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唐砖 >

第229章

唐砖-第229章

小说: 唐砖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此。”

从辛月鄙夷的语气中,云烨知道,她现在可以徒手杀死一只老虎。

第51节 少林寺

地理上的距离的确可以把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距离也一同拉开,在李安澜离开后云烨的心情也得到了释放,他不再装模作样的骑马,骑马实在是一件苦差事,马背上坐一天,足以把一个人的精力抽干,有马车可以坐,干嘛要委屈自己骑马?

夏日的嵩山充满了野趣,漫山遍野的都是茂密的树木和野草,山岭间偶尔可以看见开垦出来的小块田地,种地的都是些有头发的和尚,穿着僧衣,念着佛号,却不是正宗的僧人,他们是居士,寄住在寺庙里的俗人,出家的度牒不是能轻易得到的,他们都在等待朝廷给他们做和尚的资格。

一个提着小篮子,穿着花袄的小姑娘就跟在云烨的旁边,头上有两个包子一样的孩童发髻,对躺在板车上的云烨似乎很感兴趣,云烨邀请她上车,小姑娘笑着拒绝了,这是一个很有规矩的小姑娘,十岁不到的样子,手里的篮子并不轻,她仿佛没有知觉,脚下走得飞快。

看出来她很想坐车,她对云家丫鬟的漂亮衣服也很向往,但是她却跟着云烨的板车跑,一个大老爷们坐车,让一个小姑娘跑路,这不符合云烨的道德观,所以他再次邀请小姑娘坐车,如果不喜欢和陌生男人坐在一起,就和那些漂亮姐姐坐一辆车也行。

这回没有拒绝,一纵身就坐在车辕上面,甩着腿很自在的样子,对于一个几岁的小姑娘可以带着十几斤的篮子跳上马车这件事,云烨毫不稀奇,主要原因就是因为这里是少林寺,天下武学的泰山北斗,有几件出人预料的事情,实在不是没有什么不可想象的。

云烨不喜欢坐带棚子的马车,认为那样会妨碍自己看山景,云三就把板车铺的厚厚的,让侯爷躺在上面,自己赶车,见一个漂亮的小丫头跨坐在马车上笑嘻嘻的看自己,就更加的来劲,马车赶得飞快。

天上阴沉沉的,看样子就要下雨了,却一直没有动静,旺财脖子底下围着一个布兜兜赶了上来,该死的单鹰把丫鬟给自己的好吃的挂在脖子下面,只能闻,不能吃,急坏了的旺财匆匆来找云烨,希望他可以帮自己吧兜兜移到嘴巴下面。

单鹰和云烨制定了约法三章,不能这么干,也不能允许别人这么干,所以云烨就摊着手,对旺财表示爱莫能助。

小姑娘被旺财的古怪造型吸引了,从篮子里摸出一块枣糕,想了想,掰了一半,放回去一半,然后就把手里的枣糕放在旺财嘴跟前,想看着旺财吃。

最喜欢甜食的旺财哪里会放过这种机会,舌头舔一下,就从小姑娘的手里吃起糟糕来,小姑娘被旺财粗糙的舌头舔的发痒,缩着手咯咯的笑个不停。

“你叫什么名字,丫头。”云烨侧眼看了小姑娘一眼,这将是又一个将要被旺财迷住的女孩子。

小姑娘不说话,露出洁白的牙齿只是笑。

少林寺的山门远远在望,不怎么恢弘,就是几根木料搭建下的,连漆皮都没有,冷冷清清的也不见香客,难怪侯君怀疑干嘛要去少林寺进香,这里就不是一个做法事的寺庙。

远远地就看到有穿着黑衣的知客僧飘然而至,见过礼后,黑衣僧就不再理会云烨,而是对小姑娘说:“莳莳,你怎么如此的没有规矩,修行不是让你贪图一时的舒适,我们是要以,诚,敬,来侍奉佛祖,期望有一天得大自在,让你走十里山路,也是对佛心的一种磨练,今日功课,你需要加倍才成。”

小姑娘没有辩解一句,而是双手合十说:“谨遵师叔教诲。”说完就挎起竹篮有对云烨施了一礼,就随着黑衣僧进了寺庙。

程处默跳下马,回头看看又闭上的山门,对云烨说:“烨子,这些秃驴似乎不欢迎咱们,哥哥我觉得他们似乎有敌意。”

“这不奇怪,自我大唐建立起来,就对佛教大加约束,光大道教,僧人的度牒取得艰难,你没见山谷里都是些自垦自食的居士,少林寺为天下名寺,在规矩上,是不敢越雷池一步的。

这些僧人当年在陛下进攻王世充的时候,帮了不少的忙,佛家都希望他们能够说动陛下放松对佛家的监管,多分发一些度牒,前些年,玉林僧,觉远僧就曾经去过长安一趟,被陛下拒绝,失望而还,自然对我们这些勋贵抱有一些敌意,可以理解。”

牛见虎说:“这门口连通报的人都没有,我们总不能闯进寺庙吧。”

“山不来就我,我去就山,咱们就在这里扎下营寨,我就不信,这些僧人敢无礼到和种地步。更何况,白马寺的道信大师就在少林寺做客,我与檀印老和尚算是旧识,就冲着这一点他们也不会不见我们。”

云烨从板车上下来,吩咐管家开始扎营,自己带着程处默,牛见虎,单鹰一起沿着台阶来到庙门前,叩响了门环,铎铎的敲门声传出好远。

一个四十余岁的僧人打开门对云烨说:“善信士请回,本寺是修行寺,不接待香客,还请善信士去其他寺庙礼佛。”

瞅着僧人那对木纳的眼珠子,云烨说:“我是檀印大师的旧友,这次前来就是拜访大师的,我身上还有一封重要的书信,需要面呈道信大师,还请大师行个方便。”

和尚虽然木纳,却很有礼貌,让云烨稍等,他自去通报。对于大唐时期的少林寺云烨极其有兴趣,侧着耳朵听了好久,也没有听见,那些武僧练武发出的响动,难道说后世少林寺里那些坑都是后来才有的?否则寺庙里为何只有木鱼的咚咚声,却听不见练武的声音。

檀印老僧来了,后面跟着觉远僧,都是老熟人,云烨笑着就上前见礼:“檀印大师,你我麦积山一别已有四载,大师面色红润,想来佛法又有精进,真是可喜可贺。”

“云烨小友不远千里而来,老僧甚为感激,还请进寺一叙。”檀印黑瘦的脸上也没有笑意,只是机械性的邀请云烨入寺,没有半点欢愉之意。

在客舍坐定后云烨又问:“大师已经超然物外,为何还会有忧虑,若是俗家烦恼,尽可告与小侯,想必还能为贵寺进一番心意。”

“小友见笑了,我少林为禅宗一脉,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立于文字,若有烦恼,也是魔障丛生,自当见佛杀佛,遇魔斩魔,以期精进,小友多虑了。”

云烨四处嗅一嗅,对檀印说:“生老病死,老和尚还看不开么?你们常说世间万般苦,这位高僧就要去西方极乐世界,你应当为他高兴才是。”

程处默,牛见虎在后面嘿嘿直笑,有病了还把烨子往外面赶,实在是蠢的不可救药。

“玉林大师圆寂就在眼前,云侯就是不念他一代高僧,也当敬他九十岁的高龄,为何出口相机?”觉远到底是武僧,檀印还没有发话,他就怒不可遏的把底掀开了。

第52节 泼皮玉林

云烨见觉远发怒,也不在乎,起身前往方丈的驻锡之地,那里离客房很近,药香领路,转过三两个回廊,云烨就来到了花木深处。

有一个年轻的和尚正在房廊下煎药,手里的蒲扇轻轻扇着松柴,黑色的砂锅里咕嘟咕嘟的冒着泡,清秀的面容无喜亦无悲。

云烨无理的闯进了方丈室,就连檀印老僧都有了怒意,觉远僧把拳头捏的吱吱响,屋子里随侍的小和尚,起身就要往外撵人,被程处默给拦住了。

坐在云床上结印的玉林僧,忽然睁开眼睛,念了声无量寿佛就对云烨说:“贫僧以为会是谁来,没料到居然是云侯,真是佛祖显灵,贫僧等待多时了。”

云烨不理会老和尚说什么,拎起老和尚的手腕摸一下脉搏,发现脉象刚劲有力,比自己的脉相都好,想死都困难。

“老和尚,你完蛋了,看你的脉象活过一百岁都不是什么难事,现在好了,不死都要死了。”云烨一副幸灾乐祸的神态。

檀印,觉远刚要发话,就被玉林僧撵了出去,程处默也被檀印揪着脖领子薅了出去,连反抗都做不到,牛见虎很自觉,听到云烨说话,就知道事情不简单,把单鹰也拉出去了。房间里只剩下玉林僧和云烨。

云烨摊开四肢躺在木地板上懒洋洋地说:“老和尚,吹牛皮吹过了吧,现在你可是自作自受啊,好端端的拿自己的寿年打什么赌,现在人家来要赌注,你怎么交代。”

玉林也打个哈欠,侧卧在云床上,白色的眉毛抖动一下,居然做了一个鬼脸,这个动作把云烨吓了一跳,一轱辘坐起来说:“老和尚,你真的不怕死么?还是打算赖账。”

“贫僧到今年足足活了九十岁,再有三天就要过九十一岁寿诞,多活几年,少活几年有什么要紧,云侯,想吓唬老和尚你还不够格。”

云烨叹口气,谁能想到一代高僧大德现在活得像个泼皮,水火不浸,刀枪不入。

“云侯,只要陛下答应每年给我佛家多发放一成的度牒,我庙产不受俗世侵犯,你马上就可以把老和尚抬去火化,说不定你还能捡几颗舍利子供奉在家庙里,很是风光啊。”

“您上回和陛下说话,可不是这么说的,张嘴佛祖,闭口佛祖,禅机打的高深,话语晦涩难懂,在下愣是没听明白您到底说了些什么。现在说话的方式像个泼皮。何解?”

云烨就搞不懂了,老和尚修为精深,知道自己的死期毫无困难,为何非要拿自己的命开玩笑。

“老和尚念佛念了八十年,对我来说,狗屎是佛,泥土是佛,泼皮也是佛,我化身千万,现在是泼皮,你奈我何?”

说完为了表现的像个泼皮,居然把袖子都撸了起来,从篮子里掏出一块枣糕,吃的香甜,云烨也不示弱,也掏出一块,上面的半块两人都没动。

“老和尚,你为何不吃上面的半块,偏偏吃底下完整的。”

“你不是也没动吗,那半块上面沾着牲畜的味道,滋味只剩了一半,老和尚喜欢有始有终,不喜欢断章取义。”

听了这话,云烨手里的糟糕都吓得掉地上,艰涩的问玉林:“您是如何得知另外的半块喂了我家旺财?”莳莳小姑娘只不过掰了半块喂了旺财,没下嘴咬,他是如何知道的,难道说真的有神通?

“你们这些俗世子,就是少见多怪,简单的事情为何总是把他往复杂里想,就不能是莳莳告诉老和尚的吗?那是一个乖巧听话的好孩子,难得的芝兰钰慧,岂会说谎话。”

云烨的脸涨得通红,的确有些丢人,可是在玉林这样的著名神棍面前,谁不是把事情往复杂里,一定是这个老和尚有了神通,可以观一毫而知来龙去脉,就没想到是别人告诉他的。

“老和尚,你佛家把人家皇帝卖来卖去的,最后没成佛,反而被活生生的饿死,有这种先例在前,那个帝王不对你佛家心存警惕,陛下没有把佛家全部干掉,已经是看在少林寺的份上了,你还敢在他最困难的时候以性命相要挟,现在因果轮回,老和尚你还有甚话说?”

玉林第一次面现痛苦之色,念了一声佛号,才对云烨说:“梁武帝之事,的确是佛门的过错,一个笃信佛祖的狂信,就被那些佛门败类为了区区珠玉瓦石,生生的给毁掉了,让天下人对佛门怨念盈天,度门,法源啊,你们是佛门的罪人,原本只要你们帮助武帝让天下安定,百姓富足,一个纯正的佛国就会出现,积亿万香火信源的好事,被几枚铜钱生生祸害了,佛门有今日之灾,源于贪婪,一啄一饮,早有定数,现在就是佛门付出代价的时候了,云侯,老僧的臭皮囊偿还不了孽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