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名著电子书 > 国殇 >

第67章

国殇-第67章

小说: 国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侵华战争。而上海是通向华中的门户,一旦被攻破,就“打开
了通向中国首都南京的坦途。”
1937年8月13日,日军制造了“上海事变”。8月15日,松
井石根对日本首相表示决心:“只要拿下南京,打垮蒋介石政权,
这就是我必须完成的使命。”1937年8月16日,日本参谋总长载
仁亲王发布《临时命令第452号》,其中就附有《上海及南京附近

屠夫的最后下场:谷寿夫伏尸雨花台(2)

军事地志概说》。可见,日本当局早在攻占上海之前,就在策划对
南京的进攻,并把进攻上海作为进攻南京的第一步。
具体分析一下当时的军事形势,日军企图在3个月内灭亡中
国的野心更是昭然若揭。1937年7月以前,日军在中国境内的部
队只有关东军和中国驻屯军。7月7日挑起“芦沟桥事变”后,立
即于7月11日决定,从日本调3个师团、从朝鲜调1个师团,前
往中国。7月27日下令动员第5师团、第6师团、第10师团。3
月31日,撤销中国驻屯军,编成华北方面军,下辖第1军和第2
军。9月11日,组成上海派遣军。10月29日又编成华中方面军,
下辖上海派遣军和新从本土调来的第10军。短短的3个月,日本
便把15个师团投入到中国战场,华北7个师团,华中8个师团,
兵力竟占日本准备动员30个师团的一半。
11月12日,日军占领上海。11月14日,属上海派遣军的第
16师团在长江的白茆口登陆;11月19日,第10军主力占领嘉
兴。至此,松井石根的作战任务由原来的“保护侨民”变换成
“挫败敌人战斗意志,获得结束战争的机会”。
“占领南京,迫使中国屈服”,这便是松井石根进攻南京的目
的。怎样才能“迫使中国屈服”呢?那就是使用恐怖手段,摧毁
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决书》中指出:
“日军首脑者认为这场战争是‘膺惩战’,因为中国人民不承
认日本民族的优越性和领导地位,拒绝与日本合作,所以为惩罚
中国人民而作战。由于这个战争所引起的一切结果,都是非常残
酷和野蛮的,日军首脑者的意图是要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
由此可见,攻占南京,采取恐怖手段,迫使中国投降,这就
是日本当局的既定方针。当时日军参谋本部次长多田骏就“悉知
针对中国首都南京而策划的恐怖活动”。
松井石根完全了解日本最高当局的意图,他当时在日记中写
道:“余须谨奉大命,全察圣旨所存,惟仁惟威,举所谓破邪显正
之宝剑诛杀马谡。”1937年10月8日,松井石根声言:“降魔的利
剑现在已经出鞘,正将发挥它的神威。”由松井石根1937年12月
7日“亲自起草”的“攻克南京城纲要”则进一步证明,他便是南
京大屠杀的组织者和指挥者。
他在该《纲要》中说:
“一、若南京守城司令或市政当局留守城中,则劝其开城以
和平占领。尔后,各师分别由经过挑选的一个步兵大队(9日改为
3个大队)为基干,率先进城,分区对城内进行扫荡。
“二、若敌之残兵仍凭借城墙负隅抵抗,则以抵达战场之所
有炮兵实施炮击,以夺占城墙,尔后,各师团以一个步兵联队为
基干进行扫荡。”
什么是“扫荡”呢?经过八年抗日、倍受日本法西斯之苦的
中国人民,深知日军“扫荡”的含意。抗日战争中,日军把对中
国人民施行极残酷野蛮的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称之
为“扫荡”。日本出版的《广辞苑》解释得很清楚:“扫荡——铲
除敌人之意。”
中国军队投降被扫荡,不投降更要被扫荡。在日军的眼里,摆
在中国人面前的只有死路一条。
于1937年10月29日正式编成的华中方面军由松井石根任
司令官上辖上海派遣军和第10军。上海派遣军司令官是朝香鸠
彦,第10军司令官为柳川平助。
除第101师团守上海外,华中方面军的部队几乎全部参加了
进攻南京的战斗。11月25日,日军占领无锡后,即策定兵分3路
进犯南京。
12月1日下达攻击南京的命令。
12月5日,朝香鸠彦到达前线,听取了第16师团长中岛的汇
报。中岛对他的上司讲:
“日军已攻破了南京周围所有环形防线,约30万人左右的中
国军队大概就要全部被包围,逃不出南京城了。”朝香鸠彦听后,
回到司令部“发出一连串由他个盖章签署的命令,上面有‘机密,
阅后销毁’的字样。命令十分简单:‘杀掉全部俘虏’。”“杀掉全
部俘虏”正是日本当局用恐怖手段迫使中国屈服的具体体现。
从现在发现的历史资料看,杀掉全部俘虏的命令是执行得十
分彻底的。师团一级部队中,有第16师团师团长中岛的日记;旅
团一级部队中,有第13师团第103旅团旅团长山田的作战日志;
联队以下部队中,有当时的战斗详报。这些历史资料均无可置疑
地证明:军以上司令部确有杀掉全部俘虏的命令,而且各部队都
传达贯彻了,将俘虏一批又一批地集体杀掉。
南京城12月13日失陷。日军进城后,即按着松井的作战纲

屠夫的最后下场:谷寿夫伏尸雨花台(3)

要,开始扫荡。下边是中岛12月13日的日记摘抄:
“扫荡俘虏”
……
“近几日,溃败的敌人,大部分逃进我第16师团作战地域内
的森林和村庄,其中有从镇江两要塞逃过去的人。俘虏到处可见,
达到难以收拾的程度。”
“因采取大体不留俘虏之方针,故决定全部处理之。然对
1000、5000、1万之众,解除全部武器都很困难。唯一办法,是等
他们完全丧失斗志,自己排队来降,较为稳妥,这帮人一旦闹事,
将难以收拾。”
“故而用卡车增派部队,对其进行监视和引导。……”
“据知,光是佐佐木部队就处理掉约15,000人,守备太平门
的一中队长处理掉1,300人。现集中在仙鹤门附近的约有7,000
~8,000人,而且俘虏还在不断来降。”
“处理掉这7,000~8,000人。需要一个相当大的壕沟,很不
容易找到。所以预定把他们先分成100人、200人一群,然后诱至
适当地点处理之。”
师团一级指挥官都说是上级的方针,并带头执行,为“处
理”俘虏而绞尽脑汁,这就有力地证明南京大屠杀是一次有计划
有组织的政治犯罪。
日军就是以捕杀俘虏为名,挨家挨户捕杀居民、闯进国际难
民区对难民进行“甄别”、“审查”,诬难民是俘虏,成批成批地抓
捕,然后将我同胞集体杀掉。中岛日记中也露出日军不仅屠杀俘
虏,而且屠杀普通居民的蛛丝蚂迹。由于“进城扫荡时连技师和
工人都处理掉,造成无人开动机器”,而使南京长期断电断水。
第13师团第103旅团在幕府山俘获14,000名俘虏,山田旃
二旅团长“对处理俘虏深感头痛”。下面是书中的原文:
“这一天,军司令部派宪兵军官检查俘虏是怎样处置的,山
田少将陪着看了成群的俘虏。山田少将问:‘喂,杀掉他们吗?’因
在此之前刚接到参谋长‘杀掉俘虏’的命令。……”
上述的上万名中国俘虏,就在军参谋长这一道命令下,全部
被“处理掉”了,造成了南京大屠杀中最大的“草鞋峡惨案”。
下面是日军一个大队的战斗详报:
“下午2时0分,从联队长处接到如下命令:
“根据旅团部命令,俘虏全部杀掉。其方法,可以十几名为
一组。分批枪杀。下午3时30分,召集各中队长,就俘虏处置问
题交换意见。经讨论决定,把俘虏平均分给各中队(第1、第3、
第4中队),以50名为一组由大监禁室带出,'奇‘书‘网‘整。理'提。供'第1中队在宿营地
南谷地,第3中队在宿营西南洼地,第4中队在宿营地东西谷地
附近刺杀这些俘虏。监禁室周围必须配置重兵警戒,将俘虏带出
时,注意绝对不能让他们有所觉察。各部队应于下午5时前完成
准备,5时开始刺杀,7时30分结束。”
根据这份战斗详报,我们可以得出三点结论:(1)“俘虏全部
杀掉”的命令确有其事;(2)这项命令经师团、旅团、联队,逐
级传达,一直到大队、中队;(3)各级部队都贯彻实施了。
由上海派遣军司令官亲自下达的“俘虏全部杀掉”的命令,被
全军上下贯彻实施了。日本侵略军就是在这道命令下,制造了震
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
当日军进攻南京的先遣队已经接近南京城垣时,松井石根在
苏州的司令部里对他的部下发布了大开杀戒的命令:
“南京乃中国首都,占领南京是国际事件,必须作周详的研
究,以便发扬皇军的武威,而使中国畏服!”
这道“发扬皇军武威,使中国畏服”的命令,对杀红了眼的
日本兵无疑是打了一针兴奋针。
自从8月23日在上海滩登陆起,苦战恶战接连不断。攻占罗
店用了20多天,攻占大场更激烈,用日军军史参照,相当于日俄
战争中尸横遍野的203高地战斗,是伤亡惨重的一场恶战。据日
本方面统计,近3个月的上海战役,日军阵亡9115人,伤31257
人,兵员损失数相当于最初投入上海战役的部队的编制。日军在
攻占南京中阵亡的官兵,比上海战役中阵亡的还要多3000人,不
到4个月,松井石根把21300名日军送进了地狱。
据说,绝对服从和绝对自信是日军的两大特征。被压制的士
兵只有压制比士兵更软弱的人才能满足他们的兽性,犹如畏服老
虎的狼只有吞食比它更软弱的羊才能满足野性一样。无视自己生
命的日军自然更无视别人的生命。在攻占南京的日日夜夜里,日
军普遍的伤亡以至绝望大大地强化他们上述的战场心理。当时任
日军坦克小队长的亩本正已提供了这样的材料:“许多战友眼见首
都南京的灯火在前,却饮弹倒下,见此情景,使人不禁抱尸而哭。”

屠夫的最后下场:谷寿夫伏尸雨花台(4)

“攻克南京,就可以回家了,最后一战,立功的时候到了!”“干吧,
最后一拼!”
当年制造和参与南京大屠杀的恶魔元凶们,当他们手舞屠刀
在南京疯狂杀戮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这里最终将成为他们葬身
的坟墓。
上天居然如此有眼,它没有让那几个曾经参与制造南京大屠
杀的恶魔在战争中殁命,而是让他们活着接受中国人民的审判。
抗战胜利后,在南京国防部审判战犯军事法庭上,曾被当时
的日本报纸誉为“勇士”的第16师团片桐部队富山大队的副官野
田岩和富山大队炮兵小队长向井敏明,恐怕做梦也没有想到,10
年后的1947年12月,他们竟被押到当年恣意杀人的地方接受中
国人的审判。
他们手上没有了军刀,自然失去了挥军刀时的那种武威。35
岁的矮个子的野田岩4个月前在日本被捕的时候,根本没有想到
还会算10年前的这笔血债。当像军刀一样闪亮的镣铐锁住他的
手腕的时候,这个毕业于陆军士官学校的鹿儿岛人可能没有想到
会被押送到南京来。
比他大1岁的向井敏明是9月2日在东京被捕的。这两位创
造了“杀人比赛”的日军少尉是坐同一条船从日本引渡到中国来
的。犹如10年前他们坐同一条船从日本到中国来作战一样。
审判官龙钟煜审讯野田岩的时候,野田岩连连摇头否认与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