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名著电子书 > 罗通扫北 >

第21章

罗通扫北-第21章

小说: 罗通扫北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隔了一天,罗通二番来到祠堂。一看大门锁了,罗通一纵身翻过墙头,里面的房门虽然是锁着,但是钥匙却挂在旁边。罗通当即开了房门,迈步进去。堂当中间是塑像,四周也没什么可疑之处。再往里走,只见在塑像后面的墙上,挂着三轴画。罗通年年来祠堂叩头,可从来没发现后墙上还挂着画。第一轴画上有一座城,城外正在交战,哪国跟哪国打不知道,只见疆场之上有一匹白龙马,马上坐着一员老将,浑身上下穿白戴素,手里拿着亮银丈杆儿。在他的对面,有一匹枣红马,马上坐着一个红脸大汉,浑身上下金盔金甲,外罩大红袍,鸟翅环得胜钩上挂着画杆描金戟,手里拿着弓箭,箭已经射出去,正射在白袍老将的左眼上。见老爷子身子往后仰,那个意思可能是被射死了。这是第一轴画。罗通心想这个白袍老将是谁呢?这个红脸大汉又是谁呢?为什么要挂在我们家的祠堂里呢?再看第二轴画。画的是一员小将。这小将也就在二十多岁,嗬!长得蛮漂亮,手里也拿着亮银丈杆儿,骑的马已经陷到淤泥河里了。岸上有匹红马马上坐着一个将官,还是头一轴画上的那个红脸大汉,手里拿着画杆描金戟,正指挥四周的兵丁乱箭齐发,小将军浑身上下被射得如同大刺猬一样。最后看第三轴画。第一轴画上的那个白袍老将坐在当中,第二轴画上的那个浑身中箭的小将站在老将的身后,那位红脸大汉跪在两人面前,好像是在赔罪。

罗通反复看了几遍,还是看不明白画的含意。他又一琢磨:他们会不会是爷爷和爹爹呢,我的祖父和父亲到底是怎么死的,到现在也觉得奇怪。祖母告诉我说是得病死的,是不是被这个红脸大汉给害死的呢?罗通看了又看,想了又想,还是不得其解。

罗通回到自己屋里,坐也坐不住,站也站不安,便悄悄来到外面,上了自己的马匹,在长安街上信马由缰,遛达起来。刚来到荷花门,就听前面马挂銮铃响,顺声音一瞧,从对面来了两匹马。前边的是一匹红马,马上坐着一将,浑身上下金盔金甲,外罩大红袍,鸟翅环得胜钩上挂着画杆描金戟,生就的一张红脸。哎呀,哎呀!来人是自己的义父老干爹苏烈。小伙子赶紧甩镫离鞍下了坐骑,来到苏烈的马前倒地便拜:“老爹爹,您回来了?孩儿罗通这厢有礼了。”

哟!苏烈低头一看,是罗通啊,跟他爹罗成长的是一模一样,忙说:“孩子,快起来!你看看,后面你的四伯父也来了,给你四伯父叩头去。”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呀?怎么罗通管苏定方叫干爹呀?因为当初罗成和苏定方是两个营垒的人,各保其主。就在双方交战的时候,罗成被苏定方引到淤泥河乱箭穿身而死。苏定方是个正经人,后来唐王李世民被困在河间府的时候,苏定方弃暗投明救了圣驾。他对二主唐王说:“忠良选明主,俊鸟登高枝。今后我是决心保您了,可是我和老罗家有两辈的冤仇,罗义和罗成都死在我的手里,这件事不好办哪!”

唐王微微一笑:“你虽然伤了罗家两条命,可在河间府你也救了朕和罗通两条命。两命抵两命,我看可以化敌为友了。你放心,这件事,我一定给压下去!”

秦琼当时就传令众将:苏罗两家之事今后谁也不许再提,谁走露风声就要全家遭斩,祸灭九族。因此,谁也不敢说,罗通一直不知道这件事。为了让苏罗两家化仇为亲,老英雄苏定方又认罗成的母亲秦盛珠为干娘,这样罗通也就成了苏定方的干儿子了。

今天苏定方一看义子罗通来了,心里头也感到不是滋味儿。这孩子跟他爹罗成长得一模一样,可他爹却死在我的手里:“孩子,去,接你四伯父去!”

罗通站起身来到大肚子蝈蝈红跟前,拜见程咬金:“四伯父,您好!小侄儿罗通这厢有礼了!”

“哟——哟!哎呀,冷不防吓我一跳,我以为是我老兄弟罗成又回来了呢!这小子跟我老兄弟长的一样,哎呀,起来,起来吧!”

罗通上马之后问道:“二位老人家,听说现在南北征战激烈,你们怎么回来了?”

程咬金把嘴一咧:“哎,孩子呀,你要问这个事呀……”

苏定方一看不好,程咬金这个嘴没有把门的呀,赶紧把话茬儿接过来了:“开国呀,是这么回事,咱们的人马已经打到北国牧羊城了。现在北国正准备献降书递顺表,主公怕朝里着急,派我们两个人先回朝给幼主送个信儿,让文武大臣放心,所以我们俩就回来了。”

“哎呀,那太好了,啊,二位老人家,那就请先到舍下吧!”

两个人互相看了一眼,又点点头,苏定方说:“好,给我干妈问安去。”

三个人来到越国公府,甩镫离鞍下了坐骑,来到了后宅老诰命的房间外头。罗通先进屋给祖母叩头:“老奶奶,我义父苏定方和四伯父程咬金回朝来了,现在外边等着给您问安哪!”

“啊!那好,让他俩人进来吧。”

罗通出去传话,二人迈步往里走,老英雄苏定方撩袍跪倒:“娘,您老人家一向可好?不孝儿定方给娘问安啦!”

程咬金也跪倒在地:“娘呀!您想我没有呀?傻儿子也给您叩头了!”

老诰命点点头:“孩儿呀,站起来吧!来呀,给他们搭过坐位!”二人坐下之后,“定方,咬金哪!你们两个人怎么回来了?”

“哎——这个是……”程咬金刚要说话,苏定方又接过来了:“娘,二主唐王便派我二人回朝看看,以免挂念啊!”

“啊!那好啊!”可一转脸,老诰命又看见苏定方正给程咬金使眼神儿哪。老太太是什么人哪,哟这里有事!“开国呀!”

“哎,老奶奶。”

“去,给你二位老人家准备两碗人参大补汤,压压风寒。”

“是!”

罗通出去之后,老诰命一回头:“定方啊,你要跟我说实话!”

“娘,圣驾被困牧羊城,派我们回来搬兵,临行时主公有话,这件事不能让罗通知道。所以我刚才才没敢说实话。”

“啊!那好,你们回朝能呆几天?”

“不能久留,救兵如救火呀!”

“那好,你们赶快搬兵,我一定在家把罗通看住。”

正说着话呢,小孩回来了,罗通端过汤来,两人忙接住喝下。

“啊,咬金,定方啊!”

“娘!”

“你们两个人就先去给幼主请安,有话咱们明天再说不迟!”

“那好!娘,我们告辞了。”

两个人走后,诰命叫住罗通:“孙儿,你回你的房间,温习功课吧!”

小孩答应一声走了之后,老诰命对银锤太保罗春说:“春儿呀,这几天你要看住通儿,不能让他离开府门一步!”

罗春点头答应,自去监视罗通不提。

再说苏定方跟程咬金两个人来到八宝金殿,见到幼主殿下李治。递交了二主唐王的旨意,当下议定三天以后,在演武场比武,选拔二路元帅。

程咬金交罢公差,上马回转卢国公府,来到府门的外头甩镫离鞍下马,亮开了大嗓门:“哎!我说门房里头有人吗?我回来了。”

门房的老家人出门一瞅:“哎呀,老公爷回来了!”忙朝府内喊道:“老公爷回府!快快出来迎接!”

没多长时间,从府里匆匆走出来五六十号人,程咬金府里的家将,都怎么选的?一个白脸的都没有,长的都是靛脸、朱眉、红头发,模样都跟程咬金差不多。不但这些,还有一帮斧子队,齐刷刷的大斧子、中斧子、小斧子。众家人给程咬金跪倒叩头。

“啊,好了,罢了!嗯?我儿子程铁牛怎么没出来?哎,我那牛小子哪里去了?”

话音刚落,就听见院子里有人“叭叽叭叽”往外跑,谁?程铁牛来了,一边跑一边喊:“我说爹爹哎,您回来了?可把我想坏了,铁牛给您磕头了!”

“啊,起来,起来!叫爹爹看看,我这牛小子长高了没有?来!跟爹爹比比嘴,看看能张多大了?来,啊,使劲咧啊!”程咬金从嘴叉子这头比到那头:“嗯,好小子。这嘴可真见长了!”家人一听没有不笑的,这爷俩见面就比嘴呀!

“走走……往里走!”程咬金一边往里走一边和牛小子说话:“我说牛儿啊,怎么样?你娘想我没有?”

“我娘可想你了,这两天老念叨你哪!”

“老夫老妻能不想吗?我也想她了,你娘挺好吧?”

“她老人家挺好。”

爷俩说话一直来到后宅,离老远就有人往房内禀报,这时裴翠云夫人出来了。来到跟前飘飘下拜:“哟,老千岁,您回来了!”

“哎,起来!起来!老夫老妻的了,还见什么礼?别这么客气了,走啊,进屋去吧!”

老夫妻进到房屋里坐下之后,夫人问:“老千岁,您怎么回来了?战事怎么样?”

“夫人,别提了,二主被困牧羊城,让我回朝搬兵,今天在八宝金殿上商定:三天后在校军场夺帅印。这个元帅呀,不好选哪!”

程铁牛在旁边一听:“还选什么,我那老叔罗成的儿子罗通就行。嘿!那枪法才好呢!”

“呆着吧,不许乱说!什么事你也不懂得,这回二主有旨,谁都可以挂帅印,唯独罗通不许他去!”

“那为什么?”

“罗家只有这一条根了,怕他到疆场上有危险,对不起老罗家。你可不许和他说呀,谁要走漏消息,那可要满门问斩哪!不光是这个,牛小子呀,我还得告诉你哪:那老苏家和老罗家还有两辈子的血海冤仇呢!当初你的老叔罗成和你爷爷我那老干爹罗义,都死在苏烈苏定方的手里了,你也不许出去胡说啊!记住没有?”

“爹呀,我知道了。”

你说程咬金晕不晕?他把这件事都告诉程铁牛了,他们爷俩都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啊!程铁牛回房能睡觉吗?他躺在床上翻来复去睡不着啊,我呀,给我兄弟罗通送个信去吧!这帅印说什么也得让他夺去。他偷偷离开了卢公府,来到越公府罗通的房间外面:“兄弟哎,睡没睡?哥哥我来了。”

罗通一听是铁牛哥哥,忙把他让到里面坐下,“哥哥,天这么晚了,你找我有事吗?”

“有事呀!你知道不,我爹这回回来是搬救兵来了,二主在北国牧羊城被困,大家都知道,就瞒着你。三天之后在校场比武夺帅印哪!兄弟,哥哥来给你送信,想什么办法这个帅印你也得夺到手。”

罗通听到这,点点头:“哥哥你就放心吧,我一定去!”

程铁牛这一报信不要紧,引出一场小罗通比武夺帅印。

第十四回 出公心罗通闯武场 记私怨苏凤下绝情

程铁牛给罗通通风报信刚要走,就听外面有“沙沙沙”的脚步响。原来是老爷子银锤太保罗春回来了。铁牛急忙溜走了。罗春看了看罗通:“开国呀,铁牛一定给你透什么信了,我对你明说吧:二主有旨,夺帅印不许你去,而且你奶奶也让我看着你,三四天内不许你出门!”罗春搬了把椅子,堵在门口把罗通看起来了。

一晃三天过去了。这天,校军场上十万军马排成整齐队形,彩山殿的正中间,坐着殿下李治。左边有左班大丞相魏征,右边是苏定方,他们俩人是监考。其他文武官员列在两旁。回光演武场的里头,站着各家小将,年龄也都是十几岁的光景。怎么都是小孩子呀?因为老将都跟随唐王伐北去了,朝内小将甚多。

殿下李治传旨:“喂!你们哪一个先下场?赶紧标名挂号!”

旨意传下去之后,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