曾经去过南京两次,当时的总统府在我到访时,是个1912酒吧区。我曾经到过重庆,这个大后方的战时首都,如今连山上都盖满高楼大厦,我在历史课本上读到抗战时期为保持生产,在山里挖了防空洞,人们躲在防空洞里继续辛勤工作。我没询问那些防空洞还在否,因为我的心中也有两个重庆。

我也想起那个北京的老火车站,小得让我意外,不知是不是原状如此。我在想,当我姥姥带着四个小孩离开“北平”时,是从这里离开的吗?我在上海南京路步行街上想着,那个十四岁就加入国军的父亲,是否也曾在那个时候像个小土包子惊讶着上海的奢华与繁荣?

我还想起小时候,当金门还是前线,我父亲在金门的部队,家属探望时,我曾通过望远镜看着“大陆同胞”,那应该是厦门吧,我看到了穿着灰蓝色衣服的一位男士骑着自行车,不知道那个人姓甚名谁,而年仅十多岁还是小学生的我,是不是也曾经被对岸的“共匪”拿着望远镜看着?

我也曾经到过四川西昌机场,后来当地的接待人员告诉我,这个小机场就是当年蒋介石先生撤退去台湾的机场。那个机场小得没有入境大厅,连行李都是由工作人员从飞机上装上行李车之后运到下飞机的旅客面前,在停机坪上一个一个发放。

如果我是蒋介石,当年会是怎样的心情?

电影《滚滚红尘》里上了船的跟没有上船的,相望着,挥着手,那又是怎样的心情?

2009年末一个大雪的晚上,我在北京的剧场里,看着台湾的《宝岛一村》话剧,整场爆满,我想观众决不会都是台湾人,更有可能的是,台湾人可能只占现场观众的几十分之一。我哭了,因为我对话剧中的故事感同身受。我感觉我身边有许多观众也哭了,他们是大陆人,哭泣的理由又是什么?但无论如何,我想在那一刻,我们的感动跨越了两岸。

话剧里演到这些“转进”的人们,在台湾第一年的元旦升旗,放出的音乐并非国旗歌,那面从家乡带来的国旗,始终没有露过脸,看到此处,心里很复杂地酸着,而这种酸,是否也能跨越两岸?我不知道。

这就如同,现在的我讨厌听到大陆人骂台湾,也讨厌听到台湾人骂大陆。我也厌烦于总是有大陆网友要来跟我争辩,繁体字好用还是简体字好用。我最讨厌的成语是“数典忘祖”,我痛恨的是,无缘无故的仇恨与凶狠。我烦躁的是,永远也回答不尽的“台湾民主是可笑的”,还是“你们台湾人为什么选出个陈水扁”。我无奈的是当你问起我台湾人民的心态是什么,而我坦诚相告,你却直接在我头上戴上“台独分子”的帽子,一如我因为是外省人所以我必然就成为“中共同路人”。

许多网友劝慰我别跟某些人计较,但他们不知道的是,他们遇到某些人的机会是偶尔,而我几乎是天天。于是有人质问我,“你干吗总谈政治”,“你很喜欢政治吧”。但,谈不谈政治应该是一种自由,不应该存在的是谈了之后的莫名质疑与攻击,就好像一个女性生下来不是给人性骚扰的。

我从高中开始有了“政治意识”的启蒙,源自于外省人的印记。做了三十几年外省人,我却是到了大陆才获得了“台湾人”这个身份。我深刻地认知到两岸关系与发展是在2004年以后,我发现两岸人民所知、所思的不同是从2008年开始,不同的生活标准、不同的人际相处原则,不同的追求、不同的梦想。如果说,“求同存异”是大家所认可的,为什么总是要告诉我,甚至不断地暗示你自己,“希望有生之年看到两岸统一”?因为我很想知道,这个有生之年是谁的有生?

是否能够尊重我使用繁体字已经三十多年,而即便我是在大陆的土地上,各位既然可以为了与世界接轨勤学英文,能不能对自己的“手足同胞”有着更为宽容与理解的标准?能不能不要总是迫不及待地向我展示你的“拳拳之心”,因为这种心思是你的并非我的。能不能因为我这个人还不错而坦荡相处,不要因为我头上的那顶台湾帽子而正襟危坐,不断展现你的政治正确?能不能理解并体谅一个台湾人并不愿意总是听到各位恶狠狠地咒骂所谓的数典忘祖的台湾政治人物,一如我从来不曾用难听的话指责过任何大陆政治人物?能不能不要把他人的情感当做自己,还天真地以为这一切真是自己的?又能不能够不要动不动就说“滚回去”?

曾经有一位台湾人,在微博上发给我私信。他告诉我他是一个台资企业的台籍干部,来到大陆已经十几年。他说他佩服我的勇气,因为他绝对不会主动承认自己是台湾人。我想问的是,一个台湾人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何以需要“勇气”,才能坦承自己的来历?

这些年来我通过各种方式去了解这里、感受这里,现在我的大陆朋友远远超过台湾朋友,我不断地调整适应我的标准、我的模式以期与此接轨。如果说我是深水区的胡同台妹,那么我的确是孤独且痛苦着,因为我了解着你们不了解的,而我同时承受着许多你们不用承受的。当我走过这许多的山山水水、历史遗迹,我的内心从未因为我是台湾人而有任何隔阂,或许相反的,我有着许多你们不曾有过的感受。我为我读过的历史与地理课本而来,也为我的姥姥与父母而来,更为了那份从基因里与生俱来的情怀而来,很单纯,就是如此而已。

千山万水不曾因为我是台湾人而拒绝我,一景一物,每个曾经遇到的人跟我说过的话、给予过的情感,是我最丰厚的人生财富。未来的一天或许我又会离开,但我绝对相信,满载着这些年来的点点滴滴,我肯定不再只是一个台湾人,我也是一个外省人,更是一个大陆人,最重要的是,我是有过无数感动、悲伤、快乐回忆的“人”,如此而已。得喝彩的应该是两岸的人民吧,我不禁这么想着……

附录

粉丝眼中的胡同台妹

第一次看到胡同台妹的文章,是2008年台湾“大选”的时候,她当时以博客的形式报道选举,博客中独特的内容吸引了我这个台湾迷。强烈的好奇心驱使着我翻看了她之前写的几篇文章,尤其是第一篇文章,第一句话就是“我是个台湾人……”,由此我断定,这个台湾女子是个有故事的人!从此,我就在电脑屏幕前倾听她讲述着台湾的故事。

然而,我和台妹在网络上互相认识始于2010年的3月,而她却觉得我们认识很久了,她说我们可能一见如故吧。

台妹有很多让我感动的地方,记得我刚刚在新浪微博找到她时,我问她“请问您是凤凰博报的‘胡同里的台妹’吗”,很快她回复我“是的”。仅仅两个字就让我激动和惊讶,激动是因为我又找到她了,之前我失去她的讯息已经好几个月了,惊讶是因为,她,一个“V”,一个台湾知名媒体人,跟我说话了。之后的很多日子里,我才发现,她对很多网友的评论都予以回复,除了一些没有必要回复的之外。她还常说自己是伪“V”,微博里的其他很多“V”们几乎都是自说自话,享受着草根网友们对自己的崇拜。台妹是少有的真心愿意与网友交流的网络名人,她的这份谦虚和平易近人让我感动。

微博里的台妹,有时候像一位老师,向我们授业解惑;有时候像一个大姐姐,以自己的人生经历激励和警戒我们的成长;有时候像一个同龄的伙伴,与我们一起嬉笑怒骂;有时候又像一个小妹妹,傻得可爱,让人生怜。等你和她接触一段时间之后,你就会知道她是一个多么有趣的人。

种种原因,台妹离开了新浪微博,转到了网易,后来又转到Twitter,Facebook,Plurck等网站,而大家都不约而同地追随着她,我当然也不例外。记得我在Plurck上与她相遇时,她说她忽然觉得我俩有缘,有铃就会有响声(注:她的名字最后一个字是铃,我的名字最后一个字是响)?

我一路相随,除了因为胡同台妹是我非常欣赏的台湾女子,还因为我的孤独。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这注定是孤独和痛苦的。网络上,台妹身边有好多有思想有风范的朋友,其中有意气风发的年轻人,也有年近半百的叔叔阿姨,大家不拘世俗,志趣相投,各展才华,好不快活!找到了台妹,就找到了这群有趣的朋友。

直到今天,我和台妹还没有见过面,我这个害羞得出奇的男生连电话都没有跟她通过。前阵子大家在一个即时聊天群里,我还说道,等哪天我状态佳,做好心理准备,鼓足勇气,我会给她打电话的。认识她是我的福气。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