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名著电子书 > 中国秘密战 >

第18章

中国秘密战-第18章

小说: 中国秘密战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党中央的情报、保卫机关是中社部;军队的情报机关是军委二局,保卫机关是总政锄奸部,部长吴慨之,副部长欧阳毅;政府系统,那就是陕甘宁边区保安处了。各行各业都有行话,圈子里面总是把中央社会部简称“中社部”,把陕甘宁边区保安处简称“边保”。

这么多情报保卫机构,单数边保的名气最大。这么说吧,边保处长周兴在边区的名气比毛泽东还大!这不过是句笑谈,那进出陕甘宁边区的“护照”,上面都盖着周兴的大印,普通百姓认不得什么中央领导,就以为这周兴是延安最大的官儿了。

百姓笑谈不说,周恩来副主席也要褒贬周兴。这天,周兴在延安城里巡视,迎面碰上周恩来,周恩来笑道:“周半城来了!”

周兴纳闷片刻,明白了。延安城遭受日军飞机多次轰炸,半城房屋损毁,中央机关都迁往城外的山沟,城里的机关只剩保安处一家。保安处位于南城,房子延伸到后面绵竹沟的窑洞,可不占据半城!明朝时分,南京有个沈万三,富比王侯,出钱帮助皇帝修筑城墙,人称“沈半城”。延安的周半城,虽然没有沈半城那样富,可也是兵强马壮。

统领全党情报、保卫工作的中社部,是个精干的指挥机构。管理陕甘宁边区情报、保卫工作的边保,却是实施部门,实力派。

国共合作,陕甘宁边区的政治体制借用美国体制,虽不是三权分立,却也号称“两权半”:政府、参议院独立,法院半独立。司法系统也有些特别,保安处兼有公安部门与检察部门的职能。边区的政权机构相当精简,各级一般只有三个部门,一处(分区和县为“科”)为民政、二处为财务,三处为教育,整个政府的人数都有严格编制。可是,保安系统却没有列入这个排序。边区称保安处,下面称保安科,明显特殊。参加政府会议的待遇也提高一级,别的部门限于科长的,保安处的科员都能参加。别的部门首长手下只有一两个科员,保安头头下面却有兵马,而且有明暗两个系统。明的,有武装的保安队,派往军队和某些单位的特派员;暗的,有各单位中兼职的“工作网员”。

保安处机关,一部(曾称局、部、科)管保卫,二部管侦察,三部管地方(后为审讯),还有干部处、办公室。早期,一部二部合为一部,担任一部领导的先后有谢滋群、布鲁。保卫与侦察分开后,师哲、赵苍璧等人担任一部领导,王凡、李启明等人担任二部领导。白栋才任三部领导,叶运高管审讯。实际上,保安处的业务工作主要是三块,侦察、情报、审讯。在这三个部门主管时间较长的人是:侦察的赵苍璧,情报的李启明,审讯的叶运高。

保安处下辖各县保安科。县保安科实行双重领导,既服从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又服从边保领导。保安科下属的保安队,又是县政府的惟一武装力量;保安科管理的看守所,又是县级的监狱。陕甘宁边区辖有5专区、22县、1市,到处都有保安力量。

延安市公安局由保安处直辖。也许因为延安是个城市,别的地方都称保安分处,惟有延安称为“公安局”。延安市局第一任局长刘护平工作出色,被送到苏联中山大学深造。副局长王卓超接任局长,一气干了十年。日本投降后接任局长的郝苏是三八式干部,副局长康世昌是更为年轻的本地干部。解放战争后期收复延安,康世昌任局长、梁济任副局长。

延安市局在全市设有4个派出所。第一派出所桥儿沟,所长邵炎出身官僚家庭,22岁就带着少校肩章主管一个电话局,却要来延安吃苦,建国后任公安部局长。第二派出所所长杨开明。第三派出所所长朱化龙是知识分子干部,建国后任职石油部。第四派出所李所长是个长征干部。局机关:一科侦察,科长苟良法,在南京地下党时掩护职务是国民党警察,建国后任西南政法学院院长。二科治安、户口、消防,科长杨开明。三科司法,公检法的事情都管。四科总务。市局的干部配备很强,局本部大多是老资格的江西、四川红军,只有梁济一个延安人。毛泽东的警卫员陈昌奉长征后调到市局工作,先后当过警察队指导员、第二、第一派出所所长。骑巡队指导员曾绍东建国后评为少将。

最显眼的是一支警察队。以往,中共保卫系统的武装力量,都称为警卫队、保卫队、特务队等,编制体制与军队相同。这次延安成立的警察队,就是中共的第一支警察队伍。警察队的服装,与军队的灰色制服不同,从头到脚都是黑色的,領章用铝合金特制,上有“边警”二字。战争中,作战双方的服装不能混淆,久而久之,军队服装式样的象征意义就十分强烈。中共军队的服装从样式到颜色,向来与国民党严格区分。红军改编为八路军的时候,多少战士舍不得那顶红五星八角帽!延安警察的服式则与国民党的“黑狗子”一样,改装时不少战士闹情绪,还做了几天思想工作。警察队创建之时只有35人,队长邹理智,指导员陈昌奉,副队长张智理。不久,又由三个班扩编为三个区队,140多人。就这一个连,就是维护边区首府延安的全部治安力量。而且,中央首长的警卫员往往也从警察队中选调。林彪的警卫向彪、董必武的警卫冯文斌原来都是延安警察。延安城里主要路口,设有6个警察哨岗,兼有维护秩序与疏导交通的重任。警察队还要定期不定期地配合公安局治安科查户口、查旅店,延安城内有客店、骡马店十几家,商店上百家,居民近千家。延安经常召开报告会、群众会、文艺演出等各种大型会议活动,警察队还要负责警戒保卫集会安全。

第三章 三八式:步枪、干部、中社部“边保”(2)

延安市,外面说是边区的首府,内部说就是共产党的首都!延安市公安局就是首都公安局,民警多至300多人。市局的警察队任务重要,得到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武器之外,又给配备了乘马。那时的八路军马匹数量很少,能够有马骑的干部,可比现在乘坐专用轿车的官员少得多。延安市局的骑兵巡逻队有100多匹战马,由一名前国民党骑兵师教官担任教练。延安开大会,骑巡队每每出动表演,一声令下,战马一齐卧倒,用身体作为主人的射击掩体。骑术精湛的警察还可以站在马背上奔驰,惹得群众一片喝彩。每逢迎接外国或中央政府来宾等重大场合,都要由这支骑巡队出马警戒。那威风,绝对不下于现在驾驶进口摩托的“国宾护卫队”。

陕甘宁边区的主要军事力量是留守兵团。边区最高军事指挥部门是联防司令部,司令员是西北局书记高岗。还有延安卫戍司令部,司令员由驻扎边区的部队首长担任,先后有王震等人,副司令一职,一直由边保首长周兴担任。周兴此职绝非挂个空名,边保麾下,有个装备齐整的保安团呢!

保安团的前身是红军保卫局下属的保卫队,初期只有100多人,相当于一个加强连。到达延安后扩编,从部队抽调精兵强将,干部都是身经百战的老红军,战士百分之八十是党员。3个保卫营,一个营警卫党中央,一个营保卫军委总部,一个营保卫地方政府。团部设有司令部、政治处、供给处,后来又取消营的编制,直辖7个步兵连队,还有机枪连、警卫排,共1500多人,武器有轻重机枪,长枪,还有大量驳壳枪,但是没有炮,属于内卫部队的编成。可以说,延安的保安团,就是今日武装警察部队的前身。

保安团第一任团长李文昌是江西宁都起义的红军,第二任团长李志舟是陕北独立师干部,第三任团长是刘镇,政委由保安处政治部主任邹衍兼任,建国后邹衍任沈阳军区副政委。第一任参谋长王志,第二任参谋长夏飞,建国后任总参二部武官。保安团由边保和联防司令部双重领导,编制训练归联防司令部管理,执行任务则由边保指挥。保安团的任务很多,边区政府和西北局的警卫,首长警卫员的训练派遣,会议与首长出巡警卫,社会治安巡逻,看守犯人,边防检查站与路口警卫,防空哨与机场防卫,延安警备司令部站岗,都由保安团派出兵力。

中社部的主要力量放在战略情报方面,边保的主要力量放在边区保卫方面。边保秘书李启明到中央领“特费”的时候,每个月只有几百元。相比起来,中社部的经费就宽裕得多,可见中社部情报网络之广。可是,中社部是党的机构,不对外,而保安处就有两块牌子,对内是西北局社会部,对外是边区政府的保安处。中共在延安的保卫工作,都是由保安处出头露面。

抗日战争期间,中共的情报、保卫工作始终面对强大的对手。日本帝国向来重视间谍工作,在中国活动的就有军部、政府、宪兵三大系统。作为友党的国民党,实际也把中共作为对手。国民党的中统局,从前身的一个科起就专职反共。军统局更是迅速膨胀,兼有抗日与反共双重任务。

中共这边,中央指挥部门——中社部,主要实施部门——保安处,也形成了完整的情报、保卫系统。

谁能斗过谁?

有识人士道:看人才!

第三章 三八式:步枪、干部、中社部长征干部周兴(1)

边区保安处的首长,处长一直由周兴担任,副处长前期是杜理卿、谭政文,中期有刘海滨、刘秉温等人,后期有赵苍璧、李启明、李甫山等人。前期的杜理卿、谭政文,都是来自中央红军的老保卫干部。杜理卿在长征前就是红九军团保卫局长,长征后期任中央组织部四科(中央特工科)科长。刘海滨任职副处长时间最长,现存的边保文件大多由处长周兴、副处长刘海滨签署。刘海滨于1932年参加国家政治保卫局高级保卫训练班,听过毛泽东、王稼祥、邓发、李克农讲课。长征时任二师特派员,战斗中受伤,一条腿拐了,调到地方工作。

刘海滨长期在边区保安处工作,建国初期,周恩来抽调一批公安干部到大学担任党委书记,刘海滨就到了西北工业大学。后来还和陕西省委书记胡耀邦成了儿女亲家。后期的三位副职,都来自陕西当地组织。

边保的领导层中,周兴、赵苍璧、李启明三人从事保卫工作的时间较长。周兴是中央红军长征干部,赵苍璧是陕北当地干部,李启明是外来知识分子干部,三人恰恰代表边保干部来源的三大类别。

周兴是毛泽东熟悉的干部。

毛泽东创建中央苏区,首都设在江西瑞金,周兴就在江西省保卫局工作。后来。周兴任红一方面军保卫局副局长,毛泽东则兼任红一方面军政委。能够证明周兴与毛泽东关系的是发生在文革时期的一件事。文革初期,云南省委书记阎红彦愤而自杀,省长周兴就成了造反派批斗的众矢之的。中央把云南的造反派和干部召到北京办学习班,两派群众对于是否“结合”周兴争论不休。这天,伟大领袖毛主席亲自接见云南学习班,大家都无比激动,也有些人心中嘀咕——毛主席会支持谁呢?

毛泽东走进会场,没有理会那些热烈的掌声与欢呼,径直问道:“周兴在哪里?”

勉强获得“解放”的周兴正躲在远远的角落里。

毛泽东招呼周兴站到自己身边:“来!我们照个相!”

这就是伟大领袖的态度!周兴立即进入革命群众、解放军、革命干部的“三结合”领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