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清闲 >

第140章

清闲-第140章

小说: 清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袾多粮食都种了一遍,收到的种子一半给了空间当做租金,另外一半都给了康熙,留作了良种。

直到这个时候她才知道,玉米已经有了、红薯、土豆也有了、就连辣椒都有了,好吧,番茄、瓜子、花生之类的居然也有了。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些作物目前还没有广范推广种植,就她所知,康熙的私家菜园子里,丰泽园里住得水稻,还有一些各式新鲜疏菜。玉米、土豆、红薯等都是从今年开始在皇庄里面试种的,种子依然产自空间。

佟姑娘当然也不是一点作为也没有的,至少她为清朝的餐桌引进了N种新式蔬菜,比如生菜、菜花、西葫芦、洋葱等等,最让她得意的是,她把苹果提前扔给了康熙,让他想法子从空间里带了出来,目前就种在丰泽园的屋后,一共十棵,目前看来长式良好,应该在后年可以结果了。

“表哥,你看那个狼桃已经红透了,应该能吃了吧?”毓秀指着目前所站的地方,她唯一能认得出来的蔬菜品种,直接问康熙。糖拦西……呸,真不文雅,那叫白云遮日,在古代这种纯天然全绿色的西红柿,用得还是改良好的优良品种,一定会非常好吃吧。自从穿过来之后,再就没吃过西红柿的佟姑娘,觉得自己的口水分泌得有点旺盛。

狼桃,也就是西红柿在明朝的时候就已经传入中国了,只是那时候的人都把它当做一种纯观赏植物,没有那个胆子大的去试吃。康熙也是在亲政之后,专门跟太虚学习了农政全书的时候,发现了列在书中的西红柿。为此,太虚还特意给康熙开设了一门食物营养学,受益者——佟家大姑娘。

康熙年初的时候在得到太虚扔给他的N多样种子,选择性的在他的菜园子里面种了几种,其中就有他在空间里面吃过的狼桃。当初播种的时候,他还跟毓秀显摆过,狼桃这种东西有多么的好吃。

原本康熙正对着他自己辛勤种植的水稻感慨,看看那植株多粗状,颜色多么浓绿,结出的穗儿又是饱满,他已经可以想像出再过一个月,丰收的情景了。正在自我得意时,猛得听到毓秀的话,回来神的他,顺着雪白小手所指的方向看过去,点缀在一片绿色之间的红艳果实映目眼帘。

康熙兴致高涨起来,他一挽袖子,“秀儿等着,我去给你摘几个。”

毓秀黑线的看着康熙身上雪青色的杭绸长袍,穿着纯丝绸去地里摘菜,决对是极败家的行为。有心想阻止吧,看着康熙兴高彩烈的样子,她又不好打消别人劳动的积极性,只能建议一下,“表哥,你要不要换件衣服再去。”说完之后,又加了一句,“换件棉布的最好。”

康熙的兴头被她一盆水给泼下去一半,他低头看看自己身上的暗纹长袍,哑然一笑,“确实不该穿这身下地,秀儿,等等,我去换身衣服。”

毓秀无语的看着康熙兴冲冲的转回了丰泽园,不过就是摘个菜,有必要这么兴奋么

表哥大人的动作很快,一会儿就穿着他下田劳作时的粗布衣服出来了,还挽起了裤脚和衣袖,脚上也换了双草鞋。偶的那个娘喂,她可不可以问一句,那个草鞋那里来的?

康熙笑眯眯的快步走到毓秀身边,满意的看他表妹吃惊的微张着小嘴,傻傻的看着他。上前弯身低头,在嘴角偷了个香,康熙神采飞扬的冲进了菜地,远远的飘来一句:“秀儿,表哥去给你摘好吃的。”

毓秀站在菜园子边上,怎么看她表哥那架式都有种鬼子进村的感觉。望天,不知道经过某康同志踩踏过的菜地,那些专职的菜农们会不会哭。

实际上佟姑娘还真的小看小康同志了,他虽然冲进菜园子的动作很狂放,但是进入之后,就很小心细致了,连摘菜的时候,动作都分外的轻柔,就怕对植株造成点什么损伤。

西红柿成熟的有点多,小康同志摘的速度也有点快,很快手就抱不住了,他撩起衣服下摆兜着,好后悔怎么没拿个篮子进来,这样也太影响他的动作了。

毓秀在边上看得分明,她转头吩咐眼巴巴的盯着康熙看得梁九功,“去拿个竹篮子来,嗯,跟素问要,她知道在哪里放着。”宫里那有专门放菜的竹篮子啊,她有的那个还是前几天她听赫舍里氏说,家里的庄子新种的菜下来了,可新鲜,这才动了念头,让她娘送两来。

“嗻。”梁九功领了命,一溜小跑的冲回了丰泽园,跟素问拿了两个竹篮子,又跑了回来。说实话,就算是佟家用来装送进宫的蔬菜的小竹篮,也大不到那里去,反而圆溜溜的,更像个工艺品。

“给皇上送去。”她家那表哥,摘菜摘上了瘾,眼看着不把熟了的西红柿摘完不会上来,还是早点派人去提供一下装菜的器物吧。那样一手提着下摆,一手摘菜入里放的姿势真的不大美观。

“是。”这么好的拍龙屁的机会,梁九功那能让给别人,也顾不得自己身上的衣服同样是丝绸的,下去一次就可能交待了,他屁颠屁颠的走进菜园子,给康熙送了过去,还殷勤的帮他把摘下来的西红柿放进竹篮里。康熙看了看梁九功拿来的两个小竹篮,觉得眼熟,细想了一下,就回头冲着菜地边上的毓秀扬了扬手,表明一下自己知道了。

就在毓秀想着她表哥会不会把西红柿都摘完的时候,康熙拎着两个装得满满的小竹篮走了回来,“秀儿,看看多水灵,一会儿派人给太皇太后和皇额娘送点尝尝去。”

“嗯。”佟姑娘看着刚刚摘下的西红柿,觉得自己肚子已经开始叫唤了。

这一次的晚膳,康熙和毓秀两人都吃得有点多,用康熙亲手摘的西红柿作得三菜一汤,被两人瓜分的干干净净。用过晚膳之后,康熙拉着毓秀两人出去消食。

“表哥,今天西庄的管事来报,说是您让种下的土豆,有一小部分已经成熟了,他来请旨,是不是可以采摘了。”

“呵呵,秀儿,你说错了哦”康熙一本正经的竖起一根手指头在毓秀面前晃晃,“土豆成熟之后,可食用的部分是长在地下的,你应该说挖出来才对。”

你妹,我虽然认不出土豆地上的叶子长得什么样,但姐儿还没白痴到不知道土豆是要挖出来的。不过,她知道了也不能说,因为她家表哥关于这个没教她呜呜,坏蛋,你这是欺负人家有实话不能说。

“哼,我都没见过,哪里知道土豆是要挖出来的。”很憋气的佟姑娘白了她表哥一眼。

“呃,都怪西庄的管事来回事的时候也没跟你说清楚。”康熙立马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秀儿乖,别生气,明天表哥替你骂他。”

“……”表哥大人,把责任都推到别人身上是不对的,最少不是一个好皇帝该作得事

第一百八十一章 好事也很多

收费章节(36点)

第一百八十一章 好事也很多

酷热的八月,康熙却难得的在早朝之上露出了笑容,前段日子一连串的圣旨,不只朝臣郁闷,下旨的康熙更是为手下大臣频繁的请见给弄得暴躁不已。

康熙九年的一甲头三名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选出来的,对于康熙皇帝圈出来的头三名,从主考官熊赐履到两位副主考都未有意见。到是毓秀对于探花人选产生了些好奇。

“表哥,不是说能得选探花的人,除了学识好之外,还要一表人材,年少有为么?为什么今年你选的探花都有四十岁了。”佟姑娘是第一个得知今科头三甲是谁的人,在她详细了解过头三名的资料之后,对于探花的人选有些不能接受。

不说是能当上探花的人都是少年英俊、学识出众、文雅如玉……等等一切美好形容词都堆积到他身上也不过份么?怎么她表哥选出来的探花居然是个四十岁的半老头子,这太不科学了。咳,也许四十岁的男人放在今年可以算得上青年,年富力强,但是在平均寿命只有四十多岁的古代,四十岁说是老头子都不会有人反驳,佟姑娘说徐探花是个半老头子,还真是挺客气的。

康熙被他家小表妹的言词弄得哭笑不得,就近掐了凑到自己面前的小脸一把,严肃的批评道:“也不知道你这个小脑袋瓜里没事都瞎琢磨什么,国家取士当然首以人品为重,次以学识,与人的长相、年龄有什么关系?忘了以貌取人,失之子羽的典故么。”

听了康熙的回答,毓秀默默抬头,很是无辜的问:“表哥,你怎么知道你选出来的士子,品德一定就好呢?是根据什么判断的,教一下人家呗。”

康熙有种想吐血的冲动,他这本来就是非常标准的答案好吧,怎么到了他表妹这里,得到的回应就跟别人不一样呢。“其时,主要还是看学识,人品得以后当了官之后再看。”某表哥认为在他表妹面前,还是有什么说什么的好。

“表哥,我很好奇,国家取士与长相无关这点我认同,可是为什么与年龄无关呢?如果有个八十多岁的老头考中了进士,你也会让他当官么?难不成还要表扬一下。”毓秀黑线的想到,在乾隆时期,西方国家已经开始明白人才的重要性,很多大学都已经开始建立,可是在中国呢,还在为祖、孙三代同进科场而欢心鼓舞,真让人没蛋也疼。

八十岁?康熙想像了一下,一个须发皆白,走路拄着拐柱都打颤的老头跟自己磕头的样子,他打了个冷战,这完全是破坏大清整体的官员形象么。“秀儿顾虑的对,这个国家取士也与年龄有关。看来应该限制一下五十岁以上的人,就别再来参加考试了,如果真想为国分忧,可以去学堂当先生。”

正是由于某表妹的奇思怪想,康熙在早朝的时候,难得露出了好心情。早朝之后,便是太和殿的传胪仪式。传胪就是殿试以后由皇帝宣布登第进士名次的典礼,大约在殿试之后的第三日,明清两代的仪式都是在太和殿举行的。

太和殿广场到午门外,设着卤薄仪仗和彩亭、鼓吹,王公百官全套礼服站在各自的位置,只有大学士熊赐履一人立于殿外东檐下,礼部尚书站在他身边,宣制官站在殿檐下的乐器之南,具都面向西。传胪官也就是二甲头一名,早在名次出来之后,这位同志就已经被为了今天的仪式被内务府和礼部的人训了两天,同一句话不知道重复了多少遍,就是怕他今天太过紧张激动掉链子。

传胪站在丹陛西阶上,一脸的庄重,但是从他放在身侧,已经攥紧的拳头来看,这位心里肯定很激动。当然不可能就他一位,往下每一段都站了一位,要不从太和殿到新科进士所在的太和殿广场,那么远的距离,这位喊破了嗓子,人家也听不到。

太和殿那边一切都已就绪,毓秀正在乾清宫里对康熙的仪表进行最后的检查。外面梁九功已经回话了,说是礼部官员到了乾清门。毓秀最后相了相康熙,笑眯眯的道:“都好了,您去吧。”

康熙低头亲亲她,方才转身出了乾清宫,到了乾清门前汇合了礼部官员一起往太和殿而去。

康熙乘舆轿至太和殿前,在礼部官员的导引下,登太和殿御座,中和韶乐《隆平之章》响起,乐曲结束之后,阶下鸣鞭三响,太和殿内的丹陛大乐再奏《庆平之章》。康熙高高的坐在御座之上,面上威严,其时有点走神,这种传胪仪式他就是个摆设,只要坐在御座之上摆个威严的样子,偶尔应个几声“准”就行,没有太多技术含量。

他家表妹说了,天气太热,吃那些油腻的东西上火,今天要亲自下厨做菜,不知道她做出来的东西能不能吃?万一要是不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