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名著电子书 > 红牡丹 >

第53章

红牡丹-第53章

小说: 红牡丹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师母端来了脸盆和毛巾给客人洗脸。他们刚刚寒暄已毕,王老师已经迈着迅速而不稳定的脚步从院里走进屋来,走得有点儿喘。他向客人问好,有几分急促不安。客人站起来,宾主鞠躬为礼。

孟嘉说:“这么打扰您,实在不安,都是为了鄙亲。谢谢您费心照顾她!”

王老师说:“真是做梦也不敢想您的大驾光临,”似乎还有点儿没平静下来,“我听牡丹常常提到您,您的大作我也拜读过几本。”

大家坐定,孟嘉说明此来是打听事情发生的情形。

王老师话说得很慢,是有意语气严肃,好适于这件事情的严重。他说:“事情发生在五月二十八,她没在经常回家的时候儿到家,我们等了整个儿傍晚。由学校走回来只要一刻钟的工夫。她屋里还像平常一样,她并没说要到什么地方儿去。第二天,我们听说有人看见她在运粮河边儿。她是从城镇的近郊来的,街道在那儿就到了尽头,只有几只零零落落的小铺子坐落在距离河岸不远的地方。后来我们听说街上出了事,一群人围着看,两个男人因为看拉洋片打起架来。有人看见她被一个挑水的撞倒,衣裳弄湿了,躺在地上。一个年轻人迈步过去,把她扶起来。别人看见她被那个男人扶着走了。由我们看来,整个儿事情好像是由那个年轻男人事前安排的,此后就没人看见她。我们向地方治安当局报了案,但是他们找不到什么线索。已经一个多月了,我已经给杭州写了几封信。”

这件事很让王师母伤心。她很难过的样子说:“她是那么个乖乖的好姑娘,就和我的亲女儿一样。她总是准时回家来,从来没跟年轻男人出去过。她和我们住在一起,和在家一个样,居然竟发生了这种事。我觉得很对不起她父母。”

素馨很体贴的说:“您千万不要这样。家严家慈写信告诉我,说您对家姐太好了,我要替父母向你道谢。我们一听到这消息,尽快赶来的。”

孟嘉说:“你知道去年贩卖私盐的案子吧。以前那个监务司的薛监务使的家,还在高邮吗?”

“不在了。监务司的职员全都换了,事后他的家人都回安徽去了。”

“您以为牡丹在这儿有仇人吗?”

“她怎么会有仇人呢?由学校回来之后她几乎一直不出去,也不认识什么人。”

“您听说有什么人当时牵连在那个案子里吗?”

“监务司的职员里有些人是被逮捕审问过,另外还有几个妓女。牡丹她丈夫当然是牵连在内的,我听说。我想她和这件事是没有关系的,她的遭遇真是令人百思莫解。”

“最近发生过很多绑架的案子吗?”

“没有,近几年来一直没发生过。”

素馨追问她最怕的一个问题:“我意思是说绑架良家妇女卖入娼寮的事。”

“没有,人家干这个做什么?在荒年有好多父母卖自己的女儿做娼妓。还要把她们养大,还要教给她们那些弹唱等等的本领呢,在扬州单有这种市场。”

素馨松了心,叹了口气,两只胳膊儿也松垂下来。

那天晚上,孟嘉请他们到外面馆子里吃饭。孟嘉夫妇获得了全部想得的消息,向王老师夫妇致诚挚的谢意,说第二天早晨要回扬州,就告辞分手了。

孟嘉寻找牡丹越找得接近,心情也就越为紧张。在高邮他很平静,但是见了青红帮的首领俞大哥,好像要走一步好运。第一次会面是在扬州城外那个大花园中礼貌的拜访,很少人能有机会见到这位传奇式的大人物。孟嘉发现这个人随便而直爽,六十五岁年纪,穿着小褂儿,正在堆满文件的桌子上做事,嘴里有两个金牙闪耀发光。他很习惯于交际应酬上的礼貌言谈。他的客厅里挂着好多名家的字画,前面花园里立着一块白石板,是他六十一岁生日时为纪念他的德高望重,好多有地位的商界名人和社会士绅敬送的。由此立刻就可以明白,他的名字总是见于呼吁慈善救济等公益事业上的。这些青红帮的人物并不一定合乎《水浒传》梁山泊传下来的那种“忠义”标准,但至少他们并没完全忘记那些道理。在善良无辜的老百姓遭受了不白之冤,这些江湖人物就起而相助。他们那些严格的荣誉法规(如偷富济贫)和有效的传递消息的秘密组织,往往使政府官吏不能不藉重他们。

俞大哥一向注重礼貌,他去回拜梁翰林。翰林的官级之尊贵,是尽人皆知的,所以孟嘉之前去拜会他,俞大哥是觉得十分光彩。他曾经说几天之后,就可以得到必要的消息。现在他来,不仅是有重要的消息,也有宝贵的意见,对事情自然是大有帮助。

他走进客栈,在柜台上打听梁翰林,态度是贵族的那种温和高雅。可以说是行礼如仪,鞠躬如也——很难令人相信这个文质彬彬的老翁,就是手握帮会中每个人的生死大权的人,他那个帮会的势力囊括自山东到上海一带,他的话就是法律,言出必行,号令如山。

孟嘉请他进入私人专用客厅,把门都关上。清茶一杯在手,那江湖前辈以直截了当的声调儿说话,并不拐弯抹角儿。他说:“我已经让弟兄们去调查,我相信我手下没有一个人会与令堂妹的失踪有关系。在另一方面,根据报告,我想是有人要绑架她。去年都察院派人来调查私监案子时,我手下的弟兄在客栈和下处都帮过忙,所以我都知道那件事。我知道令堂妹就是以前费庭炎的太太,并且薛盐务使知道费庭炎死的时候儿,他的日记落在都察院手里。姓薛的把那本日记和别的东西亲自寄给费太太的,所以那结论是不问可知的了。”

俞大哥把所有被捕的和判了各种轻重刑罚的人的名单儿拿给梁翰林看。梁翰林的眼睛把名单儿上的名字由上往下看,俞大哥的眼光也跟随着走。

俞大哥问:“这个人名单儿能提醒您想到什么不?”

梁翰林很谦虚的说:“我还是听听您这内行人的高见吧。”这位老大似乎已经费了老大不小的力量做了一次彻底的调查。

“我的手下还正在追查。我告诉他们说,这个案子和我的一个好朋友有关系。”

孟嘉微微欠身离座,对这种亲近态度表示谢意。

俞大哥继续说:“我不知道令堂妹为什么事要回高邮去。由她到高邮至她失踪,从各方面的报告上看,她根本没跟什么坏人交往过。我刚才说过,弟兄们还正在调查到底是谁做的。我不相信会是盐务使,因为他离出事地点太远。我对这件事特别注意,不单是因为您不耻下问,给我这个脸面,而这也正是按照‘忠义’字,我们弟兄们应当管的,因为这是滥用金钱势力为非做歹。从另一方面说,我必须对您十分坦白,说实话,我是左右为难。事实是,运盐的私枭和我们弟兄们,在彼此的地盘儿上有一种默契。也许您知道,我们的活动是在运粮河和长江上,由汉口往下。他们的活动是在沿海一带。我们双方是互不侵犯,我们也不和他们敌对。我若认为这件事是他们的人做的,那我就不能明着帮助您。我是愿和他们共同遵守一项协议。我知道您可以用别的方法把令妹救出来,我们弟兄有什么消息都可以完全供给您。”

俞漱泉话说得清楚而恳切,令人觉得别人说的话他也会字字记在心中。大家都知道他对人是一诺千金。情形似乎令人乐观,孟嘉立刻对他的鼎力赐助表示感激。第一步是找到牡丹的下落,然后才知道如何着手进行。

俞漱泉向梁翰林凝神注视说:“您得帮我个忙。”

梁翰林感到意外,大笑说:“这话是怎么说的?您现在是正大力帮助我呢。”

俞漱泉说:“我知道我能够对您推心置腹。我若能和您共机密,您一个字也不泄露给别人,我再跟您说。”

“您相信我吧。”孟嘉话说得很简单,态度郑重。

俞漱泉向屋子四周打量了一下儿,把自己的椅子又拉近了点儿,用越来越低的声音说:“我要让您做一件事。您对当地的道台要做一次礼貌上的拜访,顺便扬风儿说都察院要重新审问去年扬州的私盐案子。”

姚翰林想起来李卓也告诉他同样这个步骤。他问:“为什么要这样儿呢?”

“没什么,要叫他听懂您有权要使这个案子重新再审。当然您不要显得是公然威胁。只说是风闻——并且,你认为是非常可能。您刚从北京来,听来自然像真有其事,自然您只是当内幕新闻来说。”

“为什么一定去看那个道台呢?”

“他是百万富翁那个姓杨的盐商的朋友。您记得杨树理受了一笔重罚,找他那盐行里几个小职员儿替他顶的罪。毫无疑问,一年之后,他要再去贿赂,好把那俩可怜的家伙释放出来,或是减刑。我知道这个姓杨的并不是不喜欢玩女人这个乐子。他弄去了女人,藏在他那三个别墅里。我们并不干涉这些事,因为我们这个组织并不和他作对。可是,我跟您说过,这种事可不是我们这个帮会赞成的。在这种情形之下,我很有理由相信,他在这件事情里头有一腿。”

孟嘉还是有点儿茫然,他又问:“告诉那道台有什么用啊?”

“我是要使这种谣传进入姓杨的耳朵里。姓杨的和地方官很亲近,他不这样儿不行。也许道台会把他找去,以一个朋友的关系告诉他这个消息。您就要和尊夫人回杭州,是不是?”

梁翰林说:“是啊。”对他这秘密消息的精确颇为吃惊。

俞漱泉又说:“要叫对方觉得您的话是无心说的才好。因为你经过扬州,顺便礼貌上拜会一下儿。偶尔提说您正在寻找您那失踪的堂妹,求他指教。因为高邮在他的治下,所以您求他帮助,自然十分感激。我想您在这儿要待几天吧?”

“那要看情形需要而定了。”

俞漱泉又说:“您若不经意的提到去年的案子,说您闻听都察院要这么做。道台若不自己把话传过去,他的师爷也会把话传给姓杨的。”

“那然后呢?”

“这也是我要问您的。你知道姓杨的胆小如鼠,有钱的人都是那样儿。您要逗弄他,激动他,然后看他怎么动。令堂妹如果在他那儿,他一定有所行动。然后咱们就知道了。在夏天,他住在靠近屏山的花园里。过了二十四桥,有一片大花园子。里头还有一个内花园儿,他就住在那里头,四周围有高墙,没人进得去。这就是为什么我让您吓吓他。”

“现在我懂了。”

“您还得听我的消息。不要去看我,有什么消息,我会叫人送来。第一件事是要弄清楚令堂妹现在何处。”

在俞漱泉的脸上,孟嘉看得出他是个有勇气有决断而精力充沛的人。对于这个斯文儒雅的人,孟嘉心中感觉到万分钦佩。

孟嘉把俞大哥送到门口,作揖道别之后,回到屋里。素馨正在等着他。

素馨很焦急的问:“有什么消息没有?”

孟嘉的脸上兴奋而紧张。

他说:“姓俞的说是那个盐商干的。派人到北京和咱们说话的那个人——你还记得吧?”

“我记得。牡丹在哪儿呢?”

孟嘉几乎没有听见素馨的问话。

素馨又重复了一句:“牡丹在哪儿呢?”

“现在还不知道,正等姓俞的消息。这个人了不起。”孟嘉想到牡丹被扣在那个流氓家里,不觉面带愁容。他只希望牡丹平安,不要受害。他觉察到有事情就要发生。俩人是断断续续的问答之下,孟嘉告诉了素馨俞漱泉的行动计划,还有他必须去拜访那位道台。

他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