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名著电子书 > 国殇 >

第21章

国殇-第21章

小说: 国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国主义,我们还能当亡国奴,尚可苟延残喘。若亡于共产党,则
纵为奴隶,亦不可得。”荒谬、反动得令人称奇,这仍是他的一种
策略。日后无论他对两广的李宗仁,西北的冯玉祥、还是对曾在
淞沪抗战中立下殊功的19路军,他都是置日本人于不顾,以剿灭
共产党而后快。他那种由于中共的叛乱而干扰了其抗日的借口在
他所做所为的映衬下,显得苍白无力,前后矛盾,他的政治私心,
他的独裁统治决定了他只能走3年“对外妥协,对内镇压”的洋
务主义老路,他也不是第二个曾国藩而已。1923年他仇视苏联的
原因之一是苏联对中国外蒙有领土野心。但20年后,正是他为了
使苏联干涉中共,确保他在中国的统治,竟屈服于苏联的压力,承
认了外蒙的独立,犯了连他自己都无法原谅自己的罪恶。
眼下,看着他的数十万正规部队对红军的“围剿”取得初步
胜利时,他自然急不可待地要剿灭红军,消灭中共,彻底地了却
他心中的隐患。对日本人,他认为时候未到。他要在自己的统治
地位稳固后。在中共这个心腹之患去除后,再去会日本人。那时,
即使他败了,中国仍是他蒋介石的中国。
我们今天评价蒋介石,不应以极端的眼光看待他。他毕竟是
一个有血有肉的中国人,一个善与恶共存的人,一个对中国历史
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人。虽然他的一生有不少反动之处,但也有过
对日本人绝不投降的闪光一刻。因此说他当时有意卖国,自然有
失客观,人们也难于理解。就是做为一个平民百姓,他也知道自
己是个中国人,更何况他还是中国的军政领袖,一个对中国古老
的民族、悠久历史深感骄傲的人。
但直至全面抗战爆发,他一直都在走着一条弯路。中国有句
古语说得好:“兄弟阋于墙而外御其侮。”在外敌图谋中国不已的
情况下,他却一门心思对内征剿,这毕竟是逆历史潮流的。逆历
史潮流而终究是要被历史淘汰的。
从蒋介石的一生来看,他还是颇有些民族心的。事实上,早
年的蒋介石曾经是个民族主义者。当初他之所以投身革命,在一
定程度上是他头脑中的民族主义思想使然。1904年,还是个17岁
少年的蒋介石,便在宁波学习时,从他的启蒙教师顾清廉那里形
成了“赴日留学,研究军事,献身民族事业”的民族思想雏型。日
后他曾公开袒露过他少年时的那种富国强兵的梦想,他说:“我在
本县龙津中学肄业的当时,因为痛愤乡里土豪的横行。目击我们
国家受帝国主义者的压迫,尤其在那时看到日本以上个弱小的国
家,能够发奋图强,战胜帝俄,予我精神上以最大的刺激。所以
我在龙津中学肄业不到半年,请求家母准许我到日本去学军事,来
尽到我国民一分子的义务,促成我们国家的雪耻自强。”随着时间
的流逝,他的这种思想急剧膨胀着,撞击着他的灵魂。几年后,久
已压抑在心中的这种思想终于不可遏制地爆发出来。
那是1906年,他在保定通国陆军学堂学习时,一次上卫生
课,日本军医教官抓起一块泥土放在桌上,轻蔑地对台下的中国
学生说道:“这块泥土中有4亿个微生物,就像中国有4亿人口一
样。”
身为教官,日本人太狂妄,也太没教养。蒋介石一听这话,一
阵怒火从心头升起,他倏地站起身,挺胸昂首,急步走上讲台。只
见他叭叭地把那泥土分成八块,指着其中的一块大声道:“日本有
5000万人,是否亦像5000万个微生虫,寄生在这八分之一立方英
寸的泥土中?”
日本教官从未想到一个中国人,一个他的学生,就有如此大
胆之举,一时目瞪口呆,随之大怒。理屈词穷之际,见全班只有
蒋一人剪了辫子,便一口咬定他是革命党。蒋不亢不卑地答道:
“只问你比喻对不对,不要问这题外事。”一时竟使日本教官下不
来台,台下的张群等中国学生无不为蒋的爱国正气所折服。课后,
日本教官仍是暴怒不已,不肯罢休,找到学堂总办赵理泰,要求
严办蒋介石。
蒋很是幸运,没有碰上一个昏愦的软骨头。总办赵理泰不仅

蒋介石不抵抗之谜(4)

对蒋介石深为同情,而且对他的敢作敢为和民族正义感留下了深
刻的印象。日后蒋介石在几乎绝望的情况下,奇迹般地获得了4
个赴日历学名额中的一个,很难说与此事无关,正是那次赴日,他
结识了孙中山,开始了他日后飞黄腾达的军事、政治生涯。
留日期间,他的民族主义思想被进一步强化了。一度,他对
邹容《革命军》爱不释手,早晚咏诵,就是睡觉也不放下。书中
的反满思想和民族主义的论述对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在给表
兄单维则的一首诗中,表达了他久已积蓄在胸中的感情,诗写
道:
腾腾杀气满全球,
力不如人肯且休?
光我神州完我责,
东来志岂在封侯。
俨然一腔民族使命集一身的豪迈感。
然而,蒋介石的思想也像当时动荡的中国大地一样,在不停
地变化着。十余年后,随着他在国民党内地位的不断提高,随着
他个人独裁梦想的逐步成形,他开始意识到外国列强对于他个人
目标的实现意味着什么。这时,他的那种企盼国富民强的理想开
始不幸地萎缩了。在他建立起自己的独裁统治后,昔日的那个热
血青年早已不见踪影,出现在中国人面前的依然是一个对外妥协、
对内暴政的新军阀。中国人悲愤、叹息,扼腕顿足,哭泣着民族
不幸,诅咒着太多的变幻。
1926年1月,他在谈到北伐的根本目的时,不再坚持“革命
的第一目标为打倒帝国主义”了,而变为打倒北洋军阀。当时他
曾振振有词地解释道:“打倒军阀是打倒帝国主义的代理人,实质
上仍是打倒帝国主义。”这时潜藏在他心里的封建意识公开化了。
从这一天起,他开始了向封建主义的转化。
1927年3月,英美等国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事件”,在无
任何警告的情况下,以北伐军骚扰领事馆为借口,用军舰突然向
中国军民开炮,造成多人死伤。但作为中国新政权首脑的蒋介石,
却不敢义正严辞地向对方抗议,为中国人作主撑腰。结果第一次
与帝国主义者交锋,就软弱无力地败下阵来。“济南惨案”,他更
是完全屈服于日本的压力之下,令北伐军绕过济南北上,眼睁睁
地看着10多名中国外交官被日本人割鼻、挖眼,令人发指地残害
了。这时的他已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反苏反共的所谓民族主义者了,
他已纯粹转变为一个对外妥协、对内镇压的封建独裁者,一个新
军阀,这既是国民党的悲哀,更是中华民族的悲哀。
望着渐渐隐去的薄雾,愈加清晰的群山,蒋介石心有所动。他
一向认为毫无隐秘的群山未必真正最美,最美的恐怕还是雾中变
幻多姿、充满神秘色彩的山峦,虚实相济,亦虚亦实。大自然如
此,人世间又未尝不是。蒋的一生,尤其他在中国大陆的前半生,
也确实忽左忽右、变化无常,这倒完全符合他的特点。
蒋介石并非一个光明磊落的政治君子,他总认为政治上的坦
诚、直率是种幼稚,甚至是对政治的无知。在他日后的仕途中,他
所以能叱咤风云,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政治上的狡诈、圆滑,两
面三刀。翻阅历史,常使人惊讶不已。仅仅在蒋介石初揽大权至
“九·一八”这几年间,他便多次处于内外交困的逆境中,有时甚
至是与共产党和几乎整个国民党相对抗,但最后往往总是蒋介石
侥幸取胜。最后他被共产党赶出中国大陆,对他的一生可说是一
种必然的结局。但他的圆滑善变、反复无常,和善于进行政治投
机的本领,是国民党内无人能与之抗衡的。
蒋常对人说,世上唯孙中山对他有知遇之恩,是个真正理解
他、最受他敬重的人。但实际上,他对孙中山却远没有他说的那
么恭敬。他不止一次地以反对个人崇拜为名,含沙射影,直接攻
击孙中山。1924年6月24日,他在黄埔军校对学生训话时,公开
说道:“我们革命是以主义为中心,跟着这个主义来革命,认识这
个主义来革命的。决不是跟着一个人,或者认识一个人来革命的。
如果跟着一个人,或者是认识一个人来革命,那就不能叫做革命,
那就叫盲从,那就叫做私党,那就叫做把他人当奴才、走狗了。”
当时在国民党内称得上领袖,有崇高个人威望的人,非孙中
山莫属。对人们不把他这个暴发户放在眼里,他早已怒不可遏,难
免说话尖酸刻薄,毫不留情,“中国人的思想习惯到如今,仍旧是
几千年前皇帝奴隶的恶劣思想。”
当时的他慷慨激昂,似乎充满民主思想和革命正气,给学生
们一个革命者无私的面孔,既打击了孙中山,又借机树立了个人

蒋介石不抵抗之谜(5)

威信。但日后刚愎自用,容不得别人有半点异议的蒋介石,对张
学良等主张抗战的将领不止一次地吼道:“我就是革命,反我就是
反革命。”这时的他不仅不再反对个人崇拜,反而一遇机会,就大
肆宣传:无论皇帝、总统还是委员长,一国没有领袖不行。对领
袖就是要绝对服从,必要时是盲从。
他的一生常常前后矛盾,判若两人。
还是在1924年,蒋私下不知对孙中山建议过多少次取消联
俄容共政策,主张驱逐苏联顾问和中共,但均未被孙中山采纳。年
底,孙中山病故,他便突然间像是换了一个人,对任何人再没谈
过反对联俄容共之事,反而成为联俄容共的热心人了。
1926年1月1日,国民党二大在广州召开,刚从战场凯旋归
来的蒋介石一下成了广州的军事、政治明星。但这次会议期间,国
民党左派和中共占据了统治地位。第一次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的
蒋再次显示了他纵横捭阖、巧妙表演的过人能力。在公开的演讲、
集会上,他高喊着联俄容共、拥护第三国际的口号,“左”得炽热,
“左”得令人信服。就在国民党和苏联顾问们真诚地为得到蒋这样
的左派而庆幸时,他们作梦也没想到他们正在扶起的是一个什么
样的人。这时蒋已把眼光盯在了3个月后的“三·二○”事件上
了。
3月20日,蒋介石口头命令海军局长、共产党党员李之龙将
中山舰等2艘战舰开往黄埔侯用。但李之龙奉命将战舰开去后,
蒋矢口否认有此命令,反诬中共图谋造反,对国民党有野心,而
且国民党右派汪精卫也与此事有关系。随之,逮捕了他的学生李
之龙及中共党员多人,包围苏联顾问寓所,解除10多名苏联顾问
聘约。4月20日,汪精卫被迫离开国民政府,亡命法国。蒋兵不
血刃地排斥了中共和苏联顾问,赶走了国民党异己,登上了国民
政府军事委员会主席的宝座。5月,蒋又以《整理党务案》来限制
中共在国民党的领导人数,削弱中共的地位。
他政治手腕的高明,在他一手策划的这次事件中清楚地展现
出来。虽然“中山舰事件”和“整理党务案”当时震动国内外,连
他自己日后都承认这是国共双方力量消长的分水岭,但这个锋芒
初露、野心勃勃的政治新贵井没有被国、共两党及苏联的政治影
响所冲倒。他在排斥异己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