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重生之大科学家 >

第291章

重生之大科学家-第291章

小说: 重生之大科学家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授权或转让,只要你能让约翰逊博士出面担保,50到100万英镑的借款也不成问题。要不然,我会根据你在维加炮厂购买军火的数额,给予5到20万英镑的借款额度。”

孙中山有些恼火又有些无奈:尽管早就知道自己的名头不如孙元起响亮,万万没想到在英国商人眼里,两者价值竟然悬殊数倍乃至数十倍。说句不客气的话,自己之所以能获得5到20万英镑的借款额度,完全是杜逊看在自己购买大批军火的面子上赠送的添头,如果不买东西,甚至借不到最少的5万英镑!英美的商人和政客就是这么现实,丝毫不会因为自己未来可能在远东有巨大影响力,而对现在一穷二白的自己刮目相看。

让孙元起出面,似乎是个不错的主意!孙中山想道。可当他回忆和孙元起的交往过程时,神情变得沮丧起来:虽然之前他大放厥词,仿佛自己和孙元起就是本家兄弟一般,事实上两人见面交谈貌似只有两次:一次在美国三藩市,另一次是在日本东京。而且日本东京那次孙元起还生病卧床休息,根本没说上话。如此算来,两人真属于“一面之缘”。将心比心,自己会为只有一面之缘的朋友担保上百万两白银的借款么?

看孙中山神色变幻不定,杜逊心中了然,客气地说道:“总之,我会尽快向外交大臣格雷先生转交二位的声明和备忘录,二位尽可放心。”

听话听音。杜逊的这句话好比中国的端茶送客,孙中山和荷马李只有起身告辞。

两人刚出门,陪坐在一旁的秘书就担心地说道:“爵士,貌似这位孙先生和约翰逊博士很熟悉啊!如果他真的找到约翰逊博士出面担保,我们公司账面上可没有50到100万英镑的流动现金给他。”

杜逊笑道:“罗德,难道你通过他的说话,还不能看出他的性格?很显然他是一个半吊子政客,会玩弄理论,喜欢夸夸其谈,却不会搞政治投机、玩政治权术。虽然他嘴上说和约翰逊博士很熟,没准儿就像你我认识首相阿斯奎斯先生一样,可阿斯奎斯先生认识我们么?当然,如果他真的能请来约翰逊博士担保,我不介意借给他几十万英镑。即便我们账目上没有,也可以从别的地方周转。只要能和约翰逊博士搭上关系,我们维加炮厂将会迈上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罗德小心翼翼地提醒道:“据我所知,除了迫击炮之外,约翰逊博士的其余研究发明与我们维加炮厂似乎没有什么交集吧?”

杜逊从银质的烟盒里拿出一支哈瓦那雪茄,用特制小剪刀剪去两头,接着用点火器将烟身轻轻转动烘烤,这才点燃雪茄。在充分享受雪茄特有的醇香后,他轻轻吐出烟雾,接着说道:“那你觉得调味品和无线电广播之间、粒子加速器和自行车之间又有什么交集呢?”

罗德愣住了,一时间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杜逊也不期望他能回答出自己的问题,一边吞云吐雾一边说道:“如今知识界公认,约翰逊博士是继伽利略、牛顿之后最伟大的科学家。他的伟大不仅表现在某一学科领域,而是百科全书式的,比如物理学、化学、电子学、天文学、医学等等。他觉得食物没有味道,就顺手发明了味精;他觉得生活太无聊,就随意发明了电视;他觉得数学运算太枯燥,就构想出了电子计算机……如今和他攀上关系,万一哪天他对兵工感兴趣,我们岂不是可以捷足先登?

“约翰逊博士不仅是杰出的科学家,还是位成功的商人,他名下的资产已经超过四百万英镑,而且还在每天不停地快速增长。最近听说他领头为通用公司研发出一款新式汽车,刚才美国展出样车就引起了巨大轰动,被称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超现实的天才设计’,原先畅销的福特公司T型车价格立马应声而跌。如今通用公司已经开始建厂准备投产,仅此一项他就可以获利数百万英镑,所以我们这几十万英镑的负债根本不会对他造成任何影响。

“而且,即便约翰逊博士不还这几十万英镑也不打紧。等数十年后别人给他写传记时,一定会在里面提到:约翰逊博士曾经欠维加炮厂杜逊先生数十位英镑,一直没有归还,但杜逊先生也胸怀坦荡,一直没有追索。我借此名扬后世,岂不是很划算?”说到这里,杜逊不由得哈哈大笑。

在杜逊意淫的时候,罗德快速翻看完孙中山留下的声明和备忘录,吃惊地说:“爵士,你打算把这两份荒诞的文件交给外交部?”

“为什么不呢?”杜逊眨眨眼睛。

罗德简直不可置信:“天呐,这会成为本年度外交部最大的笑料!”

杜逊丝毫不以为意:“那又与我们何干?我们唯一关心的是,他是否愿意花大价钱从维加炮厂购买军火,其他的什么都是浮云。”

“外交大臣格雷先生会以为我们疯了的!”罗德瞪大眼睛。

杜逊摇摇头:“格雷先生可是标准的英伦绅士,他只会略微皱下眉头,然后把这两份文件扔进垃圾堆里。如此一来,我们的任务也就大功告成。”

是的,杜逊说得一点没错,英国外交大臣接到杜逊呈上的声明和备忘录,努力克制住笑意,仍作绅士状地表示:“请你转告那位孙先生,在此问题上英国将保持中立。”格雷所言,和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所说的“对此表示强烈谴责”一样,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孙中山听了杜逊的转告后,不由一声长叹:“英伦不出,奈苍生何!”

尽管英国外交大臣此时并不看好这位来自遥远东方的革命者,但他并不知道就在他冷冷拒绝孙中山的同时,在中国国内,南方各省都督经过秘密集议,联名给孙中山发来电报,希望他能尽快回国,组织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电文中说:

“今时东南诸省大局粗定,军政、民政亟须统一。中山先生为首创革命之人,中外人民皆深信仰,组织临时政府,舍君莫属。故各军政府公电恳请中山先生力顾大局,早日归国组织临时政府,以一事权。”

荷马李举着电报问孙中山道:“孙,你打算什么时候回国?这可是千载难逢的良机!”

孙中山沉吟道:“说实话,我倒不急着回国做中国的总统或总理大臣。当然,如果我做这个官有益于中国、有益于中国革命,也会在所不辞。”

“那你打算怎么做?”荷马李在军事上还有些真知灼见,不过对于中国政治,那就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了。

孙中山道:“现今形势纷纭复杂,大有群雄逐鹿之势,我手中无无权无兵,回国之后伫立于各省军政府都督之间,不过是一个招牌、一个傀儡而已。回不回去又有什么区别?相对来说,有三个人比我更适合担任民国总统。”

“哦,是哪三个人?”荷马李大为好奇。

二七四、世事如棋局局新(五)

“第一个是黎宋卿(黎元洪)。他原是清廷第二十一混成协统领,之前曾在北洋呆过很长一段时间,与袁慰庭手下的将领非常熟稔,他本身也是一位名将。后来移镇武昌,又得到湖北军民爱戴。武昌首义后,被众人推为湖北军政府都督。黎宋卿既是革命首义功臣,又与北方军队将领过从甚密。如果他担任民国总统,想来南北方舆论都无不服之处,最是妥帖。”孙中山话锋随即一转,“不过据武汉方面消息,黎宋卿似乎不愿就任,他推荐了另一人。”

黎元洪和孙中山一样,对革命前景似乎还有顾虑,都不想当出头椽子,表面上却同时摆出一副大义凛然、退位让贤的模样。

荷马李问:“黎先生推荐了谁?”

“他便是我要说的第二个合适人选,现任满清内阁总理大臣的袁慰庭。”孙中山说道。

荷马李立即插嘴道:“袁?这个人我认识。他野心勃勃,谋略过人,一直或明或暗地操纵着全国最大的军事团体,是目前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实权人物。可他政治倾向非常保守,会支持革命么?”

孙中山道:“我对袁慰庭也是不太相信。事实上,早在两年前他便派人找过我,希望能和我携手共进,推翻现有政府。如果我点头,他甚至可以先让朝廷取消对我的通缉,以示诚意。我当时认为他是在耍花招,就置若罔闻。

“最近我听黄克强说,1908年初也有一位来自直隶总督府的使者辗转找到他,自称受杨士骧的委托,前来转达袁宫保的意思。来人说,宫保知道黄先生致力革命,为海内外瞩望,将来必成气候,因此极愿与黄先生在内个革命党人联合,把满清推翻,复我中华故国。

“克强兄自然也是不信的,只与来人虚与委蛇,答道:‘袁大人能有这种思想,诚为革命党人所赞同。但我们革命党人有特定的主张,就是推翻满清之后实行民主共和,而不是君主立宪。请将此意转达给袁大人。如果袁大人能在这一点上和我们达成一致,即便不联合,我们之间也是革命同志了。’

“十多天前,克强兄抵达武汉就任总司令,原先拜访过他的那个人再次出现,重申了袁慰庭愿与我们革命党联合,共同推翻满清政府的意思。如此看来,袁慰庭的所作所为不是所谋者大,就是真心支持革命!”

荷马李沉吟道:“无论如何,至少袁是希望先推翻满洲统治的,不是么?”

孙中山点点头:“你说的没错,所以我才把他列为第二个总统合适人选。如今革命党虽然在江南各省相继举义,但各自为政,不相统属,长此以往,只怕满清犹在而各省都督已先反目,民主未成而数万万同胞已罹刀兵。如你刚才所言,袁慰庭拥有中国最强大的军事实力,是最有影响力的实权人物,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只要他能推翻满清统治,建立民主富强的新中华,让他当总统又有何不可?”

荷马李不禁赞叹道:“孙,你的气魄胸怀无人可及!那你认为的第三位合适人选又是谁?”

孙中山笑着说:“这第三个人,即便你没见过,你也该无数次听过他的名字。用我们中国词语来形容,他的名字好比惊雷在耳边响起,让人终生难忘。”

“他是谁?”荷马李在沙发上坐直身体。

“孙百熙,也就是你们所说的约翰逊博士。”

“啊,原来是他呀!说实话,我真的无数次听过这个名字。”荷马李旋即有些疑惑地问,“据我所知,他只是非常有名的科学家而已,怎么能做总统呢?”

“据我所知,富兰克林也是非常有名的科学家,不照样做了你们美国的总统?”孙中山反驳道,“而且孙百熙并非是单纯的科学家,还是国内数一数二的教育家、实业家,在政治上也有很大的影响力,历任湖北省教育长、清政府教育部次长、总长、内阁大臣。现在除了担任内阁大臣,还是四川省最高军政长官。他的两名学生同时在陕西、山西起义,并各自担任两省的军政府都督,使他一跃成为中国最顶尖的政治人物之一。”

荷马李有些吃惊:“那他的政治主张呢?”

“你的问题可谓一针见血,这正是孙百熙的最大缺陷。”孙中山轻笑道,“我见过孙百熙,年轻、俊朗、聪明、温和,一看可知是温润君子、世家子弟。正因为如此的修养和家世,所以他喜欢不激不厉的中庸之道。明明知道封建制度腐朽不堪,却又迷恋其中的世态人情;明明心中倾向于民主自由,却又对暴力革命视若畏途。他不知道自己想要坚持什么,又要反对什么。而且相对于从政,他更喜欢教育,对政治一直抱着若即若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