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明末疯狂 >

第383章

明末疯狂-第383章

小说: 明末疯狂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首先就是把后金四大贝勒议政的状态完全废除,增加了皇太极的中央集权。

皇太极即汗位以后,他废除了三大贝勒按月分直的制度,削弱了诸贝勒的特权,使自己任命的官吏发挥更大的作用,把后金贵族议政制,改变成为皇太极独断的官员任命制。在所有的人都不能和他争衡的情况下,他登上了皇帝的宝座。

为此,皇太极也对挑战他权威的行为进行了大力地制裁。例如:在其称帝前半年,代善和哈达公主曾有轻视他的举动,皇太极大怒,召集诸贝勒大臣,让他们“别举一强有力者为君”,靠了他们的跪请,才出朝听政。

而对于其他怠慢皇太极的行为,他也分别做出了剥夺牛录、削爵等处罚。等到崇德年间,就再也没有后金贵族敢向皇太极的权威挑战了。

而其中做的比较好的就是多尔衮。他对皇太极的态度是万分恭敬,从来不敢失去礼仪,以致于最后多尔衮的地位节节高升,逐渐升到了满清贵族中,仅次于皇太极的地位。

皇太极当然知道多尔衮是对其一脉最有威胁的人物,可他依然给予多尔衮封赏。从这里就可以看出,皇太极是一位很成熟的政治家。万事处置都不是出于自己的好恶,而是遵循着规矩来。当然,皇太极的成熟给后世影视剧的编导带来了很大的福音,因为多尔衮和大玉儿的故事,给予了他们极大、极大、极大的想象空间。

其次,就是满清建立了完整的国家政治体系。

满清入关前虽然没有内阁的名称,但是皇太极统治下的大清已初具内阁性质的内三院。虽任职者均为大学士、学士,但分工更明确了,有的负责编考历史,有的起草敕谕及注释古今政事得失,还有的向皇帝进讲。崇德以后内三院的大学士、学士们对皇太极的决策有了更大的影响。

此外,在机构设置上也作了相应的改革和进一步完善。皇太极对议政王大臣会议这个机构作了调整,议政王大臣会议从此有了固定的程式,也更成了专制主义皇权的工具了。

皇太极又成立了都察院,给他们稽察一切官员的大权。为了处理蒙古事务曾设的蒙古衙门,现改为理藩院。合原有的六部、都察院,构成了有名的八衙门。

皇太极更定八衙门官制,每衙门只设满洲承政一人,以下酌设左右参政、理事、副理事、主事等官,由二等变成五等。这就强化了以他为首的国家统治权力。

第三就是完善满清的军制。

皇太极的统治还继续利用了八旗这个军政合一的组织。他使八旗通过变革越发充满生机。而八旗旗主的很大一部分权力,也被皇太极逐渐剥夺了。

为此,皇太极做了两个重要的步骤:

一是对满洲八旗不断补充新的成员。皇太极对黑龙江等地多次用兵,带来大批少数民族加入满洲共同体,被称为“伊彻满洲”,即新满洲。皇太极把新满洲编入八旗。由于这批少数民族大多数处在渔猎氏族的时代,他们还保留着很强的野性,所以很快成为了满清军队的主力。

二是完善和扩大蒙古八旗、汉军八旗。尤其是蒙八旗和汉八旗都是由皇太极直接指挥的,这又增强了皇太极在满清之中的军事地位。

这种扩大满洲八旗和建立蒙古八旗与汉军八旗,既增强了满清的武装力量,也对满蒙汉的广大人民实行了深一层的控制。尤其是为了夺取全中国统治权,皇太极创立的汉军八旗有着重要意义。

第四是内政的完善。

为使国家统治久远,皇太极虽没有改变掠夺财富的手段,但却更注意发展本地区的生产了。他称帝后立刻把保护土地牲畜作为法典规定下来。以后几乎每年都把督促耕种作为重要活动,一再强调搞好农业生产。

所以在此后,满清的粮食就不太缺乏,这与这种努力是分不开的。而且满清的手工业生产也大有进步,再加上俘掠了大量明朝的工匠,所以满清的军事装备,农具家用器物的生产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因此,使得满清逐渐地可以做到自己自足了。当然,可以做到不等于会去做,满清那种抢掠的本性是不会改变的。

此外,皇太极还大力发展商业贸易,在境内有之,与明及朝鲜也均有之。而在这种贸易活动中,晋商的八大家迅速地发展壮大。他们源源不断地给满清“输血”,而且把关内大明的情报也告知给了满清,晋商八大家为了财富都成为了令人不齿的汉奸。

而且皇太极的民族政策做的也不错。在他的统治下,虽然不再发生大批汉人被杀,或汉人投毒、拦路劫杀等反抗事件了,但皇太极却仍然注意缓和满清的社会矛盾。他命令臣下做好“养人”的事情,尤其是对新掠取或来降的满洲、蒙古、汉人做好安置。

皇太极更下令把从前哈达、叶赫、乌拉、辉发和蒙古诸部所接受的明朝敕书全部收上来烧掉。以此表明从此他们都是清朝的臣民,再也不能对明朝存在幻想了。

应该说,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源自于皇太极的满清民族政策是做的较好的一个,有很多民族政策甚至沿用到了现代。但说句题外话,不管怎么说,被异族统治,后脑挂上一根大辫子,这总让笔者感到十分的反感。

最后就是皇太极为满清制定的争霸天下战略了。

皇太极的设想将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是统一东北;第二步扩大到黄河以北;第三步才是统治全中国。而这时候,满清其实已经从第一步向第二步跨越了。

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其实在二战中,日军侵略中国的战略是与皇太极惊人的相似。无非是在卢沟桥的时候,中国军队开始奋起反抗,引起全面抗战了。

我们更能够发现,皇太极所做的一切,与吴世恭在汝宁军中所做的相当类似。而吴世恭怎么样也是位穿越人士,他能够从现代的教育和资讯中学习到了很多知识。而皇太极竟然可以媲美和超过多了二、三百年知识的吴世恭,这不禁让人感叹:皇太极真是雄才大略啊!

第544章 又惹事生非了

可就在称帝建国的仪式中,朝鲜来使却恶心了一下皇太极。这怎么不让皇太极怒火中烧呢?但皇太极也很好地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因为在满清的总战略中,朝鲜将会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的。

在皇太极继任汗位以后,他的第一次亲征就是征朝鲜。因为对皇太极来说,朝鲜的作用太重要了。

首先就是战略上的考虑。关于这点前文已介绍,这里也就不再详叙了;

其次就是要求朝鲜在政治上尊重满清。如果本来明朝的铁杆藩国——朝鲜,转变成为了满清的藩国,那在政治上就会给满清加上不少分;

第三就是经济上的开市贸易。满清要通过朝鲜与明朝做着贸易,而在这种贸易中,完全没有国家、民族概念的郑芝龙,也把他的海商船队加入了进来。另外,当满清缺粮的时候,他们也会把朝鲜作为“提款机”,肆意压榨着朝鲜的一切;

最后就是在军事上要借兵。很可笑,当时朝鲜的兵丁在远东的战场上就是一支垃圾,可他却有一支部队很受满清的重视,那就是朝鲜的火铳兵。

而且满清的眼光很准,朝鲜的火铳兵以后还有很精彩的表演。所以说,任何说满清不重视火器,只讲究骑射的都是扯蛋,只不过满清没掌握火器的制造技术而已。

可是对于满清的要求,朝鲜向来就是阳奉阴违。自从十年前满清与朝鲜结为兄弟以来,朝鲜仍与明朝藕断丝连。为了拉拢朝鲜,皇太极每有胜利,都不厌其详地告诉朝鲜,极力想把朝鲜从明朝一边拉过来,但收效甚微。

其实这原因也很简单。根本不是什么朝鲜仰慕大明什么的,主要是因为,在朝鲜君臣的心目中,对大明军队的实力简直恐惧到了极点。

当年丰臣秀吉的二十万日军,几乎要把朝鲜给灭国,可是明军出动了四万大军,却把这二十万日军赶下了大海。因此,朝鲜国内怎么样也兴不起背叛明朝的心。

于是就出现了朝鲜使臣不拜的这一幕。于是皇太极暗下决心,决定要再次东征朝鲜,要彻底把朝鲜变成满清的藩国。

可是在此之前,皇太极还是准备着对明朝进行着“放血”行动。虽然当年孙承宗建设的宁锦防线已经不完整,可是锦州和山海关还是在防御满清的军事行动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为了保存满清的有生力量,皇太极必然不会去攻打重兵防御的这两座坚城。

于是在称帝建国一结束,皇太极就把阿济格叫到自己跟前,让其领军进行第一次入口之战。满清将在每牛录抽调甲兵二十,加上蒙八旗、汉八旗和三顺王汉军,以及蒙古部落的兵丁共一万六千余人,准备在五月间再犯大明。

“怎么吴汝宁还不派兵来济宁?误了府中大事,那吴汝宁承担得起吗?”谷正卿对着自己的管家是大发脾气。

现在是崇祯九年的四月了,而谷正卿作为新任的汝宁知府,也已经在济宁待了快一个月了。

说起来谷正卿还是吴世恭的老熟人,他就是吴世恭在做南城兵马司指挥使时,那位南城巡察御史——谷御史。

那谷正卿也真够倒霉的,这么多年过去了,他才外放做了一个知府。不过这也是边缘政治小人物的悲哀啊!

本来谷正卿也想通了,既然官场上已经没有了什么奔头,那他到地方就狠狠地搜刮一笔,等到致仕回乡时还可以做个富家翁。可没想到,他却被安排到天杀般的河南汝宁。从邸报中所知,那里可是乱匪横行,战乱频发的地区。

于是谷正卿就有些绝望了,可不去汝宁就任又不行。于是谷正卿在带着家人坐船来到济宁以后,就发文让汝宁驻军派兵保护着他赶往汝宁。

当留守的汝宁同知把谷正卿的公文送到吴世恭这里时,吴世恭对此是嗤之以鼻。在汝宁军的控制下,归德、汝宁沿线是相当安全。如果谷正卿还不放心,那也完全可以随同着四海商行的商队走。谁有这种闲工夫去保护谷正卿啊?

再说,现在的吴世恭的心态已经可以用狂妄来形容了,区区一位知府,吴世恭已经是不放在眼里了。

当汝宁同知婉转地把吴世恭的意思传递到谷正卿那里时,谷正卿顿时是火冒三丈。不过冷静下来一琢磨,他就回想起自己陛辞时崇祯皇帝的不寻常了。

出京就任地方的官员,都要到皇帝那里去陛辞。而这种陛辞往往就是一种形式,都是几名官员同时上朝,之后被皇帝勉励几句就结束了,甚至有时候皇帝都不出面,是委托内阁的大学士来进行这个形式的。

可谷正卿的陛辞就有些不一样,他是单独被崇祯皇帝接见的。虽然崇祯皇帝说的话也不多,可是其中却提到了汝宁副将吴世恭。

谷正卿记得很清楚,崇祯皇帝是这么说的:“那吴汝宁历来骄横,又很不明事理,尔为其原上,过去以后要多加管束,休得让其再惹事生非。”

于是谷正卿依稀有些明白了,原来朝廷任命自己到汝宁府就任知府,是要看管住那名原来在南城呼风唤雨、惹事生非的小阉党啊!

谷正卿估计得没错,对谷正卿的任命正是这个用意。因为在这段时间,吴世恭又做了件轰动朝野的大事。而这件事,正是与吴世恭交好的侯恂有关的。

自觉羽翼丰满的首辅温体仁,终于向东林党领袖之一,户部尚书侯恂亮出了屠刀。在三月,侯恂被以贪污的罪名下了诏狱。

但实事求是的说,侯恂的贪污是证据确凿的,而且在明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