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从台北到北京:胡同台妹眼中的大陆 >

第28章

从台北到北京:胡同台妹眼中的大陆-第28章

小说: 从台北到北京:胡同台妹眼中的大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才传到台湾人的圈子里。如果是可行的商机,那么早就有人做了,而不会轮到台湾人“听说”了。

所以,我反而刻意回避台湾人的交往圈子,喜欢跟大陆朋友混在一起。这也并非完全刻意,也是因为我的确有好几个大陆的好朋友,而通过互联网,这些好朋友可能是跨越年龄、种族与地域。在与许多大陆朋友或现实或虚拟的交流过程中,我发现,许多人对台湾充满着无限的好奇,经常跟我说:“台妹,你多找些台湾人跟我们交流吧!”

也因此,在凤凰网工作的期间,我建立了“台湾博客专栏”,其实目的很简单,根据我自己的经验,彼此的了解绝不是从政治开始而是从生活的点滴开始。一张照片、一句话都能在无意间透露出许多讯息,因此,我努力找了各式各样的台湾人在凤凰开博。

像台湾有名的品牌设计师唐圣瀚。他是我朋友的朋友,有阵子实在找不出我认识的更新鲜的人了,于是我在MSN上将昵称改为:“我需要各种各样的台湾人来跟大陆网友交流。”我的朋友自己跳出来很热情地帮我引荐了“台湾网友”唐大哥。我其实一直羡慕着设计师这种行业,因为我从小美术成绩不好,画画奇烂无比,所以设计师在我眼中那简直与神无异,当然也因着这个平台我跟唐大哥成为好朋友。

唐大哥的人生经历和信条可以在下面这篇博文中窥知一二。

幸运,可以自己创造

我最近刚读完一本有趣的书,它的主题是谈幸运这件事,从这本书里发现,许多被大家公认的幸运儿,都有一个共同特质——幸运的个性,这种个性的人都具有计划及善用抓住“机运”的能力,而获得成功。

我的工作是一个平面设计师,在我大三的时候就设立了北士设计,这间设计公司成立迄今已经十八年,然而这一切的开始,都源自于一个偶然的缘分。在我还未进大学的时候,我的好友林章立跟我说他女朋友的学姐在西门町开了一家小型委托行,需要布置但没什么经费,我当时想反正也没什么事,就免费帮这位素昧平生的学姐画了些海报,简单地布置好了这家小店。

等我进了文化大学美术系就读后,有一天接到这个学姐的来电,她要介绍我认识一个美国来的交换学生。原来这个美国朋友希望尝试做T恤的生意,现在正好缺一个设计师,学姐这时就想到了找我,没想到这个美国朋友Patrick成为我接下来十年的合伙人与永远的好友。我们两个小伙子骑着摩托车,只凭一股傻劲与设计创意,竟然靠这不起眼的T恤,打进所有五星级饭店、机场免税店以及故宫博物院和历史博物馆等通路,还在故宫博物院创下连续十年创意商品的销售冠军成绩。

在事过境迁的现在回顾当时,发现我年轻时作的许多决定其实都没有深思熟虑,只是凭着直觉,认为可行就下去做了。而当我每次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要作出重大决定时,都刚好会出现关键人物帮助我渡过难关,在看过这本《让幸运来敲门》之前,我一直认为是我有些预感很准,我现在的合伙人蔡长青就有过不少次被我的预感吓到的经验,而读完本书之后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些“幸运”其来有自,我只是在不知不觉中做了作者所谓正确掌握幸运的决定与行动。

我在此想说一个有趣的巧合,在我公司网站里有一段影片,内容是2007年的发表会上我所提到的一段话,几乎完全与书上写的一模一样,这段话大意是说:“面对一个全新的模式,我们一定会遇到很多困难,但我们对这个案子的态度是绝不说‘不行’,而是要说‘如何才行’。”这与本书的内容不谋而合,遇到困难时,选择放弃是最简单的路,但是有些人选择坚持下去,哪一种态度比较容易获得幸运?我想这是很容易判断的事。

这本书并不是一本迷信幸运的书,看看做者所建立的幸运公式就能得知:热情+集中目标+适应力+魅力吸引+谦卑+慷慨+洞察力+弹性+怀抱希望=幸运,本书谈的是对人生的态度与行动,正向而积极实践的人最容易掌握幸运。相反的,那些永远在抱怨与谩骂不幸的人则会离幸运越来越远,指责别人会使幸运远离。你不能改变过去,却可以改变未来。某些人之所以不幸运,是因周围的环境对他们不利,因为他们经常指责别人,缺乏宽容心,幸运之神自然不会降临,造成他们错失许多能够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

我与好朋友们在2000年创办了台湾设计师入口网站——黑秀网,提供给插画家、设计者一个公开的平台,让他们的作品有机会受到业主与大众的赏识和肯定。当然,前提是这些人需要先付出行动、用作品展现他们的创意,然后,机运降临时要会及时抓住它,之后还要持续努力精进,我相信“幸运,可以自己创造”!创办黑秀网,就是希望借此平台鼓励更多人去追逐心中的梦想。

常从报章杂志上看到许多人的奋斗故事,有的人从身无分文到成功创业;有的人则是无畏身体缺陷,乐观助人。他们“幸运的个性”所展现出来的正面能量,正是带领他们走向成功、写下生命奇迹的主因。

《让幸运来敲门》是一本可以激励你的好书,作者告诉读者们,幸运虽非与生俱来,但创造好运是一种技能,是可以掌控的一种态度,如果你想变得幸运,你要做的就是要思考幸运、表现幸运。

我相信,只要你也不放弃,看准时机、抓住属于自己的机会,并勇敢、努力去实践,你的梦想终会成真!

另外像是南半球台妹,则是我在北京通过朋友认识的朋友,我觉得这个女孩简直就是台湾女孩的典型,所以力邀她来开博,她无厘头的文字颇受大陆网友青睐。

这个台妹曾写过一篇博文名为《台北的雨呀》,文章写得很棒,后面博友的留言也让人忍俊不禁,博友们从不同的角度来看文章,也就产生了不同角度的提问,有谈政治的、问气候的、讲生活情趣的。

比如,有博友说:“从马英九上台以来,我才真正明白了这个岛为啥叫台湾岛,那台风是一场接一场,那雨反而是小事一桩。”有的则说:“孟庭苇歌曲说:冬季到台北来看雨。小台妹说:(雨伞)晴天八折,雨天没折。”还有的则问起台北会不会下雪。有的博友颇有哲理地说:“任何地方,习惯就好,各有各的味道。”让人感到惊奇的是,有博友在这篇文章后面问起了我的下落,那时我正在台北,博友就问这个南半球台妹最近有没有在台北见到胡同台妹,还问我过得怎么样。

所有博友的留言南半球台妹都会一一给予回复。

而好心的唐大哥还帮我介绍了在企业培训与人力资源、公益团体运营方面有着卓越成绩的林正全大哥,台湾人耳熟能详的“喜憨儿”,就是林大哥的代表作。

林先生是一个妙人,但他会在博客里称自己为凡夫俗子。

就在今世,用生命吹一个漂亮的泡泡吧

一早三点多醒来,脑袋还盘旋昨晚一些事、一些话,写出来分享,当做问早,也当一天功课吧,呵呵!

《金刚经》里一段偈语: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做如是观,呵呵!有个心理学家对死亡做了一个定义:死亡,不过是让所有可能变成不可能,所以,人不断追逐的、执著的到底是什么?

如果世间事一切如梦幻泡影,哈哈,我们不过在试着让我们的这个生命的泡影吹得精彩,终究幻灭,就不必太计较了,所以随意吹吧!尽自己的一口气吹出自己喜欢的肥皂泡泡吧,就连大小,也别在意啦,可别让自己气憋死只为吹一个自己吹不出的泡泡。更重要的是,泡泡到底是吹来自己欢喜,还是为了得到别人掌声呀!我们都喜欢掌声,但是掌声会随着泡泡破灭而消失,目光会随着另一个更大的泡泡而转移唷。

我还记得年轻时曾有过来世的约定,可是我领悟到,如果我执著于等待来世,我就可能没有心力在今世的修行中实现来世。

于是我连来世都暂放,修一个今世的自在,好成就下一世的守候,也许就算要再修它几世才能候到,也随它了,今世的伤疤就算仍在,我也留下作为印记,然后学着拥抱疼痛,疼痛便不再难受。

我没忘来世,只是放下,于是,尽力吹我这世的泡泡,呵呵!

此外,还有许多的知名政治人物在这里开博。“立法委员”方面有:周守训、蔡正元、沈智慧、邱毅、高金素梅。台北市“议员”:黄姗姗。知名媒体人:赵少康、兰萱、陈彦伯、范琪斐、戎抚天、黄创夏、王丰。另外还有陈念萱、牛尔。

这里要特别提到一位博主“半颓废男人”。我是在联合新闻网的博客上发现这个人的,深深地被他精彩的文字以及对中年男子心态剖析的深刻所吸引,我觉得自己的文字较为严肃,也就是说,文字驾驭着我,不过这位博主那种把文字玩在股掌之间的飘逸,着实让我羡慕。最令我好奇的是,此人写的都是自己的经验?如果是那样,此人也未免生活得太丰富了。

于是我在某趟回台湾与联合新闻网的副总李彦甫先生见面时,无意间我问了一句:“你认识半颓废男人吗?”

“哈,他是我们《联合报》的员工。”

“真的?我想知道他写的那些故事是他亲身经历,还是听来的?”

“嗯……我觉得应该不是他的亲身经历,看他的样子不像。”

当时我想,这最后一句回答可有太深的含意了,也就这么巧,在我们离开《联合报》大楼的咖啡厅时,碰见了这位半颓废男人。当时我就像是看见偶像那般雀跃。我们在后来成为好朋友,我问他的第一句话就是:“你写这些,你老婆不会有所怀疑并不满呐?”

我的感觉是,许多人用他们的文字演出台湾的真实与精彩,而我就像是一个探险家,不断挖掘这些精彩的人们,也在过程中扩大了自己的接触人群、丰富了自己的见闻。而我在认识这些人的过程中,总是难以放下那种曾是记者的单刀直入提问法,以至于很多人都会这么跟我说“你好记者喔”。

在这段期间,除了鼓励台湾博主们多多写博客与网友交流以外,我也做了许多现实生活中的交流。

2 提问马英九

凤凰网每年十月由公益频道所举行的年度公益盛典,第三届我带着唐大哥到了四川偏远山区少数民族村落,回访由网友们捐款兴建的“凤凰小学”。[小说网·。。]此次活动的T恤、活动邀请卡乃至海报全都由唐圣瀚先生设计,而回访团一行还包括奥运跳水冠军田亮先生。

当我们历经生命危险(因为到凤凰小学所在的村落并无“道路”,而且没有自来水与电力)到达时,得到几乎全村的村民热情迎接。小学非常小,只有两间教室,当天村民们按照当地习俗杀了猪、鸡招待我们。唐大哥还有凤凰网的工作人员们带着许多礼物分送给小朋友。当地人并不大会说汉语,不过那个小学的前任老师,一位年近六旬的老先生吃力地说着汉语告诉我:“我们这里从来没有台湾人来过。”我身上带着香烟分送给全村的男人们,他们接到香烟时笑得很腼腆。其实我相信那香烟对他们而言太轻了,因为他们是抽烟斗烟叶的,不过外来的一切对他们而言是如此稀奇。而当我拿出口红补妆时,村里的小女孩纷纷围上来,我拿着口红一个一个替他们画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