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明末疯狂 >

第347章

明末疯狂-第347章

小说: 明末疯狂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后,由于八股文写作的特殊性,造成了很难作弊。我们不去说那些夹带、抄袭等作弊手法,这在哪一个年代都不可能杜绝的,我们所说的是那种高层次的作弊。

我们可以假设一下,如果试题中有大量的是非题、选择题和标准答案的问答题,那买通考官的考生,他的试题准确率有多么的高。甚至万一他做错以后,考官修改起来有多么的方便。

我们还可以设想一下,如果有俩位考生,一位考生的八股文水平明显比另一位高上一个档次。就算是差生买通了考官得到了试题,如果这位差生不寻找枪手,而优生也不犯常识性的错误,那优生写出的八股文照样比差生好上许多。

这也就是八股文有着这么顽强的生命力的原因。不是没有大儒发现这个问题,他们也都认为八股文是做官的敲门砖,在实际理政上的作用不大。可是发现问题是一回事,解决问题那就是另外一回事,在没有找到更好的考试方法以前,只能够维持着八股文选士的方法了。

而邓启帆显然以为吴世恭说到了这个问题。做为文人,他当然很喜欢学术讨论,所以开始与吴世恭讨论起科举来了。

可吴世恭这种人怎么知道这么高深的学术问题呢?再给他十八个脑子,他也想不出什么改变科举的方法。可是看到邓启帆兴致勃勃,他也只能够随口说道:“我只认为这么多秀才闲置在乡中有些浪费。如果在他们成为了秀才以后,让他们再学习些实务,不再四体不勤、五谷不分,那在他们中不了举人以后,还可以做为我们汝宁军的基层官员来培养。”

“什么实务呢?”邓启帆有些不理解了。因为现在很多官员政务都是由师爷来辅助的,而且这种结合形式也有其可取之处,毕竟象诸葛亮这样的全能人才是很罕见的。

“也就是这样!等到中了秀才以后,开始让他们学习一些算、农、工等科目,在下次科举时就把这些科目也列入考题。中举以后也是如此,不过就是加深难度而已。这样的话,也能够为我们汝宁军培养出专科人才。”吴世恭也讲不出什么新思路,他也只能够把现代中学、大学的概念变换一下形式,穿插到科举中来。

可邓启帆一听以后就惊呆了,他没想到吴世恭的野心是这么的大,过了好一会儿,邓启帆小心翼翼地问吴世恭道:“难道长敬想私开科举啊?”

吴世恭根本没理解邓启帆的意思。因为科举可是朝廷选材,换句话来说,不是朝廷是不能够这么做的。否则的话,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造反。

但吴世恭只认为邓启帆是问自己该如何选拔汝宁军的官员了。于是他点点头说道:“先在我们汝宁府试试吧!什么事都是做了以后才明白优劣啊!”

听了吴世恭的话,邓启帆是一咬牙。反正跟着吴世恭已经走到了这一步了。再说,现在邓启帆的家人也都在汝宁府,就跟着吴世恭一条道走到黑吧。如果吴世恭成事的话,那邓启帆可是……,顿时,“开国功臣”、“宰相”等字眼就在邓启帆的眼前飘荡着呢。

可今天好象是吴世恭要考验邓启帆的心脏强度,吴世恭又笑着说道:“其实我认为儒学也应该与时俱进,有些地方也要改良,不能够圣人云我们就怎么云,要吃透圣人的精义,开创出适合我们汝宁军的新儒学。”

其实象吴世恭这种实用主义的人,根本无所谓什么儒学不儒学的。之所以有这样的说法,就是因为这个时代儒学的影响太大了,所以吴世恭就想把儒学选择性地使用。

可邓启帆不是这么认为的。邓启帆也并不是一位迂腐的圣人门人,他也熟知儒学的发展史,也知道在儒学发展过程中的种种变迁,而现在的儒学早就被历代大儒修改得面目全非了。

而吴世恭提出新儒学的想法,正是要进行一场儒家变革。于是邓启帆又是小心地问道:“长敬可是要做那董仲舒之事?”

大儒董仲舒可是儒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人物,他可是确立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重要人物。而且他也对儒家学说也做了重大的改良。

要知道,孔子可是生活在春秋时期的,那时候诸侯纷立,推崇的是“尊王攘夷”的思想。也就是说,在保持各大诸侯独立的基础上,尊重周王的地位,共同讨伐以楚王为首的蛮夷。当然后来楚国也投入了中原的怀抱,成为了战国七雄之一。这具体的历史可以看史书,这里也不多说了。但关健的一点,孔子可是赞同诸侯纷立的。

可是董仲舒所在的汉武帝时期,正是汉武帝要收取诸侯国权力,达到天下一统的时期,这时候如果董仲舒还抱着孔子的老思想的话,不要说“独尊儒术”了,会不会被汉武帝再一次焚书坑儒都不知道了。

所以董仲舒就与时俱进了。其学以儒家宗法思想为中心,杂以阴阳五行说,把神权、君权、父权、夫权贯串在一起,形成帝制神学体系。从而他提出了天人感应、三纲五常等重要儒家理论。

而做为回报,汉武帝当然把这种能够维持自己君权、达到中央集权的新儒术独尊起来啦!

而现在吴世恭想要建立新的儒家学说了。做为这种新学说的实际操作者,如果汝宁军有这么一天,如果新学说成为汝宁军的主流,那邓启帆的地位可不仅仅是当代啦!那可是和董仲舒有着同样的地位啦!

沉浸在美好幻想中的邓启帆顿时走神了。不是我爱幻想,而是诱惑实在大啊!

而吴世恭和薛永利就奇怪邓启帆突然出现的失神了。他们也不管那心不在焉的邓启帆,接着开始商议起汝宁军的下一步军事行动。

薛永利问道:“姑爷!这么多的兵,一直养着也有些浪费,下一步我们该如何去做呢?”

吴世恭笑着向薛永利点点头:“永利叔也发觉这个问题啦!我是这么想的:南面湖广这一带,陕匪和官军在绞杀,我们不要冒然地杀过去,否则会把我们汝宁军也搅进去的。”

“东面大运河、凤阳和山东地区,我们过去也不可能。西面南阳府,那是陕匪南北流窜的要道,万一我们进入太深,挡了陕匪的道路,那狗急跳墙以后的陕匪必定与我们硬拼。那战祸也就天长日久了,也不符合我们休养生息的原则。”

“那就只有北面了。这次陕匪祸害河南,把河南腹地都打空了。现在虽说又建立了官府,可是他们也只能够在城中发号司令,城外的天地就是一片空白。”

“而我们就要通过垦荒商行去占有那些空白。我们的武力比那些流匪强,我们又躲在垦荒商行身后,与官府也发生不了什么冲突。”

“让常猛自由发展,可以多占有土地、可以多设立分行、甚至可以收编乱匪和结寨自保的乡绅,怎么有利怎么来,而我们汝宁军就做为他们身后的后盾。这样的话,即能够不显山露水,又能够自由发展,还不花费银两养兵。到时候,那垦荒商行的武力也完全可以编入我们汝宁军的。”

第489章 围炉小酌(五)

不管怎么说,薛永利总有些担心:“姑爷!如果常猛一直这么做的话,早晚官府要来找麻烦。毕竟我们汝宁军不能够亲自出面。”

吴世恭当然也知道这一点。不要说南阳府和汝州了,就是在汝宁和归德两府占了这么多的土地,也都是因为有着汝宁军的威慑,否则的话,那些地方官员早就象群恶狼一样扑过来了。

一劳永逸的方法当然是与当地官府勾结,可是汝宁军的短板正是在大明朝文官系统内没有势力,所以吴世恭只能够回答道:“走一步看一步吧。实在不行,就让垦荒商行的乡绅想办法。反正他们也得了好处,又是地头蛇,总有些办法可寻的吧!”

拣了一口菜放到嘴里,吴世恭又问薛永利道:“永利叔,这些天军令司没什么事吧?”

薛永利笑着回答道:“都是事!不过都是些小事,没什么大事要麻烦姑爷的。就是人手少了一些。”

吴世恭考虑了一下,说道:“那就再招收一百亲兵吧。把亲兵队中的亲兵轮番到你的军令司去做事,让他们也明白一些军令司的章 程。还有,那几个副手怎么样啊?”

“还行!就是书墨和楚格一直嘈嘈,他们俩是谁也不服谁。”

“咦?”吴世恭马上奇怪了起来,“这俩人负责的事又不同,有什么东西好争的啊?”

“也没什么!”薛永利也笑出声来,“他们就是要比大小呢,都想要压对方一头。”

“比什么大小?”吴世恭顿时来火了,“又不是内宅里的娘们,有什么大小好比的啊?告诉他俩一句:再不好好做事,让他们天天待在家里比大小去!”

薛永利点点头:“其实他俩办事倒也尽心。就是待在一起就要拌嘴。不过也看得出,他俩的私交还不错,小的也会看紧他们的。”

“那几套作战计划制定得怎么样啦?”吴世恭又问道。

“都制定得差不离了。有些地方最好还需实地观察一下。不过这事小的也安排存义去做了。”

吴世恭在军令司一成立的时候,就要求他们制定几套各个方向敌军来犯的防御计划。而军令司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内就完成了,显然这事做得不错。

可现在的汝宁军就是要争分夺秒,所以吴世恭又吩咐道:“等这几套计划完成以后,再制定几套进攻的。我们汝宁军也不能够光待在家里守着,看准机会也要跳出去咬上一口。”

其实在内心里,吴世恭准备把攻下河南全境的、攻下山东的、攻下湖广的,甚至攻下南京的计划都要制定出来,就是害怕太敏感,所以在军令司刚成立的时候还是先缓一缓吧!

就在这时,邓启帆终于从幻想中醒了过来,他对吴世恭道:“那长敬恩师——衍圣公那里也要走通啊!”

这没头没脑的一句话把吴世恭和薛永利搞得是一愣。吴世恭有些纳闷地问道:“衍圣公那里什么事啊?”

感觉到了吴世恭的疑问,邓启帆有些不好意思地笑道:“就是长敬所说的新儒学的事。学生认为由衍圣公出面最好。”

吴世恭也明白了过来,他也笑道:“这事不急!先做些预备事宜吧!”

邓启帆点点头,明白自己确实也太急了一些。接着又问道:“长敬!洪总督发文,让各地武官到信阳汇集,他的大军要从我们汝宁府走过,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

“管他干什么啊?”吴世恭被陈奇瑜吓过以后,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我现在是白身,又不是武官!就给洪总督发文:说我没资格参加军议。还有,让洪总督的大军在汝宁府老实一点!告诉他们:汝宁府民风彪悍,别做些偷鸡摸狗的事。就算是汝宁府少了一个鸡蛋,也让他们想一想登州少了一只鸡的故事!”

“这样不太好吧!”邓启帆感觉到吴世恭的口气太强硬了。

“有什么不好的啊?”吴世恭还是这种态度,“我的地盘,任何外人都要老实!敢动我的人,就准备着火并吧!远尽兄!也不是我不通情理,不知道该怎么做人。这不强硬不行啊!如果我软一下,那左良玉的部队过来了会怎么样啊?与他交好的武官过来了又会怎么样啊?还是得罪在先吧!总比真的发生了火并好啊!”

聊到这里,那些公务上的事也基本聊完了。于是三人又开始聊起了家常,直到喝得尽兴,邓启帆和薛永利才告辞离开。

吴世恭也感到有些上头,想回屋小歇一会儿。可他刚想离开书房,就有名奴仆来禀告道:“老爷!张军团长求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