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名著电子书 > 山路·山妞和光棍 >

第46章

山路·山妞和光棍-第46章

小说: 山路·山妞和光棍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家都是我的老师。今天大家推举我为大队主任的候选人,我的心里很不安。我担心自己不胜任。今天是民主选举当家人,请大家一定要慎重。做为大队主任,所作所为,牵动着全大队一千多口人的命运,责任重,压力大,我怕担不起这么重的担子,怕辜负父老乡亲的期望。我真诚希望大家要从各方面考虑,慎重选择。谢谢大家。”

没有提问题的。有几个代表只是说了这样的话,“年轻人脑袋好使,不会是可以学的。”“良心正,就能干好。”“不必担心,我们大家都支持你。”“你不要谦虚,我们选你,是经过慎重考虑的。”

接下来投票选举。经过投票,计票,出了选举结果,发出二十一张票,收回二十张,惠民得十五票,魏子利得五票。惠民当选大队主任。

代表们一致要求惠民说几句。惠民没推辞,说了下面这些话:“再一次感谢大家的信任。大家选举我当主任,我真的有压力。既然大家选择了我惠民,再说推辞的话,也就没必要了,就是再有压力也得挺直了腰干了。”

大家鼓掌。

惠民接着说:“各位代表,我惠民既然点了头,就要把这个重担子担起来,朝前走,不回头。今天,我有几句非常想说的话。第一,对种田养畜,我确实不太懂,所以恳切需要大家帮助和指导。第二,我要在大队党支部的领导下,团结广大社员,煞下身子,为乡亲们脱贫致富做贡献,服好务。我惠民不求别的,能为父老乡亲们过上好日子尽一点微薄之力,就没枉到人世间走上一回。第三,今后怎样干?我经常想,咱们大队归根结底,就是‘穷’。为什么穷,因为‘愚’。愚昧比贫穷更可怕。治穷必须先治愚。因此,我有一个基本想法,就是和大家一起治穷治愚,也许是十年八年,也许是一辈子,不气馁,不回头。今天就说这些,谢谢大家。”

大家鼓掌。

会议结束前,公社工作组的领导和李书记讲了话,其中说了许多鼓励惠民的话。

可笑魏子利:

贿选争官白忙碌,

竹篮打水一场空。

世间自有良心在,

人心本是一杆秤。

欲知后事,下回分解。

第三十四回  金枝挑唆莽汉使坏  惠民顺藤摸瓜破案

选举大队主任试点工作结束后,市计划生育工作队驻进头道沟大队。临街的墙上都贴满了宣传计划生育的标语。

茉莉和尚华坐在大队部的话筒前,轮换播送计划生育工作的宣传材料和口号。

大队部院内那根高杆子上的大喇叭里不停的响着:

“要想富,少生孩子多植树。”

“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

“世上就数女儿好,她是爹娘的小棉袄。”

“女儿也是传后人!”

“只生一个好……”

这是头道沟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管生孩子的运动,声势浩大,既触及灵魂,又触及皮肉。它就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几千年遗留下来的传统生育观来了一次大扫除,也像是在平静的湖面上砸下了一块大石头,泛起了巨大的波澜。开天辟地历朝历代,没有限制养孩子的社会,乍不楞▲地来了这么一个运动,打了庄稼人一个措手不及。

村头田间,众口一词,人人都在说计划生育。

村中间老榆树下又集聚了一群老娘们,对这次计划生育议论纷纷。此时,一枝花、三抠搜媳妇、四精神媳妇、“七仙女她娘”他们几个正说得热火朝天。

“上管天,下管地,没听说还要管生孩子。”

“听说是在老娘们的肚皮上剌上一刀,就一辈子不生孩子啦。”

“那叫解闸。”

“不叫解闸,叫结扎。”

“还有一个法子,就是往老娘们尿尿那个地方安一个铁圈圈,也就不生啦。”

“还听说有一种白药片片,老娘们吃了肚子就不鼓包了。”

“听说不用吃药片也行,他们给发胶皮套套,叫保险套。保险套不用花钱买。你要是想使,我到大队去向工作队给你要一大箱子,你就是一天闹一把,保管也够你用一年了。”

“这个法子倒是挺捷便。大姑娘搞破鞋,就不必担心把私孩子养到家了。”

“那不乱了套了。”

“哈哈哈......”

这个运动,打乱了头道沟人平静的生活。

计划生育工作队进村后,大队党支部开了会,成立了计划生育指导委员会,大队书记担任主任,市工作队队长担任副主任,下设三个工作小组。宣传组由妇女主任茉莉任组长,医疗手术组由工作队的医生们组成,监察组由惠民任组长。

茉莉成了大忙人,始终跟着工作队忙乎。宣传动员、调查摸底、确定重点、入户指导、发放药具、放环结扎,术后服务这一套工作都由她组织实施。看见茉莉实在忙不过来,李书记把尚华抽到大队,临时给茉莉跑腿帮忙。

自从国家提倡计划生育以后,农村就是工作重点。十几亿人口的大国,百分之八十是农民。传宗接代,多子多福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两千多年来,中国的老百姓压根就没听说过国家不让养孩子。这乍不楞地提倡计划生育,人们哪能接受得了啊。工作之难可想而知。

在这之前,农村育龄夫妇都是自然生育,夫妻俩生四五个孩子不算多,有的夫妻一鼓作气生下十来个。一些高产妇女在谈到自己生孩子的体会时说“生个孩子那还不容易,和老母鸡下蛋差不多。老娘我一抖搂裤腿子就会出来一个。”那时医疗条件不好,很多孩子都夭折了,成活率连百分之六十都不到。有的下乡干部问“你们为啥要生那么多?”他们说“咱们农村没电,大长的夜没啥事干,又怕点灯熬油的,只好老早躺在炕上造孩子喽。”这个地方是越穷越生,越生越穷。

在头道沟,挨家挨户数,有生育能力的妇女中,就数“七仙女她娘”高产。这个娘们,今年刚四十岁挂零,自打十八岁过门以后,挨着肩地生,没有空肚的时候。一连串生了七个,全是女娃子。村里人都说她是王母娘娘转世,说她的七个女娃是“七仙女”下凡。

“七仙女她娘”刚生第一个孩子的时候,她男人万古传非常高兴,满脸是笑,整天沉浸在初为人父的欢乐之中。逢人便夸自己的女儿怎么怎么白,怎么怎么胖,怎么怎么招人稀罕。他曾说:“头胎生女,一生欢喜。”在女人做月子时,捧碗来,端碗去,伺候得非常周到。活计再累,回到家里,第一件事就是哄孩子。孩子一哭,他马上就抱起来。

女人生第二个孩子时,万古传心里也很平静。他说:“家有两枝花,必定要发家。”

女人生第三个女孩子的时候,万古传总也笑不出来了。劳作一天回家后,撅着嘴一言不发。女人上赶着体贴他,和他近乎,他带答不理。当人们一提到生孩子的事情时,他总是满有信心地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只要女人接着羔地养下去,绝不会全是丫头片子。”

到女人生以后三个孩子再做月子的时候,万古传一听说又生个丫头片子,连家都不进了。他的情绪一天不如一天,整天哭丧着脸,没有一点笑模样,就像全天下的人都欠他钱似的。

让女人养个儿子,是他后半生追求的最大目标。女人不生儿子,使万古传寝食不安,夜不能寐。他有点神经不正常了。他的女人生老七时,有人随便说了一句:“贺喜贺喜,喜得千斤。”说者并无恶意,他认为人家是在嘲笑他,于是就骂骂咧咧。打那以后,村里人都知道万古传的这个忌讳。大家和他唠嗑,从来不说和生孩子有关的事,甚至连老母猪下崽的话题也有意避开。别人不说,可他自己却经常自言自语:“我家老辈子没放过火,没杀过老牛,不信我没有小子种,不信我这辈子就断子绝孙了。”

生这么多孩子,要是现在,肯定养不过来。又要吃,又要穿,又要上学念书,那得花多少钱啊。可是那年月和现在不一样,那时候实行大锅饭式的社会主义。

万古传夫妇是这次计划生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大队和工作队把他家作为堡垒户,重点进攻,由茉莉和工作队长亲自抓。

茉莉、尚华领着工作队长和另外两个工作队员进了万古传家。

“七仙女她娘”听见狗叫,知道有生人来家串门,马上出来开门看狗迎客人。

“七仙女她娘”是个大屁股的胖女人,上身长,下身短。很奇怪,这个女人一连生了七个孩子,不但没把身体搞垮,反倒养了一身膘,可能这人天生就是个养孩子的好料。万古传自己说,“我们俩搞对象打对光时,我一眼就相中了她的大屁股。”因为,头道沟这一带一直有这样一个说法“大屁股的老娘们生小子”。可是,这个说法在“七仙女她娘”身上没应验。如今,万古传经常对光棍们传授自己的经验之谈“搞对象绝对不要光看屁股大小,屁股大小和生不生小子没关系。”

茉莉、尚华几人进屋,看见万古传像皇帝用膳似的端坐在炕上,正在喝酒。炕桌上摆着一盘子炒鸡蛋,一碗咸菜条子。他手里攥着一把锡制酒壶,自斟自饮。

万古传全家九口人都在家。大丫头伺候万古传吃饭,老二至老七依次挨肩坐在炕梢等着吃饭。

万古传的家教很严。他就像管理部队似的管理着这个家,他是家里的司令。他的七个丫头像部队的一个建制班,老大是班长,老二是班副。万古传的话就像一道道命令,在家里能得到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他的老婆和七个姑娘被他训练得俯首帖耳,有令则行,有禁则止。他经常向村里人显摆“咱在家里具有绝对权威,没有这一招,我那个家还不得乱了套”。

村里人都说,万古传在家里天天吃小灶。今天一看,果然不假。仔细一想,这么一大家子人,都靠老万一双手挣饭吃,理应让老万吃饭优先。

万古传见茉莉等人进屋,马上撂下手里的酒壶酒盅,招呼客人:“炕上坐,炕上坐。”

茉莉说:“古传叔,生活不错啊。每天还有几盅好酒喝。”

“打一天铁,浑身的骨头架子都散了,全靠着酒劲支撑着呐。要是不喝二两,连钳子都抓不住啊。这年头,哪里能掏弄着好酒啊,这是咱大队卫生所里的酒精,是我用棒子换的。”

“酒精还能喝啊?”

“咋不能喝啊!这玩意是粮食精,好东西啊。酒精兑水,可比那些乱七八糟的糠酒好多了。实话告诉你吧,大队卫生所里的酒精有一半给我的胃消毒了。这也全仗着咱卫生所里有人啊,别人还掏弄不来呐。”

“古传叔,你每顿饭都喝啊?”

“哪里,每顿都喝,能喝得起吗?也就是隔三差五地喝几盅。今天上午打铁累了,你婶给我烫了一壶,喝几口,解解乏。”

说了几句闲话,茉莉把话题转到正事上。茉莉把一起来的几个同志介绍一遍,然后说:“古传叔,我们是为计划生育的事来的。你可能早就知道了,市工作队下乡到咱村抓计划生育,把你家列为重点户了。在咱村,数你家孩子最多,因此,您和婶是我们工作的重点。”

随来的工作队员把已经准备好的计划生育宣传材料递给万古传。工作队长向万古传两口子讲解了上级的政策后说:“老万同志,按着政策,您家是绝育结扎户。希望您响应党的号召,按着政策办。您和您家大嫂谁结扎都可以。”

一听说绝育结扎这四个字,万古传满脸充血,两眼发红。他结结巴巴地说:“工、工作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