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名著电子书 > 跑官 >

第29章

跑官-第29章

小说: 跑官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柳鸿说:“一定是老太太有权,官不小。”

王萍说:“不对。听说老太太原先也是个普通干部,在什么机要部门管文件。何况已退休多年,哪里还有权?”

柳鸿说:“那她儿子一定是大官。”

王萍说:“你的脑子好使,不完全对,但也差不多,沾边了。她小叔子是国家某领导人,老嫂比母,这领导父母早逝,由嫂子带大,关系就更不一般了。你想想吧,那些省市领导们可不是白吃饭的,他们都是掂量了这层关系,才像兔子一样跑得欢实呢。”

王萍接着说:“不过这老太太也不愧为是国家领导人的家属,谨慎得很,送来的东西,除少留点水果,其余一概不收,水果也转手就送到医疗室未,要我们大家吃。”

柳鸿问:“老太太就不出来吗?她在哪里住?”

王萍说:“在二号小楼住。每天上午由她女儿扶着到外面草坪中间的小岛上坐一会。”

柳鹏说:“明天上午我也到草坪去,看看国家领导人的嫂子是个啥样子。”

王萍说:“老太太很慈祥,很喜欢跟别人说话。我到房间走过几回,每回都是剥香蕉削苹果地热情招待,很想让人多呆一会。”

柳鸿说:“你是医生,自然受欢迎。我们去了,人家恐怕就不理了。”

王萍说:“不,老太太很喜欢年轻人和小孩子。外面遇到个孩子,总要拉到怀里来问长问短的。老年人怕孤独,虽有女儿作伴,毕竟还是冷清了些。——哎对了,今天她女儿到医疗室买了一瓶阿司匹林肠溶片,是给老人预防心血管病用的。当时就说到一件事:她们单位正筹备一个什么重要会议,她当紧回去半个月,要我们帮助找一位保姆,只要人靠得住,把老人照顾好。多出钱也在所不惜。”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这柳鸿脑子反应很快。前面听说这老太太是国家某领导人的嫂子,就感到这人大有接近的价值,现在又听说要雇一个月保姆,更感到机会难得。

忙说:“表姐,你去说一下,让我去吧。”

“你?”王萍有点奇怪,“你当紧的是找个工作,这是当保姆,伺候人,而且只有一个月,这对你毫无意义呀!”

柳鸿说:“反正我也没事干,找工作也不是一天两天能找下的,有事干总比闲在家里好。再说,人家省市领导们都那样巴结,你帮她找到一个满意的保姆,也算献点殷勤,有什么不好?”

王萍心里想的正好与此相反。今上午,老人的女儿走后,他们医疗室的几个人就议论过,给这样的家属找保姆,可不是开玩笑。要是伺候不好,人家不满意,你这个找保姆的人就脸上不好看了。万一再出点摔呀跌的意外事故,就更不好交代了,推荐一般人尚且如此,推荐自己的亲戚,责任更大,领导追究下来,自己能担当得起吗?她不敢冒这个险。

王萍心里这么想,嘴上却说:“你就安心呆着吧,我也留点心,总能找个事情做的。至于当保姆,人家早跟市里的领导说了,说不定要试呀,审查呀,早折腾开了。人家相信市里领导还是相信咱?咱推荐也白搭。”

柳鸿说:“试试嘛,不行就算了。”

王萍说:“明知碰钉子,何必白张口,你说呢?”

柳鸿没有再作声。她明白表姐不愿意推荐她,但不知道为什么不愿意。她决定毛遂自荐,自个去试试。这是个难得的机会,万万不可惜过。

这一天下午,柳鸿觉得时间过得真慢,她盼天快点黑,盼到天黑,又盼天快点亮。一个晚上竟翻来折去没睡好。



草坪中央小岛上,建了一个四角飞檐的亭子。亭里有一石桌,周围布置了四个漆成绿色的铁椅。柳鸿不到九点就来到这里,看一本从王萍书架上拿来的琼瑶的言情小说。她对琼瑶的小说很感兴趣,以前也看过不少,但眼下却看不到心里去。一者是消磨时间,缓解等待之苦,二者,要以此给老太太留个高雅的第一印象。既然她的身份已经变成一位大学毕业生,那么一切言谈举止都应与此相符。她觉得这很像是将要上演的一台戏,她这个主要角色就应该这么出场。这一次,她的资本除了相貌给人的亲和感觉之外,应该主要是建立感情的能力。

等到十点半,老太太终于出现了,由女儿扶着一步一步向草坪走来。进入小岛时,柳鸿忙站起让坐,并说:

“要是打扰你们,我到别处去去。”老太太忙说:“不不,要是我们不打扰你看书,一块说说话不是更好?”

柳鸿就坐下来。她这才仔细端详母女二人,老人蛋形脸,微胖,头发半白,但精神、气色都挺好。目光里总是带着笑意,十分慈祥。女儿四十来岁,模样不像母亲,瘦长脸,戴一副近视镜,脸上很少出现笑容,俨然是整天以科学仪器为伴的知识女性。

老太太也在端详柳鸿,大约对女性貌美的注目是人的天性,如果说,年轻女子间还或多或少搀杂着忌意的话,在老太太们的眼里,就净化成纯粹的欣赏与爱怜了。老太太瞧了一会,更慈祥了,问道:“姑娘你多大了?”

柳鸿说:“大娘,你看我像多大了?”

老太太说:“大概就是二十三四的样子,对不对?”

柳鸿说:“大娘,我三十了。”

老太太问:“你叫什么名字?”

柳鸿说:“我姓柳,叫柳鸿,柳树的柳,鸿雁的鸿。”

老太太高兴了:“你看多巧,我也姓柳。五百年前是一家,遇到本家了。”

柳鸿说:“现在也是一家。”

老太太又问到干什么工作、家住哪里、父母是否健在等一系列问题。柳鸿就把她的身世根底讲给老太太听。自然这是昨天夜里构思好的,虚实结合,以虚为主。最后说:“眼下还没找到合适的工作,在表姐家闲住。我表姐叫王萍,医疗室医生,说不定你们见过呢。”

老太太说:“何止见过,我们是老熟人了。常常免不了要买点药呀,量量血压、脉搏什么的,麻烦她不少。

噢,原来是王大夫的亲戚呀!”

“王大夫很热情,也很实在。”女儿说。这是她见面后说的第一句话。

因了王萍的关系,老太太便觉得一下近乎了许多,便伸长脖子近瞧柳鸿的脸,咂着嘴说:“长得真排场,眉是眉,眼是眼。肤色也好,白里透红,粉嘟嘟的。这都实实在在的,没有化妆,对不对?”

柳鸿说:“我不想化妆,假里假气的。”

老太太乐得笑了:“今天总算遇到知音了。怎么样,玉殊?”

女儿玉殊说:“妈,你又来了。当着年轻人说这话,人家会反感的。”

老太太说:“小柳刚才说了,假里假气嘛。”

“要化还是淡点好。”柳鸿在母女之间稍稍折中了下,但总体上还是倾向老太太,“太浓了就假气,不真实。”

“是呀是呀!”老太太说,“脸上涂了厚厚一层,特别是两片嘴唇,太红,就像喝过猪血还没有擦嘴,看着还吓人呢。你看看小柳,红是红,白是白,自然天成,多好!”

玉殊说:“不能比小柳。她长得好看,肤色又好,天生丽质,不施脂粉当然可以,可是长相肤色有些缺陷或是年龄大了的,化妆是一种弥补,也是可以理解的。”

老太太说:“硬靠化妆也不是办法,出来给人看是一个样子,回家一洗,面目依旧。缺陷就缺陷,老就老了,何必扮一副假面孔?我曾跟玉殊开过玩笑,商品打假,女人的脸也该打假。”说罢笑了。柳鸿也跟着笑。只有玉殊没笑,她有点分心,似乎在考虑别的什么事情。

老太太又问到改革开放以来,柳鸿的家乡有什么变化,柳鸿正要回话,王殊站起来了,对柳鸿说:“小柳,你不急着走吧?你同我妈说一会话,我到服务台给单位挂个电话,好不好?”

柳鸿说:“大姐只管去,我不急着走。”

玉殊走后,柳鸿从饥饿与温饱这个角度来说明家乡的变化。她从集体化时期的“够不够,三百六”说起,有的是听大人们说的,有的是她切身体验。那时她已上学,对吃不饱肚子的痛苦已经有了清晰的记忆,正说着,玉殊回来,说电话挂通了,单位领导刚出去,过一会还得再挂。

老太太说:“玉殊,你也听听小柳说村里的事,蛮有意思的。”

玉殊说:“你该回去泡澡了,今天出来的晚了,现在泡,赶中午开饭刚能泡完。”

老太太说:“就迟泡一会吧,我想听小柳说完。”

柳鸿忙说:“该泡澡就回去吧,我到你房间去,这样说话泡澡两不误。”

老太太同意了:“这样更好。”

回到房间,玉殊先到浴室放水,然后招呼母亲脱衣服。待老人坐到澡盆后,又去挂电话了。

柳鸿搬个椅子进了浴室,坐到澡盆旁跟老太太聊天。

她还接着外面的话茬儿往下说,讲到在食不饱肚的年月,社员们如何磨洋工,如何说怪话,还讲了几则令人辛酸的小故事。柳鸿感到庆幸,当时在村里老槐树下顺便听来的故事,没想到今天会派上用场。老太太听得很认真,很高兴,有些地方还插话细问,得到极大满足。

柳鸿讲了过去,正要讲述现在,玉殊推开浴室的门说:“妈,一个钟头了,出来吧,快开饭了。”原来她挂完电话早就回来了,坐在沙发上看书。

老太太出了浴室,在穿衣裳的时候,十分感慨地对女儿说:“以往泡澡,你在外面看书,我一人闷在里面,觉得很累,老等不上时间到。今天小柳陪着说话,时间过得快,没觉就到了。”

听了母亲的话,玉殊瞧着柳鸿,若有所思地说:“我们现在遇到点困难,单位工作紧张,我该回去,少则半月,多则二十天。可我妈得有人照顾。我准备给市领导讲一下,帮助临时找个保姆。可谁知道能不能找个合适的。”

柳鸿心想,机会来了,便问:“大姐说说条件,什么样的人合适?”

玉殊说:“勤快点,细心点,在吃喝起居方面把老人招呼好。若能像你一样,不嫌老人话多,还能陪老人聊天,当然更好。不过这个要求过高,我作为女儿,也没做到,就不好苛求别人了。”

老太太说:“我这女儿论工作是一把好手,谁都没说的。就是有个沉默寡言的缺点,老也改不过来。我喜欢说话,她不是默默地听,就是拿一本书看,你说了啥她也没听清,硬是跟你胡应答。”

玉殊脸上努出一点笑容,表示对自身缺点的歉意。

柳鸿说:“大娘大姐,不知我够不够条件?”

玉殊:“你指什么?”

柳鹏说:“比如说,你工作忙,在回单位期间,我替你招呼老人,不知道能不能胜任?”

玉殊说:“你当然没问题,可这行吗?”老太太也说:

“是啊,你是大学生,怎么能雇你当保姆呢?”

柳鸿说:“大娘别说雇,我不挣钱。我跟大娘一个姓,又能说到一块,总觉得有点缘分。反正我也闲着没事干,就算我帮大姐几天忙吧。”

玉殊脸上有了激动之色,但话说出来仍是平平静静:

“你能帮忙当然更好。我满意,我妈更满意。你们一见如故,她简直喜欢上你了。”

老太太说:“这丫头乖巧,有眼色,又不嫌老年人絮叨,能不喜欢吗?”

王殊说:“那这就说定了。说说报酬吧,你说个数,我们绝不为难你。”

柳鸿说:“大姐,我说过了,我是帮忙,不要钱的。”

老太太说:“让你白帮忙,我们心里过意不去。你就说个数吧。”

柳鸿拽住老太太的胳膊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