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将血 >

第245章

将血-第245章

小说: 将血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篷,抬头望去,林木遮掩之下,点点星光若隐若现,但潼关方向杀声却一直没停下来,火把照耀天际,弄得西北方向一片火红之色。

看来金兵越来越急躁了啊,心里不由默念了一句,他却不知,金兵夜战不休,跟他是有很大关系在的,萧幕亡于阵前,不仅让所有金兵脸上无光,便是完颜烈也是心痛的差点疯了,之前已经有了几分退意的金兵,这一天的攻城之势越发的疯狂猛烈了……

第五卷 万里征途会英豪 第283章 罕王

“谁在那边,站住别动。”随着军中常见的粗鲁命令声,草木簌动,几个黑影由远及近挨了过来。

“是我,别大惊小怪的。”

“啊……参见将军大人。”听到赵石声音时,几个巡夜的军士已经来到近前,对于赵石,这些军士都很熟悉,名声是一回事情,传奇般的际遇又是一回事情,像他这般年纪轻轻就走到今天这个地步,手下这些军兵可都是羡慕的紧呢,再加上练兵时严厉的阎王殿的牛鬼蛇神,这些军兵想不认识他都不行的。

黑夜之中,赵石眼睛闪动着幽光,望着几个匍匐在地上的身影,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油然而生,权势之所以让人甘之如饴,就是这种时时刻刻从旁人那里感受到的敬畏最让人陶醉。

眼神敛了敛,淡淡道:“都起来吧,辛苦你们了。”

“将军这么晚都不睡,我们有什么辛苦的?”领头的军士的声音听上去很是年轻,初时一惊过去,立即便镇定了下来,说话不紧不慢,语音中带着微微的颤音,听上去给人很安心的感觉。

赵石本待转身回去,不过又顿住了身子,今晚本来也是无事,只是潼关之下的一战,让他情绪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自己一个人安静下来,前世时一幕幕的画面不由自主的便从心底深处冒了出来。

对于他来说,有太多的东西难以忘怀,前生今世,交织错落,饶是他心坚如铁,也有恍然如梦之感,这在大战之前就显得有些不合时宜,所以便出来走走,安定一下心神。

眼睛已经适应了黑暗,眼前这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身体结实,个头中等,脸上面容模糊不清,但赵石认人的功夫是训练出来的,“你是姓段吧?叫段……”

“职下段从文……见过将军大人。”段从文到没想到眼前这位大人会认识他,他职衔一直不高,现在才是个旅帅,在羽林军中,像他这样高不成低不就的人多了去了,丝毫没想到赵石一眼便认出了他,他志气不小,这时也是激动的有些手脚发颤。

微不可见的笑意消逝在黑夜之中,“你是兵部右丞段德段大人的公子吧?”

段从文抿了抿嘴唇,这也许是最不想在赵石嘴里听到的一句话了,段德就他一个独子,自小便溺爱非常,不是有个好老师,如今不定已是京师横行的纨绔子了。

他自幼聪慧,十八岁便已经种了举人,再进一步便是参加科考,求个正途出身,这也是段德寄予厚望之事。

但十九岁那年,自幼便教他学文练武的老师重病垂危之际,正赶上科举来临,本想侍候身前的他却给自己父亲赶着进了考场,心乱如麻之余,哪里做得出什么像样的文章?科举过后,得到消息,老师已然溘然而去,老师待他如父如友,却连最后说上一句话的机会都没了。

这下给了他当头一棒一般,埋藏在心底的傲岸性子发作出来,当着自己老子的面便摔了杯子,再不听自己父亲的安排,二十岁上便弃文从武入了羽林军,想的却是老师当年便以不能披甲持戈上阵杀敌为憾,他却要完了老师这个心愿的。

但他毕竟还年轻,也有自己的一番想头儿,只是父子两人闹过之后,他又不顾段德的劝阻入了羽林军,父子两个的干系弄得形同陌路,没了这一层,想在羽林军中出人头地,无疑是如水中之月般飘渺而不可及的。

这次跟随来到潼关,羽林军中那些家世不凡者大多都退缩不前,而他却狠了狠心报上了自己名字,为了这事儿,已经几年没正经说过一句话的父子两人又大吵了一架,这时听赵石说出他的家世,虽并不奇怪,但心里却不舒服,不过这是难得的机会,尴尬的笑了几声,却并不离去。

“听说你是段大人的独子,这次来潼关,段大人那里就没说什么?”

“这个……家父身为兵部右丞……从文也是存了为国报效之心,临行前也只有勉励,并未有何其他言语……”

赵石轻声一笑,让段从文脸上热辣辣的,这话说出来连他自己都不信,就别说旁人了,不过他也并不打算在这个上面纠缠,而是试探着问道:“将军深夜不眠,可是担心潼关战事?”

“呃?你有什么见地?”和这人说话,到是出奇的轻松,不单是对方的年纪,还有就是身份上的差距,让他不用想那么多的事情,黑暗中,其他几个兵士都自动散开,并不上来打扰,估计也是存着怕自己这个时常神神叨叨的旅帅有什么地方触怒了将军,自己等人在旁边难免殃及池鱼的心思。

“将军不必忧心……”瞅着北方被火把照的通红,杀声一直没有间断的潼关方向,段从文语气中充满了肯定,“金兵只有两条路可以走。”

“一条将军应该也已想到,那就是马上退兵,至于第二条嘛,若……从文乃金兵主帅,又有意于潼关,那就……那就派谍探入秦境,散播谣言,也不需多说,只需言道魏王殿下已与金兵阵前议和,有谋反之意便已足够。”

说到这里顿了顿,许是觉得自己说话有些过于大胆了,接着补充道:“所谓兵不厌诈,战即不能,便决于庙堂之上,不过金兵如此狂攻不止,显见没有想到此节的了,若是从文,便让大军后撤十里,再接连派敢死之士入关,如此一来,便是魏王殿下将使节人头挂出来,也无济于事……

职下身份卑微,对军国大事胡言乱语,让将军笑话了。”

听完他这一番话,赵石到是有些刮目相看了,明末袁崇焕好像就是这么死的,这条计策对汉人王朝来说简直百试不爽,何况领兵的又是一直有意于皇位的皇子,真个用出来,麻烦确实不小,不过随即他便想到李玄谨的性情,既然敢让魏王领兵在外,那后续的手段自然是已经准备好了的,只要潼关军心不乱,这些明谋暗计又有何用处?

不过段德这个儿子却是不错,沉吟了半晌,旁边的段从文却是满手心都是汗水,这个机会求之不得,也不需怎的,只要这位将军大人记得有他这么个人,今后便不愁没有晋身的机会。

“明日到我这里来,我这儿还少个参将,你先试试,好了,不耽搁你的公事,你们去吧。”

赵石的痛快让段从文惊讶,随即便是一阵狂喜,强耐着性子,大声说了句,“谢将军提拔,段从文定不让将军失望就是。”这才站起身来,腿打着飘儿的带人没入黑暗之中。

赵石又在原地望着天空呆了一阵,这才转身回了帐篷。

……

遥远的北方,巴阿邻人豁儿赤,伙同吾孙额不干,阔阔出思等人带着自己的部众来到了兴盛的勃儿只斤乞颜部,已经二十四岁,身子强壮,威严毕露的铁木真接见了他们。

在毡帐之中,豁儿赤对铁木真恭敬的说道:“我和扎木合都生自圣祖勃端察儿掳来之妻,有一腹同胞之缘,但我还是离开了他,因为长生天让我看到了这样的景象,一只黄秃牛跟在您队伍的后面,在大声吼叫,天地相商,立铁木真为罕王,令我前来传言……

所以我才带领自己的族人来到您的面前,如果您成为了大汗,您将怎么报答我的预言。”

铁木真哈哈大笑,拍抚着他的肩膀,大声宣布,“若我成为罕王,你将是我的万户长。”

“不,我的预言这般重要,一个万户长算什么,我要您允许我有挑选三十个美女的权力,以后我若说什么,您必须倾听。”

就这般,铁木真离开了扎木合,来到乞沐儿合溪边,阿亦勒合勒合纳后停了下来,在这里,他召集一些亲近乞颜部的蒙古贵族,宣布自己为成吉思汗,强大的蒙古帝国在这一刻奠下了第一块基石……

第五卷 万里征途会英豪 第284章 探子

赵石过后却是放下了对于潼关战事的关注,说到底,仗要怎么打,人该怎么用,都是潼关那位魏王殿下在操心,他一个区区一千五百人的援军统领,并不能参与决策,不过潼关城下之战,让他开了个好头,估计那位魏王殿下也没了再难为他的心思和想头。

之后的几日,赵石放下一切心思,利用禁沟的环境,接着操练自己的军兵,营中只留下五百人作个样子,其他人等都被赶了出去,以三日为一个周期,轮番出去演练,间或他也随军而行,为手下军兵辨识能入口的山珍野味儿,教授他们如何隐藏踪迹,设置陷阱,甚至有时还会带着一群随军的医官,在林中收集草药,这个时候一些对外伤有奇效的草本还未灭绝,这些医官便为他一一指出,到也学了不少东西,而他也将自己所知的一些有关战场急救的东西拿出来给这些医官作为参考。

这些随军的医官都深通医理,赵石说出的一些看似很是神奇的东西在他们嘴里往往能得到合乎现状的解释,不过相处之下,这些医官还是对这位年轻将军的博闻多知感到惊奇,尤其是对丛林中的草木的了解,甚至超过他们这些以辨识草木为业的大夫。

尤其是赵石嘴里说出的一些前世时战场救护手段,并不需要多先进的医疗技术,效果却是非同凡响,对于这个时代来说,到很是合适,不说理论,只在应用上来说,并未有多少超前的地方,比如说掐紧动脉,就能制止大量的失血,或是有节奏的按压血脉,甚至能促进伤口血液快速的凝结这一条,几个医官就一无所知,但用起来却上手快的不行。

说到这个,赵石之前本来还想弄个医务营出来,招些没事干的女子,总比这些粗手笨脚的男人干起来细致的多,后来看到军中虽有那么几个女子,但都和男儿无异,剩下的都是清一水儿的昂藏男子,也觉得自己想的有些难以实现,便也绝了这个心思,不过在武学中设立医科,将这些随军的医官转入军职,按军官授衔的念头一直存在他的脑海中,不过事情接二连三,也没给他机会向李玄谨或是折大将军提这个事情,这次从潼关回去,到是要说上一说的,毕竟士卒的伤亡可以得到些控制……

其实这个时代的军队赵石有很多不满意的地方,后勤保障基本都得军队自己操办,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军队的战力以及行军的速度,人力物力耗费更是惊人,就像是庆阳府之战,光他们一支护粮军,几乎就已经将巩义县所有青壮都抽调了个干净,而且军队对运粮部队的护卫也很成问题,三国演义中擅长劫人粮草的将军多了去了,估计就是因为这个的关系。

再有就军人的衣物问题了,各军军服只在颜色上有些差异,剩下的都大同小异,丝毫没有因地制宜的特色,比如说野战,就应该让军卒都换上坚甲,鞋子也应该以擅长奔走,坚固耐磨的因素来制作,若是丛林战,则应该换上长筒防水的靴子,衣物也应尽量以轻便耐磨为主,多雨使节出征,就应有蓑衣斗笠等等,这些因素对战士的伤亡有绝大的关系,但兵部好像并未意识到这一点,也许是他的这个想法太过超前了?又或是大秦地处一隅,地形相对简单,便也没有这方面的经验?

不过在他心目中,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